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艳;陈静
目的 评价手法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治疗老年人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4年3月-2007年3月应用手法复位可调式外固定架固定治疗老年人桡骨远端骨折60例,术后随访3个月~3年,以临床疗效和X线片表现为指标,按照Jakim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分.结果 60例患者,优40例,良16例,优良率为93.3%.结论 手法复位可调式外固定架固定是一种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良好方法 .
作者:倪杰 刊期: 2009年第10期
对非甲~非戊型肝炎患者进行血循环内自身抗体的检测结果做一回顾性分析总结,了解其检出率与疾病的相关性.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对2007年2月-2009年3月在我院住院及门诊的非甲~非戊型肝炎患者210例,其中女115例,年龄9~75岁,中位年龄55岁.男95例,年龄19~79,中位年龄33岁.所有患者进行血循环内抗核抗体(ANA)、抗线粒体抗体(AMA)、抗平滑肌抗体(SMA)、抗肝肾微粒体抗体(LKM)检测.
作者:黄亚芝;苏雅拉图 刊期: 2009年第10期
肝炎肝硬变进入失代偿期后,提示肝病已进入晚期.由于患者免疫功能明显减退,加之住院时间较长,发生院内感染较常见.我科自1998年以来对失代偿期肝炎肝硬变院内感染进行观察,并对部分患者预防性使用氧氟沙星,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山 刊期: 2009年第10期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医疗保险制度的逐步深入与完善,人们的自我保健、自我药疗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不少患者为了节约时间,减少药费支出,自主使用非处方药(Over the counter,OTC),指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调配、销售,而且不用医疗专业人员指导,患者按照说明书即可安全使用的药物.
作者:吴丽萍 刊期: 2009年第10期
供应室是向全院提供各种无菌器械和其他物品的重要科室,工作质量与医院感染、热源反应的发生密切相关,直接影响医疗和护理质量的效果,甚至患者的生命安全.灭菌效果是否合格,对降低医院感染,尤其是控制外源性感染的发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而使用性能良好的灭菌器是保证灭菌效果的关键.
作者:赵莉莉;杨志红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2种通气模式对重症COPD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ICU重症COPD患者19例,随机分为经面罩双相气道正压通气(BiPAP)组9例,经人工气道行A/C通气模式组10例.比较2组通气模式对重症COPD患者的治疗价值.观察2组机械通气2h前后PaCO2、PaO2、pH值、呼出气CO2分压(PECO2)、死腔气量与潮气量比值(VD/VT)变化.结果 A/C通气组患者PaCO2下降明显大于BiPAP组(P<0.01),PaO2、pH变化值A/C通气组升高于BiPAP组(P<0.01).PECO2变化值A/C通气组显著高于BiPAP组,VD/VT显著低于BiPAP通气组(P<0.01).结论 2种通气模式均对于重症COPD患者有应用价值,但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通气模式.
作者:李永 刊期: 2009年第10期
阑尾周围脓肿常以右下腹疼痛后肿块而就诊,本文报道我院26例阑尾周围脓肿患者,根据手术结果对该组病例进行了回顾性的诊断分析,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26例病例中,男15例,女11例,年龄14~37岁.临床主要症状表现以下腹疼痛、发热、恶心、呕吐、乏力为主.3例患者出现不完全性肠梗阻症状.26例患者临床均疑有肿块,诊断前全部做腹部超声、心电图及常规检查,12例行CT检查,所有病例经手术及病理诊断证实为阑尾周围脓肿.
作者:蔡忠凤;贾雪莉;杨红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应用单纯程序超滤对容量负荷过度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72例维持性透析患者随机分2组,单纯程序超滤透析组(A组,n=36)和标准透析组(B组,n=36).分别观察2组患者在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在透析中、透析后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皆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在不同时间段及总时间内低血压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纯程序超滤模式可有效预防过度容量负荷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低血压的发生.
作者:蒋红梅;何正宏 刊期: 2009年第10期
近年来,宫腔镜因具有不开腹、无切口、恢复快等优点,在妇产科的检查与治疗中被越来越多应用.从2000年我院开展宫腔镜手术以来笔者就参与手术前后的护理工作,现将宫腔镜手术的护理及术中配合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卢媛媛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标准大骨瓣减压较常规骨瓣减压治疗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和优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科近年收治263例重型颅脑损伤 (GCS≤8分)患者,治疗组135例[含特重治疗亚组 (GCS≤5分)54 例]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术减压,对照组128例 (含特重对照亚组49 例)采用常规骨瓣减压.术后6个月,比较GCS评分和并发症.结果 治疗组疗效为71.1%高于对照组的5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重治疗亚组疗效为63.0%显著高于特重对照亚组的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因继发颅内高压而再次手术的发生率为2.22%低于照组的10.94%(P<0.05),术后治疗组发生迟发性血肿和对侧硬膜下积液的发生率为9.63%高于对照组的1.56%(P<0.05).2组患者术后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大骨瓣减压治疗重型,尤其是特重型颅脑损伤,能提高治疗效率;减少因继发颅内高压而再次手术的发生;但术后迟发血肿和对侧硬膜下积液增多.
