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长托宁在无痛结肠镜检查前用药的临床观察

杨戟;周泽钢;邱燕文;何志文

关键词:长托宁, 无痛结肠镜, 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 研究长托宁在无痛结肠镜检查前用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60例预约结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长托宁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30例,均采用芬太尼、丙泊酚静脉麻醉.其中A组在麻醉前10min静脉注射长托宁,B组无麻醉前用药.记录BP、HR、SpO2及口干程度的变化,记录检查时间,术后清醒时间及丙泊酚用量.结果 与B组比较,A组在麻醉后3、6、10min时BP、HR、SpO2表现稳定(P<0.05),诱导后呼吸暂停例数明显减少(P<0.01).A组在诱导前和清醒后的口干程度评分均明显大于B组(P<0.01),A组丙泊酚使用量少于B组(P<0.05).结论 在无痛结肠镜检查前使用长托宁,可明显减少麻醉药品对呼吸、循环的影响,并可减少腺体分泌,减少丙泊酚用量,可常规使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脑出血的护理体会

    脑出血是一种较为严重的脑血管疾病,与高血压糖尿病所致的动脉硬化有密切关系.脑出血有三大特点:(1)发病率高;(2)致残率高;(3)病死率高.其预后与出血的部位和出血量有直接关系.现就我院176例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邬志英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老年女性糖尿病患者合并尿路感染88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易感因素、病因、致病菌、耐药性及诊治,进一步预防和控制糖尿病患者的尿路感染.方法 对88 例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0 例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尿路感染88例,感染率为62.86%,其分布情况:糖尿病病程>5年(73.40%) 明显高于病程≤5年(41.30%)(P<0.05);空腹血糖≥7.0mmol/ L(76.92%) 明显高于空腹血糖<7.0mmol/ L(36.73%)(P<0.05) ;餐后2h血糖≥11.1mmol/L(63.64%)明显高于餐后2h血糖<11.1mmol/L(38.54%)(P<0.05); 伴有糖尿病并发症(68.70%) 明显高于无并发症者(36.00%)(P<0.05);血浆白蛋白<35.0g/ L(77.11%) 明显高于血浆白蛋白≥35.0g/L(42.11%)(P<0.05) .致病菌以大肠杆菌为主(21.59%),其次为葡萄菌(2.27%),肠球菌(4.55%),变型杆菌(2.27%),念珠菌(3.41%),大肠杆菌对喹诺酮类耐药率高.88例老年女性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者中有68例(77.3%)治愈,16例(18.2%)好转,4例(4.5%)治疗无效,无效者糖尿病病程均>5年,均有慢性并发症.结论 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病程长、空腹及餐后2h血糖高、有慢性并发症、低白蛋白血症者更易并发尿路感染.应积极控制血糖,防治并发症及营养不良,并进行致病菌及耐药性检测,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王红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通心络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通心络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11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4粒,每天3次,连用4周为1个疗程;低分子肝素钙5 000U,皮下注射,每12小时1次,连用7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9%优于对照组的7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或P<0.05),且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心络与低分子肝素合用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研究及应用.

    作者:乔艳;陈静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参松养心胶囊与美托洛尔联用治疗老年室性早搏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参松养心胶囊与美托洛尔联用治疗老年室性早搏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80例老年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参松养心胶囊加美托洛尔组40例(治疗组)、美托洛尔组40例(对照组),治疗前后作动态心电图检查,并观察2组患者室性早搏的总有效率、症状改善率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组动态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75.0%,治疗组对动态心电图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高于对照组的77.5%,治疗组对症状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参松养心胶囊能有效治疗老年室性早搏,与美托洛尔联用可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崔家栋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浅谈药房人性化服务

    在医疗行业,特别是在药房工作中开展人性化服务是实现以人为本精神的佳途径.人性化服务是医务人员根据患者和医院的具体情况尽可能的满足患者身心等多层次的需求,给患者以人性化的关心和呵护.在当前激烈的市场医疗竞争中,患者就医已不仅仅局限于医院的技术和设备,而更加关注的还有医院服务的人性化程度和水平.

    作者:佀正斌;冯慧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影响肿瘤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研究

    目的 探讨与恶性肿瘤相关的心理社会危险因素.方法 运用心理评定量表对60例已明确诊断的恶性肿瘤患者及55例一般情况与之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分别进行测评,包括生活事件评定量表(LES)、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结果 恶性肿瘤患者在病前经历的负性生活事件频数及刺激量、神经质得分、消极应对方式得分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而内外向得分、积极应对方式得分、主观社会支持及支持的利用度得分显著低于健康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恶性肿瘤发病的心理社会危险因素为负性生活事件的频数、神经质人格、主观社会支持.结论 心理社会因素是恶性肿瘤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应加强对某些个体的心理社会干预.

