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蒋海强;巩丽丽
目的:研究山芝麻水提物( helicteres angustifolia)体内抗鸭乙型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B virus,DHBV)的作用.方法:将DHBV-DNA阳性麻鸭随机分为山芝麻高、中、低剂量组(10,5,2.5 g·kg-1)、拉米夫定50 mg· kg -组和模型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进行干预.用药前、用药第7,14天及停药第7天,取静脉血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DHBV-DNA含量.治疗后取肝脏组织作病理学检查.结果:拉米夫定组用药后血清DHBV-DNA水平迅速降低,停药后立即反跳;山芝麻高、中剂量组用药7,14 d血清中的DHBV-DNA显著降低(P<0.05或P<0.01),停药后仍表现有持续的抑制作用;在给药及停药过程中山芝麻低剂量组血清DHBV-DNA变化不明显.镜下观察显示山芝麻高剂量组与阳性药组鸭肝脏的病理改变有一定的改善.结论:山芝麻在鸭体内有一定的抑制鸭乙型肝炎病毒DNA的作用,其作用有明显的量效和时效反应关系.
作者:黄权芳;杨辉;韦刚;林兴;张士军;黄仁彬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通过观察中药胆胰宁(DYN)对慢性胰腺炎(CP)大鼠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进而探讨该方药治疗慢性胰腺炎的机制.方法:用腹腔注射L-精氨酸的方法制造慢性胰腺炎大鼠模型.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小柴胡汤丸组,胆胰宁低、高剂量组,观察胆胰宁治疗4周后大鼠血清及胰腺组织中SOD活性和MDA含量.结果:胆胰宁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对提高大鼠血清及胰腺组织中SOD活性有统计学意义(P<0.01).胆胰宁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对降低大鼠血清及胰腺MDA含量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胆胰宁能够有效地提高慢性胰腺炎大鼠血清及胰腺组织中SOD活性,降低其血清及胰腺组织MDA的含量,能够有效地对抗慢性胰腺炎形成过程中的胰腺组织损伤,从而对慢性胰腺炎具有显著的防治作用.
作者:赵铁华;唐晓勇;盛丽;刘国安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制备葛根素-聚维酮(PVP) K30固体分散体以提高葛根素的溶出速率.方法:以PVP K30为载体,采用溶剂法制备葛根素-PVP固体分散体,并优选葛根素和PVP K30的佳比例.通过溶出试验、差示扫描量热法、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固体分散体的性质进行评价.结果:以佳比例(葛根素-PVP K30 1:3)制备的固体分散体中葛根素的溶出速率是原料药的2倍;差示扫描量热法、红外光谱及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固体分散体中葛根素以无定形形式存在,并可能与PVPK30有氢键形成.结论:采用溶剂法制备葛根素-PVP固体分散体可显著提高葛根素的溶出速率.
作者:韩立炜;张贵英;龚卫红;韩志东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Smads蛋白家族在慢性哮喘大鼠肺组织中的定位表达及其mRNA变化情况,以反映其在哮喘大鼠气道重建过程的作用.方法:24只SD大鼠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各12只.模型组以10%卵蛋白+10%氮氧化铝生理盐水ip致敏,2周后用2%卵蛋白雾化吸入1 min,隔天1次,引喘,共2周后处死.取肺组织切片(HE染色)作形态学观察;荧光免疫组化法测定Smads蛋白家族在肺组织中的定位;RT-PCR测定Smads蛋白家族mRNA的变化情况.结果:HE染色显示模型组有较明显出血,肺泡均有一定程度扩张,有慢性炎细胞浸润;荧光免疫组化法显示Smads蛋白家族均在在支气管壁和肺泡壁上表达;RT-PCR测定显示模型组Smad2 mRNA较正常组高表达(P<0.05);模型组Smad7 mRNA较正常组显著低表达(P<0.05);两组Smad4 mRNA之间无差异.结论:Smads蛋白家族与慢性哮喘关系密切,在正常与哮喘模型中都可见Smads蛋白家族的表达,在哮喘发生过程中,受体型Smad2 mRNA表达增加,抑制型Smad7 mRNA表达下降,说明TGF-β/Smad信号途径可能被活化.
