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紊乱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分析

刘春霞

关键词:糖尿病, 2型, 血脂紊乱, 胰岛素抵抗
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与胰岛素抵抗(IP)的关系.方法 随机筛选我院住院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600例和非糖尿病患者600例,测定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游离脂肪酸(FFA)、脂蛋白[LP(α)]等.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比较分析2组患者情况.结果 糖尿病组LDL、FFA、HOMA-IR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TC、HDL、LP(α)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OMA-IR与TG、FFA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TC、LDL、HDL、LP(α) 无相关关系.结论 在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要加强对血糖的控制,还要加强对IP的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我院159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探讨该院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因素、一般规律及特征,为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0年收集整理的159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Excel电子表格和手工筛选,按患者年龄、性别、药物种类、给药途径、ADR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由抗菌药物导致的ADR多,共69例占43.40%;静脉滴注方式引起ADR 99例占62.26%.ADR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普遍,共81例占50.94%.结论 临床应重视ADR报告和监测工作,特别应注意观察老年人用药过程,同时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或减少ADR的重复发生.

    作者:王俊山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子宫下段切口瘢痕处妊娠早期诊断及治疗分析

    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切口瘢痕处妊娠(CSP)是指受精卵、滋养叶细胞着床于子宫剖宫产术后的瘢痕处,是一种非常少见的异位妊娠[1].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不断增高,CSP发生率明显上升.据Jurkovi等[2]报道,CSP发病率为1∶ 1800~1∶ 2216.

    作者:叶玲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戒烟对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影响

    目的 探讨戒烟对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影响.方法 将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且有吸烟史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另给予戒烟干预.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吸烟可导致患者的肺功能下降,加重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戒烟则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锐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葡萄糖注射液在灭菌柜内的佳抽样位置研究

    目的 使葡萄糖注射液抽检更有代表性、科学性.方法 取灭菌柜内不同位置的葡萄糖注射液各1瓶,进行pH值测定、含量测定及5-羟甲基糠醛(5-HMF)限度检查.结果 灭菌柜内第3层(由下至上)温度高,尤其中间位置;第1层四个角位置温度低.结论 在取样品检验时可抽取第3层中间位置的输液作含量测定、5-HMF检查、pH值测定;抽取第1层4个角位置的输液作细菌内毒素检查.

    作者:林新云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小儿中毒型菌痢诊治体会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病原菌是肠杆菌科志贺菌属,也称痢疾杆菌,该病为小儿肠道传染病,临床以发热、腹痛、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为特点.凡急性菌痢,有严重全身中毒症状,并伴有呼吸循环衰竭者,称之为急性菌痢中毒型或称中毒型菌痢.

    作者:蔺党奉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加强护士长自身修养是做好护理管理的关键

    护士长是护理工作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在完成医治患者、临床教学、医学研究、卫生宣教和预防疾病等任务中护士长起着主导作用.目前,我国的护理专业正由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转向以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这对护理管理者来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工作科学性强,涉及面广,内容复杂而繁琐.为了适应医学科学发展的需要,迫切要求护士长具有很好的心理素质,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娴熟的护理操作技术,又有从事全面管理的技能,使自己真正成为护理队伍中的中流砥柱,带好护理队伍.作为护士长应该具备以下条件.

    作者:王艳平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氨曲南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氨曲南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5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治疗组给予氨曲南治疗,对照组给予头孢吡肟治疗,疗程均为7~14d.观察2组临床疗效、细菌学改变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46.4%和92.9%,均高于对照组的21.4%和7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细菌清除率为91.4%,对照组为89.9%,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氨曲南治疗下呼吸道感染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东;高莉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提高输液护理质量

    静脉输液是临床护理工作量大的操作项目,开展优质护理以来,为了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护理安全,我科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输液规范化培训和输液各环节管理来提高输液护理质量.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碧秀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食管癌术后护理体会

    食管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肿瘤,是由于各种刺激因素的长期作用,引起食道慢性炎症和上皮增生,后发生癌变,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很高.我国是世界上食管癌高发地区之一,男多于女,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全世界每年约有30万人死于食管癌[1].2006-2010年我院收治食管癌患者46例,经过术后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谭媛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护理行政查房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

    护理行政查房是护理管理基本、重要的活动之一,护理管理的核心是护理质量,通过护理行政查房解决护理工作中的难点、疑点问题,是提高护士整体素质、提高护士长管理水平、促进护理质量不断改进的有效途径.我院在分管护理副院长领导下,对各临床科室实施了护理行政查房,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辛红梅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健康教育对腰椎结核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

    目的 观察健康教育对腰椎结核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 通过自身前后对照,对50例住院期间的腰椎结核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前后生活方式的比较.结果 在健康教育前,患者在忌烟酒、服用抗结核药物、保持乐观情绪方面的认知人数较高.健康教育后,认知人数增长率高的是平卧硬板床休息方面,其它方面改变均较明显.结论 对腰椎结核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改变患者不良生活习惯,对治疗康复、促进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贾静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重度肺功能不全肺癌20例围手术期呼吸道护理体会

    肺癌是肺部常见的恶性肿瘤,首选手术切除.但当患者合并重度肺功能不全时,比较公认的治疗方法是积极创造条件实施手术治疗,以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其生存期[1].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20例,男17例,女3例,年龄53~72岁,中位年龄66岁.

