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文版护生核心能力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廖瑞雪;刘彦慧;王媛婕;高佳

关键词:护生, 核心能力, 信度, 效度
摘要:目的 评价中文版护生核心能力量表(CINS)信、效度.方法 采用经Brislin法翻译并修订的中文版CINS,对266名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运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中文版CINS总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66,各维度Cronbachs'α系数为0.827~0.951,Guttman分半信度为0.828,各维度Guttman分半系数为0.724~0.942,重测信度为0.737,内容效度为0.956,量表各维度间的相关系数为0.491~0.781(P<0.01),各维度与总量表之间的相关系数值为0.738~ 0.884(P<0.01).探索性因子分析抽取5个因子,累计解释的总方差为66.404%.结论 中文版CINS具有较高的信、效度,可用于护生核心能力的评估.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美沙酮维持治疗者中枢神经递质功能的变化

    目的 检测美沙酮维持治疗(methadone maintenance treatment,MMT)患者脑神经递质功能及脑功能指数,了解其大脑功能的变化特点.方法 应用脑涨落图仪(EFG)采集58例MMT患者及44例健康成年人的脑电功率信号,分析MMT患者脑神经递质变化的特点及各神经递质与脑功能状态的相关性.结果 (1)与对照组相比,MMT组的神经递质实测功率普遍降低,其中γ-氨基丁酸(GABA)[(17.73±3.54)μV2 vs.(121.48±44.64) μV2,P<0.01)、谷氨酸(Glu)[(42.18±12.84) μV2 vs.(105.31±34.95) μV2,P<0.05]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MMT组的GABA[(17.10±51.72)μV2 vs.(78.67±10.93) μV2,P<0.001]、Glu[(30.48±21.61) μV2 vs.(69.23±42.26) μV2,P<0.001]相对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五羟色胺(5-HT)[(297.18±31.54)μV2 vs.(280.18±31.54) μV2,P<0.01]、乙酰胆碱(Ach)[(235.08±37.72) μV2 vs.(217.23±40.60) μV2,P<0.05]、去甲肾上腺素(NE)[(164.11±33.05) μV2 vs (146.39±30.80) μV2,P<0.01]、多巴胺(DA)[(98.87±22.48) μV2 vs.(91.49±21.04) μV2,P<0.05]则升高,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 MMT组的全脑总功率低于对照组[(1012.01±195.09) μV2 vs.(1775.94±458.99) μV2,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兴奋抑制指数(2.19±1.46 vs.0.99±0.47,P<0.001)及相对熵[(89.45±9.71)% vs.(75.48±9.97)%,P<0.01]高于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MMT组各种神经递质功率与全脑总功率均具有正相关,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Glu与兴奋抑制指数(r=0.264,P<0.05)、NE与血管舒缩指数则有正相关,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269,P<0.05),5-HT(r=-0.276,P<0.05)和DA(r=-0.375,P<0.01)分别与相对熵存在负相关,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MT患者的大脑功能显著降低,神经递质的兴奋性和抑制性明显失衡.

    作者:龚斌;朱千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医务人员食源性疾病相关知识、诊疗态度和诊疗行为的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辖区内医务人员对食源性疾病的认知度和态度、行为的现状.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辖区内三甲医院和社区医院的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共调查332名医务人员,普遍缺乏食源性疾病相关知识,合格率为34.33%,而诊疗态度及诊疗行为合格率达到88.88%和98.19%.三甲医院医务人员在食源性疾病相关知识的得分[(6.49±2.18)分]低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7.04±2.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诊疗态度及诊疗行为方面的得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食源性疾病相关知识的宣贯有助于医务人员改善对食源性疾病警觉态度,进而有助于改善监测漏报行为.

