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英敏;刘鸿雁;蒋士卿
目的:探讨制附子治疗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作用及初步机制.方法:从60只大鼠中随机选10只作为正常组,其余50只注射弗氏完全佐剂造模后分为附子4周组、4周模型组、附子2周组及2周模型组,治疗组按0.2g·kg-1剂量给予制附子ig给药,每日1次,连续给药2周和4周,观察用药组2周和4周时大鼠足肿胀率,血清一氧化氮(NO)、白介素-1β( IL-1β)水平及滑膜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附子用药组与模型组相比,大鼠足肿胀率明显降低(P<0.05);滑膜组织病理结构显著改善(P<0.05);用药2周时,血清NO,IL-1β水平较模型组显著性降低(P<0.05),用药4周时,接近正常水平.结论:制附子可能通过降低血清NO、IL-1β水平、从而调控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从而起到抗炎和消除关节肿胀的作用,改善滑膜组织病理学变化.
作者:刘建磊;李宝丽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研究自体骨髓和脐带血有核细胞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ALS)的疗效.方法:采集1例ALS患者的自体骨髓或新生儿脐带血,获取含干细胞的有核细胞悬液,每份平均含有核细胞4.72×10s个.通过腰椎穿刺,将其移植入该患者的蛛网膜下腔.在4年内分别对本例ALS患者进行骨髓及新生儿脐带血有核细胞移植治疗3次和50次,观察患者治疗后运动功能的变化,脑脊液常规、生化指标和不良反应.结果:第1次自体骨髓移植后病情好转,第3次移植后达到好状态.此后患者病情逐渐加重,但较移植治疗前进展速度明显减缓.治疗过程中患者脑脊液压力、常规生化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自体骨髓和脐带血有核细胞移植治疗ALS有短期效果,可延缓ALS的进展,该方法是安全的.
作者:赖福生;卢少军;王一芳;焦冬生;钱时德;李惠俊;王燕燕;方春艳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对不同炮制程度的菟丝子酒制品中槲皮素含量进行检测,研究酒制炮制对槲皮素含量的影响.方法:制备不同加酒量、不同温度、不同时间酒制样品,高效液相法测定槲皮素含量.结果:生品中几乎不含槲皮素,炮制后含量显著增高,并且不同烘制温度、不同烘制时间、不同闷润时间、不同黄酒用量对菟丝子中槲皮素含量均有影响.结论:酒制炮制提高菟丝子槲皮素含量,不同炮制工艺水平对菟丝子槲皮素含量影响不同.
作者:谢新年;刘艳芳;吕鹏;张振凌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优选坎离颗粒的提取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设计试验法,以提取液中黄芪甲苷、芍药苷、总皂苷和总生物碱含量为综合评分指标,多指标成分优选坎离颗粒提取工艺.结果:优选的工艺条件为坎离颗粒处方量加水10倍,提取3次,每次45 min,提取前浸泡45 min.结论:该提取工艺条件稳定,重现性好.
作者:文小燕;刘力;徐德生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考察黄芩与知母配伍后黄芩中主要黄酮类成分含量的变化.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Kromasil C18 色谱柱(4.6 mm×250 mm,5.0 μm),流动相甲醇-乙腈-0.2%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76 nm,柱温30℃.结果: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和汉黄芩素分别在9.76~195.2(r =0.999 2),3.960 ~ 79.20(r=0.999 9),1.600~32.00(r =0.999 5),1.536 ~30.72 mg·L-1(r =0.999 9)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n=9)均在96.8% ~ 103.0%,RSD均小于1.7%.结论:黄芩与知母配伍后使黄芩水煎液中的4种黄酮类成分含量显著增加.
