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挥发性硫化物在牙周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蒙宇

关键词:挥发性硫化物, 胶原, 牙周病, 细胞凋亡, 综述文献
摘要:挥发性硫化物(VSC)是引起口臭的主要物质[1].VSC主要包括硫化氢(H2S)和甲基硫醇(H3SH),多由厌氧菌及革兰阴性菌代谢蛋白质中含硫氨基酸产生[2],而牙周袋是一个相对厌氧的环境,为厌氧菌的生长提供了条件,是产生SVC的主要部位之一[1].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体会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是儿科常用的护理操作,穿刺成功率的高低是能否赢得抢救时机,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的关键,也是减轻患儿痛苦和家长担忧,提高家长满意度的重要一环[1].如何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首次成功率,是儿科护士遇到的普遍问题.现根据笔者多年的操作经验,将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首次成功率的体会简述如下.

    作者:唐淑琼;彭晓洁;陈容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2007-2009年我院麻醉药品应用分析

    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麻醉药品使用情况.方法 将院2006-2009年住院患者麻醉处方进行统计、汇总、分析.结果 2007-2009年该院麻醉药品用量和消耗金额呈逐年递增趋势.2007-2009年芬太尼注射液0.1mg DDDS排序均居首位,吗啡注射液DDDS排序有所上升,可待因片DDDS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哌替啶DDDS排序有所下降.结论 该院麻醉药品应用基本合理.

    作者:牟修红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睾丸扭转的诊治

    睾丸扭转是泌尿外科急症之一,如不及时救治会导致睾丸缺血、坏死或不可逆性睾丸萎缩,该病误诊率较高,现就我院2005年以来收治的9例睾丸扭转患者进行讨论.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鹏悦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缩宫素脐静脉注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缩宫素脐静脉注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0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在第三产程观察组应用脐静脉注射缩宫素,对照组应用肌内注射缩宫素,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第三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产后2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人工剥离胎盘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缩宫素脐静脉注射缩短第三产程,减少宫缩乏力、妊娠物残留造成的产后出血,且操作方便、经济,适合在基层医疗单位使用.

    作者:常麦娟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双黄连粉针剂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用药分析

    目的 观察双黄连粉针剂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疗效.方法 将150例病毒性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70例,对照组常规使用利巴韦林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双黄连粉针剂.观察2组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3%高于对照组的8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黄连粉针剂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疗效显著.

    作者:赵雪茹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注射用乳酸环丙沙星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研究

    注射用乳酸环丙沙星是临床用于治疗敏感菌引起的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伤寒、骨和关节及皮肤软组织感染等症[1].国家药品标准新药转正标准第45册中采用传统的家兔法进行热原检查[2].为了寻找简便、准确、快速、成本低的检查方法,作者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XI E细菌内毒素检查法,通过实验建立了注射用乳酸环丙沙星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并进行方法学研究.

    作者:陈叶平;高婷婷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六月雪不同组分提取物的抗菌解热作用研究

    目的 研究六月雪不同组分提取物的抗菌解热作用.方法 制备六月雪不同组分提取物,采用平皿法进行体外抑菌实验,并进行体内抗菌实验.考察六月雪不同组分提取物对干酵母所致大鼠发热以及内毒素所致家兔发热的解热作用.结果 六月雪提取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绿脓杆菌、肠炎球菌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水提取物各剂量组对绿脓杆菌所致的感染均可产生明显的对抗作用.六月雪水提取物对干酵母所致大鼠发热、内毒素所致家兔发热的解热作用强.结论 六月雪水提取物的抗菌解热活性强.

    作者:王红爱;黄位耀;张云;张霞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气道持续湿化在气管切开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气管切开术是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的主要措施,对抢救危重患者起重要作用.但气管切开后,干燥空气不经上呼吸道加湿、加温、清洁而直接进入肺内,可使呼吸道水分大量丢失,致呼吸道分泌物黏稠而不易排出,笔者2008年6月-2010年12月对气管切开术后患者40例应用气道持续湿化法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苗华云;闫妍;尹倩倩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效果观察

    目的 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 90例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曲美他嗪,观察2组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LVEDD降低,LVEF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高于对照组的7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安全有效.

    作者:李彩云;万里;王国安;国献素;唐井刚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内镜抢救幼儿食管异物1例

    患儿,男,2岁,因口中含一伍角硬币玩耍时忽然摔倒,造成吞咽困难,无法进食而急诊就医.查体:患儿意识清楚,心率、呼吸正常.经X线检查:食管上段圆形金属异物.诊断为:食管异物.因患儿哭闹,纤维内镜置入有窒息及食管损伤等危险.故在全麻下行纤维内镜异物钳取术.