    作者:陈志;朱紫杭;周文;余少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齐拉西酮对脂多糖损伤海马神经干细胞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齐拉西酮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损伤后海马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活性的作用及其凋亡的影响.方法 建立体外大鼠海马NSCs的LPS损伤细胞模型,分为对照组(sham组)、LPS组、LPS+齐拉西酮组(包括1μmol/L、5μmol/L、10 μmol/L和20 μmol/L等4个不同剂量组),药物作用48 h或72 h后,采用WST-1试剂检测细胞活性,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试剂盒检测乳酸脱氢酶释放情况,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1)细胞活力:作用48 h后,与对照组(吸光度值0.380±0.029)相比,LPS组(吸光度值0.265±0.047)细胞活力显著下降(P<0.01),而LPS+齐拉西酮5μmol/L组(吸光度值0.316±0.008)组与LPS+齐拉西酮10 μmol/L组(吸光度值0.321±0.006)则显著提升其活力(与LPS相比较,均P<0.05).作用72 h后的细胞活力结果与48 h相似,LPS组细胞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LPS+齐拉西酮5μmol/L组与LPS+齐拉西酮10μmol/L组则缓解了LPS对其活力的抑制.(2)LDH检测结果显示,作用48 h或72 h后,LPS组LDH的释放水平显著高于sham组(均P<0.01),而LPS+齐拉西酮5μmol/L组与LPS+齐拉西酮10 μmol/L组的LDH释放水平均显著低于LPS组(均P<0.01).(3)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的结果显示,作用48 h后,与对照组[(9.15±1.54)%]相比,LPS组[(22.67±2.15)%]凋亡百分率显著上升(P<0.01),而LPS+齐拉西酮5μmol/L组[(18.45±3.84)%]组与LPS+齐拉西酮10 μmol/L组[(17.87±2.29)%]则显著抑制其凋亡(与LPS相比较,均P<0.05).作用72 h后,LPS组的凋亡百分率[(15.70±2.97)%]仍然显著高于对照组[(8.45±1.04)%],而LPS+齐拉西酮10 μmol/L组[(10.52±1.42)%]则显著低于LPS组(P<0.05).结论 适当浓度的齐拉西酮能抑制LPS导致的海马NSCs损伤,这一作用可能是其发挥神经保护效应的细胞学基础之一.

    作者:徐斌;安治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及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1)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及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蛋白和bFGF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组和IGF-1治疗组,制备脑缺血模型,分别于脑缺血后12h、24 h、3d、7d采用改良mNSS评分量表评价大鼠的运动、感觉、平衡功能及反射等神经功能,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缺血皮层bFGF蛋白表达的变化,采用RT-PCR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缺血皮层bFGF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在12h、24 h、3d、7d各时间点,IGF-1治疗组的mNSS评分值[(8.67±1.21)分,(7.50±1.52)分,(4.33±1.03)分,(3.67±1.37)分]均低于脑缺血组[(11.0±1.26)分,(9.83±1.33)分,(7.83±1.17)分,(7.17±1.72)分](P<0.05).IGF-1治疗组各时间点bFGF蛋白表达均较脑缺血组升高(P<0.05),尤其是脑缺血后12h有统计学意义(P<0.01).IGF-1治疗组各时间点bFGF mRNA表达均较脑缺血组高(P<0.05),脑缺血后24 h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IGF-1可促进脑缺血大鼠的神经功能恢复,可能与调控bFGF蛋白和bFGF mRNA表达有关.

    作者:郭丽;郭艳峰;赵宗茂;马树成;孙国柱;刘晓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老年抑郁症与认知功能损害

    老年抑郁症(late life depression,LLD)是指老年期(≥60岁)这一特定人群的抑郁症,常伴随认知功能损害[1],近年来老年抑郁症认知功能损害逐渐得到人们关注,本文简要综述老年抑郁症认知功能损害主要领域,并阐述各认知功能领域间相互关系以及抗抑郁药治疗与认知功能相互影响,为伴有认知功能损害的老年抑郁症患者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作者:廖文象;张向荣;张志珺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神经肽Y基因转染对大鼠癫痫发作及海马磷酸化Tau蛋白的影响