作者:孙祝美;李福凤;钱鹏;赵洁;温旭杰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研究藏药甘扎嘎日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精油的化学组成及相对含量.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分离鉴定甘扎嘎日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精油化学成分并测定其相对含量.结果:甘扎嘎日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精油得率为3.08%,分离得到47个色谱峰,鉴定出40种成分,主要成分是四十四烷(30.63%)、三十六烷(20.15%)、二十八烷(16.27%)、DL-α-生育酚(8.39%)、二十七烷(6.29%)、亚麻酰氯(1.87%)和石竹烯(1.64%)等.结论: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精油是藏药甘扎嘎日的药效组分之一.
作者:热增才旦;刘斌;刘慧;董芳;王英锋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对银甲丹治疗甲亢(Graves’病)阴虚火旺型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符合西医诊断Graves’病,又符合中医“阴虚火旺证”患者共54例,随机分为银甲丹组和单用西药组,进行了3个月的疗效观察.对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血清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相关抗体及细胞因子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银甲丹组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异常的甲状腺激素水平等方面优于单用西药组(其中甲状腺肿大方面银甲丹组近43%患者治疗后恢复正常,激素水平呈明显下降接近正常水平).结论:银甲丹组治疗甲亢临床疗效优于单用西药组.
作者:叶丽芳;戴芳芳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优化天舒滴丸的制备成型工艺,并建立体外溶出度的测定方法.方法:以滴丸光滑圆整率、丸重差异、溶散时限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试验对影响因素进行考察;以阿魏酸为溶出指标,采用小杯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溶出度测定.结果:滴丸成型佳工艺-药物基质1:2,PEG6000-S40 3:1,冷却剂管口温度(25~30)℃,滴速60~65 d·min-1;滴丸在10 min内阿魏酸累积溶出率超过85%,15 min内基本溶出完全.结论:制备工艺合理,对工业化生产有帮助,所得滴丸溶出度好.
作者:张爱丽;毕宇安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养心开郁片对抑郁症模型大鼠行为活动和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造模方法为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的应激模型加孤养,观察对大鼠1%蔗糖偏嗜度、Morris水迷宫实验完成的影响.将SD大鼠随机分成6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盐酸氟西汀组、养心开郁片高、中、低剂量组(1 500,750,375 mg· kg-1).造模同时ig给药,每日1次,连续给药28 d.均按10.0 mL·kg-1给药,对照组、模型组ig等量蒸馏水.结果:养心开郁片中、低剂量组均能增加1%蔗糖水偏嗜度;高、中、低剂量组均能缩短Morris水迷宫中定位导航的潜伏期;中、低剂量组能增加空间搜索时在第四象限的持续时间和路程及穿越目标的总次数;与模型组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结论:养心开郁片可改善抑郁症模型大鼠的行为和记忆能力,具有一定的抗抑郁作用.
作者:王晓燕;孙建宁;林海;董力;畅洪异;王静怡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研究地菍提取物对实验性高血糖小鼠血糖的影响.方法:分别以葡萄糖、肾上腺素、链脲佐菌素( STZ)造成小鼠高血糖模型,动物分为空白、模型、阳性药格列苯脲或盐酸二甲双胍、地菍提取物高、中、低( 60,40,20 g·kg-1)剂量组,连续ig给药10 d,观察地菍提取物的的降糖作用.同时观察其对正常小鼠血糖的影响.结果:地菍提取物对正常小鼠血糖无影响,对葡萄糖致高血糖小鼠有显著降糖作用(P <0.05,P<0.01),对肾上腺素致小鼠急性高血糖有显著拮抗作用(P<0.01),地菍提取物高、中剂量对STZ致高血糖小鼠有显著降糖作用(P<0.01,P<0.05).结论:地菍提取物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
作者:李丽;周芳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比较不同粒径炉甘石洗剂对体外透皮渗透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以离体大鼠皮肤为渗透屏障,用滴定法测定氧化锌的渗透量,并计算透皮速率常数、滞后时间.结果:氧化锌的体外透皮渗透符合零级动力学方程,其中1000目粒径炉甘石体外渗透效果相对较好.结论:随着炉甘石粒径的减小,氧化锌的累计渗透量有增高趋势,有利于透皮渗透.
