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陈达明

关键词:来氟米特, 甲氨蝶呤, 类风湿性关节炎, 疗效
摘要:目的 观察来氟米特治疗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活动期RA患者70例,分为治疗组38例,给予来氟米特20mg,口服,每天1次;对照组32例,给予甲氨蝶呤15mg,口服,每周1次,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后症状、体征、不良反应及实验室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2组患者的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0.01或P<0.05),其中疼痛度、压痛指数、实验室检查、红细胞沉降率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9.47%、87.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来氟米特能够显著缓解症状,改善病情,可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B3亚型1例

    B3亚型极其少见,其鉴定主要根据红细胞抗原的强度,特点进行分类,将发现的1例B3亚型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患者,男,27岁,2008年因桡骨骨折在延边医院进行手术.正定型与抗A无反应性,与抗B呈混合外观,反定型为B型,经血型血清学检查,确定为B3亚型.

    作者:金玉顺;金仙玉;全花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宫颈癌放疗患者的护理

    宫颈癌是我国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而放射治疗是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以腔内照射配合体外照射的方法普遍,其适应范围广,疗效好[1].我科2005年6月-2007年5月对收治的130例宫颈癌患者行体外+腔内放射治疗的同时,加强心理护理、健康指导、饮食护理,和放射性直肠炎、放射性膀胱炎的护理,所有患者原发病灶得到有效控制,明显减轻了并发症带来的不适与痛苦,提高了护理质量,现将护理情况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侯学慧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临床护士职业暴露与职业防护

    护士职业暴露是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过程中,意外地被含有病原体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破损的皮肤、黏膜或被含有病原体的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刺破皮肤从而感染某种可经血液传播疾病的病原体.

    作者:陶长红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舒肝健胃丸联合多潘立酮及法莫替丁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舒肝健胃丸联合吗丁啉及法莫替丁片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BRG)肝胃不和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65例肝胃不和型BRG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给予口服多潘立酮片、法莫替丁片治疗,治疗组35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疏肝健胃丸治疗,治疗28d后观察患者症状变化及内镜检查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1.43%高于对照组的63.33%;疗程结束后6个月,治疗组复发率为20.00%低于对照组的3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疏肝健胃丸联合多潘立酮片、法莫替丁片治疗肝胃不和型胆汁返流性胃炎(BRG)疗效显著,在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方面更显优势.

    作者:高进军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小儿热惊厥的家庭预防与急救指导

    热惊厥是儿科常见的急症,多由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引起,主要发生在6个月~3岁的小儿,5岁以后少见,患病率为2%~5%[1],复发率为34.65%[2].一般病初出现高热,突然出现惊厥,患儿家长十分焦急,但急救知识有限,不知如何处理,部分家长采取一些不正确的处理方法,如给正在惊厥的患儿喂水、猛烈摇晃、强制按压抽搐的患儿等,不仅会造成误吸、误伤,还会造成骨折和窒息甚至耽误治疗而引起脑损伤[3],特别是对学习记忆的影响[4].因此,对公众普及急救知识,提高公众急救意识十分必要.现就笔者对小儿热惊厥的家庭预防急救的经验报道如下指导.

    作者:马学梅;高丽萍;王秀萍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长托宁在无痛结肠镜检查前用药的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长托宁在无痛结肠镜检查前用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60例预约结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长托宁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30例,均采用芬太尼、丙泊酚静脉麻醉.其中A组在麻醉前10min静脉注射长托宁,B组无麻醉前用药.记录BP、HR、SpO2及口干程度的变化,记录检查时间,术后清醒时间及丙泊酚用量.结果 与B组比较,A组在麻醉后3、6、10min时BP、HR、SpO2表现稳定(P<0.05),诱导后呼吸暂停例数明显减少(P<0.01).A组在诱导前和清醒后的口干程度评分均明显大于B组(P<0.01),A组丙泊酚使用量少于B组(P<0.05).结论 在无痛结肠镜检查前使用长托宁,可明显减少麻醉药品对呼吸、循环的影响,并可减少腺体分泌,减少丙泊酚用量,可常规使用.

    作者:杨戟;周泽钢;邱燕文;何志文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幽门螺杆菌与结石性胆囊炎形成的研究进展

    目前,结石性胆囊炎仍然保持着较高的发病率,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结石性胆囊炎危害机体的关键是胆结石对胆囊的损害,因其所在位置不同及对胆囊壁的反复刺激而造成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变化,甚至危及生命.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和耐药菌的出现,胆系感染的菌株也不断发生变化,菌群结构随之变迁,自1982年Warren等[1]从胃黏膜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近二十余年来的研究表明它是上消化道疾病感染的主要细菌.

