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文玲;安永贵;安永寿
产褥期是指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从胎盘娩出至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时间,一般为6周.此期较40周的妊娠期短得多,因而生理变化迅速,产妇的生理调适任务十分艰巨.产褥期调护重在使产妇尽快恢复,同时保证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因此,在饮食上给予产妇科学的营养指导十分重要.
作者:方海琴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慢性胃炎是小儿常见病,近年来小儿慢性胃炎病例不断增加,约占门诊接受纤维胃镜检查患儿的80%~90%[1].该病目前尚无特效疗法,而以饮食治疗和药物治疗为主,但饮食治疗常被忽视.正确的饮食既要促使胃炎好转,又要维持营养摄入,保证其正常生长发育,因此必须重视对家长进行饮食知识的健康宣教及指导.下面就影响小儿胃炎的饮食因素及应对策略报道如下.
作者:王秀萍;付桂珍;郭冬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长托宁在无痛结肠镜检查前用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60例预约结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长托宁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30例,均采用芬太尼、丙泊酚静脉麻醉.其中A组在麻醉前10min静脉注射长托宁,B组无麻醉前用药.记录BP、HR、SpO2及口干程度的变化,记录检查时间,术后清醒时间及丙泊酚用量.结果 与B组比较,A组在麻醉后3、6、10min时BP、HR、SpO2表现稳定(P<0.05),诱导后呼吸暂停例数明显减少(P<0.01).A组在诱导前和清醒后的口干程度评分均明显大于B组(P<0.01),A组丙泊酚使用量少于B组(P<0.05).结论 在无痛结肠镜检查前使用长托宁,可明显减少麻醉药品对呼吸、循环的影响,并可减少腺体分泌,减少丙泊酚用量,可常规使用.
作者:杨戟;周泽钢;邱燕文;何志文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我院药师按照<处方管理办法>第35条审核处方用药适宜性的7项内容[1],对门诊医师处方进行调配前审核.首先由接处方的调剂药师初审,对简单的用药不适宜的,经与医师沟通,确认更正后调配并进行登记;对较为复杂的用药不适宜的或药师与医师未达成一致意见的用药问题,以及严重的不合理用药问题,初审药师将问题处方转给资深咨询台药师专门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医师采纳情况及药师调研)给予记录.举例如下.
作者:张辉;刘彦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医疗保险制度的逐步深入与完善,人们的自我保健、自我药疗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不少患者为了节约时间,减少药费支出,自主使用非处方药(Over the counter,OTC),指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调配、销售,而且不用医疗专业人员指导,患者按照说明书即可安全使用的药物.
作者:吴丽萍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培哚普利和坎地沙坦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左心室肥厚(LVH)及颈动脉重塑的疗效.方法 将142例伴LVH的EH患者随机分为培哚普利组(n=44)、坎地沙坦组(n=55)和联合治疗组(n=43).设定目标血压值为收缩压(SBP)<140mm Hg和舒张压(DBP)<90mm Hg.3组患者分别口服起始剂量培哚普利4mg/d、坎地沙坦4mg/d和培哚普利4mg/d加坎地沙坦4mg/d.随访4周,若血压未能达标,则增加剂量,大剂量为培哚普利8mg/d加坎地沙坦8mg/d.同时3组患者均口服氢氯噻嗪25mg/d,总疗程均为36周.检测治疗前后24h动态血压、心率(HR)、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舒张末期后壁厚度(LVPW)、左室质量指数(LVMI)和心胸比率(CTR),检测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内径(ID)及IMT/ID.结果 (1)3组治疗后24h SBP、24h DBP均分别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而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组治疗后LVDd、IVST、LVPW、LVMI、HR和CTR均分别较治疗前显著性降低(P<0.05),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IMT减小、ID增加、IMT/ID比值改善(P<0.05或P<0.01),其中联合治疗组疗效为显著(P<0.05或P<0.01).结论 培哚普利和坎地沙坦联合用药在逆转LVH、抑制心脏交感活性及改善颈动脉重塑方面较培哚普利或坎地沙坦单独用药具有更为显著的作用,且这些作用独立于降压疗效之外.
作者:普开菊;何正宏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手术是妇科肿瘤治疗的方法之一,妇科手术患者术后存在9种常见不适症状(盆腔创面牵拉痛、腰背酸痛、膀胱牵扯痛、盆腔下坠感、肠蠕动痛、腹部伤口痛、静脉穿刺点痛、肩胛骨下牵拉痛、腓肠肌痛).其中,盆腔创面牵拉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症状(64.29 %)[1].