    作者:韩藏佩;张明;姜达;郭燕;王莉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检测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前S1(PreS1)抗原检测在乙型肝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173例携带乙型肝炎病毒(HBV)患者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进行乙肝5项,HBV PreS1抗原检测,HBV DNA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按试剂说明书操作,对结果 进行分析.结果 173例HBV患者血清中乙肝标志物不同模式与HBV PreS1抗原、HBV DNA及ALT阳性检出结果 ,在各组模式中,1组PreS1抗原阳性检出率高为70.0%.1组与2、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与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reS1抗原与HBV DNA两者之间结果 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同时存在着一定的交叉阳性及阴性现象.PreS1抗原的存在与肝功能的损害也有一定的关系.结论 PreS1抗原与HBV呈不同程度相关性,是病毒感染复制的指标,较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敏感,对临床判断HBV复制和疾病预后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黄超群;卢丽萍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手术显微镜下泪小管断裂吻合术探讨

    目的 探讨手术显微镜下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中的疗效,提高泪小管断裂吻合术的成功率.方法 利用手术显微镜直视下寻找断端远端,插入直径1mm硬膜外尼龙导管作为泪小管内支撑物,吻合泪小管断端.结果 108例均一次吻合成功.术后8~12周拔管,随访6个月~2年,治愈88例占81.5%,好转14例占13.0%,未愈6例占5.5%.结论 手术显微镜下行泪小管断裂吻合术成功率高,操作准确方便.

    作者:江惠燕;李斌;徐剑容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培哚普利和坎地沙坦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和颈动脉重塑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培哚普利和坎地沙坦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左心室肥厚(LVH)及颈动脉重塑的疗效.方法 将142例伴LVH的EH患者随机分为培哚普利组(n=44)、坎地沙坦组(n=55)和联合治疗组(n=43).设定目标血压值为收缩压(SBP)<140mm Hg和舒张压(DBP)<90mm Hg.3组患者分别口服起始剂量培哚普利4mg/d、坎地沙坦4mg/d和培哚普利4mg/d加坎地沙坦4mg/d.随访4周,若血压未能达标,则增加剂量,大剂量为培哚普利8mg/d加坎地沙坦8mg/d.同时3组患者均口服氢氯噻嗪25mg/d,总疗程均为36周.检测治疗前后24h动态血压、心率(HR)、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舒张末期后壁厚度(LVPW)、左室质量指数(LVMI)和心胸比率(CTR),检测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内径(ID)及IMT/ID.结果 (1)3组治疗后24h SBP、24h DBP均分别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而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组治疗后LVDd、IVST、LVPW、LVMI、HR和CTR均分别较治疗前显著性降低(P<0.05),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IMT减小、ID增加、IMT/ID比值改善(P<0.05或P<0.01),其中联合治疗组疗效为显著(P<0.05或P<0.01).结论 培哚普利和坎地沙坦联合用药在逆转LVH、抑制心脏交感活性及改善颈动脉重塑方面较培哚普利或坎地沙坦单独用药具有更为显著的作用,且这些作用独立于降压疗效之外.

    作者:普开菊;何正宏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临床护士职业暴露与职业防护

    护士职业暴露是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过程中,意外地被含有病原体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破损的皮肤、黏膜或被含有病原体的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刺破皮肤从而感染某种可经血液传播疾病的病原体.

    作者:陶长红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标准大骨瓣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标准大骨瓣减压较常规骨瓣减压治疗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和优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科近年收治263例重型颅脑损伤 (GCS≤8分)患者,治疗组135例[含特重治疗亚组 (GCS≤5分)54 例]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术减压,对照组128例 (含特重对照亚组49 例)采用常规骨瓣减压.术后6个月,比较GCS评分和并发症.结果 治疗组疗效为71.1%高于对照组的5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重治疗亚组疗效为63.0%显著高于特重对照亚组的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因继发颅内高压而再次手术的发生率为2.22%低于照组的10.94%(P<0.05),术后治疗组发生迟发性血肿和对侧硬膜下积液的发生率为9.63%高于对照组的1.56%(P<0.05).2组患者术后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大骨瓣减压治疗重型,尤其是特重型颅脑损伤,能提高治疗效率;减少因继发颅内高压而再次手术的发生;但术后迟发血肿和对侧硬膜下积液增多.