    目的 探讨神经肽Y基因(rAAV2/1-hNPY-EGFP)转染对大鼠癫痫发作行为、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及其海马磷酸化Tau蛋白的影响.方法 将实验组动物分为3组:对照组、KA组及NPY组,每组24只.NPY组向侧脑室注射10μl的rAAV2/1-NPY-EGFP(滴度为5×1011v.g./ml),KA组向侧脑室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对照组在海马CA3区及侧脑室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利用视频监视系统观察注射后2周和4周各组大鼠癫痫发作情况、发作潜伏期以及EEG,同时应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大鼠海马中磷酸化Tau蛋白的表达.结果 (1)2周时NPY组大鼠行为学发作级别[(12.13±8.06)分]与KA组相比[(12.10±8.07)分]无明显差异(P>0.05),4周时NPY组大鼠行为学发作级别降低[(6.06±3.78)分]、发作潜伏期延长[(79.06± 8.83) min]、脑电图癫痫波放电频率减少、波幅降低(P<0.05),对照组无发作;(2)与对照组相比,KA组和NPY组大鼠在2周和4周时磷酸化Tau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增加(P<0.05);与KA组相比(1.87±0.23 RQ value),4周时NPY组大鼠海马组织中磷酸化Tau蛋白表达水平(1.15±0.16 RQ value)显著降低(P<0.05).结论 磷酸化Tau蛋白在癫痫大鼠海马组织中的表达变化与癫痫发作密切相关;rAAV2/1-hNPY-EGFP基因转染可以明显减轻大鼠癫痫发作级别,并可延长发作潜伏期.rAAV2/1-hNPY-EGFP基因转染可能通过抑制KA诱导的大鼠癫痫发作时磷酸化Tau蛋白的表达而发挥抗癫痫作用.

    作者:李娜;李文玲;董长征;娄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平衡功能与注意力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索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平衡功能与注意力之间的相关性,指导临床干预和训练ADHD.方法 采用Sunlight公司生产的Tetrax平衡仪,对124例6.0~ 14岁ADHD儿童及对照组进行平衡功能测试,同时采用持续操作性测试(CPT)评估儿童注意力情况,分析平衡功能与注意力的相关性.结果 (1)ADHD儿童平衡功能与正常儿童有差异.小学低年级组ADHD儿童在F1、F2-F4和F5-F6频段的傅立叶参数数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小学高年级组ADHD儿童在F2-F4和F5-F6频段的傅立叶参数数值高于对照组(P<0.05);初中组ADHD儿童在四个频段的傅立叶参数与正常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2)ADHD儿童平衡功能与注意力的相关性:小学低年级ADHD儿童综合注意力商数与F2-F4、F5-F6、F7-F8存在负相关(P=0.018,0.009,0.010;rs=-0.146,-0.203,-0.189),视觉注意力商数与F1、F2-F4、F7-F8存在负相关(P=0.043,0.039,0.046;rs=-0.062,-0.071,-0.112);小学高年级ADHD儿童综合注意力商数与F5-F6、F7-F8存在负相关(P=0.015,0.033;rs=-0.217,-0.172),视觉注意力商数与F1、F7-F8存在负相关(P=0.037,0.045;rs=-0.051,-0.101);初中组ADHD儿童视觉注意力商数与F7-F8存在负相关(P=0.038;rs=-0.114).结论 ADHD儿童的平衡功能比正常儿童差,ADHD儿童平衡功能逐渐发育成熟;ADHD儿童平衡功能与注意力(尤其是视觉注意力)存在内在联系.

    作者:魏艳;张枫;杨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系统家庭动力学自评问卷亲子报告的一致性

    目的 探索系统家庭动力学自评问卷亲子报告的一致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系统家庭动力学自评问卷(self-rating scale of systemic family dynamics,SSFD)研究了639例10~18岁正常儿童及其父母对家庭动力学评价的一致性,以及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 父母与子女对SSFD四个维度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父母对家庭气氛、个性化和疾病观念三个维度的评分低于子女的评分(均P<0.01),而父母对系统逻辑的评分高于子女的评分(P<0.01);父母与子女对SSFD的报告呈正相关性,但一致性程度为中等偏下水平(r=0.15~0.38,均P<0.01).一致性水平由高到低分别为家庭气氛、个性化、系统逻辑、疾病观念.父母及子女年龄对SSFD亲子报告的一致性有影响.结论 虽然父母与子女对SSFD的报告均可用来对家庭动力学进行评定,但需注意年龄及亲子评分的差异性对研究结果的影响.

    作者:陈一心;李沙沙;陈建平;陈图农;詹明心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上海市心理热线接线员现状调查

    良好的支持系统可以保护危机当事人免于自杀的危险[1-2].心理热线能作为危机人员的社会支持资源,能提供及时、方面、匿名的服务,达到安抚情绪、消除危机、预防自杀的效果[3],也能在突发社会事件提供心理援助[4-5].与此同时,心理热线亦能起到心理保健的宣传作用,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心理热线接线员作为一线人员,提供直接的服务,然而,国内对其的研究不多,主要涉及对接线员专业背景的描述:接线员主要由精神科、其他临床医学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等组成.

