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守忠;马志健;王继浩;曾贵荣
目的:观察开心解郁汤对抑郁模型大鼠脑内杏仁核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和5-羟色胺(5-HT)含量的影响.方法:将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给药组,每组10只;用慢性应激结合孤养的方式造模21 d.在造模同时,给药组ig开心解郁汤40 g·kg-1,1次/d,连续21 d.用高效液相-电化学方法检测大鼠脑内NE,DA,5-HT含量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内NE,DA,5-HT含量明显减少;与模型组比较,开心解郁汤可显著升高抑郁模型大鼠脑内NE,DA,5-HT的含量(P<0.05).结论:开心解郁汤的抗抑郁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平衡有关.
作者:官涛;黄学宽;陈笛;任凌燕;王莎莉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应用001×7阳离子树脂对四逆散中总生物碱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考察其纯化四逆散总生物碱的工艺参数.方法:考察洗脱溶剂、佳上样浓度、吸附容量和洗脱溶剂用量等因素对阳离子树脂纯化四逆散总生物碱的影响.以辛弗林为对照品,用UV测定洗脱液中总生物碱的含量作为考察指标,确定佳工艺参数.结果:洗脱溶剂应为4%氨水乙醇,佳上样浓度为0.25 g·mL-1,吸附容量为5 mL,洗脱溶剂为8倍量吸附原液体积.结论:可以采用阳离子树脂纯化四逆散总生物碱,该纯化工艺简单、经济.
作者:孙志明;段志刚;焦亮;张志斐;李小娜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分析和比较大黄4种炮制品(生大黄、酒大黄、熟大黄、大黄炭)提取物的泻下作用异同.方法:昆明小鼠单次给药,比较大黄4种炮制品提取物泻下效应的ED50及观察各组小鼠服药后首次泻下时间、5h内泻下次数及总排便次数;用炭末推进法比较大黄各炮制品提取物对小鼠小肠推进率的影响;大鼠给药5d后测定结肠肠壁细胞Na+-K+-ATP酶的活性.结果:生大黄与酒大黄ED50相当,熟大黄和大黄炭即使在生大黄全致泻量(2ED50)的20倍下也无致泻作用.生大黄和酒大黄两者均在给药后3h左右产生泻下作用,但酒大黄从泻下时间和泻下次数上都较生大黄有所延迟和减少.生大黄高剂量、酒大黄的高、低剂量组以及大黄炭的低剂量组均能明显提高小鼠的小肠炭末推进率,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显著;而熟大黄的高、低剂量组及大黄炭的低剂量组能降低小鼠的小肠炭末推进率,但与空白组比较均未见显著差异.对大鼠结肠肠壁细胞Na+-K+-ATP酶的活性,各炮制品都对其产生明显抑制作用,生大黄的酶抑制作用强于其他.结论:大黄4种炮制品提取物均有一定的泻下作用,但泻下作用强度有所不同.生大黄泻下效力强,酒大黄次之,而熟大黄和大黄炭作用弱.
作者:李燕;隋峰;刘亮亮;林娜;肖永庆;李丽;马超英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制备pH依赖、酶触和时间三重控制的苦参素结肠定位片释药系统,并考察其体外释放度.方法:从内到外分别以羟丙甲纤维素和聚乙二醇作为隔离层,以渗透型丙烯酸树脂Eudaragit RS 30D和Eudaragit RL 30D混合溶液作为时滞层,以渗透型丙烯酸树脂Eudaragit RS 30D,Eudaragit RL 30D和壳聚糖的混合溶液作为酶触层,以pH依赖型丙烯酸树脂Eudaragit L100-55的水分散体雅克宜作为外层肠溶层.考察了包衣片在体外模拟人体胃肠道环境中的释药情况.结果:制备的苦参素结肠定位片在pH l.2模拟胃液中2h不释药,在pH6.8模拟小肠液中6h释药量小于10%,在模拟结肠液中8h部分释放或大部分释放.结论:所制备的苦参素结肠定位片具有良好的结肠定位效果.
作者:卢晓慧;周毅生;吕洁;梁美宜;黄韵然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优选坎离颗粒的提取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设计试验法,以提取液中黄芪甲苷、芍药苷、总皂苷和总生物碱含量为综合评分指标,多指标成分优选坎离颗粒提取工艺.结果:优选的工艺条件为坎离颗粒处方量加水10倍,提取3次,每次45 min,提取前浸泡45 min.结论:该提取工艺条件稳定,重现性好.