作者:史芳;李清;陈晓辉;刘莉;张天虹;毕开顺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采用综合法建立大鼠慢性浅表性胃炎(CSG)动物模型.方法:应用60%乙醇,20 mmol·L-1去氧胆酸钠和0.05% ~0.1%氨水刺激胃黏膜,并结合饥饱失常.12周后观察大鼠胃黏膜病理变化及胃液酸度、胃蛋白酶活性和游离黏液量等生化指标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模型组动物一般情况差、体重增加缓慢,胃窦黏膜炎性细胞浸润,炎症评分明显增加;游离酸和总酸度明显增加,游离黏液量和胃蛋白酶活性明显升高.结论:应用60%乙醇和20 mmol·L-去氧胆酸钠,0.05%~0.1%氨水并结合饥饱失常对SD大鼠刺激12周可成功地建立CSG模型,且稳定性好.
作者:任守忠;马志健;王继浩;曾贵荣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研究肠激安提取物对大鼠D-木糖吸收和小鼠肠推进运动的影响.方法:SD大鼠7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组、盐酸小檗碱片组、肠激安提取物高、中、低(按生药量计为2.812,1.406,0.703 g·kg-1)剂量组,ig给药7 d;NIH小鼠154只,分组情况同大鼠,肠激安提取物高、中、低(4.062,2.031,1.016 g·kg-1)剂量组,ig给药7d.通过测定血清D-木糖含量研究肠激安提取物对番泻叶1 g·kg-1致泻大鼠D-木糖吸收的影响,以及通过测定炭末推进率研究肠激安提取物对新斯的明致小鼠肠推进亢进的影响和该药对阿托品致小鼠肠推进抑制的影响.结果:肠激安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的血清D-木糖含量明显高于ig番泻叶模型组(P<0.05);炭末推进率均明显低于新斯的明致小鼠肠推进亢进组和阿托品致小鼠肠推进抑制组(P<0.01).结论:肠激安提取物具有增强小肠吸收功能和抑制肠推进运动的作用.
作者:唐洪梅;何嘉仑;廖小红;李得堂;闫雪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探讨促愈颗粒对乙酸胃溃疡(GU)大鼠血清一氧化氮(NO)、胃泌素( Gas)和血浆神经降压素(NT)的影响.方法:用乙酸制备大鼠胃溃疡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促愈颗粒组(28.8 g·kg-1)和雷尼替丁组(27 mg·kg-1).pH计测量胃液酸度,硝酸还原法检测血清NO的水平,放免法检测血清Gas,血浆NT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促愈颗粒使GU大鼠胃液pH值和血清Gas,NO含量显著增高水平显著增高(P<0.05),血浆NT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雷尼替丁组相比,促愈颗粒组胃液pH值、血清Gas含量、血浆NT含量均无明显差异.但NO水平明显增高(P<0.05).结论:促愈颗粒能提高再生黏膜质量,提高胃液pH值,调节NO,Gas,NT是其作用机制.
作者:冯云霞;时昭红;张介眉;郝建军;张书;闻海军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检测抑郁情绪模塑大鼠海马、下丘脑内5-羟色胺3B受体(5-HT3BR)蛋白分布、表达的变化,初步探讨舒郁胶囊对抑郁情绪的干预机制.方法:筛选大鼠进入实验,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舒郁胶囊组(0.4 g·kg-1)、氟西汀组(0.002 g·kg-1),采用慢性温和性刺激法(chronic mild stress,CMS)制备抑郁情绪大鼠模型,以造模前后体重及糖水偏好值评价模型,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大鼠海马和下丘脑内5-HT3BR的表达分布,以平均荧光强度(MFI)为指标对各组大鼠海马和下丘脑内5-HT3BR进行定量.结果:与正常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体重显著减轻(P<0.01),糖水摄入量也显著减少(P<0.01),5-HT3BR蛋白在海马和下丘脑中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舒郁胶囊组和氟西汀组大鼠体重增长显著(P<0.01),糖水摄入量显著增加(P<0.01),5-HT3BR蛋白在海马和下丘脑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但两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5-HT3BR表达水平的上调可能与抑郁情绪的产生关系密切;舒郁胶囊可对抑郁情绪模型大鼠海马、下丘脑5-HT38R表达水平的变化起到纠正作用.
