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军;袁冬平;周玲玲;周静;许立;刘娟
目的:观察枳实消痞丸合失笑散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虚湿阻兼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服用枳实消痞丸合失笑散加减,对照组服用胃复春片,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治疗组所有症状积分治疗后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改善暖气、乏力、纳差的作用优于对照组;胃镜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改善肠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方面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枳实消痞丸合失笑散加减治疗萎缩性胃炎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王恺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外源生长素对黄芩悬浮细胞有效成分和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方法:将稳定继代的黄芩愈伤组织在含有不同浓度NAA或KT的MS液体培养基悬浮震荡培养,光照16 h黑暗8h进行培养18d后,采用HPLC的方法,测定黄芩苷的含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内源激素的含量,以黑暗条件为对照.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光照和黑暗条件下分别加入0.2 mg· L-1NAA后,黄芩苷含量显著降低,分别为未加入NAA时的2.56%,3.36%.②黑暗条件下,加入外源NAA后,ZR含量显著降低,但IAA,ABA和GAs含量变化不明显.③0.2 mg·L-1 NAA和不同浓度KT的协同作用对黄芩苷的含量呈现先增长后降低的趋势.其中1.0 mg·L-1的KT作用下黄芩苷含量高,且黑暗条件下显著高于光照条件,达到2.13μg·L-1.结论:外源生长素不利于黄芩有效成分黄芩苷的积累,0.2 mg·L-1 NAA+ 1.0 mg·L-1 KT的组合对黄芩苷的积累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作者:胡国强;陈顺钦;袁媛;伍翀;林淑芳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检测抑郁情绪模塑大鼠海马、下丘脑内5-羟色胺3B受体(5-HT3BR)蛋白分布、表达的变化,初步探讨舒郁胶囊对抑郁情绪的干预机制.方法:筛选大鼠进入实验,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舒郁胶囊组(0.4 g·kg-1)、氟西汀组(0.002 g·kg-1),采用慢性温和性刺激法(chronic mild stress,CMS)制备抑郁情绪大鼠模型,以造模前后体重及糖水偏好值评价模型,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大鼠海马和下丘脑内5-HT3BR的表达分布,以平均荧光强度(MFI)为指标对各组大鼠海马和下丘脑内5-HT3BR进行定量.结果:与正常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体重显著减轻(P<0.01),糖水摄入量也显著减少(P<0.01),5-HT3BR蛋白在海马和下丘脑中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舒郁胶囊组和氟西汀组大鼠体重增长显著(P<0.01),糖水摄入量显著增加(P<0.01),5-HT3BR蛋白在海马和下丘脑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但两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5-HT3BR表达水平的上调可能与抑郁情绪的产生关系密切;舒郁胶囊可对抑郁情绪模型大鼠海马、下丘脑5-HT38R表达水平的变化起到纠正作用.
作者:谭倩;张惠云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观察软肝解毒煎预防治疗酒精性肝纤维化,阻断肝组织硬化,改善肝功能的作用.方法:选用纯系Wisar 雄性大鼠,按体重随机均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软肝解毒煎组3组.以正常组和模型组为对照,采用白酒ig造模,同时预防给予软肝解毒煎剂,剂量为21 g·kg-1,12周后,各组大鼠肝脏取材,应用光镜及电镜观察大鼠肝脏组织及超微结构,并测定血清单胺氧化酶(MAO)、羟脯氨酸(HP)含量.结果:软肝解毒煎组MAO,HP含量较模型组显著下降,均P<0.01,模型组肝组织大量胶原纤维增生,脂肪变性严重;软肝解毒煎组胶原纤维增生不明显,肝组织学及超微结构损伤显著减轻.结论:软肝解毒煎能有效预防酒精性肝纤维化.
作者:刘声;杨长福;张明雪;李彦军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观察赶山鞭水提取物和醇提取物的急性毒性、抗炎作用及镇痛作用.方法:大浓度(按生药量计)赶山鞭水提物(2.35 g·mL-1)及醇提物(3.12 g·mL-1)以大给药容积(0.4 mL·10 g-1)给小鼠ig给药,观察其急性毒性反应;分别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法、醋酸扭体法观察赶山鞭水提取物及醇提取物的抗炎及镇痛作用.结果:赶山鞭水提物及醇提取物对小鼠ig给药的大耐受量按生药量计分别为94.0,124.8 g·kg-1.赶山鞭水提取物及醇提取物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及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赶山鞭水提物及醇提取物对小鼠具有一定的抗炎、镇痛作用.