作者:何祥中;张帆;薛少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是一种内分泌常见病,临床表现涉及全身各个器官,有时与某些疾病症状相似,易被临床医师所忽略.本文选取6例误诊病例,予以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郭菁 刊期: 2009年第10期
带教是指护理实习生在临床带教老师的专业指导下利用护理程序为患者实施全面的护理.针对我科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制定出相应的对策,报道如下.
作者:朱登凤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社区综合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82例在我院内科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1例,2组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取社区综合干预措施,持续6个月.结果 干预组的干预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健康及不良行为的改善也优于对照组(P<0.05和P<0.01). 结论 社区综合干预可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何荣忠 刊期: 2009年第10期
胸腔闭式引流管是胸科常见的一种引流管,用于外伤性或自发性气胸、血胸、脓胸及肺癌、心脏等开胸手术的引流.其目的是引流胸膜腔内渗液、渗血及气体,重建胸膜腔内负压,维持纵隔的正常位置,促进肺膨胀.由于胸膜腔内具有特殊的负压结构,若护理不当,极易造成致命的危险.根据多年临床护理工作经验,现总结胸腔闭式引流管护理观察要点如下.
作者:杨晖;黄妙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近年来酒的生产量及人均消耗量明显增加.酒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近年来嗜酒者呈上升趋势.长期大量饮酒不仅会对躯体造成伤害,对社会的危害性也在增加,因酗酒造成家庭不和离婚的比例较高,因酒精依赖住院率也逐年增加,应引起充分重视.
作者:苏艳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通心络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11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4粒,每天3次,连用4周为1个疗程;低分子肝素钙5 000U,皮下注射,每12小时1次,连用7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9%优于对照组的7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或P<0.05),且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心络与低分子肝素合用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研究及应用.
作者:乔艳;陈静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手术是妇科肿瘤治疗的方法之一,妇科手术患者术后存在9种常见不适症状(盆腔创面牵拉痛、腰背酸痛、膀胱牵扯痛、盆腔下坠感、肠蠕动痛、腹部伤口痛、静脉穿刺点痛、肩胛骨下牵拉痛、腓肠肌痛).其中,盆腔创面牵拉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症状(64.29 %)[1].
作者:布朝霞;黄小金 刊期: 2009年第10期
颞颌关节功能紊乱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病因复杂.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多与精神因素、缺牙、过度磨损、长期单侧咀嚼或长期咀嚼食物过猛以及寒冷刺激,不良姿势等原因引起.当其构成的关节肌肉和神经功能失调时就会产生下颌运动异常,关节区疼痛,弹响或杂音等一系列症状,即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1].
作者:乔红曼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丙泊酚静脉复合麻醉在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方法 将90例胃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30例.B组静脉推注丙泊酚,BF组与BM组分别以芬太尼和咪唑安定诱导后,再静脉推注丙泊酚.观察3组MAP、HR、SpO2、丙泊酚的总剂量、意识恢复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等.结果 3组HR均明显减慢,MAP降低,与检查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SpO2在检查前后均无明显变化(P>0.05).BF组与BM组的丙泊酚总用量均明显少于B组,BM组与B组清醒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明显长于B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泊酚复合小剂量的芬太尼用于胃镜检查安全、有效,可以减少丙泊酚的用量,麻醉苏醒快,无明显不良反应,其效果优于单纯丙泊酚和丙泊酚复合小剂量的咪唑安定.
作者:杨锋;马晓燕;马永东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与恶性肿瘤相关的心理社会危险因素.方法 运用心理评定量表对60例已明确诊断的恶性肿瘤患者及55例一般情况与之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分别进行测评,包括生活事件评定量表(LES)、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结果 恶性肿瘤患者在病前经历的负性生活事件频数及刺激量、神经质得分、消极应对方式得分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而内外向得分、积极应对方式得分、主观社会支持及支持的利用度得分显著低于健康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恶性肿瘤发病的心理社会危险因素为负性生活事件的频数、神经质人格、主观社会支持.结论 心理社会因素是恶性肿瘤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应加强对某些个体的心理社会干预.
作者:韩藏佩;张明;姜达;郭燕;王莉 刊期: 2009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