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体表血管畸形介入治疗28例临床观察及护理

叶丽芬;陆燕琼

关键词:体表血管畸形, 介入治疗, 护理干预
摘要:先天性血管畸形是胚胎发育阶段的原始血管系统发育异常引起的几乎累及循环系统的所有组成部分(包括动脉、静脉、毛细血管、淋巴管)的复杂病变[1],可发生于人体任何部位.该病虽然出生时即存在,但进展相当缓慢,有时到青春期或更晚才发现[2].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血气分析和酸碱平衡的临床意义

    血气分析可以判断机体是否存在酸碱平衡失调以及缺氧和缺氧程度等,呼吸功能衰竭和酸碱平衡紊乱是严重外伤(特别是胸外伤)、大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迅速准确地分析血气酸碱平衡指标对于上述并发症的及时处理至关重要.

    作者:钟华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氨溴索与头孢曲松钠存在配伍禁忌1例

    2010年10月我院收治1岁肺炎患儿1例,给予头孢曲松钠抗感染,氨溴索化痰治疗.在头孢曲松钠输液完毕更换氨溴索液体时,发现莫菲氏滴管内出现乳白色混浊,立即更换输液器,中间以5%葡萄糖间隔,未见白色混浊出现.同时笔者对这两种药物进行试验观察,同一注射器先后抽取两种药物[1],立即出现混浊,静置2h仍呈现白色混浊,无絮状物,无沉淀.

    作者:杨金梅;张玉忠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永久起搏器安装术后并发症观察及护理

    目前心脏起搏器在临床中应用日益广泛,成为治疗不可逆的心脏起搏传导功能障碍的安全有效的方法,特别是治疗重症慢性心律失常.现将其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秦燕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维胺酯维生素E乳膏联合5%过氧苯甲酰凝胶治疗寻常痤疮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维胺酯维生素E乳膏联合5%过氧苯甲酰凝胶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9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采用维胺酯维生素E乳膏联合5%过氧苯甲酰凝胶外用治疗,对照组仅外用5%过氧苯甲酰凝胶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高于对照组的6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胺酯维生素E乳膏联合5%过氧苯甲酰凝胶治疗寻常痤疮疗效满意.

    作者:吴少雷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前后路联合减压治疗重型颈椎管狭窄症临床分析

    颈椎管狭窄与颈椎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密切的关系[1],随着人口的老龄化,颈椎及间盘退行性变、颈椎肿瘤、后纵韧带骨化症及黄韧带肥厚钙化等原因所导致的颈椎管狭窄症发病率日趋增加,其中累及多个节段的颈椎间盘突出的颈椎病、后纵韧带骨化症、黄韧带肥厚钙化致颈椎管狭窄的比例已越来越大.我院2007年6月-2011年1月行前后路联合减压治疗重型颈椎管狭窄症27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五一;李贵振;蔡秀华;李进;邓贵生;刘江银;颜斌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胃食管反流病72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方法 72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中药组给予半夏泻心汤加减,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中药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6.7%和91.7%高于对照组的52.8%和8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较好.

    作者:段晓芳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急性出血性输卵管炎误诊为急性阑尾炎1例

    患者,女,28岁,主因右下腹痛6h急诊于我院普外科.自发病以来,恶心、呕吐,大小便正常,无停经史.查体:血压124/76mm Hg,面色苍白,口唇无紫绀,腹部平坦,下腹压痛,以右下腹为重,反跳痛,肌紧张;血常规:白细胞12.4×109/L,中性粒细胞0.82,血红蛋白(HGB)124g/L.以急性阑尾炎收入院.

    作者:高丽彩;周爱玲;王海波;李秀娟;逯彩虹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2种方法用于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86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比较2种方法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86例更年期功血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3例.试验组采用诊断性刮宫术(诊刮术)加短效口服避孕药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妈富隆)治疗;对照组单用炔诺酮片(妇康片)治疗.观察随诊疗效并比较分析.结果 试验组完全止血率、经量减少率、周期正常率、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诊刮术配合妈富隆治疗更年期功血疗效肯定,还可预防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的发生.

    作者:何其凤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导乐分娩的优点

    分娩是人类繁衍的自然过程,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剖宫产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孕妇对分娩的恐惧及对分娩的认识不足是导致分娩率下降、剖宫产率上升的主要原因.导乐分娩是在分娩过程中由丈夫和有经验的助产士全程陪伴,为孕妇提供生理和产时的帮助,消除其恐惧,解除其顾虑,树立分娩的信心.

    作者:孟素利;赵金荣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体表血管畸形介入治疗28例临床观察及护理

    先天性血管畸形是胚胎发育阶段的原始血管系统发育异常引起的几乎累及循环系统的所有组成部分(包括动脉、静脉、毛细血管、淋巴管)的复杂病变[1],可发生于人体任何部位.该病虽然出生时即存在,但进展相当缓慢,有时到青春期或更晚才发现[2].

    作者:叶丽芬;陆燕琼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慢性咽炎的研究与防治

    咽喉是呼吸道和消化道之共同通道,外界各种理化因素、生物因素极易损害咽喉黏膜,导致咽喉黏膜发生急性炎症,急性咽炎反复发作即可转化为慢性咽炎.慢性咽炎为耳鼻咽喉科常见病,本病可为局部炎症,也可为上呼吸道慢性炎症的一部分[1].

