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贵州金丝桃挥发性成分的分析

孙建勋;王金梅;杨飞;康文艺;李昌勤

关键词:贵州金丝桃, 挥发性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 固相微萃取技术
摘要:目的:研究贵州金丝桃叶的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技术(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SPME)从贵州金丝桃叶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结合保留指数法对化学成分分析鉴定,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质量分数.结果:从贵州金丝桃中鉴定了35个化合物,占叶中挥发性成分的94.46%.结论:贵州金丝桃的挥发性成分主要为β-蛇床烯(12.30%)、α-蛇床烯(11.75%)和石竹烯(10.71%).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相关文献
  • 益肾健脾化瘀泄浊解毒法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肾功能不全

    目的:观察益肾健脾化瘀泄浊解毒方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多发性骨髓瘤肾功能不全患者46例,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均在常规化疔等治疗基础上,治疗组(26例)加服益肾化瘀泄浊解毒方,对照组(20例)加服包醛氧淀粉10 g,tid,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后中医临床症候变化及肾功能、血液流变性和血红蛋白等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中医症候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4.62%(22/26例)及55%(11/20例),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在改善肾功能、血液流变性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肾化瘀泄浊解毒方能改善患者症状,清除代谢产物,改善血黏度,延缓肾功能进一步恶化,说明益肾健脾化瘀泄浊解毒法联合化疗对多发性骨髓瘤肾功能不全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作者:袁忠;吴玉霞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玉屏风散抑制小鼠Th2型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目的:应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诱导的Th2(Ⅱ型辅助性T细胞)型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模型,探讨玉屏风散对Th2型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作用.方法:小鼠在第1,2天用1.5%的FITC溶液致敏腹部皮肤2次,同时给予玉屏风散至第5天(诱导相给药),第6天用0.5%的FITC溶液攻击小鼠耳部皮肤,24 h后测定小鼠耳肿胀程度,并做耳病理组织学检查和耳匀浆中白介素-4(IL-4)测定.结果:玉屏风散6.5 g·kg-1(临床等效量)和13 g·kg-1诱导相给药均能显著抑制小鼠耳肿胀度,光镜下测量的耳厚度也表明玉屏风散明显抑制模型小鼠耳肿胀程度;病理组织学检查显示给予玉屏风散小鼠的耳炎症反应减轻,炎细胞浸润明显减少;玉屏风散6.5 g·kg-1组耳组织匀浆中IL-4水平较模型组显著降低.结论:玉屏风散诱导相给药对FITC诱导的小鼠Th2型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IL-4有关.

    作者:邵建华;洪敏;牛艳;禹良艳;廖湘君;沈丹丹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川芎-白芷药对不同配比不同剂型对偏头痛动物模型的影响

    目的:观察川芎-白芷药对不同配比、不同剂型对偏头痛动物模型的影响.方法:利用硝酸甘油(10 mg·kg-1)ip一次造成大鼠偏头痛模型,sc利血平(0.4 mg·kg-1)7 d造成小鼠偏头痛模型,川芎-白芷药对3.5 g·kg-1·d-1进行治疗,对模型动物脑组织中5-羟色胺(5-HT)、5-羟基吲哚乙酸(5-HIAA)、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进行检测.结果:偏头痛大鼠模型组脑组织中5-HT含量(720.44±92.1)ng.g-1,CGRP含量(618.32±139.3)pg·g-1;与模型组比较,川芎-白芷药对不同配比、不同剂型3.5 g·kg-1.d-1可升高偏头痛大鼠脑组织中5-HT 48.41%~73.18%,降低头痛大鼠脑组织中CGRP 38.02%~50.02%(P<0.01);与小鼠偏头痛模型组比较,川芎-白芷药对不同配比、不同剂型5 g·kg-1·d-1可升高偏头痛小鼠脑组织中5-HT 36.60%~69.52%(P<0.05,P<0.01).结论:川芎-白芷药对不同配比、不同剂型主要是通过影响单胺类递质的释放,缓解神经源性炎症而改善偏头痛的症状.

