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脂平对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毒性及胰腺组织氧化应激的影响

李步满;高彦彬;吴丽丽;周晖;张涛静;夏晶;邹大威;朱智耀;吴深涛

关键词:2型糖尿病大鼠, 胰岛β细胞, 糖脂平, 游离脂肪酸, 氧化应激
摘要:目的:观察糖脂平对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毒性及胰腺组织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喂养联合低剂量(30 mg·kg-1)链脲佐菌素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糖尿病模型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糖脂平组、α-硫辛酸组,正常鼠为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糖脂平组予糖脂平按生药20 g·kg-1·d-1ig,α-硫辛酸组予20 mg·kg-1·d-1ig,其他2组大鼠予等体积蒸馏水ig,连续处理8周.观察体质量(BM)、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Ic)、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血清游离脂肪酸(FFA)以及胰腺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的变化;观察胰腺组织病理改变.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经糖脂平、α-硫辛酸处理后两组大鼠体质量、血糖、空腹胰岛素、游离脂肪酸及氧化应激指标均明显改善(P<0.01或0.05);病理观察显示胰岛数量明显增加,胰岛组织结构部分修复.糖脂平组大鼠在FPG,HbA1c,FFA,FINS水平的改善方面优于α-硫辛酸组,病理改变亦相对较轻.结论:中药糖脂平能有效抑制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毒性及胰腺组织的氧化应激损伤,保护胰岛细胞,改善胰岛素分泌及糖、脂代谢.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相关文献
  • 护肝片HPLC特征指纹图谱的研究

    目的:建立护肝片HPLC指纹图谱,为进一步提高护肝片的质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并以此比较不同厂家产品质量的差异.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4.6 mm×250 mm,5 μm)色谱柱,流动相乙腈-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0 nm,流速1.0 mL·min,柱温30℃.结果:确认了23个共有特征指纹峰,且方法学实验中相对保留时间及相对峰面积的RSD均<5%;不同来源的护肝片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在0.9以上.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可为护肝片的指纹图谱评价提供依据.

    作者:朱翔;韩立炜;马伟辰;倪健;吴清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玉屏风散抑制小鼠Th2型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目的:应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诱导的Th2(Ⅱ型辅助性T细胞)型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模型,探讨玉屏风散对Th2型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作用.方法:小鼠在第1,2天用1.5%的FITC溶液致敏腹部皮肤2次,同时给予玉屏风散至第5天(诱导相给药),第6天用0.5%的FITC溶液攻击小鼠耳部皮肤,24 h后测定小鼠耳肿胀程度,并做耳病理组织学检查和耳匀浆中白介素-4(IL-4)测定.结果:玉屏风散6.5 g·kg-1(临床等效量)和13 g·kg-1诱导相给药均能显著抑制小鼠耳肿胀度,光镜下测量的耳厚度也表明玉屏风散明显抑制模型小鼠耳肿胀程度;病理组织学检查显示给予玉屏风散小鼠的耳炎症反应减轻,炎细胞浸润明显减少;玉屏风散6.5 g·kg-1组耳组织匀浆中IL-4水平较模型组显著降低.结论:玉屏风散诱导相给药对FITC诱导的小鼠Th2型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IL-4有关.

    作者:邵建华;洪敏;牛艳;禹良艳;廖湘君;沈丹丹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不同产地急性子中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含量测定与分析

    目的:分析不同产地急性子中9种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的含量,评价药材质量.方法:采用ICP-MS法测定急性子微量元素含量,使用SPSS软件分析急性子中微量元素之间的相关性,并通过主成分分析对药材进行质量评价.结果:Fe,Zn,Mn,Cu等对人体有益元素含量丰富.微量元素含量间具有显著相关性.主成分分析确定综合评价函数,其函数为F=0.209x1+0.256x2+1.194x3+0.236x4+0.267x5+0.044x6+0.196x7-0.084x8+0.263x9.结论:9种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对急性子的药效起主要或辅助的作用,不同产地间含量差异较大,可为不同产地急性子药材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佟苗苗;翟延君;王添敏;李娜;张囡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益肾健脾化瘀泄浊解毒法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肾功能不全

