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减味锡类散栓剂质量标准研究

丁晓瑜;陈钧;刘一丹;郭丹钊;杨学娟

关键词:减味锡类散栓剂, 质量标准, 薄层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 靛玉红
摘要:目的:建立减味锡类散栓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制剂中的青黛、牛黄、冰片进行定性鉴别.用HPLC对制剂中的靛玉红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为SinoChrom ODS-AP C18(4.6 mm× 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1%醋酸水溶液(81∶ 19),流速0.8 mL· min-1,检测波长288 nm,柱温为室温.结果:定性鉴别薄层色谱特征明显.靛玉红在0.2~10.8mg·L-1线性关系良好(r =0.999 5),平均回收率为100.95%( RSD l.12%,n=6).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减味锡类散栓的质量控制方法.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相关文献
  • 柴胡皂苷对肝脏的药理毒理作用研究进展

    介绍柴胡皂苷对肝脏功效与肝毒性的新研究进展,为相关研究提供文献依据和研究思路.对柴胡皂苷近5 ~10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21篇进行整理、分析与归纳.研究认为柴胡皂苷是柴胡发挥疏肝解郁功效的主要物质基础;临床应用和现代研究过程中亦逐渐认识到柴胡皂苷具有肝脏毒性,其肝损伤机制与途径主要与多途径的氧化应激损伤有关.柴胡的毒性研究及毒性物质的安全控制需在其功效表达和功效物质分离与控制过程中进行,才能提出切合柴胡临床使用过程中不良反应的预警方案和早期诊疗措施,保证其临床用药安全,科学应对国内外有关柴胡毒性的相关问题.

    作者:黄幼异;黄伟;孙蓉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大豆异黄酮对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影响

    目的:研究过氧亚硝基阴离子(ONOO-)对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NSCs)分化的影响以及大豆异黄酮(ISO)对抗ONOO-致脑神经细胞氧化损伤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制备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并经免疫荧光鉴定.以吗啉-斯得酮亚胺(SIN-1,1 mmol·L-1)作为ONOO-供体引起海马神经干细胞出现分化障碍,再分别用氧合血红蛋白( HbO2,0.05 mmol·L-1),超氯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SOD/catalase,50 U·mL-1),褪黑激素(0.5 mmol ·L-1)以及ISO(0.1mg·L-1)进行干预,免疫荧光检测神经干细胞及其分化情况.结果:SIN-1引起海马神经干细胞巢蛋白阳性(NSE*)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已分化神经细胞形态变化很明显.单独使用一氯化氮阴离子(NO-)清除剂HbO2或超氧阴离子(O-2)清除剂SOD/catalase可以增加NSE+细胞数量,改善形态变化.但ONOO-清除剂(褪黑激素)和ISO能够更明显地增加NSE+细胞数量并改善形态变化,尤以前者效果更加明显.结论:ONOO-可对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的分化产生不利影响.ISO可以对抗ONOO-引起的海马神经干细胞的分化障碍,在脑神经细胞氧化损伤的修复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作者:龙军;袁冬平;周玲玲;周静;许立;刘娟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芎芷煎方治疗偏头痛62例

    目的:观察芎芷煎方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2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口服中药芎芷煎方,对照组口服西比灵胶囊;2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和治疗后1,2,3个月头痛发作频率及头痛程度变化情况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和颅内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变化.结果: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8.5%,53.2%,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后1,2,3个月偏头痛发作频率和头痛程度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组间治疗后同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情况和经颅多普勒检查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芎芷煎方治疗偏头痛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改善血液微循环有关.

    作者:李乐军;邵凤扬;陈丽萍;顾成光;陈隐漪;马先军;卞光荣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不同产地和来源冬凌草药材的质量评价

    目的:评价不同产地冬凌草药材的质量,为冬凌草的利用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产地冬凌草中冬凌草甲素、冬凌草乙素、迷迭香酸的含量进行测定,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附录中测定法对冬凌草中水溶性浸出物和醚溶性浸出物进行测定;综合分析评价各冬凌草样品间的差异.结果:不同产地、不同变异类型冬凌草中各种成分的含量有明显差异.冬凌草甲素、冬凌草乙素、迷迭香酸是造成不同地区冬凌草质量差异的主要因素,相比较而言醚溶性漫出物对冬凌草质量差异的影响要大于水溶性浸出物;而冬凌草变异类型的质量差异主要是由冬凌草甲素和乙素的含量变化造成的.结论:不同产地和不同变异类型来源的冬凌草在质量上有所不同,应用时应加以区别.