作者:谭倩;张惠云 刊期: 2011年第17期
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是一种目前疾病原因还没有完全探明的口腔黏膜常见病,具有慢性迁延、糜烂反复发作的特点;糜烂状病损处表现为上皮萎缩变薄,脱落形成不规则形状的表浅糜烂,有黄色渗出物覆盖表面,多伴有自发性疼痛、灼热、吃饭说话受限.我科在近2年采用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糜烂型OLP患者46例,其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作者:牛秀艳;曹丽梅;樊丽萍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外源生长素对黄芩悬浮细胞有效成分和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方法:将稳定继代的黄芩愈伤组织在含有不同浓度NAA或KT的MS液体培养基悬浮震荡培养,光照16 h黑暗8h进行培养18d后,采用HPLC的方法,测定黄芩苷的含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内源激素的含量,以黑暗条件为对照.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光照和黑暗条件下分别加入0.2 mg· L-1NAA后,黄芩苷含量显著降低,分别为未加入NAA时的2.56%,3.36%.②黑暗条件下,加入外源NAA后,ZR含量显著降低,但IAA,ABA和GAs含量变化不明显.③0.2 mg·L-1 NAA和不同浓度KT的协同作用对黄芩苷的含量呈现先增长后降低的趋势.其中1.0 mg·L-1的KT作用下黄芩苷含量高,且黑暗条件下显著高于光照条件,达到2.13μg·L-1.结论:外源生长素不利于黄芩有效成分黄芩苷的积累,0.2 mg·L-1 NAA+ 1.0 mg·L-1 KT的组合对黄芩苷的积累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作者:胡国强;陈顺钦;袁媛;伍翀;林淑芳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评价不同产地冬凌草药材的质量,为冬凌草的利用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产地冬凌草中冬凌草甲素、冬凌草乙素、迷迭香酸的含量进行测定,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附录中测定法对冬凌草中水溶性浸出物和醚溶性浸出物进行测定;综合分析评价各冬凌草样品间的差异.结果:不同产地、不同变异类型冬凌草中各种成分的含量有明显差异.冬凌草甲素、冬凌草乙素、迷迭香酸是造成不同地区冬凌草质量差异的主要因素,相比较而言醚溶性漫出物对冬凌草质量差异的影响要大于水溶性浸出物;而冬凌草变异类型的质量差异主要是由冬凌草甲素和乙素的含量变化造成的.结论:不同产地和不同变异类型来源的冬凌草在质量上有所不同,应用时应加以区别.
作者:陈随清;崔璨;裴莉昕;董诚明;冯卫生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观察清宫胶囊对药物不全流产大鼠子宫组织匀浆内皮素(ET)的影响.方法:将早孕雌性大鼠50只随机分成正常妊娠组、模型对照组、益母草颗粒冲剂组、清宫胶囊低、高剂量组,采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造成流产模型后,分别ig生理盐水、益母草颗粒混悬液(14 g·kg-1·d-1),清宫胶囊内容物混悬液(1.9,3.8 g·kg-1·d-1),连续7d,用放射免疫法( RIA)检测和比较药物流产后各组大鼠子官匀浆中ET含量,观察清宫胶囊对药物流产后子宫出血的作用;显微镜下观察子宫、宫腔残留组织情况.结果:清宫胶囊可促进药流后宫腔内胚囊和残留组织的排出;清宫胶囊组子宫组织匀浆中ET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清宫胶囊治疗药流后阴道出血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升高大鼠子宫组织匀浆中ET水平,加快了子宫内膜、子宫肌组织及血管的收缩修复,达到止血、促进子宫复旧的目的.
作者:李晖;陈建设 刊期: 2011年第17期
腹泻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以婴幼儿居多.病因病机复杂多变,四季皆发,笔者于2002年至2007年期间,应用辨证分型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泄泻362例,取得了满意疗效.l临床资料362人均为门诊病例,成人9例,小儿353例.年龄大50岁,小20d,病程短ld,长48 d,其中风寒型87例,脾虚型199例,脾肾阳虚型14例,此3型病例共计226例集中在寒露至小雪发病,占75.33%,伤食型28例,为散发病例.