    目的:观察益肾健脾化瘀泄浊解毒方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多发性骨髓瘤肾功能不全患者46例,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均在常规化疔等治疗基础上,治疗组(26例)加服益肾化瘀泄浊解毒方,对照组(20例)加服包醛氧淀粉10 g,tid,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后中医临床症候变化及肾功能、血液流变性和血红蛋白等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中医症候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4.62%(22/26例)及55%(11/20例),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在改善肾功能、血液流变性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肾化瘀泄浊解毒方能改善患者症状,清除代谢产物,改善血黏度,延缓肾功能进一步恶化,说明益肾健脾化瘀泄浊解毒法联合化疗对多发性骨髓瘤肾功能不全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作者:袁忠;吴玉霞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中药代谢动力学研究概述

    介绍近年来中药代谢动力学的研究方法及其检测分析方法.查阅了国内外有关的30多篇文献,进行归纳整理并分类汇总.文献报道中药代谢动力学的研究方法以血药浓度法为主,还有证治药动学,中药血清药理学,中药胃肠动力学,PK-PD模型等新方法.检测分析方法以液相法为主,而色谱联用技术的应用更为中药代谢动力学研究开创了新的思路.我国中药代谢动力学的研究已初具规模,对单味中药的单体成分的代谢研究较多,今后的研究应对中药复方的代谢过程及作用机制进行探索,以寻求更好的复方代谢研究途径.

    作者:罗芬;池玉梅;吴皓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调血降脂丸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

    调血降脂丸是濮阳市油田总院在临床实践基础上总结研制出的纯中药制剂.由制首乌、女贞子、丹参、山楂、大黄、泽泻等组成,具有补肾活血、祛湿泻浊之功能.用于肾虚兼痰湿夹瘀所致的头晕、乏力、嗜睡、记忆力减退、肢体麻木;高血脂症、高血黏综合征、脂肪肝、肥胖症见上述症候者,疗效显著.本品丹参中所含的丹参酮ⅡA可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该方法简便、灵敏、准确、重复性好、回收率高.

    作者:姚志凌;李明辉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中药外敷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动物实验研究进展

    对急性软组织损伤动物模型及各项实验指标的研究进行文献整理和分析.检索收集CNKI有关文献25篇,综合归纳整理.急性软组织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常用的有捶打法、撞击法、注射法、压迫法和切割法等;实验研究中的各种实验观察指标选择大多都集中在宏观的大体观察、镇痛及抗炎消肿作用的研究和微观的病理组织学、生化因子、血液流变学的测定.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和分子免疫学的不断发展,分子及基因水平的研究将会是今后中药外敷治疗急性软组织动物实验研究的发展方向.

    作者:朱春城;彭力平;谢增军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孟鲁司特纳治疗小儿轻、中度持续性哮喘

    哮喘是一种气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由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复杂过程,而哮喘持续状态(SA)是指哮喘发作时出现严重呼吸困难,病情进行性加重[1].多种炎症因子的参与使易感者对各种激发因子具有气道高反应性,导致气道广泛性狭窄与气道阻力增加,这也是小儿SA发作的特点[2].在众多炎症因子中白三烯(Leukotrienes,LTs)是重要的促炎性介质,直接参与哮喘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平滑肌痉挛和气道重塑,并和其他细胞因子等炎症介质相互影响构成哮喘的病理生理基础[3].孟鲁司特纳(商品名:顺尔宁)是一种选择性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能特异性抑制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我院应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纳治疗小儿轻、中度持续哮喘78例,疗效满意.