作者:叶绿萍;黄志俭;刘小意;陆海鹏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比较钠石灰和低压氧仪2种不同缺氧方式诱导的慢性间歇性缺氧小鼠模型的整体行为变化,为进一步构建气阴两虚证动物模型奠定基础.方法:分别采用氧分压从21%逐渐降至6%,平均下降速度为0.5%/min ~ 1%/min的钠石灰缺氧法和氧分压在短时间内骤降后维持在7% ~8%的低压氧仪缺氧法,考察2种缺氧模式对小鼠体重,摄食量,自发活动以及心率、T波等气阴两虚临床相关指标变化的影响.结果:钠石灰和低压氧仪2种不同的缺氧方式均能够导致小鼠体重下降;摄食量减少;行走格数减少,直立次数增加等自发活动改变;心率加快,T波持续抬高等心电图变化,二者对各项指标的影响呈基本一致的趋势,其结果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钠石灰和低压氧仪2种缺氧方式诱导的慢性间歇性缺氧小鼠模型均能够模拟形体消瘦,食欲不振,体倦乏力,烦躁,心悸,脉细数等气阴两虚证的主要临床特征.
作者:王文萍;柴程芝;寇俊萍;余伯阳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系统评价桑杏汤(散)及其加减方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中的疗效性,为桑杏汤及其加减方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检索桑杏汤(散)及其加减方治疗呼吸系统疾病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的文献,对其进行M eta分析.结果:共纳入包括1 310名受试者在内的随机对照试验12个,Jadad评分1个2分,其余均为1分,所有研究均处于C级,质量不高.桑杏汤(散)及其加减方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和西药相比总体疗效合并OR= 4.91,95% CI[2.84~8.49];桑杏汤(散)及其加减方加西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和西药相比总体疗效合并OR =4.69,95% CI[2.82~7.81];桑杏汤(散)及其加减方治疗支气管炎和西药(中成药)相比总体疗效合并OR =4.63,95% CI[1.94~11.03];桑杏汤(散)及其加减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和西药(中成药)相比总体疗效合并OR7.07,95% CI[2.40 ~20.84];桑杏汤(散)及其加减方治疗咳嗽和西药相比总体疗效合并OR=4.93,95% CI[2.30~10.57];桑杏汤(散)及其加减方/加西药治疗肺炎和西药相比总体疗效合并OR =9.06,95%CI4.26 ~ 19.25];对纳入研究不少于3个的研究做漏斗图分析,显示研究存在一定的发表偏倚.结论:现有临床研究证据表明桑杏汤及其加减方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方面存在一定的优势,所治疗疾病包括咳嗽、咳嗽变异性哮喘、肺炎、支气管炎等,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的报道,但由于纳入研究数量有限,且质量不高,影响了本次评价的效度.
作者:赵勤;汪海飚;高振;徐丹;荆晶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研究肠激安提取物对大鼠D-木糖吸收和小鼠肠推进运动的影响.方法:SD大鼠7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组、盐酸小檗碱片组、肠激安提取物高、中、低(按生药量计为2.812,1.406,0.703 g·kg-1)剂量组,ig给药7 d;NIH小鼠154只,分组情况同大鼠,肠激安提取物高、中、低(4.062,2.031,1.016 g·kg-1)剂量组,ig给药7d.通过测定血清D-木糖含量研究肠激安提取物对番泻叶1 g·kg-1致泻大鼠D-木糖吸收的影响,以及通过测定炭末推进率研究肠激安提取物对新斯的明致小鼠肠推进亢进的影响和该药对阿托品致小鼠肠推进抑制的影响.结果:肠激安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的血清D-木糖含量明显高于ig番泻叶模型组(P<0.05);炭末推进率均明显低于新斯的明致小鼠肠推进亢进组和阿托品致小鼠肠推进抑制组(P<0.01).结论:肠激安提取物具有增强小肠吸收功能和抑制肠推进运动的作用.