作者:吕沛宛;禄保平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法研究五味子种子挥发油优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以挥发油得率为指标,以药材粉碎度、料液比、蒸馏时间、浸泡时间4个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结果:影响挥发油得率的主要因素为粉碎度,其次为蒸馏时间和料液比,后为浸泡时间.佳提取工艺为五味子种子粉碎度60~80目,料液比1:5,提取8h,浸泡2h.结论:该方法提取率高,简单易行,佳工艺条件下提取率可达到2.72%.
作者:何华;李先宽;徐保利;李慧;管慧洁;王冰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研究O/W型微乳凝胶的粒度分布特性及其与普通水凝胶的区别.方法:O/W型微乳凝胶样品经稀释后采用动态光散射法进行粒度检测,通过对样品稀释方法和条件进行考察,确定了样品检测方法;对含不同凝胶基质的微乳凝胶和不同微乳处方配制成的微乳凝胶进行粒度测定,并与普通水凝胶进行比较.结果:O/W型微乳凝胶用水稀释100倍后可进行平均粒度测定,平均粒度分布在10~100 nm;微乳凝胶与其同处方微乳的粒度分布相近;与普通水凝胶有明显区别.结论:粒度测定可作为微乳凝胶检测指标之一.
作者:易红;杨华;高进;刘淑芝;杜茂波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观察金匮肾气丸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40例符合诊断标准患者,分为金匮肾气丸治疗组和消渴丸对照组各120例,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法观察两组口服用药1个月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2h)、24h尿糖(24 h UG)、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C(HbA1C)、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能明显提高血糖控制水平,降低FBG2h(P <0.05),U G(P <0.05),FINS(P <0.01),并能改善HbA1C、血脂及血液流变性等指标.结论:金匮肾气丸治疗2型糖尿病总有效率优于消渴丸对照组(P<0.05).
作者:杨晓明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采用3种方法对五味子进行蛋白质提取,寻找一种简单有效的五味子蛋白提取方法.方法:利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蛋白提取物进行分析,同时依据Lowry法对五味子总蛋白含量进行测定,HPLC测定五味子蛋白提取物中氨基酸的含量.结果:3种方法提取总蛋白质量分数分别为58.44%,19.21%,26.18%,其所含氨基酸质量分数分别为57.46%,15.41%,23.14%.结论:采用脱脂硫酸铵沉降法提取所得总蛋白及其所含氨基酸含量较高、纯度较合理,方法较可行.
作者:万志强;严铭铭;展月;邵帅;于雷;于红威;赵大庆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筛选测定蔓荆子种子生活力的佳方法,明确生活力与发芽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以5个不同产地的蔓荆子作为实验材料,分别用四氮唑染色法、红墨水染色法、BTB指示剂法测定种子的生活力.测定不同培养床(滤纸、海绵、沙子、蛭石)和不同温度( 15,20,25,30,30/20,25/15℃)对发芽率的影响,优化种子发芽条件.结果:四氮唑染色法测定种子的生活力是3种测定方法中准确的,在蛭石培养床、30℃恒温培养条件下,蔓荆子的发芽率高.四氮唑染色法测定的蔓荆子生活力与发芽力比值为0.992,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进一步求得蔓荆子四氮唑测定生活力X与发芽率y的回归方程为Y=0.967X+6.038.结论:四氮唑染色法是蔓荆子种子生活力测定的佳方法,生活力与发芽率呈显著的正相关.
作者:孙荣进;杜婷;杨光义;李鹏;朱继孝;曾金祥;王晓云;吴波;朱玉野;罗光明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观察天智颗粒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52例轻中度血管性痴呆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给予天智颗粒(5g/次,3次/)口服,对照组给予奥拉西坦胶囊(800 mg/次,3次/d)口服,连续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观察MMSE评分和ADL评分,并观察两组的总体疗效.结果:两组总体疗效基本相当,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改善MMSE评分方面无明显差异,但ADL评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天智颗粒能有效治疗血管性痴呆,总体疗效和奥拉西坦胶囊相当,在提高病人生活能力方面优于奥拉西坦胶囊.
作者:武继涛 刊期: 2011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