    作者:陈随清;崔璨;裴莉昕;董诚明;冯卫生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基于正/反向效应评价香附四物汤中主要药对的作用特点及对整方的贡献

    目的:采用正/反向效应评价相结合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探讨香附四物汤中主要药对的作用特点及对整方的贡献.方法:采用昆明种小鼠作为实验动物,香附-延胡索药对水提取物组、全方除去香附-延胡索药对水提取物组、全方水提取物组、香附-当归药对水提取物组、全方除去香附-当归药对水提取物组按1.17,3.71,5.46,1.75,3.70 g·kg-1剂量ig给药,空白对照ig生理盐水.以小鼠热板法、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小鼠原发性痛经模型和小鼠血虚模型,评价各给药组对不同模型小鼠的影响.结果:在3种疼痛模型中,香附-延胡索药对表现出很强的镇痛效果,当其在香附四物汤组方中被剔除后作用明显减弱或消失,而香附-当归药对的镇痛效果相对较弱,当其在香附四物汤组方中被剔除后作用没有明显减弱,有的甚至有所提高.小鼠血虚实验中,各给药组白细胞数、胸脾腺指数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从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数指标变化发现,香附-当归药对具有很强的补血效应,而香附四物汤以及当其在香附四物汤组方中被剔除后,其均未表现出明显的补血作用.同时,香附四物汤能非常显著地升高痛经模型小鼠子宫组织中NO的含量,提高SOD活力,并降低Ca2+水平.结论:在香附四物汤中,香附-当归的补血作用减弱,而香附-延胡索的镇痛作用依然显著,并且香附四物汤抑制原发性痛经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影响子宫组织中NO,Ca2+水平及提高SOD活力有关;同时通过实验发现采用正/反向效应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是研究方剂配伍效应的有效途径.

    作者:姚鑫;刘培;周卫;唐于平;钱大玮;段金廒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外源生长素对黄芩悬浮细胞有效成分和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外源生长素对黄芩悬浮细胞有效成分和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方法:将稳定继代的黄芩愈伤组织在含有不同浓度NAA或KT的MS液体培养基悬浮震荡培养,光照16 h黑暗8h进行培养18d后,采用HPLC的方法,测定黄芩苷的含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内源激素的含量,以黑暗条件为对照.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光照和黑暗条件下分别加入0.2 mg· L-1NAA后,黄芩苷含量显著降低,分别为未加入NAA时的2.56%,3.36%.②黑暗条件下,加入外源NAA后,ZR含量显著降低,但IAA,ABA和GAs含量变化不明显.③0.2 mg·L-1 NAA和不同浓度KT的协同作用对黄芩苷的含量呈现先增长后降低的趋势.其中1.0 mg·L-1的KT作用下黄芩苷含量高,且黑暗条件下显著高于光照条件,达到2.13μg·L-1.结论:外源生长素不利于黄芩有效成分黄芩苷的积累,0.2 mg·L-1 NAA+ 1.0 mg·L-1 KT的组合对黄芩苷的积累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作者:胡国强;陈顺钦;袁媛;伍翀;林淑芳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血LTB4测定的临床意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1].激活的炎症细胞释放多种炎症介质破坏肺的结构和(或)促进炎症反应,白三烯B4( LTB4)是强有力的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使中性粒细胞在气道组织聚集[2-4].本文检测血LTB4在COPD急性加重期及稳定期的变化,探讨LTB4在COPD病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作者:董亚琼;杜娟;龙启钟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基于ICP-MS对不同产地蓖头无机元素的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

    目的:研究蕌头中无机元素的含量分布特征,为中药材薤白的品质评价和质量控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对10个蕌头样品中14个无机元素的含量进行定量分析,建立其无机元素指纹谱,并采用SPSS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其特征元素进行评价.结果:主成分分析选出4个主因子,得出蕌头的特征元素为Mn,Cu,Zn,Fe,Ni,Se,Cr;聚类分析将10个蕌头样品聚为2大类,赤、白蕌头在品质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不同采集地的蕌头体内无机元素的含量与其生长环境存在着一定的关系.结论:定量分析法可用于蕌头无机元素的含量测定;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是蕌头无机元素含量分析的有效方法.

    作者:焦阳;尹海波;张乐;刘爽;关颖;董双双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O/W型微乳凝胶粒度分布特性的研究

    目的:研究O/W型微乳凝胶的粒度分布特性及其与普通水凝胶的区别.方法:O/W型微乳凝胶样品经稀释后采用动态光散射法进行粒度检测,通过对样品稀释方法和条件进行考察,确定了样品检测方法;对含不同凝胶基质的微乳凝胶和不同微乳处方配制成的微乳凝胶进行粒度测定,并与普通水凝胶进行比较.结果:O/W型微乳凝胶用水稀释100倍后可进行平均粒度测定,平均粒度分布在10~100 nm;微乳凝胶与其同处方微乳的粒度分布相近;与普通水凝胶有明显区别.结论:粒度测定可作为微乳凝胶检测指标之一.