作者:唐洪梅;何嘉仑;廖小红;李得堂;闫雪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观察开心解郁汤对抑郁模型大鼠脑内杏仁核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和5-羟色胺(5-HT)含量的影响.方法:将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给药组,每组10只;用慢性应激结合孤养的方式造模21 d.在造模同时,给药组ig开心解郁汤40 g·kg-1,1次/d,连续21 d.用高效液相-电化学方法检测大鼠脑内NE,DA,5-HT含量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内NE,DA,5-HT含量明显减少;与模型组比较,开心解郁汤可显著升高抑郁模型大鼠脑内NE,DA,5-HT的含量(P<0.05).结论:开心解郁汤的抗抑郁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平衡有关.
作者:官涛;黄学宽;陈笛;任凌燕;王莎莉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研究自体骨髓和脐带血有核细胞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ALS)的疗效.方法:采集1例ALS患者的自体骨髓或新生儿脐带血,获取含干细胞的有核细胞悬液,每份平均含有核细胞4.72×10s个.通过腰椎穿刺,将其移植入该患者的蛛网膜下腔.在4年内分别对本例ALS患者进行骨髓及新生儿脐带血有核细胞移植治疗3次和50次,观察患者治疗后运动功能的变化,脑脊液常规、生化指标和不良反应.结果:第1次自体骨髓移植后病情好转,第3次移植后达到好状态.此后患者病情逐渐加重,但较移植治疗前进展速度明显减缓.治疗过程中患者脑脊液压力、常规生化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自体骨髓和脐带血有核细胞移植治疗ALS有短期效果,可延缓ALS的进展,该方法是安全的.
作者:赖福生;卢少军;王一芳;焦冬生;钱时德;李惠俊;王燕燕;方春艳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建立减味锡类散栓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制剂中的青黛、牛黄、冰片进行定性鉴别.用HPLC对制剂中的靛玉红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为SinoChrom ODS-AP C18(4.6 mm× 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1%醋酸水溶液(81∶ 19),流速0.8 mL· min-1,检测波长288 nm,柱温为室温.结果:定性鉴别薄层色谱特征明显.靛玉红在0.2~10.8mg·L-1线性关系良好(r =0.999 5),平均回收率为100.95%( RSD l.12%,n=6).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减味锡类散栓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丁晓瑜;陈钧;刘一丹;郭丹钊;杨学娟 刊期: 2011年第17期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作为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细胞肝癌首选方法在临床已经得到广泛应用[1],但介入治疗常伴有严重的副反应和并发症,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癌有效率高、副作用小、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是治疗肝癌的有效方法[2-3].本院采用益气活血汤剂辨证配合TACE治疗早期原发性肝癌(PHC),并进行影像学疗效评估.
作者:侯智通;马晓霞;仪孝臣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研究O/W型微乳凝胶的粒度分布特性及其与普通水凝胶的区别.方法:O/W型微乳凝胶样品经稀释后采用动态光散射法进行粒度检测,通过对样品稀释方法和条件进行考察,确定了样品检测方法;对含不同凝胶基质的微乳凝胶和不同微乳处方配制成的微乳凝胶进行粒度测定,并与普通水凝胶进行比较.结果:O/W型微乳凝胶用水稀释100倍后可进行平均粒度测定,平均粒度分布在10~100 nm;微乳凝胶与其同处方微乳的粒度分布相近;与普通水凝胶有明显区别.结论:粒度测定可作为微乳凝胶检测指标之一.
作者:易红;杨华;高进;刘淑芝;杜茂波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建立安徽道地药材牡丹皮高效毛细管电泳指纹图谱,为牡丹皮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64.5 cm×75μm石英毛细管柱作为分离通道,以30 mmol·L-硼砂(5%甲醇,pH 9.4)溶液为运行缓冲液,分离电压为20 kV,检测波长212 nm,柱温25℃的高效毛细管电泳条件,对安徽产牡丹皮进行分析,以丹皮酚和没食子酸为参照物,测定其指纹图谱,并作聚类分析和相似度评价.结果:初步建立了以9个共有峰为特征指纹信息的牡丹皮高效毛细管电泳指纹图谱,牡丹皮成分与产地分布有着密切的关系.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操作简便,可作为牡丹皮内在质量评价的依据.