作者:文小燕;刘力;徐德生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建立山橙药材中银松素含量的近红外(Near infrared,简称NIR)定量模型,准确快速的测定山橿药材中银松素的含量.方法:利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结合TQAnalyst 8.0软件,建立银松素的定量模型.结果:建立的银松素含量定量模型的相关系数(R2)、校正均方差( RMSEC)分别为0.993 65,0.110.结论:方法操作简单,测定结果准确,能快速有效的测定山橙药材中银松素的含量.
作者:雷敬卫;郭艳利;白雁;陈随清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探讨银翘解毒颗粒中与金银花共煎饮片对绿原酸转移率的影响,为其制备工艺筛选及质量控制标准制定提供试验数据.方法:选择银翘解毒颗粒中5种药材饮片与金银花共煎,分为金银花组,金银花+淡豆豉组,金银花+牛蒡子(炒)组,金银花+桔梗组,金银花+淡竹叶组,金银花+甘草组,金银花+淡豆豉+牛蒡子(炒)+桔梗+淡竹叶+甘草组,煎煮后采用HPLC测定绿原酸含量,并计算绿原酸转移率.结果:金银花分别与淡豆豉、牛蒡子(炒)、桔梗、淡竹叶、甘草及以上5种饮片共煎后绿原酸转移率均有所降低.结论:不同中药饮片与金银花共煎对绿原酸转移率有一定影响.
作者:刘德军;张源源;苟琼心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观察以益气活血解毒为治法的化瘀丸对肿瘤生长及血栓形成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Lewis肺癌动物模型,造模后24 h随机分组并开始给药,实验分为5组:模型组(无菌水10 mL·kg-1 ig,0.9% NaC1 10 mL·kg-1 ip,1次/d)、低分子肝素组(无菌水10 mL·kg-1 ig,低分子肝素注射液100 u·kg-1,ip)、环磷酰胺(CTX)组[无菌水10 mL·kg-1 ig,CTX50 mg· kg-(1,6,11,16 d)ip,1次/d]、化瘀丸组(化瘀丸4 g·kg-1 ig,0.9% NaCl10 mL·kg-1ip,1次/d)、空白对照组(无菌水10 mL·kg-1 ig,0.9% NaCl 10 mL·kg-1 ip,1次/d),给药12d或19d.定期观察各组小鼠体重及肿瘤生长情况,接种后13,20 d处死小鼠,检测瘤重、肺转移数,酶联免疫法( ELISA)检测小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 F-a)、P-选择素(P-selectin)、内皮素-1( ET-1)水平.结果:化瘀丸组小鼠瘤重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抑瘤率分别为34.97%(13 d)和31.52%(20 d),肺转移抑制率为83.25%(20 d).20 d化瘀丸组小鼠血清ET-1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P-selectin,ET-1水平低于低分子肝素组(P<0.05),并显著低于CTX组(P<0.01).结论:化瘀丸作用于Lewis肺癌荷瘤小鼠,具有一定抗肿瘤生长的作用,并能降低荷瘤小鼠异常升高的血栓形成相关因子水平.
作者:于明薇;杨国旺;王笑民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综述天然产物中槲皮素类化合物的抗HIV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临床应用和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全面检索、查阅国内外近10年来有关天然产物中槲皮素类化合物抗HIV作用的文献与著作,并按照槲皮素类化合物的不同作用对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槲皮素类化合物是天然产物中具有较强抗HIV活性的一类化合物,主要作用于HIV复制所需的三个关键酶——蛋白酶、逆转录酶、整合酶,从而抑制HIV在体内的复制.结论:天然产物中的槲皮素类化合物在抗HIV方面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深入研究该类化合物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王晓建;王珊;黄胜阳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采用综合法建立大鼠慢性浅表性胃炎(CSG)动物模型.方法:应用60%乙醇,20 mmol·L-1去氧胆酸钠和0.05% ~0.1%氨水刺激胃黏膜,并结合饥饱失常.12周后观察大鼠胃黏膜病理变化及胃液酸度、胃蛋白酶活性和游离黏液量等生化指标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模型组动物一般情况差、体重增加缓慢,胃窦黏膜炎性细胞浸润,炎症评分明显增加;游离酸和总酸度明显增加,游离黏液量和胃蛋白酶活性明显升高.结论:应用60%乙醇和20 mmol·L-去氧胆酸钠,0.05%~0.1%氨水并结合饥饱失常对SD大鼠刺激12周可成功地建立CSG模型,且稳定性好.