    作者:李小平;王建玉;张海音;张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氟西汀治疗神经性贪食患者的功能磁共振成像初步研究

    目的 探讨抗抑郁剂氟西汀对神经性贪食(bulimia nervosa,BN)患者脑功能的影响.方法 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和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 BN诊断标准的患者7例,分别于治疗开始前和氟西汀(20 mg/d)治疗3个月后进行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检查.正常对照7例,于人组时接受一次fMRI检查.功能成像为组块设计,包括食物图片序列和非食物图片序列,均来自国际情绪图片系统(international aective picture system,IAPS),由计算机自动呈现.所有受试者完成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17)和对fMRI刺激图片的Likert Scale-likelihood态度评估.结果 BN患者治疗前脑激活强度和体积均较正常对照减小(P<0.05),在食物图片刺激下双侧前额叶及左侧杏仁核激活增强;经氟西汀治疗后脑激活强度和体积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1),食物图片下激活强的脑区为右侧颞叶、小脑坡、双侧前额叶,杏仁核未出现阈值以上激活.结论 氟西汀可改善BN患者贪食症状,同时使前额叶及边缘系统的异常激活减弱,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前额叶及边缘系统的5-羟色胺能系统功能变化相关.

    作者:曹静;吴宇洁;王美娟;石中永;朱荣申;申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体外循环心脏瓣膜手术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状况及影响因素

    目的 调查体外循环心脏瓣膜手术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患者一般资料问卷、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Connor-Davidson韧性量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对广东省4所“三甲”医院心血管外科的208例体外循环心脏瓣膜手术患者分别在术前1d、出院前1d进行调查.结果 体外循环心脏瓣膜手术患者术前1d疾病不确定感的总体均分为(99.09±11.41)分,92.3%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水平处于中等.出院前1d疾病不确定感的总体均分为(90.33±10.32)分,91.8%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水平处于中等.年龄、心脏瓣膜病类型、心脏瓣膜手术次数、乐观及屈服对疾病不确定感水平有显著正向影响,家庭平均月收入、自强、心理韧性总分及面对应对方式对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水平有显著负向影响.结论 体外循环心脏瓣膜手术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水平处于中等,年龄、家庭平均月收入、心脏瓣膜病类型、心脏瓣膜手术次数、心理韧性与应对方式是疾病不确定感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

    作者:李亚洁;谢文鸿;李梅;余艳;林康兴;潘永毅;庄素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生物反馈干预对大学生运动员赛前心理应激的影响

    心理应激是运动员训练和赛前常见的现象.研究发现34.15%的运动员存在轻度的心理问题,而焦虑抑郁情绪、担心比赛失利等心理应激的因素对训练比赛成绩有明显影响[1].因此,对运动员心理应激进行干预,对提高竞技体育水平有重要意义.国内外研究比较公认认知行为技术对运动员心理应激干预有良好效果,然而既往研究大多以高水平专业运动员为研究对象,且使用认知、生物反馈、音乐等多种方法综合干预,需要较高的心理干预技术水平[2-3].这一现状使其研究结果在大众竞赛运动中的应受到限制.结合心理训练程序的生物反馈系统以其简单易操作在临床患者、军人中有良好应用,在大学生运动员群体的研究尚未见报道[4-5].本研究以遵义医学院参加贵州省大学生运动会的大学生运动员为研究对象,探讨生物反馈训练对大学生运动员赛前心理应激的干预效果.

    作者:田峰;欧薇;张海;史玉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文版护生核心能力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目的 评价中文版护生核心能力量表(CINS)信、效度.方法 采用经Brislin法翻译并修订的中文版CINS,对266名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运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中文版CINS总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66,各维度Cronbachs'α系数为0.827~0.951,Guttman分半信度为0.828,各维度Guttman分半系数为0.724~0.942,重测信度为0.737,内容效度为0.956,量表各维度间的相关系数为0.491~0.781(P<0.01),各维度与总量表之间的相关系数值为0.738~ 0.884(P<0.01).探索性因子分析抽取5个因子,累计解释的总方差为66.404%.结论 中文版CINS具有较高的信、效度,可用于护生核心能力的评估.

