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的体会

王雷;邱晓梅

关键词:心肌梗死, 再灌注治疗, 体会
摘要:心肌梗死(MI)是心肌缺血性坏死,为冠状动脉病变基础上发生的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所致.心肌梗死具有发病急、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的特点,严重威胁着人民生命安全[1].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观察认为,心肌梗死临床表现常有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心律失常、急性循环功能障碍、心功能衰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损伤标记酶的升高以及心肌急性损伤与坏死的心电图进行性演变.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右美托咪啶在颅脑外伤术后早期患者中应用观察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啶在颅脑外伤术后早期患者中应用.方法 46例颅脑外伤患者给予右美托咪啶注射剂200μg,负荷量0.5~0.7μg/kg,10min微泵注完,维持剂量0.3~0.5μg·kg-1·h-1,镇静效果不佳,追加丙泊酚0.5mg/kg,静脉注射.观察用药前后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用药后Riker评分、MBP、HR、RR较用药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总有效率为91.3%,有4例发生轻微不良反应.结论 右美托咪啶应用颅脑外伤术后早期患者中安全性高,但使用过程仍需密切监护生命体征,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元华;张华伟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手术室与供应室一体化管理的探讨

    手术室是进行患者手术及抢救的主要场所,长期以来,手术室器械的清洗、保养、打包都由手术室护士来做,但由于手术室工作繁忙,人员缺乏,所以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清洗,加之由于清洗设备和条件的限制,很难保证手术器械的清洗质量,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而供应室是向全院提供无菌器材、敷料和其他无菌物品的重要科室,担负着各科室的清洗、包装、消毒灭菌工作.

    作者:卢媛媛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静脉留置针在婴幼儿颈静脉输液中的作用

    静脉留置针又名套管针,近年来已成为临床输液治疗的主要工具,并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其在婴幼儿的静脉输液中应用有必要作更深层次的研究,以减少患儿的痛苦和儿童护理的难度.目前临床上使用较多的是第三代如INTIMA.INTIMA分Y型和直型,它的导管由Vialon生物材料制成.

    作者:杨雪;周海坤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静脉输液致静脉炎的预防和护理

    对静脉输液致静脉炎从静脉穿刺技术的基础研究、静脉炎的临床表现和病理、造成静脉炎的危险因子、静脉炎的分类等进行描述,然后在此基础上就护理人员应从注射部位的选择、避免操作中机械性损伤和污染、正确掌握各类药物的输注浓度、速度及方法等方面对预防和护理静脉炎进行综述.

    作者:杭秋菊;沈冠红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晨起血压增高和体质量指数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与晨起血压、体质量指数(BMI)的关系.方法 选择124例OSAS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单纯性鼾症患者83例作为对照组,观察2组血压、体质量指数情况.结果 观察组BMI正常率为17.7%低于对照组的63.9%,超重、肥胖、晨起高血压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SAS可引起血压昼夜节律改变及高血压,且其BMI明显高于正常人.

    作者:明莫瑜;黄翔;吴华容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的现状与原因分析

    医患关系是人际关系的一种,是人际关系在医疗情境中的一种具体化的形式.它是指以医务人员为一方,以患者为另一方的人际关系.其中医师与患者之间的关系是医患关系的核心,这两方关系在社会中应该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尊重的和谐关系.

    作者:胡建伟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输尿管镜扩张法治疗输尿管狭窄的疗效观察

    输尿管镜扩张法治疗输尿管狭窄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效果好等特点,从而使此项技术迅速得到提高和普及.我院于2005年1月-2010年1月应用输尿管镜扩张法治疗输尿管狭窄22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旻;谢永煌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儿童用药的合理性

    安全、有效、经济、适当是选择药品的基本原则,其中安全性为首要条件,体现了对合理用药在认识论上的提高,是临床用药的理想境界.小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在解剖、生理、病理方面有明显的特点,许多器官、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全,对许多药物极为敏感,尤其在婴幼儿阶段.为达到儿童用药安全、有效的目的,必须熟悉儿童药动学、药效学的特点,正确选择药物并合理使用,保证用药安全.

    作者:吴梅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急性有机磷中毒60例抢救及护理体会

    急性有机磷中毒是基层医院常见的中毒性疾病,多数是口服,服药量大,发病急骤,病死率高.因此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迅速抢救与护理配合对预防并发症和挽救患者生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将我院近年收治的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60例抢救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刘淑梅;付印;苏秀霞;李芳芳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内镜对大肠息肉的检出情况临床分析

    大肠息肉是消化内科一组临床症状隐匿的疾病,是大肠癌的癌前疾病.多数患者无症状,部分患者症状不典型,就诊时易被忽略或误诊为炎症,病情发展到便血甚至息肉癌变时才被发现,从而延误诊治.近年来随着对该病认识的提高,凡原因未明的腹胀、腹泻、便秘、黏液血便等症状均选择结肠镜检查,使得大肠息肉的发现率、确诊率明显提高.本文收集我院2009年1~12月电子结肠镜检查有症状患者2441例,现将其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张瑞;陈焰;张莉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2种方法用于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86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比较2种方法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86例更年期功血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3例.试验组采用诊断性刮宫术(诊刮术)加短效口服避孕药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妈富隆)治疗;对照组单用炔诺酮片(妇康片)治疗.观察随诊疗效并比较分析.结果 试验组完全止血率、经量减少率、周期正常率、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诊刮术配合妈富隆治疗更年期功血疗效肯定,还可预防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的发生.