    作者:杨胜;张定堃;苏柘僮;徐佳丽;杨金辉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异鼠李素对H2O2损伤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异鼠李素对H2O2损伤的CRL-1730细胞的活性、凋亡率以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用55,27.5,13.75 mg·L-13种质量浓度的异鼠李素与培养的CRL-1730细胞置于37℃,5%CO2饱和湿度培养箱中共同孵育24 h,再用H2O2氧化损伤4 h后,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异鼠李素对H2O2损伤的细胞活性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测定异鼠李素对H2O2损伤的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异鼠李素能够剂量依赖性增强CRL-1730细胞活性,与模型组吸光度(A)0.459比较,高剂量组A 0.503,升高了0.044,有显著性差异(P<0.01),中剂量组A0.48,升高了0.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无明显影响.异鼠李素能够剂量依赖性减少受损细胞的凋亡,降低早期凋亡率,与模型组凋亡率77.78%相比,高剂量组69.28%和中剂量组7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鼠李素能抑制H,O,引起的CRL-1730细胞减少,表现在使G0/G1期细胞比例减少,模型组G0/G1期细胞比例为82.23%,异鼠李素高,中,低剂量组该值分别为69.43%,67.05%,69.56%,均有显著性差异;S期和C2/M期细胞比率增加,模型组S期和C2/M期细胞比率为11.77%和1.91%,异鼠李素高剂量组为23.39%和7.18%,中剂量组为29.73%和3.23%,低剂量组为27.42%和3.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异鼠李素对H2O2损伤的CRL-1730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张放;程嘉艺;苑博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黄连素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缺血脑区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脑区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以及P-选择素(P-selectin)的表达和黄连素对两者的影响.方法:将36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给药组.给药组分别于栓塞前15 min和栓塞后2 h,再灌注时ip给黄连素30 mg·kg-1;模型组和假手术组ip等量生理盐水.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作大脑局灶缺血再灌注模型.再灌注24 h后取脑,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ICAM-1和P-selectin的表达.结果:黄连素能够显著降低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脑梗死体积以及脑组织ICAM-1,P-selectin的表达增高(P<0.05).其中梗死体积从25%降至17%;ICAM-1阳性细胞百分率从平均65%降至35%;P-selectin从平均60%降至30%.结论:黄连素能够通过脑缺血再灌注炎性反应的免疫调节机制保护脑缺血再灌注引起的损害.

    作者:甘露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细叶桉果实提取物抑菌活性及光谱鉴别的研究

    目的:探讨细叶桉果实的体外抑菌作用及光谱的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连续稀释法对细叶桉果实不同溶剂提取物进行抑菌实验研究,并进行紫外-可见光谱的测定.结果:细叶桉果实的不同溶剂提取物在体外对供试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株、大肠杆菌、绿脓杆菌、伤寒杆菌、腐生葡萄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经紫外-可见光谱扫描发现具有明显的特征吸收峰.结论:细叶桉果实提取物具有明显的体外抑菌作用;紫外-可见光谱研究为药材鉴别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周燕园;黄燕;梁臣艳;梁子宁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脾阳虚证大鼠棕色脂肪组织和解偶联蛋白1关联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棕色脂肪组织(brown adipose tissue,BAT)、解偶联蛋白1(uncoupling protein 1,UCP1)、高脂饮食和中药干预在实验动物能量代谢中的关联性和机制.方法:动物随机分为4组.每组16只.①对照组:普通饲料喂养,d70~d98每天按10 g·kg-1体重生理盐水ig.d98检测刺激性产热,观察2 h肛温变化曲线和温度峰值,计算温度曲线下面积;②阳虚组:d42手术切除肩胛间BAT,余同①组;③脾阳虚组:d49~d98高脂饲料(83%普通饲料,15%甘油三酯,2%胆固醇)喂养;隔日19℃环境喂养,余同②组;④中药组:d70~d98每天按4 g·kg-1体重附子理中汤ig.余同③组.每周测体重1次.以效能体重增长率、效能产热温度峰值、产热温度曲线下面积为参考指标.取BAT测UCP1表达量.结果:①效能体重增长率,脾阳虚组与阳虚组相比体重增长减慢(P<0.01);中药组与脾阳虚组相比,体重增长加快(P<0.01).②效能产热温度峰值,脾阳虚组与阳虚组相比效能产热温度峰值升高(P<0.01);中药组与脾阳虚组相比,效能产热温度峰值升高(P<0.01);中药组与脾阳虚组相比,效能体重增长率与效能产热温度峰值变化程度呈正相关.③产热温度曲线下面积,脾阳虚组与阳虚组相比产热曲线下面积增加(P<0.05);中药组与脾阳虚组相比,产热温度曲线下面积增加(P<0.01).效能体重增长率与产热温度曲线下面积变化程度呈正相关.中药组上调UCP1表达量,和阳虚组以及脾阳虚组相比,差异均具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温阳健脾中药促使高脂饮食转化为BAT并提高其产热活性.温阳健脾中药上调UCP1在BAT中的表达,通过UCP1的解偶联作用,使BAT分解产热而改善阳虚畏寒的症状.