    作者:易红;杨华;高进;刘淑芝;杜茂波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中医外治辨证分型疗泄泻

    腹泻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以婴幼儿居多.病因病机复杂多变,四季皆发,笔者于2002年至2007年期间,应用辨证分型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泄泻362例,取得了满意疗效.l临床资料362人均为门诊病例,成人9例,小儿353例.年龄大50岁,小20d,病程短ld,长48 d,其中风寒型87例,脾虚型199例,脾肾阳虚型14例,此3型病例共计226例集中在寒露至小雪发病,占75.33%,伤食型28例,为散发病例.

    作者:吕沛宛;禄保平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芫花黄酮苷元工艺研究

    目的:研究考察大孔吸附树脂用于芫花中2种主要黄酮苷元-芹菜素和芫花素的分离纯化效果.方法:采用静态和动态吸附法,利用高效液相对芹菜素和芫花素进行定量分析,筛选佳分离纯化工艺.结果:佳工艺条件为AB-8树脂,上样液的质量浓度0.1g·mL-,吸附流速2 BV·h-1,上样体积5 BV.再以9 BV 95%乙醇洗脱,洗脱流速2 BV·h-1,体积9 BV.经树脂处理后2种黄酮苷元纯度均达到20%以上.结论:大孔树脂对芫花中芹菜素和芫花素具有较好分离纯化效果,优选工艺操作简单、稳定可行.

    作者:夏林波;李博;邓仕任;贾天柱;英锡相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肠激安提取物对小肠吸收功能及推进运动的影响

    目的:研究肠激安提取物对大鼠D-木糖吸收和小鼠肠推进运动的影响.方法:SD大鼠7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组、盐酸小檗碱片组、肠激安提取物高、中、低(按生药量计为2.812,1.406,0.703 g·kg-1)剂量组,ig给药7 d;NIH小鼠154只,分组情况同大鼠,肠激安提取物高、中、低(4.062,2.031,1.016 g·kg-1)剂量组,ig给药7d.通过测定血清D-木糖含量研究肠激安提取物对番泻叶1 g·kg-1致泻大鼠D-木糖吸收的影响,以及通过测定炭末推进率研究肠激安提取物对新斯的明致小鼠肠推进亢进的影响和该药对阿托品致小鼠肠推进抑制的影响.结果:肠激安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的血清D-木糖含量明显高于ig番泻叶模型组(P<0.05);炭末推进率均明显低于新斯的明致小鼠肠推进亢进组和阿托品致小鼠肠推进抑制组(P<0.01).结论:肠激安提取物具有增强小肠吸收功能和抑制肠推进运动的作用.

    作者:唐洪梅;何嘉仑;廖小红;李得堂;闫雪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保产无忧散对产前抑郁模型小鼠的抗抑郁作用

    目的:观察保产无忧散对产前抑郁模型小鼠的抗抑郁作用及对产前抑郁模型小鼠的内分泌影响.方法:通过强迫游泳建立产前抑郁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保产无忧散高、中、低剂量组( 30,15,7.5g·kg-1).连续ig给药8d,观察各组小鼠不动时间以及雌激素(E2)、孕激素(P)及催乳素(PRL)的变化情况.结果:保产无忧散高、中剂量组不动时间明显减少(P<0.05),PRL,孕激素P水平与模型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结论:保产无忧散可有效减少受孕小鼠不动时间,对产前抑郁症状有明显缓解作用

    作者:张海蓉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苦参素结肠定位片的制备及其体外释放评价

    目的:制备pH依赖、酶触和时间三重控制的苦参素结肠定位片释药系统,并考察其体外释放度.方法:从内到外分别以羟丙甲纤维素和聚乙二醇作为隔离层,以渗透型丙烯酸树脂Eudaragit RS 30D和Eudaragit RL 30D混合溶液作为时滞层,以渗透型丙烯酸树脂Eudaragit RS 30D,Eudaragit RL 30D和壳聚糖的混合溶液作为酶触层,以pH依赖型丙烯酸树脂Eudaragit L100-55的水分散体雅克宜作为外层肠溶层.考察了包衣片在体外模拟人体胃肠道环境中的释药情况.结果:制备的苦参素结肠定位片在pH l.2模拟胃液中2h不释药,在pH6.8模拟小肠液中6h释药量小于10%,在模拟结肠液中8h部分释放或大部分释放.结论:所制备的苦参素结肠定位片具有良好的结肠定位效果.

    作者:卢晓慧;周毅生;吕洁;梁美宜;黄韵然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益气活血汤剂配合介入治疗早期原发性肝癌影像学疗效分析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作为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细胞肝癌首选方法在临床已经得到广泛应用[1],但介入治疗常伴有严重的副反应和并发症,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癌有效率高、副作用小、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是治疗肝癌的有效方法[2-3].本院采用益气活血汤剂辨证配合TACE治疗早期原发性肝癌(PHC),并进行影像学疗效评估.

