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培哚普利和坎地沙坦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和颈动脉重塑疗效观察

普开菊;何正宏

关键词:高血压, 左室肥厚, 培哚普利, 坎地沙坦, 颈动脉血管重构
摘要:目的 探讨培哚普利和坎地沙坦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左心室肥厚(LVH)及颈动脉重塑的疗效.方法 将142例伴LVH的EH患者随机分为培哚普利组(n=44)、坎地沙坦组(n=55)和联合治疗组(n=43).设定目标血压值为收缩压(SBP)<140mm Hg和舒张压(DBP)<90mm Hg.3组患者分别口服起始剂量培哚普利4mg/d、坎地沙坦4mg/d和培哚普利4mg/d加坎地沙坦4mg/d.随访4周,若血压未能达标,则增加剂量,大剂量为培哚普利8mg/d加坎地沙坦8mg/d.同时3组患者均口服氢氯噻嗪25mg/d,总疗程均为36周.检测治疗前后24h动态血压、心率(HR)、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舒张末期后壁厚度(LVPW)、左室质量指数(LVMI)和心胸比率(CTR),检测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内径(ID)及IMT/ID.结果 (1)3组治疗后24h SBP、24h DBP均分别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而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组治疗后LVDd、IVST、LVPW、LVMI、HR和CTR均分别较治疗前显著性降低(P<0.05),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IMT减小、ID增加、IMT/ID比值改善(P<0.05或P<0.01),其中联合治疗组疗效为显著(P<0.05或P<0.01).结论 培哚普利和坎地沙坦联合用药在逆转LVH、抑制心脏交感活性及改善颈动脉重塑方面较培哚普利或坎地沙坦单独用药具有更为显著的作用,且这些作用独立于降压疗效之外.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牙冠延长术在过短上前牙的应用分析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和医师都逐渐意识到牙龈对笑容的影响,开始关注临床牙冠过短、牙龈暴露过多的问题.以往对上前牙过短的诊断,除了外伤、龋坏、切缘磨耗等原因造成的牙冠缺损外,多考虑解剖冠长度不足或牙龈增生,往往忽略了牙槽嵴顶的位置及其生物学宽度[1].而单纯的龈切术,可致牙龈重新增生.因此要想成功解决上前牙临床冠短的问题,必须正确诊断病因,仔细考虑生物学宽度和龈牙结合关系,从而设计出完善的治疗方案.

    作者:王新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特殊人群使用非处方药时应注意的问题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医疗保险制度的逐步深入与完善,人们的自我保健、自我药疗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不少患者为了节约时间,减少药费支出,自主使用非处方药(Over the counter,OTC),指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调配、销售,而且不用医疗专业人员指导,患者按照说明书即可安全使用的药物.

    作者:吴丽萍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缩宫素用于减少药物流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缩宫素用于减少药物流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 将369例药物流产的早孕患者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187例给予缩宫素肌注,对照组182例不使用任何其他药物,观察2组阴道出血量及月经恢复时间.结果 研究组阴道出血量少于近似月经量者多于对照组,多于月经量者少于对照组,月经恢复时间为(28±3.0)d短于对照组的(34±3.2)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缩宫素在减少药物流产后阴道流血方面具有良好的疗效,而且价格低廉,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雷瑞兰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长托宁在无痛结肠镜检查前用药的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长托宁在无痛结肠镜检查前用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60例预约结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长托宁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30例,均采用芬太尼、丙泊酚静脉麻醉.其中A组在麻醉前10min静脉注射长托宁,B组无麻醉前用药.记录BP、HR、SpO2及口干程度的变化,记录检查时间,术后清醒时间及丙泊酚用量.结果 与B组比较,A组在麻醉后3、6、10min时BP、HR、SpO2表现稳定(P<0.05),诱导后呼吸暂停例数明显减少(P<0.01).A组在诱导前和清醒后的口干程度评分均明显大于B组(P<0.01),A组丙泊酚使用量少于B组(P<0.05).结论 在无痛结肠镜检查前使用长托宁,可明显减少麻醉药品对呼吸、循环的影响,并可减少腺体分泌,减少丙泊酚用量,可常规使用.

