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理护理对急性肌张力障碍患者焦虑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赵根娣;韦驱;黄美秋

关键词:急性肌张力障碍, 焦虑, 治疗依从性, 心理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急性肌张力障碍患者焦虑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急性肌张力障碍患者23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18例.研究组肌内注射东莨菪碱(海俄辛)的同时进行心理护理,对照组仅肌内注射海俄辛.用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定焦虑,以自编治疗依从性表记录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结果 2组在急性肌张力障碍时焦虑量表评分相当(P>0.05),均较入组前明显增加(P<0.05和P<0.01);2组在急性肌张力障碍缓解时和缓解2d后焦虑量表评分均显著下降,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在急性肌张力障碍缓解2d后焦虑量表评分与入组前相当(P>0.05),而对照组仍显著高于入组前(P<0.05).研究组在急性肌张力障碍缓解1h后和缓解2d后治疗依从性好于对照组(P<0.05和P<0.01).结论 心理护理能明显减轻急性肌张力障碍引起的焦虑和改善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结肠黑变病10例分析

    结肠黑变病(MC)是以结肠黏膜色素沉着为特征的非炎症性良性可逆性疾病.近几年来,随着电子结肠镜的广泛应用,该病的人群检出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一些文献报道,MC是大肠癌的一种危险因素,故该病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现就我院2000~2009年通过结肠镜检查发现MC患者10例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作者:陈菊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腹腔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21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1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镜术后随访资料,将所有病例按术后用药不同分为孕三烯酮(内美通)组96例和醋酸戈舍瑞林(诺雷得)组114例,比较2组症状缓解率、妊娠率和复发率.结果 内美通组症状缓解率为89.58%和妊娠率为52.38%分别低于诺雷得组的92.98%和7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美通组的复发率为18.75%高于诺雷得组的5.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术后联合诺雷得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确切,能有效缓解症状,提高妊娠率,降低复发率.

    作者:周宇惠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硬膜外利多卡因联合芬太尼在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硬膜外利多卡因联合芬太尼在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将76例妊娠行剖宫产术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观察组应用利多卡因+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对照组单纯应用利多卡因硬膜外麻醉.观察2组患者疼痛消失时间、阻滞有效时间、全程局麻药的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疼痛消失时间短、阻滞有效时间长、全程利多卡因用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有3例和5例发生恶心.新生儿娩出1min及5min Apgar评分均>9分.结论 利多卡因联合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应用于剖宫产术起效快,麻醉阻滞时间长,不良反应少,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云志;许植;赵军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利多卡因联合米索前列醇在初孕妇女人工流产术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利多卡因联合米索前列醇阴道放药用于初孕妇女人工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妇科门诊要求行人工流产的400例初孕妇女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0例.试验组于术前2h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0.4mg,术前5min宫颈注射1%利多卡因5ml;对照组采用常规人工流产方法.观察2组镇痛效果、宫口松弛情况及人工流产综合反应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镇痛效果、宫颈松弛效果、人工流产综合反应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多卡因联合米索前列醇阴道放药用于初孕妇女人工流产术能有效镇痛、促进宫颈松弛,降低人工流产综合反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彭丽霞;秦燕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糖尿病性肝损害169例临床分析

    糖尿病性肝损害是指糖尿病本身引起的肝脏组织学和功能异常[1].为提高糖尿病性肝损害的认识和诊断,本文就2008年1月-2009年7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889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69例符合糖尿病性肝损害的临床诊断,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书涛;张燕燕;李春北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2种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对血液标本分析前质量控制的影响

    目的 探讨门诊患者采用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对血液标本分析前质量控制的影响.方法 选择门诊患者40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00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200例,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血液标本分析前对质量控制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穿刺成功率达99.0%,标本凝固率为0.5%,标本溶血率为1.5%,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93.0%、4.5%和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向患者讲解、指导采血前的正确准备,做好护理人员操作技术的管理,是血液标本分析前的重要质量保证.

    作者:周建容;曾静;黎倩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舒适护理在择期剖宫产围手术期的应用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择期剖宫产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100例我院产科择期剖宫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实行舒适护理.比较2组护理后焦虑值和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焦虑值为53.11±8.17,对照组焦虑值为59.87±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满意度为96.0%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应用于择期剖宫产围手术期患者,减轻了焦虑及疼痛感,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出血量及并发症.

    作者:张丽娟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市场经济下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建设

    在市场经济服务竞争中,社会各行各业发生深刻的变化,医院医德医风建设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经受严峻的检验.面对社会价值观、道德准则和行为取向的变化,有些医务人员受利益机制的驱动,价值观念发生变化,在面对个人私利时不能用医德规范很好地约束自己的行为,出现一些有悖医德要求的现象.如何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医德规范,克服市场经济带来的负效应,提高服务质量,改善服务态度,有效地满足人民健康的需求,是摆在医务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作者:杨芝兰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氟比洛芬酯联合吗啡用于开胸手术的超前镇痛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氟比洛芬酯联合吗啡在开胸手术前使用是否有超前镇痛的效果,并对比其不良反应.方法 我院ASA Ⅰ~Ⅱ级择期行开胸手术患者60例,按随机双盲原则分为Ⅰ、Ⅱ、Ⅲ 3组,各20例.Ⅰ组采用术前氟比洛芬酯,术后吗啡的镇痛方法;Ⅱ组采用术后氟比洛芬酯联合吗啡镇痛;Ⅲ组采用术后吗啡镇痛.观察各组术后1、2、4、8、12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和不良反应.结果 手术过程中3组患者都有较好的镇痛效果,术后1、2、4、8h VAS评分Ⅲ组明显高于Ⅰ、Ⅱ组;且术后4h内VAS评分Ⅱ组高于Ⅰ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h VAS评分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Ⅰ组和Ⅱ组无差别,均明显低于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比洛芬酯与吗啡复合应用可以增强镇痛效果,而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