作者:张杰红;彭月;韦正;刘友平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研究和厚朴酚、青蒿索及二者联合应用在体外能否抑制人鼻咽癌CNE-2细胞的生长以及对其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MTT法检测和厚朴酚、青蒿素单独或联合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以IC50评判抗肿瘤的效果,应用金氏公式进行联合用药的结果分析;DAPI染色观察细胞的凋亡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和厚朴酚、青蒿素单独或联合作用对CNE-2凋亡率的影响.结果:和厚朴酚能显著抑制CNE-2细胞的增殖,并呈剂量依赖关系,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8.58 mg·L-1;青蒿素对CNE-2细胞生长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62.24 mg·L.-1;和厚朴酚与青蒿素联合应用对CNE-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优于各单药组,q>1.15.DAPI染色可观察到和厚朴酚与青蒿素联合组核碎裂、凋亡小体,而单药组则不明显;凋亡分析显示联合用药组作用48 h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各单药组.结论:和厚朴酚单独能够杀伤CNE-2细胞,并呈量-效关系,青蒿素单独作用不杀伤CNE-2细胞,两者联合应用对CNE-2细胞具有协同杀伤作用.
作者:王春玲;赖小平;吴安国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方药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大鼠肝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 alpha,PPARα)mRNA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蛋白表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高脂饲料喂养大鼠12周建立NAFLD模型后,造模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疏肝组、健脾组、综合组、三七脂肝丸组和自然恢复组.除模型组继续高脂饮食外,其余各组均以基础饲料喂养,治疗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ig,其他各组给予相应蒸馏水ig.治疗8周后,腹主动脉采血,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脂、肝功能及肝脂;常规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RT-PCR法检测肝组织PPARα mRNA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TNF-α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药物治疗各组及自然恢复组肝脏脂变程度明显减轻;血脂、肝脂、肝功能指数明显降低(P<0.01);肝组织PPARα mRNA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调(P<0.05),以疏肝组、健脾组、综合组上调尤为明显(P <0.01);TNF-α阳性细胞表达明显减少(P<0.01),而以疏肝组、健脾组趋势为显著.结论:疏肝健脾方药对高脂饮食诱导的NAFLD大鼠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上调PPARαmRNA和下调TNF-α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作者:冯高飞;杨钦河;纪桂元;王文晶;何秀敏;张玉佩;李树成;闫海震;黄进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在建立《伤寒论》常用73味“药力”的基础上,根据“药证相应”、“方证相应”原理,将《伤寒论》中药、方、证全部放到一个具有客观的相对精确数据要求的数学模型中,试图用现代数学语言解析中医的临床经验、药物性能和辨证术语,客观展现抽象的中医概念,可视化方证对应规律.方法:应用数学方法、计算机模型法和计算机软件技术对《伤寒论》方证质点对应规律进行空间描述并进行数学三维解析及量化表达.结果:在获得有关《伤寒论》药、方、证量化数据的基础上,将《伤寒论》方证对应质点图形化、量化显示在模型软件的空间坐标系中,通过数学三维解析使传统的中医方证对应规律图形化、量化表达.结论:利用模型软件可以清晰地演示《伤寒论》中药、方、证质点在三维空间的变化轨迹,可视化方证对应规律的同时,也客观展示了中医辨证论治的思辨过程,为中医的量化模式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
作者:路振宇;包巨太;王国权;郑彩慧;齐峰;晏斌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以丙烯酸酯压敏胶为基质制备阿魏化痞膏贴膏剂,对制备工艺进行初步优化.方法:通过测定贴膏剂的持黏力和180°剥离强度结合外观指标优化贴膏剂组方.结果:优化过的阿魏化痞膏贴膏剂组方为水0.40g,乙醇0.30 g,丙烯酸酯压敏胶4.50 g,丙烯酸树脂0.30 g.贴膏剂,平均180°剥离强度0.33 kN·m-1,平均持黏力15.45 h.结论:贴膏剂外观指标良好.
作者:苏玉珂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联合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寻常座疮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56例,予中药内服联合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对照组44例子中药内服.2组均15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药内服联合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寻常痤疮疗效优于单纯内服中药.