    作者:廖瑞雪;刘彦慧;王媛婕;高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内皮抑素联合放疗治疗肺癌脑转移及其获益人群筛选的临床研究

    目的 评价内皮抑素联合放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瘤的临床疗效及其获益人群.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分层随机方法,将80例肺癌脑转移瘤患者分为联合组和单放组,观察两组患者的近期有效率、总生存时间、脑水肿指数变化、不良反应;同时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80例患者原发病灶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VEGFR2)蛋白表达情况,并对以上观察指标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内皮抑素联合放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瘤,和单纯放疗相比,能够明显改善脑水肿(t=4.9,P=0.000),没有明显的毒副反应(P>0.05);在近期有效率方面,在总体人群(n=80)组中虽然有提高(90% vs 75%,x2=3.11,P=0.0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然而在VEGFR2阳性亚组(93% vs 67.7%,x2=6.31,P=0.012)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总生存率(OS)方面,总人群组(P=0.35,95% CI:0.25~1.30)和VEGFR2阳性亚组(P=0.109,95% CI:0.40~ 1.34)中联合内皮抑素治疗,中位生存时间均未见获益.结论 内皮抑素联合放疗同步治疗肺癌脑转移瘤,在VEGFR2蛋白高表达人群中,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改善脑水肿,提高近期有效率,无明显的并发症和毒副反应.

    作者:蒋晓东;丁曼华;乔云;刘毅;刘亮;戴鹏;宋大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下丘脑腹外侧视前区通过抑制结节乳头体核对大鼠睡眠觉醒的调控作用

    目的 研究睡眠调节中枢下丘脑腹外侧视前区(VLPO)与觉醒调节关键区域结节乳头体核(TMN)之间的联系在大鼠睡眠-觉醒周期调控中的作用.方法 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TMN+ACSF&VLPO+ ACSF组)与实验组(TMN+ ACSF&VLPO+ L-Glu组,TMN+ Bic&VLPO+ ACSF组,TMN+Bic&VLPO+L-Glu组),采用脑立体定位技术确定大鼠VLPO以及TMN插管位置并进行核团内微量注射和多导睡眠描记技术等方法观察和记录大鼠睡眠的变化.结果 与TMN+ACSF&VLPO+ACSF组(n=8)相比,TMN+ACSF&VLPO+L-Glu组(n=7)VLPO内微量注射L-谷氨酸(L-Glu)可使大鼠觉醒减少(42.30±3.75,P<0.01),非快动眼睡眠(NREM)和总睡眠时间(TST)增多(61.97±3.41,P<0.01;77.68±3.74,P<0.01),快动眼睡眠(REM)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TMN+ACSF&VLPO+L-Glu组(n=7)相比,TMN+Bic&VLPO+L-Glu组(n=8)中荷包牡丹碱(Bicuculline,Bic)和L-Glu相继分别微量注射于TMN和VLPO后,大鼠觉醒增加(79.22±3.93,P<0.01),NREM(34.82±3.23,P<0.01)和REM(5.97± 1.10,P<0.05)以及TST(40.79±3.92,P<0.01)减少,即TMN注射Bic可拮抗L-Glu在VLPO引起的促睡眠作用.结论 VLPO可通过GABAA受体抑制TMN神经元活动而产生促睡眠作用.

    作者:吴芳;张瑾;丁睿;江传玮;解敏;许奇;丁丁;王烈成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卵巢切除联合束缚应激对小鼠抑郁样行为及海马齿状回神经前体细胞的影响

    目的 探讨卵巢切除联合束缚应激对小鼠抑郁样行为的诱导是否有协同作用,小鼠抑郁样行为是否伴随海马齿状回颗粒下区(SGZ)神经前体细胞状态的变化.方法 C57B/L小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单纯卵巢切除组,单纯束缚应激组,卵巢切除联合束缚应激组,假手术组.束缚应激21 d后,通过旷场实验、蔗糖偏好实验、强迫游泳实验检测小鼠抑郁样行为反应.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海马SGZ区Ki67及DCX表达,并做细胞计数.结果 卵巢切除联合束缚应激21d后体质量为(18.70±0.25)g,和假手术组[(20.96±0.24)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卵巢切除联合束缚应激21 d后,强迫游泳时间延长至(165.60±9.60)s,和假手术组[(140.28± 12.30)s]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可见探索行为减少,蔗糖偏好率下降,单独卵巢切除或束缚应激对小鼠抑郁样行为影响相对较小.卵巢切除联合束缚应激导致小鼠SGZ区Ki67阳性细胞数为8.6± 2.4/section,DCX阳性细胞数为4.2±1.4/section,和假手术组[Ki67为(16.7±2.5/section);DCX为(12.6±2.3/section)]比较,明显减少(P<0.05).结论 雌激素水平低下联合束缚应激对抑郁发病有协同作用,并抑制海马SGZ区神经前体细胞功能状态.