    作者:侯智通;马晓霞;仪孝臣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清宫胶囊对药物不全流产大鼠子宫组织匀浆内皮素的影响

    目的:观察清宫胶囊对药物不全流产大鼠子宫组织匀浆内皮素(ET)的影响.方法:将早孕雌性大鼠50只随机分成正常妊娠组、模型对照组、益母草颗粒冲剂组、清宫胶囊低、高剂量组,采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造成流产模型后,分别ig生理盐水、益母草颗粒混悬液(14 g·kg-1·d-1),清宫胶囊内容物混悬液(1.9,3.8 g·kg-1·d-1),连续7d,用放射免疫法( RIA)检测和比较药物流产后各组大鼠子官匀浆中ET含量,观察清宫胶囊对药物流产后子宫出血的作用;显微镜下观察子宫、宫腔残留组织情况.结果:清宫胶囊可促进药流后宫腔内胚囊和残留组织的排出;清宫胶囊组子宫组织匀浆中ET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清宫胶囊治疗药流后阴道出血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升高大鼠子宫组织匀浆中ET水平,加快了子宫内膜、子宫肌组织及血管的收缩修复,达到止血、促进子宫复旧的目的.

    作者:李晖;陈建设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蔓荆子种子生活力的测定及其与发芽率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筛选测定蔓荆子种子生活力的佳方法,明确生活力与发芽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以5个不同产地的蔓荆子作为实验材料,分别用四氮唑染色法、红墨水染色法、BTB指示剂法测定种子的生活力.测定不同培养床(滤纸、海绵、沙子、蛭石)和不同温度( 15,20,25,30,30/20,25/15℃)对发芽率的影响,优化种子发芽条件.结果:四氮唑染色法测定种子的生活力是3种测定方法中准确的,在蛭石培养床、30℃恒温培养条件下,蔓荆子的发芽率高.四氮唑染色法测定的蔓荆子生活力与发芽力比值为0.992,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进一步求得蔓荆子四氮唑测定生活力X与发芽率y的回归方程为Y=0.967X+6.038.结论:四氮唑染色法是蔓荆子种子生活力测定的佳方法,生活力与发芽率呈显著的正相关.

    作者:孙荣进;杜婷;杨光义;李鹏;朱继孝;曾金祥;王晓云;吴波;朱玉野;罗光明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赶山鞭水提取物及醇提取物毒性及抗炎镇痛作用

    目的:观察赶山鞭水提取物和醇提取物的急性毒性、抗炎作用及镇痛作用.方法:大浓度(按生药量计)赶山鞭水提物(2.35 g·mL-1)及醇提物(3.12 g·mL-1)以大给药容积(0.4 mL·10 g-1)给小鼠ig给药,观察其急性毒性反应;分别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法、醋酸扭体法观察赶山鞭水提取物及醇提取物的抗炎及镇痛作用.结果:赶山鞭水提物及醇提取物对小鼠ig给药的大耐受量按生药量计分别为94.0,124.8 g·kg-1.赶山鞭水提取物及醇提取物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及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赶山鞭水提物及醇提取物对小鼠具有一定的抗炎、镇痛作用.

    作者:叶绿萍;黄志俭;刘小意;陆海鹏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超声波辅助提取槐角总黄酮的工艺优选

    目的:以槐角为原料,研究槐角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技术,以总黄酮的得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超声波辅助提取槐角黄酮的佳工艺条件.结果:选用80%乙醇为提取溶剂,料液比为1 g∶50mL,温度50℃,超声提取时间45 min,超声功率为250 ×70%W,总黄酮提取效果佳,黄酮的得率为3.04%.结论:以乙醇为溶剂,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技术提取槐角总黄酮时间短、效率高、无需加热,可推广至大生产.

    作者:倪帆呈;刘增辉;于楠楠;杨停;周安祥;黄荣峰;徐燕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黄芩黄连水煎剂对厌氧菌的体外抑菌活性

    目的:观察黄芩、黄连对牙龈紫质单胞菌、中间普氏菌以及核梭杆菌等3种厌氧菌的体外抑菌活性.方法:分别将黄芩、黄连2味中药制成水煎剂,参考CLSI2010以琼脂稀释法测定它们对3种厌氧菌的小抑菌浓度(MIC).结果:黄芩、黄连对牙龈紫质单胞菌、中间普氏菌、核梭杆菌均具一定的体外抑菌活性,本研究显示黄连对中间普氏菌的体外抑菌活性强,黄芩对3种厌氧菌均有抑制活性,但均较黄连弱.结论:黄芩、黄连对3种厌氧菌均有体外抑菌活性.以黄连对中间普氏菌的体外抑菌作用强.

    作者:史跃杰 刊期: 2011年第17期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