作者:陈永忠;符扬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观察醉鱼草苷Ⅳ对大鼠贮脂细胞株(HSC-T6)增殖及活化的影响.方法:用不同质量浓度的醉鱼草苷Ⅳ处理HSC-T6,采用噻唑蓝(MTT)法测定醉鱼草苷Ⅳ对HSC-T6增殖的影响.采用20,14,9.8,6.86 mg·L-1醉鱼草苷Ⅳ干预细胞24 h,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Ⅰ型胶原(Col-Ⅰ),Ⅲ型胶原(Col-Ⅲ)mRNA的表达;Annexin V/PI双染色法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醉鱼草苷Ⅳ对HSC-T6凋亡的影响.结果:醉鱼草苷Ⅳ可显著抑制HSC-T6的增殖,且呈明显的量效关系.醉鱼草苷Ⅳ(6.86 mg·L-1)对HSC-T6 Col-ⅢmRNA表达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醉鱼草苷Ⅳ(9.8 mg·L-1)对细胞分泌羟脯氨酸(Hyp)和HSC-T6 Col-Ⅰ mRNA表达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P<0.01)及对HSC-T6具有显著的诱导凋亡作用(P<0.01),从而达到抗肝纤维化的作用.结论:醉鱼草苷Ⅳ可体外抑制HSC-T6的增殖和活化,对肝纤维化有潜在的干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贮脂细胞增殖及细胞外基质的合成有关.
作者:陈月圆;李典鹏;黄永林;卢凤来;刘金磊;文永新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研究千里光花挥发油成分及其抑菌活性.方法:利用同时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采用杯碟法对千里光花挥发油进行了抑菌活性研究.结果:从挥发油中共分离出42个化合物,鉴定出28个化合物,占总挥发油的89.59%,主要成分为(E)罗勒烯(14.60%),橙花叔醇(13.57%),α-蒎烯(12.95%),(Z)罗勒烯(11.67%),2-萘胺(6.98%);千里光花挥发油对枯草芽孢杆菌具有抑制作用,而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都没见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分析结果可为千里光花的综合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甘秀海;王瑞;梁志远;赵超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以贵阳中医学院2所附属医院为调查代表单位,调研中医内科临床处方饮片用量,明确贵阳市临床饮片用量的现状和特点.方法:采用分层抽样和简单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收集各门诊中医内科内服汤剂处方12 461张,构建中药饮片用量数据库,基于Weka数据挖掘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明确了贵阳市300味中药的中医内科临床用药频次、相应的用量区间及其与《中国药典》规定用量的符合率,大多数中药的临床用量为(3~6],(9~12],(12~15]3个区间,剂量多集中在10,12,15,20,30 g.结论:贵阳市中医内科临床饮片用量状况和特点与全国整体饮片用量状况和特点基本一致.
作者:李玲;周涛;贺祝英;梅璇;孙明玉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优选地锦草滴丸的制备工艺.方法:以外观质量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设计试验对各影响因素进行考察,从药物与基质配比、冷凝柱长、滴头内径等方面进行选择.结果:滴丸成型佳工艺为PEG4000-PEG6000(1:7)为基质,药物与基质的质量比1:3,药液熔融温度(82±2)℃,冷凝液甲基硅油,冷凝柱长15 cm,冷凝温度(1~3)℃,滴头内径3.0 mm,滴速30 d-min -1.结论:选取的处方及滴制工艺合理、简便.所制滴丸外观质量好,丸重差异小.
作者:杜艳;丁红;韩奋 刊期: 2011年第20期
主要对中药经鼻腔给药研究进行文献整理和分析.研究表明,中药经鼻腔给药可以在鼻腔起局部治疗作用,或经鼻吸收后向脑内递药发挥中枢治疗作用,还可以起到治疗全身性疾病的作用.综述了近年来中药经鼻腔给药的实验研究及临床运用,主要包括鼻用制剂国内现状、中药经鼻腔给药基础实验研究(给药途径的选择、剂型的选择、辅料的选择、体外释药评价、药代动力学研究、药效学研究、脑靶向性、安全评价)、中药鼻用制剂的临床观察实例研究,并对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中药经鼻腔给药临床疾病治疗应用和中药鼻用制剂新药开发提供参考.
作者:邬伟魁;张海燕;宋伟;贺娅;李芳;郑琴;杨明 刊期: 2011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