    作者:杨戟;周泽钢;邱燕文;何志文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培哚普利和坎地沙坦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和颈动脉重塑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培哚普利和坎地沙坦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左心室肥厚(LVH)及颈动脉重塑的疗效.方法 将142例伴LVH的EH患者随机分为培哚普利组(n=44)、坎地沙坦组(n=55)和联合治疗组(n=43).设定目标血压值为收缩压(SBP)<140mm Hg和舒张压(DBP)<90mm Hg.3组患者分别口服起始剂量培哚普利4mg/d、坎地沙坦4mg/d和培哚普利4mg/d加坎地沙坦4mg/d.随访4周,若血压未能达标,则增加剂量,大剂量为培哚普利8mg/d加坎地沙坦8mg/d.同时3组患者均口服氢氯噻嗪25mg/d,总疗程均为36周.检测治疗前后24h动态血压、心率(HR)、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舒张末期后壁厚度(LVPW)、左室质量指数(LVMI)和心胸比率(CTR),检测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内径(ID)及IMT/ID.结果 (1)3组治疗后24h SBP、24h DBP均分别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而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组治疗后LVDd、IVST、LVPW、LVMI、HR和CTR均分别较治疗前显著性降低(P<0.05),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IMT减小、ID增加、IMT/ID比值改善(P<0.05或P<0.01),其中联合治疗组疗效为显著(P<0.05或P<0.01).结论 培哚普利和坎地沙坦联合用药在逆转LVH、抑制心脏交感活性及改善颈动脉重塑方面较培哚普利或坎地沙坦单独用药具有更为显著的作用,且这些作用独立于降压疗效之外.

    作者:普开菊;何正宏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肥胖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78例麻醉分析

    我院自2007年3月-2009年2月行肥胖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78例.现将麻醉处理体会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78例肥胖患者(体质量指数BMI>30kg/m2),均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年龄29~70岁,ASA Ⅱ~Ⅲ级,全组患者合并高血压29例、慢性支气管炎5例、糖尿病13例,均经内科治疗后手术.

    作者:赵兵;丁红彬;苏秀霞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下排汽式灭菌器与脉动真空灭菌器性能对比分析

    供应室是向全院提供各种无菌器械和其他物品的重要科室,工作质量与医院感染、热源反应的发生密切相关,直接影响医疗和护理质量的效果,甚至患者的生命安全.灭菌效果是否合格,对降低医院感染,尤其是控制外源性感染的发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而使用性能良好的灭菌器是保证灭菌效果的关键.

    作者:赵莉莉;杨志红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丙泊酚静脉复合麻醉在胃镜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丙泊酚静脉复合麻醉在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方法 将90例胃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30例.B组静脉推注丙泊酚,BF组与BM组分别以芬太尼和咪唑安定诱导后,再静脉推注丙泊酚.观察3组MAP、HR、SpO2、丙泊酚的总剂量、意识恢复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等.结果 3组HR均明显减慢,MAP降低,与检查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SpO2在检查前后均无明显变化(P>0.05).BF组与BM组的丙泊酚总用量均明显少于B组,BM组与B组清醒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明显长于B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泊酚复合小剂量的芬太尼用于胃镜检查安全、有效,可以减少丙泊酚的用量,麻醉苏醒快,无明显不良反应,其效果优于单纯丙泊酚和丙泊酚复合小剂量的咪唑安定.

    作者:杨锋;马晓燕;马永东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2008年度我院门急诊处方合理用药评价

    随着现代医药科学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发现和合成了越来越多的药物,用药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同时疾病谱的变化使病种也越来越复杂,因此联合用药非常多见,但同时也存在诸多不合理用药现象,而造成许多不良反应或危害,甚至导致死亡.

    作者:乔日升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幽门螺杆菌与结石性胆囊炎形成的研究进展

    目前,结石性胆囊炎仍然保持着较高的发病率,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结石性胆囊炎危害机体的关键是胆结石对胆囊的损害,因其所在位置不同及对胆囊壁的反复刺激而造成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变化,甚至危及生命.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和耐药菌的出现,胆系感染的菌株也不断发生变化,菌群结构随之变迁,自1982年Warren等[1]从胃黏膜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近二十余年来的研究表明它是上消化道疾病感染的主要细菌.

    作者:郝晓尊;王会生;郝玉杰;崔庆贵;牛建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中国驻黎巴嫩维和二级医院过期药品处理办法和程序

    中国驻黎巴嫩维和二级医院承担的任务,是为达1 000人的维和部队提供卫勤保障,每天诊治40名伤病员,收容20名7d内可归队的伤员进行住院治疗和护理,并为1~2名患者提供重症监护.为此,要保证60d足够的医用物资和耗材,如有需要还应具有补给一级医疗机构的能力. 在适当的时候,还要对当地群众给予一定的人道主义援肋,因此,所携带药品物资一般比联合国规定的数量要多.