作者:谷巍;巢建国;刘训红;孔昭琰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研究昆布多糖硫酸酯(LAMS)对移植前列腺癌细胞RM-1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方法:C57小鼠接种前列腺癌RM-1细胞7d后,按瘤体大小将40只小鼠均分为4组,分别为模型组(NS),环磷酰胺(CY)组(20 mg·kg-1),LAMS低、高剂量组(50,100 mg·kg-1),ig,1次/d,连续14 d,停药次日称体质量并处死动物,剥取瘤块,摘取脾脏和胸腺,称质量,计算抑瘤率、脾指数和胸腺指数.结果:CY 20 mg· kg-1抑瘤率为40.3%,LAMS低、高剂量组抑瘤率分别为25.0%和33.8%,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CY在抑瘤的同时能显著抑制荷瘤小鼠的胸腺指数和脾指数,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LAMS对荷瘤小鼠的胸腺指数和脾指数无明显影响.结论:LAMS对移植前列腺癌RM-1的荷瘤小鼠有一定的抑瘤作用,LAMS在抑制肿瘤的同时不影响荷瘤鼠的免疫功能,无CY等化疗药物的常见副作用.
作者:邹明畅;盛玉青;崔飞伦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研究水朝阳旋覆花Inulahelianthus-aquatica花序中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正/反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 HL-20凝胶色谱、HPLC等色谱方法分离纯化化合物,利用MS,NMR等波谱学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水朝阳旋覆花的花中分离鉴定出7个倍半萜内醋化合物:芳香堆心菊素(1),8-表-堆心菊内酯(2),水朝阳内酯(3),6-表-去乙酰基异薄菊灵(4),天名精内酯(5),2,3-二氢芳香堆芯菊素(6),二氢锦菊素(7).结论:化合物1,2,4,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黄火强;朴香兰;闫美娜;崔箭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建立消疡分散片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TLC对消疡分散片中白及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测定该片中三七总皂苷的含量;用桨法测定该片的溶出度.结果:TLC可以鉴别制剂中与白及相对应的斑点;三七皂苷R1在0.195~1.95μg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2.83%,RSD 2.73%;人参皂苷R g1在0.812~8.12 μg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06%,RSD 1.76%;人参皂苷Rbt在0.784~7.84 μ.g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2.06%,RSD 1.97%;该片15 min时的溶出度达80%以上.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可行,重复性好,可作为消疡分散片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陈卫卫;彭晶蕊;何炜玲;邓超澄;徐冬英;梁丹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和提高腰痛片的质量标准进行.方法:采用TLC法鉴别方中补骨脂、赤芍;采用HPLC法测定方中绿原酸的含量.结果:定性鉴别中检出补骨脂、赤芍,且分离度好、专属性强,阴性对照无干扰.HPLC测定绿原酸在0.118 4~0.592 0 μg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94%,RSD 1.35%.结论:所建立的质量控制方法准确、可靠、专属性强,可以用于腰痛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赵江红;高超旭;郭建功;张东彬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制备pH依赖、酶触和时间三重控制的苦参素结肠定位片释药系统,并考察其体外释放度.方法:从内到外分别以羟丙甲纤维素和聚乙二醇作为隔离层,以渗透型丙烯酸树脂Eudaragit RS 30D和Eudaragit RL 30D混合溶液作为时滞层,以渗透型丙烯酸树脂Eudaragit RS 30D,Eudaragit RL 30D和壳聚糖的混合溶液作为酶触层,以pH依赖型丙烯酸树脂Eudaragit L100-55的水分散体雅克宜作为外层肠溶层.考察了包衣片在体外模拟人体胃肠道环境中的释药情况.结果:制备的苦参素结肠定位片在pH l.2模拟胃液中2h不释药,在pH6.8模拟小肠液中6h释药量小于10%,在模拟结肠液中8h部分释放或大部分释放.结论:所制备的苦参素结肠定位片具有良好的结肠定位效果.
作者:卢晓慧;周毅生;吕洁;梁美宜;黄韵然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对不同炮制程度的菟丝子酒制品中槲皮素含量进行检测,研究酒制炮制对槲皮素含量的影响.方法:制备不同加酒量、不同温度、不同时间酒制样品,高效液相法测定槲皮素含量.结果:生品中几乎不含槲皮素,炮制后含量显著增高,并且不同烘制温度、不同烘制时间、不同闷润时间、不同黄酒用量对菟丝子中槲皮素含量均有影响.结论:酒制炮制提高菟丝子槲皮素含量,不同炮制工艺水平对菟丝子槲皮素含量影响不同.
作者:谢新年;刘艳芳;吕鹏;张振凌 刊期: 2011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