    作者:田彬;刘万红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OREM护理模式在外科进修人员带教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OREM护理模式在外科进修人员带教中的作用.方法 将我院进修的基层外科护理人员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观察组采用OREM带教方法.进修结束后,对2组带教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理论、操作、综合素质能力优秀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REM护理模式可明显提高教学质量,对医院护理的教学和管理有着深远意义.

    作者:王俊珍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临床应用美托洛尔3例分析

    通过对临床应用美托洛尔3例病例分析,探讨该药注意事项及预防措施,为临床用药及药物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

    作者:陈兴丽;孟岩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多潘立酮和甲氧氯普胺治疗呃逆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呃逆的治疗方法.方法 将呃逆患者73例按咨询顺序随机分为2组,多潘立酮组37例,给予多潘立酮10mg顿服,如1h后无效再服1次;甲氧氯普胺组36例,给予甲氧氯普胺10mg,如1h后无效再服1次.2组疗程均为1d,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多潘立酮组治疗呃逆显效时间快于甲氧氯普胺组,而且疗效优于甲氧氯普胺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多潘立酮治疗呃逆效果优于甲氧氯普胺.

    作者:张伟业;庞晓军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综合疗法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综合疗法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给予伊曲康唑治疗,同时配合碳酸氢钠水冲洗阴道;对照组给予酮康唑治疗.比较2组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9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伊曲康唑配合碳酸钠水冲洗外阴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疗效显著,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旭瑞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瘤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垂体瘤位置深,解剖结构复杂,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瘤术式具有创伤少、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而作为临床手术治疗垂体瘤的首选[1].由于垂体瘤位于鞍底,手术有一定难度,术后并发症较多,易危及患者生命.因此,术后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我科2000年11月-2009年12月共收治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75例患者,其中有28例发生呼吸困难及窒息尿崩及电解质紊乱、脑脊液鼻漏、高热、垂体功能低下等并发症.回顾性分析其并发症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处理,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小萍;邹钦;何丽艳;刘彩萍;刘丽华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甲状腺腺瘤80例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及手术病理对照分析

    目的 了解超声诊断与手术病理的符合情况,评价超声检查在甲状腺腺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甲状腺腺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图像所描述的甲状腺边界、形态、组织内部回声、血流等情况,并与手术病理进行对照.结果 超声诊断与手术病理的符合率为95%,甲状腺腺瘤具有典型的实性占位、边界清楚、形态规则、包膜光滑等声像学特征.结论 超声检查在甲状腺腺瘤诊断中有较高价值.

    作者:侯婷婷;韩辉;夏燕妮;黄春艳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辨证分型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辨证分型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 将病毒性心肌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辨证分型组5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辨证分型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辨证分型治疗方法.比较2组疗效.结果 辨证分型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为72.0%和96.6%,高于对照组的45.0%和7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辨证分型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张建华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妇科急腹症护理体会

    妇科急腹症是妇女常见病,起病急、发展快、病情重,如不及时正确诊断和处理,容易导致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1],而细致的病情观察和有效的护理干预又直接影响救治效果.本文对我科收治的85例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护理工作质量,迅速、及时作出相应的处理,为挽救患者的生命赢取时间.

    作者:宋华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聚焦超声或射频治疗常年性过敏性鼻炎88例疗效观察

    目的 比较聚焦超声与射频治疗常年性过敏性鼻炎的疗效.方法 88例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聚焦超声治疗组45例,射频治疗组43例.2组患者通过对鼻中隔前上方、鼻丘或下鼻甲前方黏膜进行聚集超声或射频治疗,并比较2组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且聚焦超声组改善更为明显;聚焦超声组治疗前症状体征评分为(11.25±2.38)分,治疗后评分为(4.53±3.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随访1年,聚焦超声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射频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4.4%,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聚焦超声治疗常年过敏性鼻炎,疗效好、安全性高、方法简单,术后反应轻、恢复快.

    作者:余晓旭;何刚;王槐富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急性脑卒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UGH)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 收集急性脑卒中住院患者193例,从发病年龄、性别、卒中类型及GCS等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193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并发UGH 25例,发生率13.0%.发生UGH患者的性别间无显著差异(P>0.05);而年龄≥65岁、出血性卒中及脑损伤严重者(GCS 3~8分)发病率均较对应组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急性脑卒中并发UGH与年龄、脑卒中类型及脑损伤严重程度等危险因素相关.

    作者:冯瑞晶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食品安全的现状及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吃的要求,已逐步从吃饱、吃好转到吃得营养、吃得安全上来.目前,在人民群众生活中,由食品所导致的疾病即食源性疾病,已成为对人类身体健康危害大的一类疾病[1].因此,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食品卫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食品卫生不仅直接关系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还严重影响着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2].因此,搞好食品卫生工作,是当前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

    作者:袁虹 刊期: 2010年第07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