作者:任守忠;马志健;王继浩;曾贵荣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研究黄芪注射液对IH22荷瘤小鼠瘤组织Bax及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1H22荷瘤小鼠模型进行体内抗肿瘤试验,将50只荷瘤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环磷酰胺组(CTX组)、黄芪注射液(高、中、低剂量)组,连续ip给药10 d,观察肿瘤生长情况以及小鼠一般情况,绘制肿瘤生长曲线.10 d后处死小鼠,剥取瘤组织称重,计算抑瘤率;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药物作用后肿瘤细胞凋亡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肿瘤组织Bax及Bcl-2的蛋白表达.结果:小鼠移植瘤H22试验结果显示,在12,8,4 g·kg-1的剂量下黄芪注射液的抑瘤率分别为52.36%,33.68%,17.28%.流式细胞术及免疫组化结果表明黄芪注射液各剂量组均可明显增加肿瘤细胞凋亡率;增强Bax蛋白表达,降低Bcl-2蛋白表达,且Bax/Bcl-2明显增高(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通过促进Bax蛋白表达、抑制Bcl-2蛋白表达来诱导H22肿瘤细胞凋亡,进而发挥抑瘤效应.
作者:李连琨;黄云峰;谢旱红;陈果;王滨容;匡文娟;万莉红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采用3种方法对五味子进行蛋白质提取,寻找一种简单有效的五味子蛋白提取方法.方法:利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蛋白提取物进行分析,同时依据Lowry法对五味子总蛋白含量进行测定,HPLC测定五味子蛋白提取物中氨基酸的含量.结果:3种方法提取总蛋白质量分数分别为58.44%,19.21%,26.18%,其所含氨基酸质量分数分别为57.46%,15.41%,23.14%.结论:采用脱脂硫酸铵沉降法提取所得总蛋白及其所含氨基酸含量较高、纯度较合理,方法较可行.
作者:万志强;严铭铭;展月;邵帅;于雷;于红威;赵大庆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观察保产无忧散对产前抑郁模型小鼠的抗抑郁作用及对产前抑郁模型小鼠的内分泌影响.方法:通过强迫游泳建立产前抑郁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保产无忧散高、中、低剂量组( 30,15,7.5g·kg-1).连续ig给药8d,观察各组小鼠不动时间以及雌激素(E2)、孕激素(P)及催乳素(PRL)的变化情况.结果:保产无忧散高、中剂量组不动时间明显减少(P<0.05),PRL,孕激素P水平与模型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结论:保产无忧散可有效减少受孕小鼠不动时间,对产前抑郁症状有明显缓解作用
作者:张海蓉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观察清宫胶囊对药物不全流产大鼠子宫组织匀浆内皮素(ET)的影响.方法:将早孕雌性大鼠50只随机分成正常妊娠组、模型对照组、益母草颗粒冲剂组、清宫胶囊低、高剂量组,采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造成流产模型后,分别ig生理盐水、益母草颗粒混悬液(14 g·kg-1·d-1),清宫胶囊内容物混悬液(1.9,3.8 g·kg-1·d-1),连续7d,用放射免疫法( RIA)检测和比较药物流产后各组大鼠子官匀浆中ET含量,观察清宫胶囊对药物流产后子宫出血的作用;显微镜下观察子宫、宫腔残留组织情况.结果:清宫胶囊可促进药流后宫腔内胚囊和残留组织的排出;清宫胶囊组子宫组织匀浆中ET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清宫胶囊治疗药流后阴道出血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升高大鼠子宫组织匀浆中ET水平,加快了子宫内膜、子宫肌组织及血管的收缩修复,达到止血、促进子宫复旧的目的.
作者:李晖;陈建设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腰痛宁贴膏中士的宁和马钱子碱含量.方法:色谱柱lntersil Cs-3( 4.6mm × 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冰乙酸(20∶ 96∶7,用三乙胺调pH为3.10),流速1.0 mL· min-1,检测波长254 nm,柱温30℃.结果:士的宁在0.020 6~0.123 4 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测得平均加样回收率(n=9)为100.28%,RSD1.33%;马钱子碱在0.013 8 ~0.083 0 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测得平均加样回收率(n=9)为99.82%,RSD 0.84%.结论:方法灵敏、准确、可用于腰痛宁贴膏中士的宁和马钱子碱的质量控制.
