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Ets-1与肿瘤研究新进展

宋和平;殷世忠;刘希双;魏咏梅

关键词:Ets-1, 肿瘤研究, 进展, 综述文献
摘要:人类Ets-1(E-Twenty-Six-1)基因是一种原癌基因[1],有报道称Ets-1基因参与以细胞生长和细胞外基质(ECM)侵袭,可促进肿瘤的侵袭和转移[2~4].近研究显示,在许多恶性肿瘤中都有Ets-1的阳性表达[5,6],其在肿瘤浸润转移中的作用已引起国内外学者广泛重视.现结合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体检过程存在的护理纠纷原因分析与对策

    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健康体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健康体检工作飞速发展的今天,医院对护理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院体检中心通过对发生纠纷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有效的对策.

    作者:罗聪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从肾论治功能性下丘脑闭经

    下丘脑闭经是指垂体以上,下丘脑部位引起的闭经.功能性下丘脑闭经(FHA)[1]是排除下丘脑、垂体的器质性病灶,由于促性腺功能不足导致性腺功能低落而引起的闭经.来自体内外的各种刺激,如精神压力、体质量降低、运动等,通过大脑神经内分泌的多种渠道,直接或间接地干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正常运转,使得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无脉冲式分泌或脉冲的频率、幅度降低,或成熟障碍而导致闭经.其表现为循环中的低促性腺激素水平及低雌激素水平[2].

    作者:黄晓敏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以川芎为主的中医活血通络法联合两药治疗慢性肾炎的系统评价

    目的 利用循证医学系统评价方法评价以川芎为主的中医活血通络法联合两药治疗慢性肾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通过检索国内各种医学期刊杂志,选择在西医基础治疗之上结合中医川芎为主的活血通络法治疗慢性肾炎与单纯西医治疗慢性肾炎的随机对照的试验研究.共纳入7篇随机/半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 与西药治疗组相比,以川芎为主的中医活血通络法在治疗慢性肾炎在总体疗效,改善血肌酐等方面优于西药治疗组.结论 川芎为主的中医活血通络法治疗慢性肾炎的疗效优于西药治疗,但还需要设计良好的随机对照及多中心临床试验做进一步证实.

    作者:郑海生;周立蓉;王荣;刘凯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影响青霉素皮试结果的因素

    凡初次注射青霉素或间隔72h未用该药者均应做青霉素皮试,用药中途更换青霉素批号或换用不同厂家生产的青霉素时亦应重新做皮试.1 皮试结果临床上有些患者往往在停药间隔几天或几周后重新做皮试出现阳性反应.有些患者从未注射过青霉素而皮试出现阳性反应,在这种情况下,笔者在做青霉素皮试的同时在对侧做生理盐水皮试,结果有时同时出现2种试验均阳性,这说明假阳性反应,可以作青霉素注射;有时出现青霉素阳性皮试而生理盐水皮试阴性,这说明不能注射青霉素.

    作者:崔丽娜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

    原发性高血压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患病率高,目前全国有高血压患者1.63亿,控制率只有6.1%[1].高血压是导致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脑卒中的重要原因,不良的生活方式如酗酒、嗜烟,高胆固醇、高脂肪、高钠饮食等为其重要危险因素.为有效提高高血压患者的健康预防知识,特对我科2010年6~12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进行了系统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昌凤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临床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及其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特点及菌体耐药情况,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院内感染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0年9月从临床分离出的铜绿假单胞菌174株的感染情况及耐药性.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主要发生在ICU、呼吸科、泌尿科、神经内科和腹部外科.标本来源主要是痰、尿、引流液等.药敏结果显示耐药率高,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都很高.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引起呼吸道和创面感染,是一类耐药性较高的细菌,治疗上应加强耐药性监测,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郑晓鸽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宫颈妊娠患者1例治疗与护理体会

    宫颈妊娠是异位妊娠中的一种严重类型,也是妇产科急腹症之一,较为罕见,常易误诊,且常发生难以控制的大出血,如处理不当,可危及患者生命及影响生育功能.我院2011年4月收治1例宫颈妊娠患者,先行5-氟尿嘧啶(5-Fu)保守治疗后再行宫颈妊娠组织剔除术,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谭治露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儿科护理带教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实习是护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阶段,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深化.如何做好临床教学,提高护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继续学习能力,使其具备进一步发展的潜力,是现代护理教育者关注和探讨的热点.而儿科护理作为临床护理的一部分,具有更明显的专业特征,而且儿科护理工作面对的不只是患儿,还有家长.

    作者:张先敏;陈小凤;李春雨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慢性呼吸衰竭护理体会

    呼吸衰竭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在静息状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低氧血症伴(或不伴)高碳酸血症,进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临床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对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不当,极易造成意外,现将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几个问题分析如下.

