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勇;李代英;刘崖兰;曾永兰
新生儿窒息是指出生后1min尚不能建立规则有效的自主呼吸.其发生率可高达3%~10%,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1].我院自2008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新生儿窒息患儿69例,经早期急救处理,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满顺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为完善我国医药行业运用4C会议营销提供理论上的支持和参考.方法 查阅相关文献,结合医药行业会议营销实际,对我国医药行业会议营销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结果 我国医药行业会议营销存在诸多漏洞,如:诚信危机、伪劣药品对消费者的侵害等.结论 应提高公众对4C营销理论的理解,加强医药会议营销的监管,改进医药会议营销的模式,培养医药会议营销人才,使我国医药会议营销健康发展.
作者:潘振;孙建勋;岳淑梅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黄芪注射液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探讨黄芪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影响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68例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运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和利尿剂等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治疗.2组均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肱动脉内径等参数改变,观察黄芪对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作用及对CHF患者的疗效.结果 患者经治疗1个月后,心功能分级≥Ⅲ级的患者人数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治疗后2组肱动脉血管内皮功能FMD均有显著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2组治疗后NMD、Vmean、PI、RI等参数无明显变化,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应用黄芪注射液治疗CHF有显著疗效,并且能明显改善血管内皮舒张功能.
作者:黎明;曹平;朱平先;古琼芳;梁丹清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复方沙棘籽油栓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宫颈糜烂患者97例,给予复方沙棘籽油栓,每晚1枚置入阴道内,10d为1个疗程,2~3个疗程后观察其症状及疗效.结果 97例患者中,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6.91%;轻、中、重度宫颈糜烂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93.9%和96.4%,3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白带性状及性交出血等症状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沙棘籽油栓治疗宫颈糜烂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白带异常等情况.
作者:陈素兰;廖静 刊期: 2010年第12期
各类抗生素的应用无疑给临床大量的骨科感染性疾病患者带来福音,但如何合理、有效地应用抗生素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笔者随机抽查了2009年我院骨科住院患者120例,其中应用抗生素100例占83%.现将骨科临床抗生素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白爱岐 刊期: 2010年第12期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已成为威胁妇女健康的主要疾病,常见发病年龄为28~70岁,我国妇女乳腺癌的患病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7%~10%,且呈逐渐上升的趋势[1].乳腺癌患者多为高分化癌症患者,其10年以上存活率较其他癌症患者为高,影响其预后重要的因素是患者自身的心理因素.我院通过对34例乳腺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其不良情绪和有关的心理反应对其预后的影响,并提出了护理干预对策,促进乳腺癌患者的康复,现报道如下.
作者:窦红芹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1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治疗组采用甘舒霖R和N分别于三餐前及睡前皮下注射.对照组选用磺脲类、双胍类或两者联合用药.观察2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h胰岛素(2hINS)变化情况,比较2组血糖达标时间及低血糖频率.结果 2组治疗后FPG、2hPG、FINS和2hINS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糖达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2组低血糖发生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可缩短降血糖的时间,安全有效,可长期维持良好的血糖控制.
作者:幸红香 刊期: 2010年第12期
头面部烧伤患者大多数都有耳部烧伤,处理不当易导致感染.如果烧伤严重易留耳廓畸形.我院2007年6月-2009年12月,应用湿润烧伤膏(MEBO)治疗耳部烧伤患者4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40例(67例耳)耳部烧伤患者中,男15例(25例耳),其中单耳烧伤5例;女25例(42例耳),其中单耳烧伤8例;年龄10~70岁.致伤原因:火焰烧伤20例(33例耳),烫伤13例(20例耳),硫酸烧伤7例(14例耳).
作者:林玲;王玉丽 刊期: 2010年第12期
颅脑外伤后晚发性颅内血肿(DTICH)在颅脑外伤中较常见,常因发现晚而出现继发性脑干损伤,预后不良.已成为颅脑损伤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可以通过仔细观察病情并适时复查CT,尽早确诊和治疗,改善预后的继发性脑损害.我院2007年2月-2009年12月共收治DTICH患者64例,现将其诊断、治疗体会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王克俭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对比观察皮下胰岛素泵连续注射(CSII)和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SII)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76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按患者自愿分为MSII组36例和CSII组40例.比较2组血糖控制情况、胰岛素使用情况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2组治疗后各时间段血糖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SII组餐后2h、晚餐前及睡前血糖低于MSI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胰岛素使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SII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可取得更好的血糖控制,而且不增加低血糖发生的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学鹏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绝经是妇女生殖能力停止的时间,此时妇女的卵巢功能停止体内的性激素水平变化,同时身体发生许多生理变化.绝经是一个自然现象,但绝经后的低雌激素状况将会给这些妇女带来许多的生理和心理不适,包括围绝经时期的潮热、失眠、盗汗、情绪波动以及长期雌激素缺乏产生的退行性病变如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症和泌尿生殖道萎缩问题.妇女的平均绝经年龄为50岁.