    作者:吴云起;唐汉庆;吴翠松;劳传君;庞广福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推拿手法治疗骶髂关节损伤

    骶髂关节损伤较为常见,中医所说的腰包括了腰椎和骶椎,所以骶髂关节的损伤属中医腰扭伤的范畴.1 病因1.1 急性伤筋 多由搬持重物姿势不正确,以轻误重,或以重误轻而用力不当所致者称扭腰;由抬持重物左右歪斜或前俯后仰致伤筋者称为闪腰;由压砸或跌打仆坠而伤者称为挫伤,这些突然损伤使腰背诸筋肉受损、血脉淤滞、经络受阻发为腰部疼痛、腰部不得转侧而引起腰部活动严重受限.

    作者:郭俊海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毕岱总皂苷对实验性高血脂症大鼠血脂代谢的影响

    目的:建立高血脂症大鼠模型,观察毕岱总皂苷(BD-TAS)对高血脂症大鼠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高脂模型组(HC),血脂康对照组,毕岱总皂苷组(BD-TAS,低、中、高剂量组);除NC组,其余各组高脂饲料喂养8周,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从模型复制成功后第0周开始,NC组和HC组均ig等量生理盐水,BD-TAS低、中、高剂量组(4,9,12 g·kg-1)和血脂康对照组(0.5 g·kg-1)均ig给药,并在第0,2,4,6周后称量体重,眼眶取血,离心取血清,用酶法测定血浆中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水平以及血清和肝脏丙二醛(MDA)水平,评价BD-TAS对高血脂症大鼠血脂代谢和肝脏保护作用.结果:以高脂饲料喂养大鼠8周后,与NC组相比,HC组TC,TG,HDL-C和LDL-C均升高且有显著性差异(P<0.01),成功复制了混合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以不同剂量BD-TAS溶液ig后,各组血浆TC,TG水平与高脂模型组比较,在第2,4,6周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与NC组和HC比较,BD-TAS低、中剂量组TC,TG水平降低明显(P<0.05);BD-TAS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比较,TC,TG水平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NC组比较,BD-TAS给药组血清MDA差异显著(P<0.05).结论:BD-TAS摄入量越大,其改善血脂水平的效果越好,显示出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提示毕岱总皂苷具有降血脂的作用,而且具有一定的肝保护作用.

    作者:刘斐;陈虹;钟明;魏丽丽;刘春丽;刘春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左旋多巴甲酯对斜视性弱视猫视皮层神经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左旋多巴甲酯对幼猫斜视性弱视的治疗作用及其对视皮层17区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的影响.方法:正常幼猫30只随机分成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及左旋多巴甲酯低、中、高剂量组每组5只,于4周龄时行眼外直肌切除术造成人工斜视(正常对照组除外),经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确定形成弱视后,ig左旋多巴甲酯20,40,80 mg·kg-1,阳性对照组ig左旋多巴40 mg·kg-1,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均ig等量生理盐水.观察PVEP的变化及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各组视皮层17区NGF的差异.结果:模型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VEP的P100波潜时延迟,波幅降低,免疫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0.05);治疗组和模型对照组相比,P100波潜时缩短,波幅增大,免疫阳性细胞增加(P<0.05).结论:敏感期内斜视性弱视幼猫视皮层17区NGF的表达减弱;左旋多巴甲酯干预治疗后,NGF表达明显增加,弱视眼PVEP明显改善;左旋多巴甲酯能促进实验幼猫弱视眼的视功能改善.