作者:布朝霞;黄小金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前S1(PreS1)抗原检测在乙型肝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173例携带乙型肝炎病毒(HBV)患者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进行乙肝5项,HBV PreS1抗原检测,HBV DNA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按试剂说明书操作,对结果 进行分析.结果 173例HBV患者血清中乙肝标志物不同模式与HBV PreS1抗原、HBV DNA及ALT阳性检出结果 ,在各组模式中,1组PreS1抗原阳性检出率高为70.0%.1组与2、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与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reS1抗原与HBV DNA两者之间结果 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同时存在着一定的交叉阳性及阴性现象.PreS1抗原的存在与肝功能的损害也有一定的关系.结论 PreS1抗原与HBV呈不同程度相关性,是病毒感染复制的指标,较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敏感,对临床判断HBV复制和疾病预后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黄超群;卢丽萍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苦参素胶囊联合干扰素-α1b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40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2组患者均以干扰素-α1b作为基础抗病毒治疗.治疗组加用苦参素胶囊,对照组加用甘草酸二铵胶囊.疗程均24周.观察临床症状、肝功能、病毒指标及HBV-DNA阴转率.结果 2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均有改善,治疗组血清HBV-DNA阴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苦参素胶囊联合干扰素-α1b能较好地改善肝内炎症,保护肝细胞,提高干扰素抗病毒效果.
作者:鲁美武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桂林市象山区中小学女教师乳腺健康状况,为今后开展乳腺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08年11月-12月为象山区18所中小学校749名女教师进行了乳腺病普查.结果 749名女教师中224人患乳腺疾病,检出率为29.91%.其中乳腺增生病检出率高.结论 乳腺普查是妇女保健工作的内容之一,妇科疾病普查对提高妇女健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群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前,结石性胆囊炎仍然保持着较高的发病率,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结石性胆囊炎危害机体的关键是胆结石对胆囊的损害,因其所在位置不同及对胆囊壁的反复刺激而造成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变化,甚至危及生命.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和耐药菌的出现,胆系感染的菌株也不断发生变化,菌群结构随之变迁,自1982年Warren等[1]从胃黏膜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近二十余年来的研究表明它是上消化道疾病感染的主要细菌.
作者:郝晓尊;王会生;郝玉杰;崔庆贵;牛建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脑出血是一种较为严重的脑血管疾病,与高血压糖尿病所致的动脉硬化有密切关系.脑出血有三大特点:(1)发病率高;(2)致残率高;(3)病死率高.其预后与出血的部位和出血量有直接关系.现就我院176例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邬志英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手法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治疗老年人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4年3月-2007年3月应用手法复位可调式外固定架固定治疗老年人桡骨远端骨折60例,术后随访3个月~3年,以临床疗效和X线片表现为指标,按照Jakim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分.结果 60例患者,优40例,良16例,优良率为93.3%.结论 手法复位可调式外固定架固定是一种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良好方法 .
作者:倪杰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通心络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11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4粒,每天3次,连用4周为1个疗程;低分子肝素钙5 000U,皮下注射,每12小时1次,连用7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9%优于对照组的7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或P<0.05),且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心络与低分子肝素合用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研究及应用.
作者:乔艳;陈静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恶性肿瘤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化疗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由于恶性肿瘤患者身心都承受着巨大的折磨,加上化疗药物引起的毒副反应,患者极度痛苦无助.因此优质的护理工作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显得十分重要.
作者:毛艳楠;陈颖 刊期: 2009年第10期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由于先天性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因素引起脑底部或脑表面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其临床特点是起病急,病死率高,与患者的情绪是否紧张、是否及时就诊、生活护理不当有直接关系.针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护理问题,采取应对措施以减少再出血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现将主要护理问题及及对策报道如下.
作者:杨春燕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孟鲁司特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患者64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使用孟鲁司特10mg,每晚1 片;对照组32例使用吸入型皮质激素布地奈德400μg/d吸入.2组均每天给予沙丁胺醇吸入,每天3~4次, 整个观察期为5d.比较2组患者呼吸困难、咳嗽、喘息、哮鸣音的病情评价、症状消失的时间及2组治疗有效率情况.结果 2组患者呼吸困难、咳嗽、喘息、哮鸣音的病情评价及症状消失的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孟鲁司特能明显改善轻、中度哮喘患者呼吸困难、咳嗽、喘息症状、肺功能,作为一种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抗炎和平喘的新型药物,具有较好临床价值.
作者:刘亮;刘佳;王巍;陈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中药注射剂是以中药材为原料,经提取、分离、精制等步骤制成的灭菌制剂.它改变了中药传统的给药方式,具有药效迅速、生物利用度高、剂量更准确、适用于不宜口服或急重症的病例,并可使某些药物发挥定向或定位给药等特点,在医疗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随着中药注射剂越来越广泛地应用,特别是近年来由于鱼腥草、刺五加、茵栀黄、双黄连等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其不良反应报道不断增加,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已引起高度关注.
作者:刘继红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酮康唑预防阴茎术后自发性勃起的临床效果.方法 61例准备行阴茎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2组患者分别于术后给予酮康唑和己烯雌酚,观察阴茎术后自发性勃起的状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3%,而对照组为7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酮康唑可做为一种安全有效的预防阴茎术后自发性勃起的药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柴文玲;安永贵;安永寿 刊期: 2009年第10期
门诊是医院向社会提供医疗服务的主要窗口,而导医服务又是创造医院良好形象的重要内容之一.我院要求导医护士要做到微笑服务,患者进入门诊大厅,首先看到的便是端庄礼貌的导医护士,让人倍感亲切.导医护士能够指引患者正确就医,为患者提供方便,从而赢得宝贵的治疗时间.
作者:张颖颖;于淑英 刊期: 2009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