作者:张贤莉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经颈外静脉中心静脉置管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将需行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行颈外静脉置管,对照组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观察2组导管留置时间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平均导管留置时间为68d短于对照组的70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10%低于对照组的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留置导管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为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穿刺置管时并发症的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经颈外静脉穿刺行中心静脉置管,操作简便,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作者:李冬芹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电解质紊乱与尿毒症脑病的关系.方法 将550例尿素症患者中发生尿毒症脑病的62例患者作为甲组,余非发生的488例作为乙组.2组测定电解质各项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血钾的紊乱与尿毒症脑病无相关性(P>0.05);当血钠≤130mmol/L、血氯≤98mmol/L、血钙≤2.2m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8mmol/L时尿毒症脑病的发生率甲组明显高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分析,血钠、血氯及二氧化碳结合力对尿毒症脑病具有明显的影响.结论 电解质紊乱是肾功能衰竭患者并发尿毒症脑病的原因之一,治疗过程要注意纠正电解质紊乱.
作者:陆森;刘小莲;梁秋波;尹崇清 刊期: 2010年第12期
剖宫产后切口妊娠(CSP)是指妊娠着床于子宫剖宫产切口瘢痕处.随着剖宫产的增加,CSP的发生率也相应上升.由于CSP的特殊性,孕早期易出现先兆流产症状,盲目人工流产可出现人工流产不全、人工流产时大出血、子宫穿孔等,近年来倍受重视.现将我院2005年1月-2009年12月所遇到的13例相关病例总结分析如下,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以便为临床能够早期诊断、早期处理提供依据.
作者:邓兴书 刊期: 2010年第12期
肾脏是人体主要的排泄器官,由输尿管、膀胱、尿道共同组成泌尿系统,是维持人体内环境恒定的重要脏器.引起肾脏疾病的原因很多,如变态反应、感染代谢异常、药物以及任何减少肾脏血流的因素都可造成对肾脏的损害.近年来,对肾病的研究已有较深入的发展,按不同病情和病程不同阶段进行有效护理,对提高患者生命治疗和延缓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进展具有重要意义.现介绍如下.
作者:安惠旒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阴式子宫切除术临床应用体会.方法 选取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100例,按手术方式分为阴式子宫切除术(TVH)组(阴式组)50例和腹式子宫切除术(TAH)组(腹式组)50例.观察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 阴式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腹式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腹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VH是一种微创、简单易行的手术方式,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刘燕燕 刊期: 2010年第12期
颅内动脉瘤是常见脑血管疾病之一,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其主要起病形式,致死率、致残率高.在美国未破裂的颅内动脉瘤患者占人群比重的6%,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1].颅内动脉瘤破裂后再出血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隐匿性颅内动脉瘤得早期诊断和针对已破裂动脉瘤佳治疗方案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现对其诊断,治疗相关研究做一综述.
作者:陈国锋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细菌性阴道病(BV)过去称为非特异性阴道炎.1955年Gardner和Dukes首先从非特异性阴道炎患者中分离出阴道嗜血杆菌,因而称此病为阴道嗜血杆菌性阴道炎.到20世纪80年代人们发现此菌和其他嗜血杆菌不同,定名为阴道加特纳菌,改称此病为加特纳菌性阴道炎.1983年在斯德哥尔摩国际会议上选定了为简明的名称--BV,理由是其病原体不仅是阴道加特纳菌,而且还有其他厌氧菌;另外此病炎症不明显,阴道分泌物中白细胞稀少,称为阴道病比阴道炎更为恰当.
作者:裴计荣 刊期: 2010年第12期
药物性上消化道出血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之一,在临床中并不少见.为了在临床工作中尽量避免,本文收集了2007-2009年10月我院收治的药物性上消化道出血53例,对其原因及病变特点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男37例,女16例;年龄18~76岁,中位年龄56岁.均证实为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
作者:张宏英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复方醋酸环丙孕酮(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效果.方法 62例PCO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治疗组给予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2组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F-G评分,空腹血糖(FBG)、胰岛素(FIN)、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及睾酮(T)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BMI、WHR、F-G、FBG、FIN、FSH、LH、T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治疗组WHR、F-G、FBG、FIN、FSH、LH、T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后WHR、F-G评分、FBG、FIN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PCOS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袁燕 刊期: 2010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