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痰热清注射液保留灌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观察

齐占华

关键词:肺炎, 支原体, 痰热清注射液, 保留灌肠, 小儿
摘要:目的 观察痰热清注射液保留灌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2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治疗组4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保留灌肠治疗,并对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主要临床症状、体征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疗程亦明显缩短.结论 痰热清保留灌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效果显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胺碘酮、普罗帕酮、美托洛尔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胺碘酮、普罗帕酮、美托洛尔3种药物分别静脉注射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发作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我院急诊和住院治疗的73例PSVT患者,随机分成胺碘酮组(30例)、普罗帕酮组(22例)和美托洛尔组(21例),分别缓慢静脉注射胺碘酮、普罗帕酮或美托洛尔,比较终止PSVT的有效性及不良反应.结果 胺碘酮组治疗后有效23例,无效7例,有效率76.7%;普罗帕酮组治疗后有效17例,无效5例,有效率77.3%;美托洛尔组治疗后有效17例,无效4例,有效率81.0%,3组治疗PSVT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观察到3组治疗后有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3种药物都能安全、有效地终止PSVT.

    作者:杨成奎;王惜诵;靳海东;胡静;谭清慧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针刀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针刀疗法对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膝骨关节炎患者75例,其中针刀组50例,针灸组25例;采用Lequesne等的膝骨关节炎严重性指数对每例患者疗程结束前、后进行评分,以患者治疗前后总积分的变化来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针刀组有效率为98%,优良率为80%;而针灸组有效率为92%,优良率为56%.2组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5),而优良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与传统针相比,针刀治疗膝骨关节炎具有易获得高效针感、疏经通络祛邪作用迅速而完全等特点,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吕春云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单纯性肥胖儿童与糖代谢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单纯性肥胖儿童与糖代谢的关系.方法 抽查单纯性肥胖儿童(肥胖组)与健康儿童(对照组)各50例,应用生化法检测空腹与餐后2h血糖.结果 单纯性肥胖儿童有血糖异常,空腹与餐后2h血糖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提示单纯性肥胖儿童可能成年后患糖尿病危险性增大.

    作者:李中会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腹针治疗中风后难治性不欲食60例

    不食欲是中风患者常见而难治的症状,轻可10~20余日不欲食,重者可1~2个月不欲进食.笔者近1年来用腹针疗法治疗60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吕玉良;贾志洪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活血祛风定痛方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活血祛风定痛方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46例,给予活血祛风定痛方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 本组病例总有效率73.91%.随访3个月痊愈病例无复发.结论 活血祛风定痛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显著.

    作者:谭文英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HLA-B27检测在强直性脊柱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HLA-B27抗原检测在强直性脊柱炎(AS)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使用ELISA法对450例健康体检者(非AS对照组)、462例AS疑似患者(AS疑似组)和80名AS患者(AS组)进行HLA-B27抗原检测.结果 非AS对照组、AS疑似组和AS组的HLA-B27阳性率分别为3.3%、48.9%和92.5%,AS组、AS疑似组的HLA-B27阳性率明显高于非AS对照组(P<0.01),AS组的HLA-B27阳性率明显高于AS疑似组(P<0.01).结论 HLA-B27抗原与AS疾病相关,检测HLA-B27抗原对疑似AS患者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虹;顾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马兜铃酸肾病并发泌尿系肿瘤1例并文献复习

    马兜铃酸肾病( aristolochic acid nephropathy,AAN)患者可并发泌尿系统肿瘤,国内外有不少研究报道.由于发病隐匿,对此病的认识不够,易导致临床漏诊、误诊,延误治疗.现将我院收治的马兜铃酸肾病并发泌尿系肿瘤1例并结合文献复习如下.

    作者:杜娟;靳蕊霞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

    慢性盆腔炎常由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疗,或患者体质较差,病程迁延所致.慢性盆腔炎病情较顽固,当机体抵抗力较差时,可有急性发作,给妇女的健康、生育及工作生活都带来很大影响.我院于2006~2007年采用中药保留灌肠和西药腹腔灌注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董翠霞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脑血管性疾病和继发癫痫病30例临床分析

    脑血管病又称脑卒中,是神经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多见于老年人,近几年趋向年轻化,其发病率以及致残率很高,是三大死亡原因之一[1].本文主要对脑血管疾病继发脑癫痫的30例病例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爱菊;赵凤芹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双虎清肝颗粒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

    目的 观察双虎清肝颗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联用双虎清肝颗粒(12g/次,每天2次)和拉米夫定(100mg,每天1次),对照组单用拉米夫定(100mg,每天1次),疗程均为6个月.应用RIA法分别检测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各组患者血清LN、HA、PCⅢ、CIV的含量.结果 治疗后2组血清LN、HA、PCⅢ、CIV含量均明显下降(P<0.05或0.01),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双虎清肝颗粒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具有明显的干预作用.