    作者:李勇文;林兴;张士军;黎荣;蒋伟哲;黄仁彬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比色法测定大蒜提取物中大蒜总皂苷含量

    目的:建立一种大蒜提取物中总皂苷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以知母皂苷A-Ⅲ为对照品,香草醛-高氯酸比色法测定大蒜提取物中总皂苷含量.结果:知母皂苷A-Ⅲ在20.16~181.44μg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4.839X+0.066,r=0.999 5(n=9),平均回收率100.6%,RSD 1.5%.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性、重复性良好,可作为大蒜提取物中总皂苷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王瑞海;柏冬;刘丽梅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糖脂平对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毒性及胰腺组织氧化应激的影响

    目的:观察糖脂平对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毒性及胰腺组织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喂养联合低剂量(30 mg·kg-1)链脲佐菌素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糖尿病模型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糖脂平组、α-硫辛酸组,正常鼠为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糖脂平组予糖脂平按生药20 g·kg-1·d-1ig,α-硫辛酸组予20 mg·kg-1·d-1ig,其他2组大鼠予等体积蒸馏水ig,连续处理8周.观察体质量(BM)、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Ic)、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血清游离脂肪酸(FFA)以及胰腺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的变化;观察胰腺组织病理改变.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经糖脂平、α-硫辛酸处理后两组大鼠体质量、血糖、空腹胰岛素、游离脂肪酸及氧化应激指标均明显改善(P<0.01或0.05);病理观察显示胰岛数量明显增加,胰岛组织结构部分修复.糖脂平组大鼠在FPG,HbA1c,FFA,FINS水平的改善方面优于α-硫辛酸组,病理改变亦相对较轻.结论:中药糖脂平能有效抑制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毒性及胰腺组织的氧化应激损伤,保护胰岛细胞,改善胰岛素分泌及糖、脂代谢.

    作者:李步满;高彦彬;吴丽丽;周晖;张涛静;夏晶;邹大威;朱智耀;吴深涛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原花青素柔性纳米脂质体小鼠皮肤局部药代动力学

    目的:制备原花青素柔性纳米脂质体,考察原花青素在小鼠腹部皮肤的滞留量与时间的关系及其局部经皮给药的药动学,探讨柔性纳米脂质体促进药物的经皮吸收的作用.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原花青素柔性纳米脂质体,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时间给药皮肤中原花青素生物滞留量,DAS软件拟合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原花青素柔性纳米脂质体包封率为(72.52±8.63)%,平均粒径167.5 nm,Zeta电位-60.3,多分散指数0.309;在小鼠皮肤中滞留量的动力学过程符合二室模型.结论:原花青素柔性纳米脂质体中有效成分能较快渗透进入皮肤,并在皮肤局部较长时间蓄积.

    作者:陈燕军;张军斌;熊欣;武惠斌;顼佳音;金日显;郁宝剑;熊维政;黄璐琦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理肺化纤方对肺纤维化CTGF和FN信号转导通路影响的研究

    目的:用气管注射博莱霉素方法模拟肺纤维化模型,观察理肺化纤方对肺纤维化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信号转导通路和纤维连接蛋白(FN)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探讨其防治肺纤维化的机制.方法:Wistar大鼠100只,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醋酸泼尼松片组、理肺化纤方组、醋酸泼尼松片加理肺化纤方组,每组20只.采用气管内滴注博莱霉素造模法造模,各组均于造模后第2天开始ig给药,醋酸泼尼松片组大鼠给予醋酸泼尼松片0.9 mg·kg-1ig,理肺化纤方治疗组用理肺化纤方水煎液ig 3.78 g·kg-1,醋酸泼尼松片加理肺化纤方治疗组给醋酸泼尼松片和理肺化纤方水煎液ig,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等容积生理盐水ig,各组动物分别于7,28 d随机处死10只,末次给药后2 h经腹主动脉放血法处死,取血,肺组织置于4%中性甲醛固定,肺组织病理切片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肺泡炎和肺纤维化改变,血清羟脯氨酸(Hyp)含量测定法检测大鼠的肺纤维化程度;免疫组化方法观察CTGF,FN在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泡炎及肺纤维化评分,血清Hyp含量,CTGF,FN表达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肺泡炎及肺纤维化评分,血清Hyp,CTGF,FN含量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理肺化纤方可能通过抑制大鼠肺组 织CTGF,FN的表达,从而具有抗肺纤维化的作用.

