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勇
目的 观察α-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6例毛细支气管炎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2组均加强呼吸道管理,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缺氧者给予头罩及鼻导管吸氧,用甲基泼尼松龙每天1mg/kg控制喘憋,保证液体摄入量.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α-干扰素雾化吸入,对照组用利巴韦林雾化吸入进行抗病毒处理,2组疗程均为7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8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α-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效果优于利巴韦林.
作者:靳林彩;桑安;任正兴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辨证分型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 将病毒性心肌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辨证分型组5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辨证分型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辨证分型治疗方法.比较2组疗效.结果 辨证分型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为72.0%和96.6%,高于对照组的45.0%和7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辨证分型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张建华 刊期: 2010年第07期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不可逆的心脏起搏和传导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主要方法,作为一种创伤性治疗,其并发症也十分常见,严重的并发症往往影响患者的预后,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为使起搏器安置成功,科学的健康宣教、积极的心理疏导、耐心细致的术后护理是必不可少的.
作者:蒋莉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该院上报全国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网络中心的报告特点,促进ADR监测工作的全面开展,提高ADR报表质量.方法 对该院的149例ADR报告分别从给药途径、涉及药品种类、临床表现及报告人职业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以静脉滴注给药方式引发的ADR较多(93.9%);抗菌药物引发的ADR比例高(42.3%);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损害为主(50.3%).结论 抗菌药物是不良反应监测的重点,应进一步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确保用药安全.
作者:黎石宝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舒利迭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中度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中度哮喘患者32例,均应用舒利迭(50/250μg)1吸/次,每天2次;同时给予黄芪注射液30ml加入5%葡萄糖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疗程为4周.检测治疗前后肺功能的变化,治疗后评定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临床控制6例,显效12例,好转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8%;治疗后肺功能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结论 舒利迭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中度哮喘能够改善哮喘患者肺功能,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林全敏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糖尿病性肝损害是指糖尿病本身引起的肝脏组织学和功能异常[1].为提高糖尿病性肝损害的认识和诊断,本文就2008年1月-2009年7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889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69例符合糖尿病性肝损害的临床诊断,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书涛;张燕燕;李春北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2种内固定方法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65例锁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采用锁骨钢板内固定;对照组35例,采用克氏针髓腔内固定.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60例达骨性愈合,1例使用钢板固定后不愈合,4例使用克氏针固定后不愈合.观察组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8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段粉碎骨折采用锁骨钢板治疗效果好.
作者:刘琳 刊期: 2010年第07期
颅内感染是神经外科开颅手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伤残率和病死率高,给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均带来一定的困难.本文回顾了1995~2008年在我科接受开颅手术的2 186例患者,发生颅内感染32例(1.46%),均采取了鞘内注射头孢曲松钠治疗,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立春;叶云飞 刊期: 2010年第07期
下颌角肥大表现为颜面部的方形或突出外观,甚至使面部轮廓呈上小下大形态.有些咬肌良性肥大者也可伴有下颌骨骨质增生,单纯切除咬肌并不能完全改变颜面下部轮廓[1].传统的直线截骨法效果不佳,还通常遗留下颌骨水平部中分的角性突起,且口外进路术后面部留下较长的瘢痕.
作者:董云杰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西咪替丁治疗秋季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 秋季腹泻患儿11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7例,对照组60例.2组根据病情给予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西咪替丁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显效率为35.1%和16.7%,总有效率为93.0%和58.4%(P均<0.05).结论 西咪替丁治疗秋季腹泻安全有效.
作者:路彦伟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结肠黑变病(MC)是以结肠黏膜色素沉着为特征的非炎症性良性可逆性疾病.近几年来,随着电子结肠镜的广泛应用,该病的人群检出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一些文献报道,MC是大肠癌的一种危险因素,故该病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现就我院2000~2009年通过结肠镜检查发现MC患者10例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作者:陈菊 刊期: 2010年第07期
格列本脲(优降糖)为第2代磺脲类口服降糖药.笔者2006年8月-2008年12月采用优降糖治疗2型糖尿病48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宋玉香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中药方联合匹维溴铵(得舒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100例IB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得舒特50mg口服,每天3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比较治疗后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IBS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增加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李榕萍 刊期: 2010年第07期
1903年,Einthoven在心电图T波后描记出另一个独立的低振幅波,按英文字母的排序将其命名为U波.U波是心电图中较小的波,易被忽视.近年来发现U波的改变是由许多因素引起,甚至是严重的器质性心脏病在心电图上的惟一表现,诊断价值不亚于甚至超过T波.临床上高血压病、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主动脉瓣病变、药物影响、电解质紊乱等,可引起U波振幅、方向的改变.分析U波,对临床诊治疾病有很大帮助.
作者:王光勇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对我院由抗生素引起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类统计和分析评价法.结果 在125例不良反应报告中,涉及药品31种,以头孢菌素类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多(55例);给药途径以静脉注射为主;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90例).结论 应重视不良反应的监察,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
作者:沈中琴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B型超声监测下介入治疗盆腔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58例盆腔脓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9例.治疗组采用B型超声引导下穿刺抽脓、注入抗生素方法治疗;对照组给予手术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体温及白细胞恢复时间、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型超声监测下介入治疗盆腔脓肿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名获 刊期: 2010年第07期
急性脑梗死是丘脑供血障碍缺血、缺氧而引起的脑软化,除积极地配合治疗外,做好基础护理对防止进一步梗塞、预防各种并发症具有重要作用.脑梗死致残率高,由疾病所致的肢体瘫痪、语言障碍、口角歪斜等身体改变造成患者心理障碍,而恶劣的心态则又可使机体调节功能减弱和抵抗能力下降,因此积极纠正心理障碍对促进机体的康复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艳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肥胖对于孕妇阴道试产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阴道试产的初产妇395例随机分为正常组374例和肥胖组21例.记录并比较2组产程时间、宫口扩张速度、产程异常率、分娩方式、新生儿体质量及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 肥胖组总产程时间(16.4±3.3)h高于正常组的(10.4±4.5)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肥胖组宫口扩张速度明显减慢,且产程异常发生率、剖宫产率、新生儿体质量、巨大儿率及新生儿窒息率均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妊娠期妇女应合理饮食,适当增加体质量以降低产程异常发生率、部宫产率及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郭计珍 刊期: 2010年第07期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关系到医患人员的健康,医院感染控制的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医院的医疗质量.做好这项工作不在于医院是否具备高精尖的设备,而关键在于要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基本建设,尤其是高危科室--口腔科应值得关注.
作者:刘士霞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高三尖杉酯碱对白血病治疗作用的机制.方法 用细胞培养、DNA片段凝胶电泳、Western blot和cDNA阵列杂交等方法检测高三尖杉酯碱对白血病HL-60细胞凋亡及原癌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高三尖杉酯碱使HL-60细胞、bcl-2蛋白表达明显较低,c-myc表达较弱,而p15表达较强.结论 高三尖杉酯碱抑制HL-60细胞增殖、诱导其分化和凋亡,其机制可能与高三尖杉酯碱下调原癌基因bcl-2、c-myc及上调抑癌基因p15有关.
作者:邓建群 刊期: 2010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