    作者:夏晓琨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280例疗效观察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是由假丝酵母菌病引起的常见外阴阴道炎症,80%~90%病原体为白假丝酵母菌,10%~20%为光滑假丝酵母菌,酸性环境适合假丝酵母菌的生长,发病率较高,国外显示约75%的女性一生中患过一次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1],45%的妇女经历过2次或者以上的发作,有些患者反复发作,身心受到严重影响.

    作者:安玉珍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手术室实习护士带教体会

    手术室是一个无菌观念要求严格的科室[1],刚进入手术室实习的护士,常有神秘、陌生、忐忑不安、望而生畏和无所适从等多种感受,从书本上学到有关手术室工作的常识是十分有限的,为了使护生能尽快掌握手术室护士的工作,我们采用模拟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带教,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樊桂萍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孟鲁司特联合维生素AD滴剂治疗毛细支气管炎45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孟鲁司特联合维生素AD滴剂对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将9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2组均给予基础治疗(抗感染、止咳化痰、解痉平喘及雾化吸入等治疗).治疗组加用孟鲁司特片和维生素AD滴剂;对照组加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均治疗3周,治疗结束后随访6个月.观察2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和复发率.结果 2组临床症状缓解所需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孟鲁司特联合维生素AD滴剂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效果与布地奈德相当,且可预防复发,不良反应少,患儿依从性好.

    作者:李雪萍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老年人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保守治疗护理体会

    老年人多患有骨质疏松,骨质疏松可导致骨质进行性脱钙和骨结构异常.因此,老年人的脊椎在轻微外力作用下即可发生骨折而又以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为常见[1].临床多采用保守治疗,方法主要是绝对卧床休息、垫枕疗法、合理的饮食、正确指导功能锻炼等.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许爱平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冠状动脉夹层诊治进展

    冠状动脉夹层是一种少见病变,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前者极其少见,往往在尸检时偶然发现;后者远较原发性常见,并随着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的广泛开展,其发病率逐渐增多.原发性冠状动脉夹层是急性冠脉综合征少见但重要的原因,能引起不稳定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

    作者:闫文静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小儿结核性脑膜炎91例临床分析

    小儿结核性脑膜炎 (以下简称结脑)是小儿肺外结核中严重的一种类型,近年来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临床表现特异性差,脑脊液改变不典型,早期易误诊误治.诊断和治疗不及时会危及患儿生命或留下严重后遗症,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降低病死率,减少后遗症的关键.笔者就2007年1月-2010年5月我科收治的91例病例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继敏;边程鹏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临床分析

    胫腓骨骨折是四肢骨折中较常见的一类,其特点是下肢开放性外伤所占比例较高,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发生的同时,常伴有大面积皮肤、软组织挫裂伤,肌肉、血管、神经断裂或缺损,并有严重感染[1].特别是由于胫腓骨解剖、血供特殊,其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并发感染等十分常见.近年来外固定支架治疗各种骨折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主要用于胫腓骨骨折、开放性骨折、创口条件不好、不能I期手术的以及多段骨折伴有骨缺损、内固定困难的骨折,都可以考虑用外固定支架治疗[2].

    作者:穆海林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脐带绕颈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诊断脐带绕颈的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332例CDFI初诊为胎儿脐带绕颈的晚期孕妇追踪观察,研究其动态变化的因素,并依据脐动脉血流参数判定其缠绕程度,评价胎儿预后.结果 本组脐带绕颈孕妇332例,合并胎儿宫内窘迫228例,S/D值(3.05±0.45);无宫内窘迫104例,S/D值(2.31±0.31),S/D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32例经分娩证实脐带绕颈309例,孕32周绕颈332例;孕36周绕颈314例,转变率为5.42%(18/332);孕40周绕颈309例,转变率为1.59%(5/314),2个时间点转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DFI能较准确地诊断脐带绕颈,判断其缠绕程度,为分娩方式的选择提供更多的信息,是首选的辅助检查方法.

    作者:张雨;马红英 刊期: 2011年第3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