    作者:张伟;王鑫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影响青霉素皮试结果的因素

    凡初次注射青霉素或间隔72h未用该药者均应做青霉素皮试,用药中途更换青霉素批号或换用不同厂家生产的青霉素时亦应重新做皮试.1 皮试结果临床上有些患者往往在停药间隔几天或几周后重新做皮试出现阳性反应.有些患者从未注射过青霉素而皮试出现阳性反应,在这种情况下,笔者在做青霉素皮试的同时在对侧做生理盐水皮试,结果有时同时出现2种试验均阳性,这说明假阳性反应,可以作青霉素注射;有时出现青霉素阳性皮试而生理盐水皮试阴性,这说明不能注射青霉素.

    作者:崔丽娜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痔疮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痔是直肠下段黏膜和肛管皮肤下的静脉丛瘀血,扩张和屈曲所形成的静脉团.根据痔所在部位分内、外、混合痔.常见症状有便血、肛门肿物脱出、肛门疼痛、肛门瘙痒等.一般非手术治疗,症状重,非手术疗效不佳,影响生活和工作者宜选择手术治疗.如果治疗不及时,术后换药及围手术期护理不当,易出现并发症,给患者带来痛苦.

    作者:邓玉兰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我院老年人门诊用药分析

    目的 了解该院>60岁人群门诊处方联合用药、高频用药情况,为老年人合理、安全、有效、经济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老年人门诊处方2195张,1907人次,对其联合用药种数、高频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服用1种药者占15.3%,同时用2种占18.4%,3种占22.1%,4种占17.3%,5种占16.1%,≥6种占10.8%.高频用药类别及所占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心脑血管药、抗病原微生物药、降糖药、解热镇痛药、呼吸系统药.结论 老年人联合用药极为普遍,要重视药物的相互作用,降低药物危害.老年人患心脑血管疾病多,占疾病病死率比例较高,应重视老年人健康教育.

    作者:常晓平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葛根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葛根素注射液,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用药14d,观察2组治疗前后评价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53.3%和90.0%均高于对照组的23.3%和7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徐平;周玉峰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彩色超声引导下运用改良塞丁格技术行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的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由于其操作简单安全、穿刺痛苦小、留置时间长、经培训后护士可独立操作等优点已被广大医护人员和患者认可,临床应用越来越多,尤其是用于肿瘤化疗患者[1].常规行经外周中心静脉(PICC)置管的首要条件是患者肘部有可直视或可触摸的血管.

    作者:李昌娣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门诊部妇科疾病5年普查结果分析

    目的 通过对妇科疾病5年普查结果分析,了解妇女的健康水平.方法 按自制的妇女体检表,由专人登记普查后的各项结果,包括常规妇科检查、宫颈涂片(巴氏法),有必要的进一步行阴道镜或腹部B型超声.结果 5年普查率为72.70%,患病率为36.74%.乳腺增生、子宫肌瘤在普查中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宫颈糜烂发病率高.结论 妇科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应加强妇科疾病的普查力度.

    作者:闫迎鸽;侯胜福;贺文杰;张湘兰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我院门诊药房退药原因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门诊药房退药原因,制定解决方案.方法 对198张退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主要退药原因为药物过敏、收费收错药品、患者要求退药等.结论 加强医患沟通及药师职业培训,以降低退药率,改善护患关系.

    作者:柳青青;李红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影响凝血试验结果的常规因素分析

    近年随着血栓性疾病与出血性疾病研究的迅速发展,血栓与止血试验的诊断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并且普及面越来越广,在临床上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但是由于凝血试验的结果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干扰,所以加强实验的标准化和质量控制势在必行.现将实验中影响结果可靠性和重复性的一些重要因素论述如下.

    作者:杨丽莉;刘依珍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宫颈妊娠患者1例治疗与护理体会

    宫颈妊娠是异位妊娠中的一种严重类型,也是妇产科急腹症之一,较为罕见,常易误诊,且常发生难以控制的大出血,如处理不当,可危及患者生命及影响生育功能.我院2011年4月收治1例宫颈妊娠患者,先行5-氟尿嘧啶(5-Fu)保守治疗后再行宫颈妊娠组织剔除术,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谭治露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狭窄18例临床分析

    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后,颈总动脉至颈内、颈外动脉的分叉处容易形成粥样硬化斑块性狭窄,而颈动脉狭窄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原因之一[1].1953年Debakey首次为颈内动脉完全闭塞的患者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并成功重建了血流,时至今日CEA已然成为治疗颈动脉狭窄、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标准术式.我院对18例颈动脉狭窄患者施行了CEA,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碧波;宁英慧 刊期: 2011年第29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