    作者:王月兵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酮康唑预防阴茎术后勃起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酮康唑预防阴茎术后自发性勃起的临床效果.方法 61例准备行阴茎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2组患者分别于术后给予酮康唑和己烯雌酚,观察阴茎术后自发性勃起的状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3%,而对照组为7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酮康唑可做为一种安全有效的预防阴茎术后自发性勃起的药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柴文玲;安永贵;安永寿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深化门诊导医服务理念,提高导医自身价值

    门诊是医院向社会提供医疗服务的主要窗口,而导医服务又是创造医院良好形象的重要内容之一.我院要求导医护士要做到微笑服务,患者进入门诊大厅,首先看到的便是端庄礼貌的导医护士,让人倍感亲切.导医护士能够指引患者正确就医,为患者提供方便,从而赢得宝贵的治疗时间.

    作者:张颖颖;于淑英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应用原则

    中药注射剂是以中药材为原料,经提取、分离、精制等步骤制成的灭菌制剂.它改变了中药传统的给药方式,具有药效迅速、生物利用度高、剂量更准确、适用于不宜口服或急重症的病例,并可使某些药物发挥定向或定位给药等特点,在医疗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随着中药注射剂越来越广泛地应用,特别是近年来由于鱼腥草、刺五加、茵栀黄、双黄连等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其不良反应报道不断增加,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已引起高度关注.

    作者:刘继红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舒肝健胃丸联合多潘立酮及法莫替丁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舒肝健胃丸联合吗丁啉及法莫替丁片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BRG)肝胃不和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65例肝胃不和型BRG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给予口服多潘立酮片、法莫替丁片治疗,治疗组35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疏肝健胃丸治疗,治疗28d后观察患者症状变化及内镜检查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1.43%高于对照组的63.33%;疗程结束后6个月,治疗组复发率为20.00%低于对照组的3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疏肝健胃丸联合多潘立酮片、法莫替丁片治疗肝胃不和型胆汁返流性胃炎(BRG)疗效显著,在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方面更显优势.

    作者:高进军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检测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前S1(PreS1)抗原检测在乙型肝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173例携带乙型肝炎病毒(HBV)患者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进行乙肝5项,HBV PreS1抗原检测,HBV DNA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按试剂说明书操作,对结果 进行分析.结果 173例HBV患者血清中乙肝标志物不同模式与HBV PreS1抗原、HBV DNA及ALT阳性检出结果 ,在各组模式中,1组PreS1抗原阳性检出率高为70.0%.1组与2、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与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reS1抗原与HBV DNA两者之间结果 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同时存在着一定的交叉阳性及阴性现象.PreS1抗原的存在与肝功能的损害也有一定的关系.结论 PreS1抗原与HBV呈不同程度相关性,是病毒感染复制的指标,较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敏感,对临床判断HBV复制和疾病预后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黄超群;卢丽萍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210例非甲~非戊型肝炎患者自身抗体检验结果观察

    对非甲~非戊型肝炎患者进行血循环内自身抗体的检测结果做一回顾性分析总结,了解其检出率与疾病的相关性.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对2007年2月-2009年3月在我院住院及门诊的非甲~非戊型肝炎患者210例,其中女115例,年龄9~75岁,中位年龄55岁.男95例,年龄19~79,中位年龄33岁.所有患者进行血循环内抗核抗体(ANA)、抗线粒体抗体(AMA)、抗平滑肌抗体(SMA)、抗肝肾微粒体抗体(LKM)检测.

    作者:黄亚芝;苏雅拉图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手术显微镜下泪小管断裂吻合术探讨

    目的 探讨手术显微镜下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中的疗效,提高泪小管断裂吻合术的成功率.方法 利用手术显微镜直视下寻找断端远端,插入直径1mm硬膜外尼龙导管作为泪小管内支撑物,吻合泪小管断端.结果 108例均一次吻合成功.术后8~12周拔管,随访6个月~2年,治愈88例占81.5%,好转14例占13.0%,未愈6例占5.5%.结论 手术显微镜下行泪小管断裂吻合术成功率高,操作准确方便.

    作者:江惠燕;李斌;徐剑容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苦参素胶囊联合干扰素-α1b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苦参素胶囊联合干扰素-α1b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40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2组患者均以干扰素-α1b作为基础抗病毒治疗.治疗组加用苦参素胶囊,对照组加用甘草酸二铵胶囊.疗程均24周.观察临床症状、肝功能、病毒指标及HBV-DNA阴转率.结果 2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均有改善,治疗组血清HBV-DNA阴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苦参素胶囊联合干扰素-α1b能较好地改善肝内炎症,保护肝细胞,提高干扰素抗病毒效果.

    作者:鲁美武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B3亚型1例

    B3亚型极其少见,其鉴定主要根据红细胞抗原的强度,特点进行分类,将发现的1例B3亚型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患者,男,27岁,2008年因桡骨骨折在延边医院进行手术.正定型与抗A无反应性,与抗B呈混合外观,反定型为B型,经血型血清学检查,确定为B3亚型.

    作者:金玉顺;金仙玉;全花 刊期: 2009年第10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