    作者:何其凤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高血压患者出院后的健康指导

    高血压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需长期终身的服药治疗.由于患者对此病认识不足,出院后未正确掌握如何服药、复诊和注意事项,而导致病情反复,甚至加重.所以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全面有效的出院指导,有利于患者充分认识疾病,使疾病得到良好的治疗和控制.

    作者:李延俊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盐城市区细菌耐药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细菌耐药是指长期使用抗菌药物之后,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降低,从而使抗菌疗效降低或消失.过去70多年时间内,抗菌药物的使用大概经历了3个阶段,即1940~1960的青霉素时代:解决了链球菌和葡萄球菌感染,但逐渐出现葡萄球菌耐药;70年代的头孢菌素时代:革兰阴性菌,包括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90年代的万古霉素时代:革兰阳性菌耐药问题的再次出现,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肠球菌感染增加,静脉导管的使用也使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感染率上升.笔者调查了盐城市区的15家医院,以了解盐城市细菌耐药情况,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熊存全;秦红兵;罗崇念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的体会

    心肌梗死(MI)是心肌缺血性坏死,为冠状动脉病变基础上发生的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所致.心肌梗死具有发病急、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的特点,严重威胁着人民生命安全[1].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观察认为,心肌梗死临床表现常有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心律失常、急性循环功能障碍、心功能衰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损伤标记酶的升高以及心肌急性损伤与坏死的心电图进行性演变.

    作者:王雷;邱晓梅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消毒供应室人员职业危害与预防

    消毒供应室负责医院再生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发放工作.工作人员长期与致病原、锐器、化学消毒液、压力容器、高温、噪声、潮湿等危害因素接触,极易产生心理、身体上的多种伤害.因此做好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职业预防措施,加强职业安全教育培训,建立完善的工作管理制度,增添防护措施并强化落实执行,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等预防措施,从而降低了职业感染危害因素,提高了工作人员的防护意识和技能.

    作者:戴小凤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绝经后阴道出血的子宫内膜病理分析

    绝经后阴道出血(PMB),是妇科的一种常见症状,也是绝经后妇科病主诉之一,指生理性绝经1年以上出现阴道出血或血性分泌物,占老年妇科病主诉的80%以上.PMB的病因包括外阴、阴道、宫颈、子宫的各种炎症和损伤及生殖器官的良恶性肿瘤.我院2008年2月-2011年2月共收治PMB患者82例(已排除外源性雌激素及阴道病变所致出血),PMB为阐明病因,现将其子宫内膜病理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温晓媛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细辛脑注射剂致不良反应122例

    目的 探讨细辛脑注射剂致不良反应的规律和特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检索1994-2011年国内公开发行的医药期刊,对细辛脑注射剂致不良反应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共检索到细辛脑注射剂致不良反应病例122例,男72例,女50例;<10岁101例(82.79%);多发生在给药30min内;以一般过敏性反应、过敏性休克、消化系统反应及心血管系统等反应为主.结论 细辛脑注射剂可导致不良反应,在儿童中使用更易发生,其不良反应有速发型和多系统损害的特点,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作者:曾聪彦;戴卫波;梅全喜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单味中药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其发病率、致残率及并发症高为其显著特点.与心血管疾病和癌症并称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患.西药降糖作用突出,但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良反应,甚至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如导致低血糖、乳酸中毒等.因此,国内外一直很重视从天然产物尤其是药用植物(中草药)中发掘和开发降血糖效果好、不良反应小、对并发症有效的药物制剂.本文对近几年来单味中药治疗糖尿病的现状作一综述,旨在为本类药物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作者:孔青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慢性咽炎的研究与防治

    咽喉是呼吸道和消化道之共同通道,外界各种理化因素、生物因素极易损害咽喉黏膜,导致咽喉黏膜发生急性炎症,急性咽炎反复发作即可转化为慢性咽炎.慢性咽炎为耳鼻咽喉科常见病,本病可为局部炎症,也可为上呼吸道慢性炎症的一部分[1].

    作者:林明慧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煤工尘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行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的护理体会

    煤工尘肺(CWP)是我国重要的职业病,也是患者数量多职业病,根据全国尘肺流行病学调查办公室的资料,自新中国成立至1986年,尘肺病患者死于呼吸系统疾病者占51.7%,而相当大的部分是死于呼吸衰竭[1].部分患者通过使用抗菌药物、解除支气管痉挛及吸氧等治疗症状得以缓解,但效果不佳.近年来,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在呼吸衰竭患者中使用越来越广泛,结合常规抗感染、祛痰、平喘等综合治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现将其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刘晶云 刊期: 2011年第35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