    作者:莫晓丹;王芳;许辉;尹洁;宋焱峰;景玉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团体心理训练研究及其在军事飞行人员中的应用

    军事飞行人员所从事的飞行活动是现代社会中复杂的劳动类型之一,由于其职业的特殊性使他们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存在许多可能影响身心健康的因素,如训练任务重、安全压力大、人际交往少和职业认同不高等,由此容易产生焦虑、抑郁、敌对等心理问题.这些问题若得不到及时的处理,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重者还可能成为飞行安全隐患,因此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训练.目前许多国家的空军把心理训练也纳入军事训练当中,作为军事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据资料显示,每年心理训练的时间和内容占整个军事、政治训练的比例,美军达到14%,英军为13%,前苏军为12.8%,法军为9%,日军为7.8%.但传统的心理训练存在耗时长、见效慢、人员要求较高等问题,不符合飞行部队的现状.因此迫切需要寻找一种受众面广、耗时少、见效快的心理训练方式.

    作者:杨柳;宋华淼;徐珀;杨蕾;彭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慢性应激对大鼠海马线粒体解偶联蛋白4及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慢性应激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线粒体解偶联蛋白4(UCP4)及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的应激制作抑郁症大鼠模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模型组.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海马组织细胞凋亡率、线粒体膜电位;用酶标仪检测乳酸脱氢酶(LDH)含量;用免疫组化检测神经细胞数目;用Western blot法检测UCP4及Bcl-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慢性应激干预后,模型组中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率[(4.35±0.19)%]和LDH含量[(445.5±91.70)U/mg)]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0.34±0.06)%,(167.2±63.40) U/mg)]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72.50±4.25)个],模型组中海马组织神经细胞数目[(45.30±2.54)个]和线粒体膜电位有所下降.模型组中UCP4及Bcl-2蛋白水平表达下调.结论 抑郁症大鼠海马组织存在明显的神经元凋亡坏死,这可能与线粒体膜电位下降,UCP4及Bcl-2蛋白表达下调有关.

    作者:常庚;许晶;张文娣;牟真;常翼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躯体共病的现状和挑战

    重性精神疾病(Serious Mental Illness,SMI),如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和重性抑郁障碍等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人际关系、工作和独立生活的能力,同时也是造成患者躯体疾病患病率和死亡率不断升高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目前,SMI患者的躯体健康状况十分严峻,躯体共病的发生率不断升高,已经成为21世纪医学研究的严峻挑战[1].

    作者:马欣荣;侯彩兰;贾福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度中心度的研究

    目的 运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度中心度(degree centrality,DC)的分析技术,从网络节点的角度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与正常儿童进行比较研究,探讨ADHD功能脑区的病理机制.方法 学龄期ADHD患儿与正常儿童各30名分别进行静息态fMRI扫描,使用度中心度的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ADHD组DC值较正常组低的脑区,右侧后扣带回、左内侧额上回、右侧顶下小叶、右侧额中回、左侧额上回、右侧额上回(t=-5.21,-3.53,-4.87,-4.21,-3.56,-4.0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HD组DC值较正常组高的脑区,小脑前叶、右侧枕中回、左侧中扣带回、右侧中扣带回(t=4.27,4.25,4.80,5.3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默认网络及前额叶区域DC值的降低引起中心结构的破坏,认为与ADHD患儿在记忆认知、执行控制等方面的障碍有关;在DC值增高的脑区,可能与ADHD脑功能失调代偿作用,引起执行控制障碍、注意力下降等症状有关.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度中心度技术为多动症儿童认知障碍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作者:江凯华;沈惠娟;李红新;高敏;易阳;吴婷;屠文娟;张琴芬;董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济宁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