    作者:郝晓尊;王会生;郝玉杰;崔庆贵;牛建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胸腔闭式引流管护理观察要点

    胸腔闭式引流管是胸科常见的一种引流管,用于外伤性或自发性气胸、血胸、脓胸及肺癌、心脏等开胸手术的引流.其目的是引流胸膜腔内渗液、渗血及气体,重建胸膜腔内负压,维持纵隔的正常位置,促进肺膨胀.由于胸膜腔内具有特殊的负压结构,若护理不当,极易造成致命的危险.根据多年临床护理工作经验,现总结胸腔闭式引流管护理观察要点如下.

    作者:杨晖;黄妙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肥胖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78例麻醉分析

    我院自2007年3月-2009年2月行肥胖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78例.现将麻醉处理体会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78例肥胖患者(体质量指数BMI>30kg/m2),均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年龄29~70岁,ASA Ⅱ~Ⅲ级,全组患者合并高血压29例、慢性支气管炎5例、糖尿病13例,均经内科治疗后手术.

    作者:赵兵;丁红彬;苏秀霞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标准大骨瓣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标准大骨瓣减压较常规骨瓣减压治疗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和优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科近年收治263例重型颅脑损伤 (GCS≤8分)患者,治疗组135例[含特重治疗亚组 (GCS≤5分)54 例]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术减压,对照组128例 (含特重对照亚组49 例)采用常规骨瓣减压.术后6个月,比较GCS评分和并发症.结果 治疗组疗效为71.1%高于对照组的5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重治疗亚组疗效为63.0%显著高于特重对照亚组的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因继发颅内高压而再次手术的发生率为2.22%低于照组的10.94%(P<0.05),术后治疗组发生迟发性血肿和对侧硬膜下积液的发生率为9.63%高于对照组的1.56%(P<0.05).2组患者术后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大骨瓣减压治疗重型,尤其是特重型颅脑损伤,能提高治疗效率;减少因继发颅内高压而再次手术的发生;但术后迟发血肿和对侧硬膜下积液增多.

    作者:何祥中;张帆;薛少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肺炎克雷伯菌呼吸道分离株头孢菌素β-内酰胺酶检测

    目的 了解我院肺炎克雷伯菌(KP)呼吸道分离株头孢菌素β-内酰胺酶(AmpC)的携带情况、基因型特点及耐药状况.方法 收集我院2005~2007年呼吸道分离的54株KP,以头孢西丁(FOX)耐药筛选耐药株;用碱裂解法提取耐药株质粒;采用PCR扩增AmpC基因,并对其产物进行测序以确定其基因型;对FOX耐药株进行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SBLs) 表型确证试验;用K-B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54株KP中29株FOX耐药; 22株AmpC阳性,测序后均为DHA-1型;24株ESBLs表型确证试验阳性;AmpC阳性KP对碳氢霉烯类100%敏感,对其他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耐药.结论 KP呼吸道分离株AmpC酶检出率高,流行基因型为DHA-1,产AmpC酶菌株的ESBLs携带率高,耐药情况严重.

    作者:李红林;卢月梅;吴劲松;吴伟元;刘侠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替米沙坦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替米沙坦(美卡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91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常规组28例行常规治疗,替米沙坦组31例为替米沙坦加常规治疗,联合组32例为替米沙坦与辛伐他汀加常规治疗.疗程1个月,并监测尿β2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结果 替米沙坦组及联合治疗组尿β2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在治疗后明显下降;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组与替米沙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米沙坦联合辛伐他汀可明显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尿白蛋白,防止病情进展.

    作者:刘青员;徐昌辉;徐书灿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用药情况的分析及其对策

    目的 探讨我院现住患者抗菌药物实时检查规范临床合理使用情况.方法 由医教科牵头,随机抽检科室,采取临床医师和药师共同参与的检查模式,对现住患者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实时检查.结果 进行阶段性总结为我院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培训资料.结论 实施抗菌药物应用检查,实时对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有效措施.

