王鹏悦
目的 观察步长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老年室性早搏的疗效.方法 将64例老年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服用步长稳心颗粒1包(9g),每天3次;胺碘酮200mg,每天3次,7d后减为200mg,每天2次,维持量为0.1~0.2mg/d;对照组仅口服胺碘酮,用法同治疗组.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35%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步长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老年室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较满意,不良反应轻微,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文君;王雅丽 刊期: 2011年第29期
例1.27岁,孕1产0,孕39周于2010年2月23日入院,既往否认高血压和心脏病史,入院查体,血压130/80mm Hg,心率78次/min,双下肢Ⅲ度水肿,尿蛋白(++),总蛋白50.8g/L,白蛋白25.4g/L,心电图提示窦性心率,左室高电压,血常规、肝肾及凝血功能未见明显异常.于6月24日行剖宫产术,新生儿体质量3350g.
作者:唐洁 刊期: 2011年第29期
超声作为胆囊结石的首选辅助检查手段有巨大的优势,但在某些病例检查中仍有漏误诊现象,综合分析临床资料并改善超声检查手法有利于避免漏误诊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作者:侍艳;牛海明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目的 通过对该院Ⅰ类切口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其合理性.方法 随机抽取该院2011年2~4月的42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病历,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42例Ⅰ类切口手术中有37例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88.10%),给药时机及持续时间合理33例(89.19%),不合理4例(10.81%).其中选用药物合理23例(62.16%),不合理14例(37.84%).结论 该院Ⅰ类切口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基本合理,但还是存在用药时间过长、选药不当的问题,需要提高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
作者:陈学英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益肾灵颗粒为<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收载品种[1],其组方为淫羊藿、枸杞子、女贞子、补骨脂(炒)等13味,2010年版药典,仅有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薄层鉴别,为提高该产品的质量标准,更有效地控制其内在质量,进行了益肾灵颗粒中补骨脂含量测定的研究.
作者:付前霞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由于其操作简单安全、穿刺痛苦小、留置时间长、经培训后护士可独立操作等优点已被广大医护人员和患者认可,临床应用越来越多,尤其是用于肿瘤化疗患者[1].常规行经外周中心静脉(PICC)置管的首要条件是患者肘部有可直视或可触摸的血管.
作者:李昌娣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目的 了解医院门诊药房退药原因,制定解决方案.方法 对198张退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主要退药原因为药物过敏、收费收错药品、患者要求退药等.结论 加强医患沟通及药师职业培训,以降低退药率,改善护患关系.
作者:柳青青;李红 刊期: 2011年第29期
高血压是常见慢性病,患病率高,可引起严重的心、脑、肾并发症.现代流行病学研究表明[1],高血压病的发生与不合理的膳食结构、肥胖、超质量、长期精神紧张、吸烟、酗酒、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有关.研究表明[2],改变不合理的饮食习惯,科学调整膳食结构和营养,对控制血压、血脂、体质量,降低危险因素和减少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发展等有重要意义.综合治疗方法,包括戒烟限酒,合理膳食,控制体质量,适量运动,心理平衡等.
作者:高寒琦;王艳;王俊华;王会民;李长红 刊期: 2011年第29期
液体复苏是大面积烧伤早期治疗的关键环节,并对其后续治疗有重大影响.笔者对63例大面积烧伤液体复苏进行分时段分析,探讨液体复苏补液的量、性质及其输液方式方法改进对复苏效果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宏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及关节周围组织的非感染性炎性反应为主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对称的多发性小关节炎.早期可有红、肿、热、痛及关节功能障碍,晚期关节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强直和变形,致残率高.我院对未接受正规治疗、院外滥用激素以及皮质醇降低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采用促皮质素肌内注射治疗,疗效满意,但可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如注射部位剧烈疼痛、皮下硬结、红、肿、抵抗力低下等.
