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礼进
目的 探讨尼莫地平对脑出血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5例脑基底节出血患者微创术后静注尼莫地平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头颅CT血肿大小及周围水肿的变化,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尼莫地平治疗组神经功能恢复、血肿吸收及周围水肿减少较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 尼莫地平能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促进血肿吸收,抑制脑水肿形成.
作者:徐长中;陈少泉;丁子良;唐金荣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 总结29例乙状结肠代阴道成形术患者的护理干预经验.方法 对乙状结肠代阴道成形术患者的围手术期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方式.结果 29例行手术的患者经过科学的护理干预,手术效果满意,顺利出院.结论乙状结肠代阴道成形术是一种成熟的治疗先天性无阴道的方法.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至关重要,能有效的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姚冬香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我院阿奇霉素引起儿童不良反应的特点和规律.方法 对我院2006-2010年收集到62例阿奇霉素不良反应(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2例病例中,男35例,女27例;静脉滴注58例,口服用药4例;胃肠道反应27例(43.55%),过敏反应14例(22.58%),呼吸困难、胸闷不适6例(9.68%);肝肾损害和血液系统损害各6例(9.68%);心律失常5例(8.06%);其他4例(6.45%).结论儿童使用阿奇霉素导致不良反应体现在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其他还有肝肾损害、造血系统损害等,临床应高度重视并进行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做到合理、安全、有效用药,减少其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韩琳;王庆学 刊期: 2011年第36期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约占颅脑损伤病人的13%~21%,病死率高达70%~80%.早期死亡原因主要是多脏器功能衰竭,其中肺部感染在多脏器功能衰竭中先受累,其发生率为13%~18%,因肺炎引起的死亡高达20%~50%,所以能否有效地防治肺部感染至关重要.故本文以2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代表从不同方面、各个角度来报告防治肺部感染的护理体会.主要有:病室的环境及空气消毒;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了解血象及血气分析结果;保持呼吸道通畅按时翻身,拍背;正确执行脑脊液漏的护理;口腔护理;气管切开的护理;维持营养及饮食的护理要点.
作者:程慧玲 刊期: 2011年第36期
β2-微球蛋白(β2-MG)存在于有核细胞的表面,特别是淋巴细胞和肿瘤细胞,并由此释放入血.正常人β2-MG的合成率及从细胞膜上的释放量相当恒定,可以从肾小球自由滤过,99.9%在近端肾小管吸收;故而正常情况下β2-微球蛋白的排出是很微量的,由此β2-MG的升高可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或滤过负荷是否增加的情况;可做为肾小球和肾小管病变的敏感指标.有报道慢性肾炎患者β2-MG浓度可随病情加剧而升高.本研究建立了免疫增强比浊法测定血清β2-微球蛋白浓度的方法,并对检测行为进行方法学评价.
作者:刘爱萍 刊期: 2011年第36期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是由条件致病菌假丝酵母菌引起的女性下生殖道感染性疾病,多为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据资料统计,有75%的女性一生至少患病一次,其中50%反复感染发作,且孕妇感染较高.
作者:崔红香;周顺延;王雅倩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 对接受瘢痕子宫初次放置IUD的受术者在手术前使用米索前列醇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抽取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来我站选择自愿要求放置IUD避孕而无禁忌证的已婚育龄妇女,将58例瘢痕子宫初次放置IUD的临床确诊受术者病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每组29例.对照组受术者进行常规放置IUD;观察组受术者进行手术之前使用米索前列醇.对两组受术者在手术过程中的疼痛程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研究后发现,观察组受术者在围手术期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受术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受术者在手术的过程中,均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受瘢痕子宫初次放置IUD术的受术者在手术前使用米索前列醇的效果非常明显,可以使受术者在围术期内的疼痛明显减轻,不会导致特殊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
作者:李英 刊期: 2011年第36期
一次性根充法是近年来开始应用于临床的根管填充技术,其适用于有瘘管的单根管牙齿,不可复牙髓炎症早期(活髓牙),尚未感染根尖组织,残根但长期无症状,且能保证根管预备等操作完全在根管内的患者[1-2].2009年3月-2011年3月我院分别采用一次性根充法与传统根充法治疗急性牙髓炎各58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士杰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 总结急性斑蝥中毒的临床表现,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救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组急性斑蝥中毒10例的临床资料及查阅相关文献.结果 斑蝥中毒引起的多脏器功能损害经综合救治,本组患者均获治愈.结论以保护多器官功能为主的综合性救治措施效果满意.
作者:邓宇航;杨以超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骨科肥胖患者手术前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 的技巧.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1年6月骨科肥胖患者120例,通过评估患者输液部位,然后采取相应的方式,实行局部拍打、热敷、双止血带法、逆行输液法等,再进行穿刺.结果 成功人数为106例,有8例退针后再进针成功,有6例换血管重新穿刺,穿刺成功率为88%.结论静脉留置针穿刺之前,通过对病人有效的评估,采取相应的穿刺方法,可以提高留置针穿刺成功率.
