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王鑫
近年随着血栓性疾病与出血性疾病研究的迅速发展,血栓与止血试验的诊断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并且普及面越来越广,在临床上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但是由于凝血试验的结果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干扰,所以加强实验的标准化和质量控制势在必行.现将实验中影响结果可靠性和重复性的一些重要因素论述如下.
作者:杨丽莉;刘依珍 刊期: 2011年第29期
准确的检验结果是临床医师诊断疾病的可靠依据.标本采集之前患者应注意的事项以及标本的正确采集、保存、传送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前提.否则,不规范采血的检验结果可能是无价值的,甚至造成误诊.
作者:于芳;刘莉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目的 分析区机关干部健康状况,提出建议.方法 2009年对全区机关干部(处级以上)进行了健康体检,体检结果由临床医师进行总结与汇总.结果 736名机关干部中,体检全部正常237名,异常499名,其中以高血脂、脂肪肝、高血压发病率高.结论 应合理膳食,按时体检,积极防治疾病.
作者:孙素红;侯素珍;姜英 刊期: 2011年第29期
患者,男,63岁,农民,主因左足扎伤13d,伴张口困难4d,脊背部疼痛3d于2010年9月2日8∶ 45入院.患者于13d前不慎扎伤左足,当时流血较多,自行简单处理,未到任何医疗机构就诊.于4d前出现张口困难、咀嚼不便、舌肌僵直、言语不利,于3d前开始背部疼痛,自觉肌肉抽搐,颈部僵硬,活动受限,无昏迷,无四肢抽搐,不伴发热.
作者:张梦云;李文素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目的 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方案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对在我院就诊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0例实施护理干预,对护理干预前后的相关生理指标进行比较观察.结果 护理干预后患者呼吸、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护理前有显著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整个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均未发生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论 采用护理方案对患有急性心肌梗死的老年患者进行护理的效果明显,可以使患者的相关生理指标得到显著的改善,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中予以使用和推广.
作者:卞跃英 刊期: 2011年第29期
高血压是常见慢性病,患病率高,可引起严重的心、脑、肾并发症.现代流行病学研究表明[1],高血压病的发生与不合理的膳食结构、肥胖、超质量、长期精神紧张、吸烟、酗酒、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有关.研究表明[2],改变不合理的饮食习惯,科学调整膳食结构和营养,对控制血压、血脂、体质量,降低危险因素和减少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发展等有重要意义.综合治疗方法,包括戒烟限酒,合理膳食,控制体质量,适量运动,心理平衡等.
作者:高寒琦;王艳;王俊华;王会民;李长红 刊期: 2011年第29期
氨溴索又名氨溴醇、氨溴环醇等,是溴己新的活性代谢物.由于其祛痰作用强,且毒性小、耐受性好[1],近年来在临床的使用呈现较快的增长趋势,目前使用量非常大,为临床使用的主要祛痰药.但在临床输液过程中经常出现管路中药液混浊及不良反应,而其现有药品说明书中未提及任何药物配伍禁忌的相关内容.
作者:孙欣;裴泽军 刊期: 2011年第29期
护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按教育场所可分为医院健康教育、社区健康教育、家庭健康教育;按目标人群分:儿童健康教育、青少年健康教育、妇女健康教育、老年健康教育;按教育目的分:疾病健康教育、营养健康教育、生理与病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我科是综合病房,内科、外科、妇产科的患者都收治.现将健康教育在护理工作中的意义报道如下.
作者:毛作平;袁静;袁莉莉 刊期: 2011年第29期
胚胎的发育分为孕卵期、胚胎期和胎儿期.自卵子受精至孕卵着床为孕卵期,大约经历2周时间.此时腹部B型超声图像上尚不能显示.受精卵着床后称为胚胎期,此期大约5周时间,为器官发育期,超声检查可显示胎囊、胎芽和胎心.自孕9周至分娩为胎儿期,超声声像图可显示胎头、胎体和胎儿附属物等结构.
作者:周玉萍 刊期: 2011年第29期
老年人由于其生理的特殊性,其单纯疱疹病毒脑炎(HSE)临床症状往往不典型,如发热不明显,很少出现头痛、呕吐等,而多以抽搐、精神症状、意识障碍等起病,而病毒性脑炎的早期治疗对预后有重要意义.老年HSE症状重、病死率高、复发率高、合并症多应引起临床注意,及早确诊,应用无环鸟苷治疗是影响预后的关键,无环鸟苷应用≥3周可能对减少复发有益.