    作者:于占国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培氟沙星的不良反应及其防治

    培氟沙星(Pefloxacin)属第3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其化学结构是在诺氟沙星的哌嗪环对位氮原子上的氢被甲基所取代而成.与诺氟沙星比较,培氟沙星在体内分布广泛,在脑脊液中也有较高浓度,主要在肝脏代谢,通过肾和肝脏排泄,血浆半衰期长达10~13h.

    作者:陈斌;雷招宝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加强手术室质量管理控制医院感染

    医院质量管理是医院各项工作的综合性系统化素质管理,是医院各部门和各科室质量管理工作的综合反映.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疗、护理、科研、教学中起重要作用.为达到质量管理的制度化、程序化、标准化,我院手术室多年来通过运用<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标准>,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及相关制度,对医院感染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和监控,无菌切口感染率<0.5%,具体质量管理措施如下.

    作者:鲜玉梅;曲志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颌间牵引治疗陈旧性颞颌关节脱位5例

    颞颌关节急性脱位在临床上多见,复位也较容易,而陈旧性脱位在临床上不多见[1].陈旧性颞颌关节脱位多因患者反应迟钝,久卧病床,家属观察不细等原因而不能发现.近几年,笔者遇到5例此病患者,均采用颌间牵引法复位,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乔红曼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癌症患者的心理调查与护理

    癌症是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对癌症的研究已从单纯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笔者通过对134例癌症患者调查分析,阐述与癌症相关的社会、心理因素以及心理护理对策.

    作者:李爱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胸膜腔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胸膜腔注射尿激酶对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91例结核性胸膜炎并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51例),2组均予以全身化疗及抗炎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尿激酶于胸膜腔内注射.观察2组患者胸水量、胸水吸收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 胸水15d以内吸收者,治疗组72.5%(29/40),对照组为37.3%(19/51);胸膜肥厚粘连发生率,治疗组35.0%(14/40),对照组为72.5%(37/5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膜腔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英欣;支慧琰;韩俊杰;张继萍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产后出血207例的临床分析

    产后出血是孕产妇死亡的前三位原因之一,并居高不下.虽产后出血常在无预警的情况下发生,但与产妇产前高危因素紧密相关.因此,如何及时处理产前高危因素,评估病情,有效及时处理产后出血,降低孕产妇死亡,是当前处理的重点.回顾我院2007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住院分娩产妇8 470例中产后出血270例(2.44%)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敏莹;周璇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思连康与杜秘克联用对肝硬化并发重度腹水患者血清内毒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思连康与杜秘克联用对肝硬化并发重度腹水患者血清内毒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39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9例)和治疗组(20例),对照组应用左氧氟沙星治疗,治疗组联用思连康与杜秘克治疗.检测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内毒素水平.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在治疗后15d、30d血清内毒素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间比较,治疗后15d血清内毒素水平降低的平均幅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0d血清内毒素水平降低的平均幅度治疗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思连康与杜秘克联用可降低肝硬化并发重度腹水患者的血清内毒素水平,且优于应用左氧氟沙星.

    作者:袁玉成;笱晓葵;曹胡林;刘正广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清开灵注射液与输液配伍的稳定性研究

    目的 研究清开灵注射液与输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用显微计数法分别测定清开灵注射液与输液配伍前后药液的不溶性微粒数.结果 配伍溶液中不溶性微粒显著多于配伍前(P<0.05),不溶性微粒的数量与放置时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 清开灵注射液与输液配伍后稳定性在规定限度内,仍可能诱发药物不良反应,应引起重视.

    作者:陈颖;曹烨民;堵玉萍;钱晓琴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心肌梗死患者家属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

    心肌梗死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心脑血管疾病之一.对于心肌梗死患者,家属是重要的看护者和社会支持来源.患者出院后家庭是患者疾病康复的主要场所,家属又是患者的主要照顾者.笔者通过了解家属对心肌梗死健康教育的需求情况,旨在为今后开展针对家属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作者:郑静;黄丽娇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环丙沙星致过敏性疱疹伴休克1例

    患者,女,37岁,体重52kg.因不规则阴道出血半年余,于2008年10月8日来院就诊,经妇科及B超检查确诊为子宫肌瘤,收入院并行子宫次全切术.

    作者:权开道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