    作者:杨辉;黄玉玲;许沧海;刘佩坚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检测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前S1(PreS1)抗原检测在乙型肝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173例携带乙型肝炎病毒(HBV)患者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进行乙肝5项,HBV PreS1抗原检测,HBV DNA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按试剂说明书操作,对结果 进行分析.结果 173例HBV患者血清中乙肝标志物不同模式与HBV PreS1抗原、HBV DNA及ALT阳性检出结果 ,在各组模式中,1组PreS1抗原阳性检出率高为70.0%.1组与2、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与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reS1抗原与HBV DNA两者之间结果 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同时存在着一定的交叉阳性及阴性现象.PreS1抗原的存在与肝功能的损害也有一定的关系.结论 PreS1抗原与HBV呈不同程度相关性,是病毒感染复制的指标,较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敏感,对临床判断HBV复制和疾病预后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黄超群;卢丽萍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妇科肿瘤术后使用自控镇痛泵的护理

    手术是妇科肿瘤治疗的方法之一,妇科手术患者术后存在9种常见不适症状(盆腔创面牵拉痛、腰背酸痛、膀胱牵扯痛、盆腔下坠感、肠蠕动痛、腹部伤口痛、静脉穿刺点痛、肩胛骨下牵拉痛、腓肠肌痛).其中,盆腔创面牵拉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症状(64.29 %)[1].

    作者:布朝霞;黄小金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阿莫西林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致不良反应差异分析

    阿莫西林(amoxicillin)别名羟氨苄青霉素,是20世纪70年代用于临床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该药抗菌谱广、杀菌能力强,对胃酸稳定,口服吸收率在90%以上,并且不受食物影响.主要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感染以及白喉、百日咳、伤寒、败血症、心内膜炎等.

    作者:鄢清元;徐俐瑜;雷招宝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210例非甲~非戊型肝炎患者自身抗体检验结果观察

    对非甲~非戊型肝炎患者进行血循环内自身抗体的检测结果做一回顾性分析总结,了解其检出率与疾病的相关性.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对2007年2月-2009年3月在我院住院及门诊的非甲~非戊型肝炎患者210例,其中女115例,年龄9~75岁,中位年龄55岁.男95例,年龄19~79,中位年龄33岁.所有患者进行血循环内抗核抗体(ANA)、抗线粒体抗体(AMA)、抗平滑肌抗体(SMA)、抗肝肾微粒体抗体(LKM)检测.

    作者:黄亚芝;苏雅拉图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特殊人群使用非处方药时应注意的问题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医疗保险制度的逐步深入与完善,人们的自我保健、自我药疗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不少患者为了节约时间,减少药费支出,自主使用非处方药(Over the counter,OTC),指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调配、销售,而且不用医疗专业人员指导,患者按照说明书即可安全使用的药物.

    作者:吴丽萍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培哚普利和坎地沙坦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和颈动脉重塑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培哚普利和坎地沙坦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左心室肥厚(LVH)及颈动脉重塑的疗效.方法 将142例伴LVH的EH患者随机分为培哚普利组(n=44)、坎地沙坦组(n=55)和联合治疗组(n=43).设定目标血压值为收缩压(SBP)<140mm Hg和舒张压(DBP)<90mm Hg.3组患者分别口服起始剂量培哚普利4mg/d、坎地沙坦4mg/d和培哚普利4mg/d加坎地沙坦4mg/d.随访4周,若血压未能达标,则增加剂量,大剂量为培哚普利8mg/d加坎地沙坦8mg/d.同时3组患者均口服氢氯噻嗪25mg/d,总疗程均为36周.检测治疗前后24h动态血压、心率(HR)、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舒张末期后壁厚度(LVPW)、左室质量指数(LVMI)和心胸比率(CTR),检测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内径(ID)及IMT/ID.结果 (1)3组治疗后24h SBP、24h DBP均分别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而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组治疗后LVDd、IVST、LVPW、LVMI、HR和CTR均分别较治疗前显著性降低(P<0.05),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IMT减小、ID增加、IMT/ID比值改善(P<0.05或P<0.01),其中联合治疗组疗效为显著(P<0.05或P<0.01).结论 培哚普利和坎地沙坦联合用药在逆转LVH、抑制心脏交感活性及改善颈动脉重塑方面较培哚普利或坎地沙坦单独用药具有更为显著的作用,且这些作用独立于降压疗效之外.

    作者:普开菊;何正宏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应用原则

    中药注射剂是以中药材为原料,经提取、分离、精制等步骤制成的灭菌制剂.它改变了中药传统的给药方式,具有药效迅速、生物利用度高、剂量更准确、适用于不宜口服或急重症的病例,并可使某些药物发挥定向或定位给药等特点,在医疗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随着中药注射剂越来越广泛地应用,特别是近年来由于鱼腥草、刺五加、茵栀黄、双黄连等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其不良反应报道不断增加,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已引起高度关注.

    作者:刘继红 刊期: 2009年第10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