作者:胡艳格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及关节周围组织的非感染性炎性反应为主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对称的多发性小关节炎.早期可有红、肿、热、痛及关节功能障碍,晚期关节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强直和变形,致残率高.我院对未接受正规治疗、院外滥用激素以及皮质醇降低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采用促皮质素肌内注射治疗,疗效满意,但可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如注射部位剧烈疼痛、皮下硬结、红、肿、抵抗力低下等.
作者:李龙宣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现代康复医学认为呼吸训练不仅可增强胸廓活动,协调各呼吸肌功能,还可增加肺活量和吸氧量,并通过影响神经、循环、消化等系统的功能,改善全身状况;同时由于呼吸训练无创无痛,简单方便,且无需任何额外开支,容易被患者接受,因此有学者建议把呼吸训练作为多种疾病恢复阶段早期主要的锻炼方法,并可作为其他康复方法的辅助措施[1].
作者:张慧萍 刊期: 2011年第29期
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其应用于临床已有80多年的历史,是非选择性环加氧酶抑制剂,具有较强的解热镇痛作用,广泛用于抗感染、抗风湿的治疗.小剂量的阿司匹林主要抑制血小板中环加氧酶1(COX-1),减少血栓素A2(TXA2)的生成,用于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病和短暂性缺血发作,如脑血栓、冠心病、心肌梗死、偏头痛,人工心脏瓣膜或其他手术后的血栓形成及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本文就阿司匹林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等的进展进行阐述.
作者:席哲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目的 研究六月雪不同组分提取物的抗菌解热作用.方法 制备六月雪不同组分提取物,采用平皿法进行体外抑菌实验,并进行体内抗菌实验.考察六月雪不同组分提取物对干酵母所致大鼠发热以及内毒素所致家兔发热的解热作用.结果 六月雪提取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绿脓杆菌、肠炎球菌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水提取物各剂量组对绿脓杆菌所致的感染均可产生明显的对抗作用.六月雪水提取物对干酵母所致大鼠发热、内毒素所致家兔发热的解热作用强.结论 六月雪水提取物的抗菌解热活性强.
作者:王红爱;黄位耀;张云;张霞 刊期: 2011年第29期
中药注射剂是指中药饮片经提取、纯化后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溶液、乳状液及供临用前配制成溶液的粉末或浓溶液的无菌制剂.主要分为注射液、注射用无菌粉末和注射用浓溶液.中药注射剂是在我国独有的中医理论指导下,用现代制药技术制成的静脉用药制剂,其在临床治疗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应用也越来越被重视;但其诸多不良反应时有发生,如皮疹、皮肤瘙痒、水肿、咳嗽、呕吐、腹泻、头痛及过敏性休克等[1,2],此情不容忽视,本文就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如下.
作者:朱星光;王元培;马丽 刊期: 2011年第29期
人类Ets-1(E-Twenty-Six-1)基因是一种原癌基因[1],有报道称Ets-1基因参与以细胞生长和细胞外基质(ECM)侵袭,可促进肿瘤的侵袭和转移[2~4].近研究显示,在许多恶性肿瘤中都有Ets-1的阳性表达[5,6],其在肿瘤浸润转移中的作用已引起国内外学者广泛重视.现结合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如下.
作者:宋和平;殷世忠;刘希双;魏咏梅 刊期: 2011年第29期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是儿科常用的护理操作,穿刺成功率的高低是能否赢得抢救时机,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的关键,也是减轻患儿痛苦和家长担忧,提高家长满意度的重要一环[1].如何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首次成功率,是儿科护士遇到的普遍问题.现根据笔者多年的操作经验,将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首次成功率的体会简述如下.
作者:唐淑琼;彭晓洁;陈容 刊期: 2011年第29期
颅脑损伤是脑外科常见急症,2006年1月-2010年12月我科收治颅脑损伤患者102例,其中老年患者17例占16.7%,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和老年颅脑损伤的特点提出老年颅脑损伤后应特别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动态观察颅内压和重要生命体征.同时,总结了老年颅脑损伤后预防各种并发症的方法和心理护理的体会.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竹青 刊期: 2011年第29期
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后,颈总动脉至颈内、颈外动脉的分叉处容易形成粥样硬化斑块性狭窄,而颈动脉狭窄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原因之一[1].1953年Debakey首次为颈内动脉完全闭塞的患者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并成功重建了血流,时至今日CEA已然成为治疗颈动脉狭窄、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标准术式.我院对18例颈动脉狭窄患者施行了CEA,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碧波;宁英慧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目的 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 90例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曲美他嗪,观察2组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LVEDD降低,LVEF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高于对照组的7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安全有效.
作者:李彩云;万里;王国安;国献素;唐井刚 刊期: 2011年第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