作者:徐敏 刊期: 2011年第36期
2007-2010年,手足口病在我国各地大范围流行,患病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并不断有死亡病倒出现,因而受到民众和政府广泛关注,国家将其列为丙类传染病.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 16型是目前引发手足口病的两种主要病原体,重症病例多由EV71感染引起.我科从2007-2010年共收治98例手足口病患儿,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取得显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皮雪梅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5-氟尿嘧啶注射液联合贞芪扶正胶囊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92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予局部外敷5-氟尿嘧啶注射液,每个疗程3~5d,每次治疗1~3个疗程,同时口服贞芪扶正胶囊,疗程3个月;对照组予局部外敷5-氟尿嘧啶注射液,疗程同前.治疗结束后随访6个月.结果 5-氟尿嘧啶注射液局部外敷治疗直径<0.5cm的尖锐湿疣疗效显著,联合使用贞芪扶正胶囊复发率明显降低,优于对照组.结论 5-氟尿嘧啶注射液局部外敷治疗尖锐湿疣疗效显著,副作用较小,联合使用贞芪扶正胶囊复发率低.
作者:屠辉辉;赵怀智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 为进一步探讨了解个体量化教育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行为的影响.方法 以我院2009年12月-2011年 5月期间收治的11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患者随机的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患者预先设计好的个体量化健康教育.通过问卷形式调查,评价患者在治疗时的依从性和遵医行为.结果 两组患者在同类项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行为改变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个体量化教育可以提高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和遵医行为改变.
作者:王红梅 刊期: 2011年第36期
我院于2002年12月-2008年12月共收治小脑梗死(包括脑血栓形成和脑栓死)患者共87例,其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者11例.用雷尼替丁预防小脑梗死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金白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血清白介素-18(IL-18)水平的动态变化在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68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根据中毒程度分为轻度中毒组31例,中度中毒组24例,重度中毒组13例,并设健康对照组20例.中毒患者入院第1d(治疗前)、第3d、第7d及第14d分别抽取静脉血进行血清IL-18含量测定.结果 入院第1d、第3d、第7d及第14d百草枯中毒者血清IL-18含量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除轻度中毒组外,其余2组患者血清IL-18水平在14d内持续高水平,随发病时间的延长无明显下降(P>0.01).结论 血清IL-18水平在中、重度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体内持续高水平,与病情危重程度正相关,可能是肺纤维化的重要预测因子,可以作为临床病情判断及预后分析的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刘云海;宋大庆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 通过对比研究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腔积液中应用较传统方法 之优势.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0年9月-2011年1月收治的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40例,并随机分为中心静脉导管引流组和胸腔穿刺组各20例,进行疗效、操作次数、吸收天数、胸膜反应、并发症等情况对比.结果 中心静脉引流组在胸液吸收天数、操作次数及并发症例数等指标均明显少于胸穿组.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穿刺闭式引流在胸腔积液中应用效果明显优于传统胸腔穿刺抽液术.
作者:顾书杰;张申 刊期: 2011年第36期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慢性疾病.我科采用中药保留灌肠,将一次性50ml注射器与吸痰管联合应用于该项操作中,药液保留时间长,局部黏膜损伤小,减轻了患者痛苦,舒适感增强,且疗效满意.
作者:缪志芳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 采用择期手术的方法 对患有肝胆管结石同时合并复发性胆管炎的患者治疗的重要性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22例肝胆管结石同时合并复发性胆管炎的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分别采用保守治疗方法 和择期手术方法 进行治疗.结果 B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A组患者;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均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结论采用择期手术的方法 对患有肝胆管结石同时合并复发性胆管炎的患者进行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周礼进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并发肾功能不全患者临床治疗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5月-2011年5月间收治的48例慢性心力衰竭并发肾功能不全患者临床资料,采用不同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并比较疗效.结果 心功能III级并发肾功能不全患者的预后较心功能IV级并发肾功能不全患者较好,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合理和适当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发肾功能不全患者,对症处理用药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
作者:张士忠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颈椎损伤并高位截瘫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提高临床护理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6年5月-2010年3月收治的18例颈椎损伤并高位截瘫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护理方法.结果 本组18例患者经保守及手术治疗后,好转17例,死亡1例,死亡率为5.6%;术后发生肺部栓塞1例,无切口感染、褥疮等并发症.随访结果:6例患者完全瘫痪,无法正常生活;11例患者四肢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结论颈椎损伤并高位截瘫在临床较为常见,在治疗过程中给予针对性护理可以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胡素光 刊期: 2011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