    作者:林明慧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静脉应用注意事项

    盐酸胺碘酮,商品名可达龙,其化学名为2-丁基-3-苯并呋喃基4-[2-(二乙氨基)乙氧基]-3,5-二碘苯基甲酮盐酸盐,是广谱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是以Ⅲ类药作用为主的心脏离子多通道阻滞剂,兼具Ⅰ、Ⅱ、Ⅳ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电生理作用.临床常用于治疗严重的心律失常.该药pH偏酸性,刺激性较强,易发生外周静脉炎,表现为穿刺点局部红肿、灼热、疼痛,或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有的有硬结,严重者发生穿刺点周围局部溃烂.对此,笔者采取了相应的护理措施,效果明显.现总结如下.

    作者:崔陵红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门诊就诊患者心理情绪分析及探讨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西方整体护理模式的引入,重视患者心理需求与心理护理成为了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护理变革.现代社会已经进入健康素质迅速提高的新时代,社会对门诊医疗的需求逐渐增大,护理服务的范围日趋扩大,门诊护理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护理工作逐渐系统化、规范化、全面化.患者来医院就诊,都是抱着驱除病痛、恢复健康的愿望而来的,因而需要得到医护人员对患者角色的认同,希望医护人员能了解其病情,同情其疾苦.这就要求门诊不仅仅对患者进行病理护理,还要对其做好心理护理和抚慰.准确把握患者的心理活动,是实施心理护理的基础.

    作者:赵婷婷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内镜下注射组织胶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护理体会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失代偿期常见、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首次出血病死率>50%,未治疗再出血率高达60%[1].目前认为,组织胶注射为胃底静脉曲张活动性出血治疗的首选且有效的治疗方法,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2].内镜下注射组织胶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具有操作简单,止血效果显著,并发症少,避免手术,值得推广的优势.现将我科2009年1月-2011年5月收治的32例经内镜下注射组织胶治疗后病情观察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汤天娟;夏茜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的体会

    心肌梗死(MI)是心肌缺血性坏死,为冠状动脉病变基础上发生的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所致.心肌梗死具有发病急、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的特点,严重威胁着人民生命安全[1].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观察认为,心肌梗死临床表现常有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心律失常、急性循环功能障碍、心功能衰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损伤标记酶的升高以及心肌急性损伤与坏死的心电图进行性演变.

    作者:王雷;邱晓梅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煤工尘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行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的护理体会

    煤工尘肺(CWP)是我国重要的职业病,也是患者数量多职业病,根据全国尘肺流行病学调查办公室的资料,自新中国成立至1986年,尘肺病患者死于呼吸系统疾病者占51.7%,而相当大的部分是死于呼吸衰竭[1].部分患者通过使用抗菌药物、解除支气管痉挛及吸氧等治疗症状得以缓解,但效果不佳.近年来,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在呼吸衰竭患者中使用越来越广泛,结合常规抗感染、祛痰、平喘等综合治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现将其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刘晶云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排痰护理体会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系统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患病率和病死率均高,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常规治疗的同时,排痰是基本常见的护理措施[1],而胸部物理排痰和湿化呼吸道是促进COPD患者痰液排出的有效措施.本资料对COPD患者168例进行排痰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肖翠蓉;李福英;杨望春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9例护理体会

    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及普及,患者对常规的四孔及三孔腹腔镜技术有了充分的肯定,现经医疗工作者的不断思考与努力,单孔腹腔镜技术已进入临床,因其具有术后恢复快,腹壁无瘢痕的特点而受到患者欢迎.

    作者:沈冠红;杭秋菊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罗格列酮对哮喘小鼠气道重塑模型气道平滑肌肌动蛋白-α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哮喘小鼠气道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α)表达与气道重塑的关系,评价罗格列酮治疗对两者的影响.方法 将BALB/C小鼠3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n=8)、哮喘模型组(B组,n=8)、哮喘模型地塞米松雾化吸入干预组(C组,n=8)、哮喘模型罗格列酮雾化吸入干预组(D组,n=8).采用SABC法免疫组化技术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小鼠气道SMA-α表达和气道重塑进行研究.结果 (1)与A组比较,B组小鼠气道平滑肌(ASM)厚度和上皮厚度均显著增加(P<0.05),而气道直径显著减小(P<0.05);C、D组ASM厚度和上皮厚度均增加(P<0.05),气道直径减小(P<0.05).(2)与B组比较,C、D组小鼠ASM厚度和上皮厚度均显著下降(P<0.05),而气道直径显著增大(P<0.05);C、D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与A组比较,B、C、D组小鼠气道SMA-α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B组比较,C、D组小鼠气道SMA-α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C、D组SMA-α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气道SMA-α表达水平的上调可能是导致气道重塑反应发生的机制之一,罗格列酮治疗可延缓该反应的发生.

    作者:岳刚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观察美托洛尔治疗>70岁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38例患者接受美托洛尔递增剂量治疗,大剂量为每天50mg.治疗前后分别对血压(HP)、心率(HR)、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内径(LVS)、左室舒张末内径(LVD)进行检测,评价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38例患者中因出现二度房室传导阻滞而中止美托洛尔1例(2.6%),心力衰竭恶化死亡2例(5.3%),心源性猝死1例(2.6%).NYHA心功能分级总有效率为89.5%.治疗后HR、血压、超声心动图测量指标情况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治疗过程中出现Ⅱ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低血压2例,心动过缓5例,乏力2例,头晕5例,无肝、肾功能损害,除1例停止美托洛尔治疗外,其余经调整剂量后均能较好耐受.结论 >70例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也基本能耐受美托洛尔治疗,无药物禁忌,应尽可能应用.

    作者:蔡静月;李琼;蔡杰;谢广超 刊期: 2011年第35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