作者:李龙宣 刊期: 2011年第29期
宫颈糜烂是已婚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其感染不易彻底消除,病情顽固而经久不愈,并且是诱发宫颈癌的高危因素[1],因此积极防治宫颈炎对提高妇女健康水平有重要意义.近几年来,除了激光、冷冻、红外线凝结之外,微波治疗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我科采用微波治疗宫颈炎患者8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临床观察及护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梁 刊期: 2011年第29期
近年来乳腺癌发病率逐年提高,已成为严重危害中老年妇女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早期发现乳腺癌并及时手术治疗可延长患者寿命.目前,治疗乳腺癌采用根治为主的综合治疗,手术损伤较大,术后皮瓣坏死率高,主要原因是术后皮瓣下积液、积血未能及时清除,导致感染及皮瓣坏死,并且术后会使患侧肢体功能受限.因此,术后护理及切口观察非常重要,2010年我院对42例乳腺癌患者行根治切除手术,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赵春芬 刊期: 2011年第29期
医院档案是在临床实践中形成的留备查考的原始记录资料,包括医疗历史发展资料及患者就医的医疗文书档案、病理切片资料、X线胶片及各种检查结果等资料.加强信息资源管理对医院领导决策科学化和医院现代化建设极为重要.随着医疗事业不断发展,医院档案资料越来越庞杂,信息量越来越大,档案资料的管理任务越来越重,对医院档案管理的科学性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化医院档案管理的需要,不能适应医院现代化发展的步伐,档案管理越来越成为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作者:李中尧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培菲康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效果.方法 89例喂养不耐受早产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肠道微生态制剂培菲康,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呕吐、胃潴留消失时间及喂养奶量达10ml/kg每2小时1次所需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期间所有患儿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培菲康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效果显著且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卢惠琴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3种抗菌药物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成本-效果.方法 63例社区获得性肺炎随机分为A、B、C组各21例,A组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B组采用阿莫西林舒巴坦治疗;C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比较各组临床疗效,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 A、B组总有效率高于C组,A组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C组为对照,A组△C/△E为55.0,B组为40.1.结论 阿莫西林舒巴坦为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佳方案.
作者:马凯 刊期: 2011年第29期
接台手术患者相比第一台择期手术患者的心理更焦虑和恐惧,普遍存在等待手术的时间较长、手术时间不确定、过长时间的禁食、无护士陪送等一系列问题.紧张和焦虑的刺激就会通过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使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有的临上手术台时还可出现四肢发凉、发抖、意识域狭窄,对手术环境和器械等异常敏感,甚至出现病理心理活动[1].
作者:范建梅;徐晶晶 刊期: 2011年第29期
凡初次注射青霉素或间隔72h未用该药者均应做青霉素皮试,用药中途更换青霉素批号或换用不同厂家生产的青霉素时亦应重新做皮试.1 皮试结果临床上有些患者往往在停药间隔几天或几周后重新做皮试出现阳性反应.有些患者从未注射过青霉素而皮试出现阳性反应,在这种情况下,笔者在做青霉素皮试的同时在对侧做生理盐水皮试,结果有时同时出现2种试验均阳性,这说明假阳性反应,可以作青霉素注射;有时出现青霉素阳性皮试而生理盐水皮试阴性,这说明不能注射青霉素.
作者:崔丽娜 刊期: 2011年第29期
健全药品采购供应管理制度与完善药品的成本收益计算是医院管理支出、降低成本、体现药品效益的重要环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现就医院药品入出库管理及帐务处理的具体实践作如下探讨.
作者:曾彦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目的 研究孕中期引产产妇精神抑郁程度与产后出血量的关系,为临床针对性减少产后出血提供可靠数据和理论依据.方法 孕中期引产产妇120例按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低高分为A组46例、B组39例和C组35例,比较3组引产后24h内出血量.结果 引产后出血量A组为(227±65)ml,B组为(295±70)ml,C组为(321±76)ml,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孕中期引产产妇精神抑郁评分越高,引产后出血量越大,应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刘志芹;尹钰荣;吴莉娜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目的 分析影响孕妇用药的主要不安全因素,以保证孕妇的安全、合理用药.方法 对我院2007年1~12月孕妇门诊处方进行安全、合理评价.结果 1178张有效处方中格式欠缺254张占21.6%,药物应用不安全因素106张占9.0%.结论 应采取相应措施,对孕妇用药不安全因素应加大监管力度.
作者:吴伟华 刊期: 2011年第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