作者:秦婷;李平;郑艳春;王春民;张瑞华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研究朱砂对大小鼠染色体的损伤作用,比较短期给药与长期给药对遗传毒性检出的影响,探讨结合生殖毒性I段试验进行遗传毒性研究的可行性.方法:18只小鼠分3组灌胃给药10,5.0,2.5 g·kg-1(分别相当于人临床高等效剂量约100,50,25倍)朱砂悬浊液,2d后处死;结合生殖毒性I段大鼠(每组6只)连续灌胃给药1.0,0.3,0.1 g·kg-1(分别相当于人临床高等效剂量的20,6.4,2.0倍),雄性42 d以上,交配成功后处死;雌性20 d以上,妊娠第15天处死,取骨髓细胞做微核试验和彗星试验.结果:小鼠各剂量组灌胃给药的微核率分别为0.175%,0.108%,0.092%,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但彗星试验结果阴性.结合生殖毒性I段试验的微核试验中雄性和雌性大鼠的微核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但有随剂量增高而增高的趋势;而彗星试验结果显示雄性的中、高剂量和雌性的高剂量的拖尾阳性率为27.6%,42.8%,22.3%,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和极显著意义.结论:①朱砂短期内大剂量灌胃给药或长期小剂量给药可能引起染色体损伤;②利用生殖毒性Ⅰ段试验多次给药后取材做微核试验和彗星试验在方法上是可行的,在剂量设计上更符合中药长期低剂量给药方式;③微核试验和彗星试验的组合在评价药物的体内遗传毒性中具有互补性.
作者:张超超;吴文斌;汤家铭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通过HPLC测定黄芩和半夏不同配伍比例后黄芩苷溶出量的变化,以探讨中药药性配伍的科学内涵.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2)柱(4.6 mm ×250 mm,5μm),乙腈-0.4%磷酸溶液(26∶74)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80 nm,流速1.0 mL·min-1,柱温30℃.建立黄芩与半夏配伍[以寒为主(9∶6);寒热各半(9∶9);以热为主(6∶9)]后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并比较不同配伍后黄芩苷溶出量的大小.结果:黄芩苷质量浓度在0.010 25 ~0.102 5 g·L-1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99.21%(n =9),RSD 2.0%;黄芩配伍半夏后[以寒为主(9∶6)、寒热各半(9∶9)、以热为主(6∶9)]和黄芩单煎后黄芩苷平均含量分别为64.018,63.680,50.581,62.529 mg·g-1.结论:黄芩配伍半夏后黄芩苷的HPLC检测方法可靠、稳定、重复性好.不同比例配伍后黄芩苷的溶出量有较大差异,尤其是以热为主配伍(6∶9)对黄芩苷的溶出影响大,溶出低,体现了中药药性配伍中以半夏的温热之性抑制黄芩之寒凉之性的科学内涵.
作者:李平;杨应勇;李江;肖书伟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建立栀子金花丸中芒果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Diamonsil-C18柱,乙腈-0.2%磷酸水溶液(13⒏87)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58 nm,柱温35℃.结果:芒果苷质量浓度在5.1 ~30.6 mg·L-1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 =0.999 6),芒果苷平均回收率为99.0%,方法精密度RSD 1.7%(n =6).结论:该法可用于栀子金花丸中芒果苷的含量测定.
作者:温金莲;周清;宋粉云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研究昆布多糖硫酸酯(LAMS)对移植前列腺癌细胞RM-1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方法:C57小鼠接种前列腺癌RM-1细胞7d后,按瘤体大小将40只小鼠均分为4组,分别为模型组(NS),环磷酰胺(CY)组(20 mg·kg-1),LAMS低、高剂量组(50,100 mg·kg-1),ig,1次/d,连续14 d,停药次日称体质量并处死动物,剥取瘤块,摘取脾脏和胸腺,称质量,计算抑瘤率、脾指数和胸腺指数.结果:CY 20 mg· kg-1抑瘤率为40.3%,LAMS低、高剂量组抑瘤率分别为25.0%和33.8%,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CY在抑瘤的同时能显著抑制荷瘤小鼠的胸腺指数和脾指数,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LAMS对荷瘤小鼠的胸腺指数和脾指数无明显影响.结论:LAMS对移植前列腺癌RM-1的荷瘤小鼠有一定的抑瘤作用,LAMS在抑制肿瘤的同时不影响荷瘤鼠的免疫功能,无CY等化疗药物的常见副作用.
作者:邹明畅;盛玉青;崔飞伦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建立半夏的电化学指纹图谱.方法:采用H+-Mn2+-CH3COCH3-BrO-3为振荡体系,以中草药为反应底物,应用电化学工作站记录化学振荡体系中的电位(E)随时间(t)的变化,获得中药电化学指纹图谱.结果:半夏与水半夏的电化学指纹图谱各具特色,差异明显.结论:可以利用此方法鉴别半夏,该方法经济、简便、易行.
作者:邹桂华;李守君;沈广志 刊期: 2011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