    作者:南云蓉;刘东芹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经前舒颗粒对经前期综合征肝气郁证大鼠海马和下丘脑5-羟色胺转运体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经前舒颗粒对经前期综合征(PMS)肝气郁证大鼠海马、下丘脑5-羟色胺转运体(5-HTT)表达的影响,从分子水平探讨经前舒颗粒的作用机制.方法: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肝郁模型组、经前舒颗粒给药组(10 g·kg-1)和氟西汀给药组(0.002 5 g·kg-1),束缚造模法复制PMS肝气郁证大鼠模型,给药组大鼠ig给药5 d后,旷场实验、糖水偏好实验对模型进行评价,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技术分别检测大鼠海马和下丘脑5-HTT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与肝郁模型组相比经前舒和氟西汀给药组大鼠糖水偏好指数及旷场实验得分均显著升高(P<0.05,P<0.01);经前舒和氟西汀给药均能显著上调海马和下丘脑中5-HTT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5,P<0.01),两给药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经前舒颗粒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海马、下丘脑中5-HTT的表达而发挥作用.

    作者:冯玉;张惠云;耿燕楠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糖肾清对DN模型大鼠肾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目的:探讨糖肾清对糖尿病大鼠肾脏形态学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卡托普利(14 mg·kg-1)组、糖肾清高、中、低剂量(187,93.5,46.75 mg·kg-1)组,用STZ诱导大鼠糖尿病肾病(DN)模型,连续ig 12周后处死大鼠,取肾脏行HE,PAS染色,光镜下对肾组织病变进行分类评分,PAS染色下测定肾小球系膜基质相对面积.结果:糖肾清高剂量组的肾脏病变较模型组有所减轻,其肾小球基质相对面积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糖肾清能减轻DN大鼠肾小球细胞外基质的增生程度,对其肾脏病变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高双荣;孙翠英;郑燕飞;张润云;金磊;刘惠;张春艳;孟凤仙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脑伤乐生颗粒治疗颅脑损伤后神经功能缺损

    目的:评价脑伤乐生颗粒治疗颅脑损伤所致神经功能缺损和中医证候的疗效.方法:24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120例)和安装剂组(120例),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的研究方法,观察脑伤乐生颗粒(15 g,3次/d,口服)治疗颅脑损伤符合中医气虚血瘀证的总体有效性,观察治疗4周后神经功能缺损和中医证候总积分.结果:试验组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46.29%(P<0.01),中医证候疗效试验组总有效率98.18%,对照组总有效率39.81%(P<0.01).结论:脑伤乐生颗粒对改善颅脑损伤后神经功能缺损及中医症候疗效明显.

    作者:沙松华;李新;罗洁敏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N-马来酰-L-缬氨酸酯姜黄素对胃癌MGC-803细胞周期的影响

    目的:研究N-马来酰-L-缬氨酸酯姜黄素(MVC)对胃癌MGC-803细胞周期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MVC对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MVC对MGC-803细胞周期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印迹法检测MVC对MGC-803细胞周期相关基因蛋白p21WAF1/CIP1,Cdc 2和Cyclin B1表达的影响.结果:20 μmol·L-1MVC可明显抑制MGC-803细胞生长,可明显诱导MGC-803细胞S,G/M期阻滞.20 μmol·L-1MCV作用MGC-803细胞24h,P21WAF1/CIP1蛋白表达增高,Cdc 2蛋白表达减少.结论:MVC可通过增加细胞周期相关基因p21WAFl/CIPI1蛋白的表达和下调Cdc 2蛋白表达,使MGC-803细胞的周期阻断在S,G2/M期,从而抑制MGC-803细胞的生长.