    作者:张万芳;稽绍兵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前列腺癌患者睾丸切除术74例心理护理体会

    前列腺癌在西方国家发病率极高,在老年男性中,其发病率仅次于肺癌.随着人均寿命的不断增长,前列腺癌在我国的发病率也迅速增加.睾丸切除术作为一种去势手术,同时联合抗雄激素药物治疗,适用于治疗晚期前列腺癌,提高生存率.2009年7月-2011年7月我院行前列腺癌睾丸切除术74例,同时给予有效的心理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赵敏;陈凤霞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医院急诊科护理风险及管理对策探讨

    目的 探讨医疗急诊护理风险及应对措施.方法 对我院2010年1月开展风险管理以来,风险事件发生的情况与2009年全年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后2010年急诊科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差错发生率、风险事件和投诉的发生率显著低于2009年.结论 对护理风险因素进行正确分析和评估,并制定相关的解决方案,以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赵美英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Ets-1与肿瘤研究新进展

    人类Ets-1(E-Twenty-Six-1)基因是一种原癌基因[1],有报道称Ets-1基因参与以细胞生长和细胞外基质(ECM)侵袭,可促进肿瘤的侵袭和转移[2~4].近研究显示,在许多恶性肿瘤中都有Ets-1的阳性表达[5,6],其在肿瘤浸润转移中的作用已引起国内外学者广泛重视.现结合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如下.

    作者:宋和平;殷世忠;刘希双;魏咏梅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脑钠肽心血管临床应用进展

    脑钠肽(BNP)是近年来研究得较多的一种利钠肽,是反映心脏血流动力学障碍的标志物之一,由于其特殊的生物特性及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在心血管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研究与应用.本文就BNP在心血管临床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吴坤生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巴戟天醇提物对衰老大鼠心肌组织的抗氧化作用

    目的 探讨巴戟天醇提物对衰老大鼠心肌组织的抗氧化作用.方法 将健康6月龄Wistar雄性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衰老组、阳性对照组、巴戟天醇提物3g/kg和1g/kg剂量组,各10只.分别给予相应的处理后,测定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支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丙二醛(MDA)水平.结果 衰老组较正常组大鼠心肌组织中SOD、GSH-Px水平降低,MDA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个用药组较衰老组大鼠心肌组织中SOD、GSH-Px水平升高,MDA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巴戟天醇提物3g/kg组上述3个指标与阳性对照组的三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巴戟天醇提物1g/kg组上述3个指标与其他2个用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巴戟天醇提物能够对抗衰老大鼠心肌组织氧化.

    作者:顾冰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对策

    中药注射剂是指中药饮片经提取、纯化后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溶液、乳状液及供临用前配制成溶液的粉末或浓溶液的无菌制剂.主要分为注射液、注射用无菌粉末和注射用浓溶液.中药注射剂是在我国独有的中医理论指导下,用现代制药技术制成的静脉用药制剂,其在临床治疗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应用也越来越被重视;但其诸多不良反应时有发生,如皮疹、皮肤瘙痒、水肿、咳嗽、呕吐、腹泻、头痛及过敏性休克等[1,2],此情不容忽视,本文就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如下.

    作者:朱星光;王元培;马丽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挥发性硫化物在牙周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挥发性硫化物(VSC)是引起口臭的主要物质[1].VSC主要包括硫化氢(H2S)和甲基硫醇(H3SH),多由厌氧菌及革兰阴性菌代谢蛋白质中含硫氨基酸产生[2],而牙周袋是一个相对厌氧的环境,为厌氧菌的生长提供了条件,是产生SVC的主要部位之一[1].

    作者:蒙宇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妇科手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体会

    2010年6~12月我科共开展各类手术260例,现对其手术疼痛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随机抽取妇科手术患者260例,年龄18~82岁,中位年龄48岁,其中子宫加附件切除术53例,子宫全切除术44例,子宫次全切除术23例,附件囊肿剥除术32例,异位妊娠剖腹探查术18例,子宫肌瘤剔除术25例,其他手术65例.固定同一责任护士同患者及家属加强疼痛护理干预沟通,患者均满意出院.

    作者:胡时聪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体会

    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本病起病急、病死率以及致残率均较高,及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我科自2008年6月-2011年3月共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9例,采用内科保守治疗或微创手术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路俊芳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高校教职工及离退休人员体检中ST-T异常及心律失常资料分析

    目的 探讨该校教职工及离退休人员ST-T异常和心律失常状况.方法 选择参加体检的教职工及离退休人员作为调查对象,2006年1646名,2011年2065名.分析比较2次体检情况.结果 异常心电图改变检出率以ST-T及T波异常高,2006年为44.38%,2011年为48.64%;其次为传导阻滞2006年为24.26%;2011年为21.48%.2次体检≤50岁者患病率与年龄相关性不大,>51岁者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有明显增加.2006年和2011年>50岁患病率均高于≤50岁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女间患病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老年是心血管发病的高峰阶段,及时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晓华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有创动脉压监测在ICU中的护理体会

    我科于2009年9月-2011年6月对ICU危重患者47例行有创动脉压监测,通过良好的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有创动脉压监测患者47例,男32例,女15例,年龄15~79岁.其中休克9例,重型脑损伤13例,急性胰腺炎10例,多器官功能衰竭5例,多发伤10例.所有患者均因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休克而采用有创动脉压监测:桡动脉37例,股动脉9例,肱动脉1例.

    作者:徐英;胡晓玲;李杰 刊期: 2011年第29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