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栽良;黄爱琴;张永玺;刘友富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与胆囊排空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健康正常人(对照组)各150例,利用超声监测胆囊排空前后体积大小,2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糖尿病组空腹和餐后2h胆囊体积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2型糖尿病可引起胆囊排空功能减低,引起胆囊结石.
作者:彭晓宇;程小飞;王葭 刊期: 2011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15例老年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75例和对照组140例.2组均给予卡托普利治疗,治疗组另加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降压效果.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高于对照组的87.9%(P<0.05).2组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老年性高血压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顾冰 刊期: 2011年第31期
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头颈部肿瘤中发病率较高,约占头颈部恶性肿瘤的5.1%[1].甲状腺癌是临床较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于医务人员对本病认识不足,医院条件限制,术中快速冰冻切片诊断的局限性及首次手术处理不当等因素,造成患者不得不经受再次手术.笔者回顾近年收治的甲状腺癌再手术患者32例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杨仁荣 刊期: 2011年第31期
目的 研究氯沙坦对家兔环孢素A(CsA)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法)测定6只家兔合用氯沙坦前后CsA的血药浓度,并对2组(单用CsA组和合用氯沙坦组)药代动力学参数进行分析.结果 合用氯沙坦组的CsA峰浓度(Cmax)、曲线下面积(AUC0→24)均显著升高(P<0.01),血浆清除率(CL)及表观分布容积(V)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其余药动学参数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 合用氯沙坦可升高CsA的血药浓度,临床上其与CsA合用需监测CsA的血药浓度,保证治疗的安全有效.
作者:钱小蔷;褚健耘;刘心慧;尚如霞 刊期: 2011年第31期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是由人的血浆经特殊处理后得到的含有多价抗体的供静脉输注的丙种球蛋白制剂,其终末产物几乎均为IgG,也含有微量的IgA和IgM.也有报道IVIG含有一定数量的可溶性CD4、CD8、HLA分子和诸如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等细胞因子[1,2].IVIG能在短时间内使血液循环中IgG浓度高达正常人水平3~6倍,其在体内免疫活性半衰期为3周,具有较好的抗感染效果.
作者:梁辰;解建强 刊期: 2011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 将6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2组疗程均为14d.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血气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气指标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各项血气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疗效确切,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袁希彦;夏峻巍;卢家泉 刊期: 2011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康复护理干预在妇科种瘤放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妇科肿瘤住院放疗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卫生宣教及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康复护理干预措施.护理后比较2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试验组出院时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妇科肿瘤放疗患者中应用康复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璐;康琳;朱红卫;江锦平;刘志敏;赵静 刊期: 2011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颈椎前路减压、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n-HA/PA66)人工椎体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6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颈椎前路减压、n-HA/PA66人工椎体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治疗后观察其疗效.结果 全部患者获得随访6~24个月(平均14个月),大部分患者症状明显缓解,部分患者症状基本消失,颈椎活动无明显受限.术后平均改善率为73.4%,其中优14例占53.8%,良7例占26.9%,中4例占15.4%,差1例占3.8%.影像学显示所有患者椎间高度恢复良好,椎体间均发生融合.结论 颈椎前路减压、n-HA/PA66人工椎体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能直接解除脊髓受压、重建颈椎稳定性,获得较高的融合率,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作者:刘建文;范勇;刘刚;李仁杰 刊期: 2011年第31期
近年来,急性肺栓塞(PTE)发病率日益增高.PTE临床表现多样,且缺乏特异性,漏诊、延诊及误诊率极高.若未及时诊治,病死率较高,所以PTE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至关重要.本文对23例急性PTE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艳玲 刊期: 2011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异丙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TCI)与N2O吸入复合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择期LC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静吸组和全静脉组各20例.静吸组采用吸复合麻醉,全静脉组采用全凭静脉麻醉.记录麻醉诱导前、气腹前和气腹后10min、气腹毕、术毕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停止麻醉至拔管时间、拔管时的清醒程度和随访结果.结果 全静脉组气腹后10min HR、SBP、DBP及术毕HR水平明显高于麻醉诱导前(P<0.05或P<0.01).静吸组气腹后10min、气腹结束、术毕后HR均明显低于静吸组(P<0.05).2组患者手术时间、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吸组拔管时清醒程度及术后随访情况均优于全静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丙酚、芬太尼靶控输注与N2O吸入复合麻醉用于LC具有麻醉效果满意、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快速、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等特点,增加了手术安全性,同时有效减少了静脉给药量,降低成本,可供临床借鉴应用.