    作者:孟爱国;刘春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不同剂量化学纯三聚氰胺诱发SD大鼠尿结石的比较

    目的:探讨建立不合并肾损害的尿结石模型.方法:10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5组,空白对照组、化学纯三聚氰胺0.4~0.7 g·kg-1·d-1组,连续给药20,30 d,观察比较结石形成率、肾功能损害情况.结果:0.4,0.5 g·kg-1·d-1化学纯三聚氰胺给药20,30 d,膀胱结石率高,20 d分别为60%,50%,30 d分别为50%,60%,两组及与0.6,0.7 g·kg-1·d-1组、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膀胱结石形成率与剂量、时间不成线形关系;各组比较仅0.4 g·kg-1·d-1组肾和膀胱指数、肌酐、尿素氮、尿酸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化学纯三聚氰胺0.4 g·kg-1·d-1给药20 d对肾脏几乎不造成损害,SD大鼠膀胱结石率达60%,可建立不合并肾损害的尿结石模型.

    作者:张薇;陈苑;邹移海;陈嘉;张钟广;梁韦波;高伟;何国振;林以理;黎福荣;郭学军;符路娣;伍军军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比色法测定大蒜提取物中大蒜总皂苷含量

    目的:建立一种大蒜提取物中总皂苷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以知母皂苷A-Ⅲ为对照品,香草醛-高氯酸比色法测定大蒜提取物中总皂苷含量.结果:知母皂苷A-Ⅲ在20.16~181.44μg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4.839X+0.066,r=0.999 5(n=9),平均回收率100.6%,RSD 1.5%.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性、重复性良好,可作为大蒜提取物中总皂苷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王瑞海;柏冬;刘丽梅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糖脂平对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毒性及胰腺组织氧化应激的影响

    目的:观察糖脂平对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毒性及胰腺组织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喂养联合低剂量(30 mg·kg-1)链脲佐菌素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糖尿病模型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糖脂平组、α-硫辛酸组,正常鼠为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糖脂平组予糖脂平按生药20 g·kg-1·d-1ig,α-硫辛酸组予20 mg·kg-1·d-1ig,其他2组大鼠予等体积蒸馏水ig,连续处理8周.观察体质量(BM)、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Ic)、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血清游离脂肪酸(FFA)以及胰腺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的变化;观察胰腺组织病理改变.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经糖脂平、α-硫辛酸处理后两组大鼠体质量、血糖、空腹胰岛素、游离脂肪酸及氧化应激指标均明显改善(P<0.01或0.05);病理观察显示胰岛数量明显增加,胰岛组织结构部分修复.糖脂平组大鼠在FPG,HbA1c,FFA,FINS水平的改善方面优于α-硫辛酸组,病理改变亦相对较轻.结论:中药糖脂平能有效抑制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毒性及胰腺组织的氧化应激损伤,保护胰岛细胞,改善胰岛素分泌及糖、脂代谢.

    作者:李步满;高彦彬;吴丽丽;周晖;张涛静;夏晶;邹大威;朱智耀;吴深涛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优化酶提取贯叶连翘药材活性成分工艺

    目的:探讨贯叶连翘中金丝桃素的酶提取法的优酶及其佳工艺.方法: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金丝桃素含量为指标,在纤维素酶、果胶酶、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复合酶SPE-007A中筛选出优2种酶,继考察这2种酶复合后的浸提倍数、加酶量、pH、温度、酶解时间等因素对提取工艺的影响,并用正交试验优选提取条件,从而得到佳工艺.结果:优酶为纤维素酶与果胶酶复合酶,pH 4.8、酶用量(纤维素酶/果胶酶)2.0%/2.0%、温度50℃、酶解时间6 h、酶解液浸提倍数15倍.结论:该工艺高效、稳定,可用于今后对贯叶连翘的研究.