    作者:何祥中;张帆;薛少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缩宫素用于减少药物流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缩宫素用于减少药物流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 将369例药物流产的早孕患者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187例给予缩宫素肌注,对照组182例不使用任何其他药物,观察2组阴道出血量及月经恢复时间.结果 研究组阴道出血量少于近似月经量者多于对照组,多于月经量者少于对照组,月经恢复时间为(28±3.0)d短于对照组的(34±3.2)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缩宫素在减少药物流产后阴道流血方面具有良好的疗效,而且价格低廉,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雷瑞兰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长托宁在无痛结肠镜检查前用药的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长托宁在无痛结肠镜检查前用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60例预约结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长托宁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30例,均采用芬太尼、丙泊酚静脉麻醉.其中A组在麻醉前10min静脉注射长托宁,B组无麻醉前用药.记录BP、HR、SpO2及口干程度的变化,记录检查时间,术后清醒时间及丙泊酚用量.结果 与B组比较,A组在麻醉后3、6、10min时BP、HR、SpO2表现稳定(P<0.05),诱导后呼吸暂停例数明显减少(P<0.01).A组在诱导前和清醒后的口干程度评分均明显大于B组(P<0.01),A组丙泊酚使用量少于B组(P<0.05).结论 在无痛结肠镜检查前使用长托宁,可明显减少麻醉药品对呼吸、循环的影响,并可减少腺体分泌,减少丙泊酚用量,可常规使用.

    作者:杨戟;周泽钢;邱燕文;何志文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基础护理是实现优质护理的关键

    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以人为本理念的形成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极大的挑战.为满足广大患者需求,提高护理质量,各家医院相继创建自己的特色护理.近年来我院护理部坚持从人的需要层次论[1]出发,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就医环境,认真做好执行医嘱、及时观察病情和认真书写护理文件等基础护理,以基础护理作为专科护理的基础和衡量护理质量的主要指标,在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的同时,使医院的经济效益和护理质量有了很大提高.现将我院基础护理管理的具体措施和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朱月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酮康唑预防阴茎术后勃起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酮康唑预防阴茎术后自发性勃起的临床效果.方法 61例准备行阴茎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2组患者分别于术后给予酮康唑和己烯雌酚,观察阴茎术后自发性勃起的状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3%,而对照组为7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酮康唑可做为一种安全有效的预防阴茎术后自发性勃起的药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柴文玲;安永贵;安永寿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C反应蛋白在严重肝病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IL-6是急性相反应蛋白的诱生因子,在严重感染时IL-6明显升高,C反应蛋白(CRP)作为急性相反应蛋白,故CRP在感染时相应升高[1].CRP的检测可以代替IL-6的检测,大量的临床资料显示各型急、慢性肝炎,肝硬化,重型肝炎,肝癌患者常伴有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其中以重型肝炎与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发生率高.

    作者:李克军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2型糖尿病社区综合干预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社区综合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82例在我院内科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1例,2组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取社区综合干预措施,持续6个月.结果 干预组的干预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健康及不良行为的改善也优于对照组(P<0.05和P<0.01). 结论 社区综合干预可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何荣忠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孟鲁司特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孟鲁司特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患者64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使用孟鲁司特10mg,每晚1 片;对照组32例使用吸入型皮质激素布地奈德400μg/d吸入.2组均每天给予沙丁胺醇吸入,每天3~4次, 整个观察期为5d.比较2组患者呼吸困难、咳嗽、喘息、哮鸣音的病情评价、症状消失的时间及2组治疗有效率情况.结果 2组患者呼吸困难、咳嗽、喘息、哮鸣音的病情评价及症状消失的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孟鲁司特能明显改善轻、中度哮喘患者呼吸困难、咳嗽、喘息症状、肺功能,作为一种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抗炎和平喘的新型药物,具有较好临床价值.

    作者:刘亮;刘佳;王巍;陈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用药情况的分析及其对策

    目的 探讨我院现住患者抗菌药物实时检查规范临床合理使用情况.方法 由医教科牵头,随机抽检科室,采取临床医师和药师共同参与的检查模式,对现住患者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实时检查.结果 进行阶段性总结为我院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培训资料.结论 实施抗菌药物应用检查,实时对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有效措施.

    作者:杨辉;黄玉玲;许沧海;刘佩坚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特殊人群使用非处方药时应注意的问题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医疗保险制度的逐步深入与完善,人们的自我保健、自我药疗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不少患者为了节约时间,减少药费支出,自主使用非处方药(Over the counter,OTC),指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调配、销售,而且不用医疗专业人员指导,患者按照说明书即可安全使用的药物.

    作者:吴丽萍 刊期: 2009年第10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