作者:赵建弟 刊期: 2011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阴道镜联合LEEP刀诊治宫颈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59例宫颈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30例和对照组129例.观察组给予阴道镜联合LEEP刀治疗,对照组采用微波治疗.治疗后观察2组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5%高于对照组的8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为(6.3±2.1)min短于对照组的(15.1±5.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1.5%低于对照组的1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阴道镜联合LEEP刀诊治宫颈病变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优玉 刊期: 2011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通心络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VBI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给予通心络胶囊4粒口服,每天3次;倍他司汀8mg口服,每天3次.对照组30例仅口服倍他司汀8mg,每天3次.治疗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中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 通心络联合倍他司汀治疗VBI性眩晕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云峰 刊期: 2011年第31期
慢性鼻窦炎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疾病,主要表现为头痛、鼻塞、流涕、嗅觉功能减退等症状.近年来患病人数有增多的趋势,给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1].随着我院鼻内窥镜手术的开展,对慢性鼻窦炎的手术治疗效果得到提高.本文就我院2009年6月-2010年10月治疗的52例慢性鼻窦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文彬 刊期: 2011年第31期
近年来年轻女性宫颈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而宫颈组织上皮内瘤变(CIN)是宫颈癌发展的重要阶段,因而早期诊断和治疗CIN非常必要.CIN是由Richart 1997年首先提出,指宫颈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目前认为子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渐变到突变连续的瘤变过程.显微镜下根据不典型增生细胞在鳞状上皮内所占的范围可分为CINⅠ、CINⅡ和CINⅢ3级,CINⅠ级相当子宫颈轻度非典型增生;CINⅡ级相当子宫颈中度非典型增生;CINⅢ级相当子宫颈重度非典型增生和(或)子宫颈原位癌.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即其开始是CIN,并有CINⅠ,Ⅱ,Ⅲ渐进性,甚至自然消退或可逆,要经历几年或10余年,此过程中病变处于动态变化中,即消退(逆转)、持续(稳定)和发展(恶化).
作者:秦梅 刊期: 2011年第31期
前牙外伤是口腔科门诊、急诊常见多发病.常规治疗方法采用金属丝牙弓夹板固定、树脂粘结固定及方丝弓矫治器固定外伤前牙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笔者选用2种脱位牙(即外伤性离体牙、植入性脱位牙)行再植术,治疗结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冯真伟;李莉萍 刊期: 2011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缩宫素在产程中的应用.方法 将90例足月无妊娠合并症自然临产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给予缩宫素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不给予任何药物,比较2组宫颈口扩张情况、产程时间、24h内出血量、分娩方式及胎儿出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剖宫产1例(2.2%),阴道助产2例(4.4%);对照组剖宫产7例(15.6%),阴道助产6例(1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轻度窒息1例(2.2%),无重度窒息;对照组胎儿轻度窒息4例(8.9%),重度窒息2例(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宫口扩张速度显著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第二、三产程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24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程中静脉滴注缩宫素,疗效较满意,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红英;毕仁捷 刊期: 2011年第31期
随着医学发展,医院感染成为医疗活动中日益值得关注的问题.近年来,在多家医院出现的医院感染事件说明任何医疗部门都应重视医院感染的管理.基层医院由于医院感染意识淡薄,设施不健全,预防接种门诊又被认为是医院感染风险低的部门,更易忽视.实际上不尽然,预防接种门诊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十分重要.现将我所预防接种门诊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相关情况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敬多彬 刊期: 2011年第31期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以其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且不易穿破血管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1~4].我科自2002年开始应用BD公司生产的第3代直型Intima和近几年使用第4代Y型Intima-Ⅱ24G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使用中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将使用中常见的问题及处理方法报道如下.
作者:卢义琼 刊期: 2011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一种较理想的针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与护理模式.方法 对196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1年后对随访资料完整的患者血压情况进行调查,并与健康教育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健康教育后196例患者血压情况较教育前有显著改善(P<0.05或P<0.01).结论 正确的健康教育可使高血压患者建立良好的健康习惯.系统的健康教育能有效地帮助高血压患者实施预防策略,更好地控制血压,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朱红 刊期: 2011年第31期
现代医疗护理活动日趋复杂,各种影响患者安全的因素越来越多,护理安全管理的重点是护理质量的基础,也是防范和减少医疗事故和纠纷的重要环节.静脉留置针具有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减少对患者穿刺次数等优点[1].危重患者常需同时输入多种药物,且患者需要床旁监护仪监测血压、血氧饱和度,传统的输液针,难以满足需要,故多选择静脉留置针.但由于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较长,易发生静脉炎、管道堵塞等并发症以及脱管、自行拔管、致出血等意外,护理投诉时有发生.为保证护理安全,我科于2009年1月开始对静脉留置针实施安全管理,收到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玉梅 刊期: 2011年第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