    作者:郝鹏飞;卫冰;刘富岗;杨云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芪参清肝汤对拉米夫定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应答的影响

    目的:研究芪参清肝汤对拉米夫定抗乙肝病毒治疗应答的影响.方法:将7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1例以芪参清肝汤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对照组38例以拉米夫定治疗,疗程52周,观察治疗前后血清乙肝病毒载量、乙肝标志物、肝功能的变化.结果:疗程结束,治疗组与对照组乙肝病毒转阴率(<1 000拷贝/mL)分别为92.68%和76.31%,差异显著(P<0.05).HBeAg阴转率分别为46.67%和20.69%,差异显著(P<0.05);HBe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33.33%和17.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乙肝病毒变异发生率分别为4.88%和10.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肝功能(ALT,AST,TBil,Alb)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P<0.01).结论:芪参清肝汤能提高拉米夫定抗乙肝病毒治疗的应答率.

    作者:邵铭;万凌峰;骆家富;高加齐;赵红兵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附片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研究提高附片的质量标准.方法:按照2010年版<中国药典>方法测定附片中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采用RP-HPLC法测定附片中双酯型生物碱和单酯型生物碱的含量.色谱条件为Eclipse XD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0.1 mol·L-1醋酸铵溶液(每1 000 mL加0.5 mL冰醋酸)为A相,乙腈-四氢呋喃(25:15)为B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35 nm.结果:附片中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含量差异很大;单酯型生物碱总量较为稳定,而双酯型生物碱总量相差较大,提示应制定附片中双酯型生物碱的含量幅度范围.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可行,结果稳定,为附片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作者:黄志芳;易进海;陈东安;刘云华;陈燕;刘玉红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脾阳虚证大鼠棕色脂肪组织和解偶联蛋白1关联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棕色脂肪组织(brown adipose tissue,BAT)、解偶联蛋白1(uncoupling protein 1,UCP1)、高脂饮食和中药干预在实验动物能量代谢中的关联性和机制.方法:动物随机分为4组.每组16只.①对照组:普通饲料喂养,d70~d98每天按10 g·kg-1体重生理盐水ig.d98检测刺激性产热,观察2 h肛温变化曲线和温度峰值,计算温度曲线下面积;②阳虚组:d42手术切除肩胛间BAT,余同①组;③脾阳虚组:d49~d98高脂饲料(83%普通饲料,15%甘油三酯,2%胆固醇)喂养;隔日19℃环境喂养,余同②组;④中药组:d70~d98每天按4 g·kg-1体重附子理中汤ig.余同③组.每周测体重1次.以效能体重增长率、效能产热温度峰值、产热温度曲线下面积为参考指标.取BAT测UCP1表达量.结果:①效能体重增长率,脾阳虚组与阳虚组相比体重增长减慢(P<0.01);中药组与脾阳虚组相比,体重增长加快(P<0.01).②效能产热温度峰值,脾阳虚组与阳虚组相比效能产热温度峰值升高(P<0.01);中药组与脾阳虚组相比,效能产热温度峰值升高(P<0.01);中药组与脾阳虚组相比,效能体重增长率与效能产热温度峰值变化程度呈正相关.③产热温度曲线下面积,脾阳虚组与阳虚组相比产热曲线下面积增加(P<0.05);中药组与脾阳虚组相比,产热温度曲线下面积增加(P<0.01).效能体重增长率与产热温度曲线下面积变化程度呈正相关.中药组上调UCP1表达量,和阳虚组以及脾阳虚组相比,差异均具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温阳健脾中药促使高脂饮食转化为BAT并提高其产热活性.温阳健脾中药上调UCP1在BAT中的表达,通过UCP1的解偶联作用,使BAT分解产热而改善阳虚畏寒的症状.

    作者:吴云起;唐汉庆;吴翠松;劳传君;庞广福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广西产山豆根HPLC指纹图谱测定

    目的:建立广西主产山豆根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以氧化苦参碱为参照物,采用C18色谱柱,以甲醇-水(0.2%磷酸+0.32%三乙胺)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柱温25℃,检测波长24 min后由220 nm转换到280nm.结果:其重复性、精密度均符合<中药注射剂指纹图谱研究的技术要求(暂行)>中的有关规定.结论:本实验结果为广豆根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

    作者:黄颖;王乃平;陈勇 刊期: 2011年第14期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