    作者:周语平;郭宏亮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醒脑静固体制剂中挥发性成分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

    目的:优化醒脑静固体制剂中挥发性成分艾片、人工麝香的β-环糊精包合工艺.方法:以球磨法包合艾片和人工麝香;以艾片中龙脑和人工麝香中麝香酮包合率作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考察环糊精用量、加水量及包合时间对包合物制备工艺的影响,运用Design-Expert软件对工艺参数拟合优化并进行验证.结果:佳工艺为龙脑和麝香酮质量-环糊精质量比为1:8,环糊精-水质量比为1:4,包合时间为53 min,龙脑和麝香酮理论包合率分别为98.82%,83.33%;经验证,龙脑及麝香酮包合率分别为97.41%,82.59%.结论:采用球磨法包合,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选的艾片、人工麝香-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稳定可行,包合率高,适用于生产.

    作者:马勇;杜守颖;黎迎;陆洋;宋逍;陈晓兰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超声辅助提取连翘总黄酮工艺优选

    目的:优选超声波辅助提取连翘中总黄酮的工艺参数.方法: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进行超声波辅助提取连翘总黄酮,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连翘总黄酮的吸光度,标准曲线法计算含量.结果:佳工艺条件为65%乙醇60℃超声提取10 min,连翘总黄酮的平均质量分数为2.58%.结论:优化工艺简单,稳定,高效,可行.

    作者:吴艳芳;王新胜;尹延彦;韩宁坤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B超引导下胸腔穿刺联合口服甘遂消水丹治疗胸腔积液

    肺部的结核性或细菌性感染可能导致胸膜渗出,出现胸腔积液.近年来在超声引导下胸腔穿刺抽出积液的应用非常广泛.但大多数患者需要反复抽出胸腔积液,笔者观察到在超声引导下行胸腔穿刺抽液后,予口服中药甘遂消水丹,治疗效果更好.

    作者:曹红格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抗菌消炎胶囊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抗菌消炎胶囊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百部、大黄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该制剂中黄芩苷含量.结果:TLC鉴别分离度好,阴性对照无干扰.黄芩苷与样品中其他组分分离效果较好,y=43 887 599.5X-4 893.8,线性范围0.01~0.16 g·L-1(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56%,RSD为1.01%(n=6).结论:建立的质量标准,简便易行,可用于抗菌消炎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高玉琼;张译文;刘建华;刘文炜;霍昕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疏肝健脾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结肠黏膜5-HT,CGRP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疏肝健脾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大鼠血及结肠黏膜中5-羟色胺(5-H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影响,探讨其疗效机制.方法: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疏肝健脾方高、中、低剂量组和匹维溴胺组;用寒冷-束缚刺激法复制D-IBS大鼠模型;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各组大鼠血清5-HT含量,放免法检测血浆CGRP水平,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结肠黏膜组织5-HT,CGRP的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血中5-HT含量及结肠黏膜中5-HT阳性纤维的平均吸光度(A)升高,CGRP降低,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用药组血中5-HT及其在肠黏膜的表达降低,CGRP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以疏肝健脾高、中剂量组差异明显(P<0.01).结论:疏肝健脾方通过调节D-IBS大鼠5-HT,CGRP的变化,是其发挥疗效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刘杰民;李红灵;胡浩;韩斌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麻藤止眩散中天麻素的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目的:建立麻藤止眩散中天麻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麻藤止眩散中天麻素的含量.采用C18反相键合硅胶柱,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3:9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20 nm,流速1.0 mL·min-1.结果:天麻素对照品进样量在0.1~0.8μg内呈线性关系(r=0.999 8),稳定性试验RSD 0.94%,精密度试验RSD 0.76%,重复性试验RSD 1.1%,平均回收率为98.1%,RSD 1.01%.结论:该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等特点,可作为麻藤止眩散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冀小君;赵思俊;张福生;秦雪梅 刊期: 2011年第14期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