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海燕
休克救治和心脏骤停后心脑肺复苏的成功,可使缺血心肌重新获得血液供应,明显减轻细胞损伤.但发生的再灌注损伤[1],包括心肌梗死(MI)面积的扩大、心律失常和心肌顿抑甚至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衰)等,会直接影响患者预后.因此,如何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十分重要.由于药物后处理在实施上有着可预测性、可控性好、操作方便的特点,在治疗缺血再灌注损伤方面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现简要介绍药物后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心肌保护的研究进展.
作者:魏宏;何并文 刊期: 2009年第11期
卵黄囊是妊娠囊内超声能见的第一个解剖结构,应用超声检测卵黄囊并追踪观察胚胎发育的情况,总结分析卵黄囊与妊娠预后的相关性.本组79例早期妊娠(<12周)检诊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宋荣娟 刊期: 2009年第11期
医院经营管理状况的好坏,与其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严密有着密切的关系.做好内部控制在医院的经营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项好的内部控制能够降低内部控制的固有风险,可通过合理设置不相容岗位,明确授权审批控制程序,建立健全医院的内部控制制度,从而提高医院的经营管理水平.
作者:谷郁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痛风患者疾病控制的影响.方法 将20例在我科住院并进行系统健康教育的痛风患者纳入健康教育组,将20例在门诊就诊未进行系统健康教育的痛风患者纳入对照组(非健康教育组),测定2组患者在出院后6个月时血尿酸的水平及6个月内痛风性关节炎发作的次数.结果 6个月时健康教育组的血尿酸的水平为(355.75±27.41)μmol/L,非健康教育组为(479.90±67.47)μmol/L,2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6个月内痛风发作的次数,健康教育组2例次,非健康教育组10例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有助于痛风患者血尿酸的控制,减少痛风的发作次数.
作者:曹玉琼 刊期: 2009年第11期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白质脱髓鞘为主要病理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MS多发生在成年早期,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 症状和体征可反映从脊髓、脑干、小脑、大脑任何白质区的损害[1].
作者:高辰生;张风仪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罗格列酮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后无再流的影响,并探讨该作用与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E-选择素表达调控的关系.方法 健康成年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罗格列酮组各12只;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h继而松解2h建立无再流动物模型;再灌注后2h以病理染色法检测无再流范围;免疫组化、免疫荧光组化、RT-PCR等方法检测VCAM-1、E-选择素蛋白及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磷酸化κB抑制蛋白α(p-IκBα).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罗格列酮组无再流范围显著减小(P<0.05),VCAM-1、E-选择素免疫组化染色强度及mRNA表达均明显减弱(P<0.05),p-IκBα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 罗格列酮显著减轻大鼠AMI再灌注后无再流范围.
作者:何泉;雷寒;王惠;柳青;覃数;马康华;王曦 刊期: 2009年第11期
原发生高血压在临床上为常见,占高血压患者的90%~95%[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受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生存压力增加,原发性高血压及其相关并发症的发病率仍居高不下,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目前由于原发性高血压病因不明确,治疗方面缺乏专科医师的正确指导,存在不合理选择降压药物、血压处于长期不达标状态、血液流变学改变、生理代谢紊乱、血液磷脂酸(LPA)水平增高,加速了血液凝滞状态的形成[2],引发一系列心脑血管和靶器官梗塞.本文就我院2005年4月-2007年8月原发性高血压48例住院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旨在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特点及其相关性疾病的评估和分析.
作者:李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近年来,带锁髓内钉已被广泛使用于下肢管状骨折的治疗,与传统方法相比,有其优越性.我院应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骨折30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奎;段久明 刊期: 2009年第11期
小柴胡汤是<伤寒论>里治少阳病的主方,主治伤寒少阳症,症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不欲饮食,目眩脉弦等.此方为临床常用方剂之一.笔者临床常用之,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建平;安秀平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创伤性完全颈脊髓损伤患者水电解质变化,探讨其发生机理.方法 选择2000年6月-2008年6月骨科住院患者60例,分为颈髓损伤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在不同时相点检测2组患者血清K+、Na+、Cl-、CO2CP和BUN浓度及24h尿量和尿Na+排除总量,并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血浆心钠素浓度.结果 颈髓损伤组90.6%出现低钠血症,血Na+为(129.65±3.13)mml/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颈髓损伤组24h尿量为(3 809±812)ml/d,尿Na+排除总量为(491.2±171.6)mmol/d,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血浆心钠素浓度(0.297±0.136)ng/ml,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创伤性颈脊髓损伤患者常继发低钠血症,其发生机制与颅脑疾病继发低钠血症不同,血浆心钠素浓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是颈脊髓损伤后交感神经抑制和低钠血症.
作者:赵安国 刊期: 2009年第11期
自发性气胸是内科常见的急症,我院1997~2008年共收治气胸患者42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董贤明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体质量增加在临床实践中已引起高度重视,比较运动训练和控制饮食在改善抗精神药物引起的体质量增加中的作用,观察其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茅卫兵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沟通是指将某一信息传递给客体或对象,以期取得客体做出相应效果的过程,而沟通离不开语言.护理语言是指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与患者交流时所使用的语言,事实证明医护人员的表情、行为(肢体语言)与言语(用于传递信息)是影响患者心理的重要社会性因素.
作者:张昌国 刊期: 2009年第11期
褥疮(又名压迫性溃疡)是由于营养血供与机体组织发生血流障碍的末期结果.皮肤褥疮在康复治疗护理中是一个普通性的问题,据有关文献报道每年约有6万人死于褥疮并发症,流行病学分析皮肤褥疮一般分为3类:青年人神经病学患者;高龄患者;住院患者.随着人口老龄化,家庭病床的开展,老年公寓、敬老院的普及,如何预防与治疗褥疮已是一个很现实很迫切的问题.
作者:谭玉琼 刊期: 2009年第11期
脑卒中又称中风或脑血管意外,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包括脑梗死(包括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和腔隙性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目前,脑卒中是当今人类三大致死性疾病之一,且好发于中老年人,是威胁人类生命和致残的重要杀手之一.缺血性脑卒中发病超过6h可造成不可逆性脑组织损害,脑卒中的及早就诊与预后有着密切的关系[1].本文收集了2008年3-2008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97例,分析其就诊时间延迟的相关因素,并寻求解决办法.
作者:柯贤军;胡继川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合并应用福辛普利及小剂量利尿剂氢氯噻嗪,在降低血压的同时改善心肌重塑的情况.方法 选择合并不同程度左心肥厚的中青年高血压患者45例,使用福辛普利和氢氯噻嗪治疗,连续应用16周.观察使用前后血压、左心室质量(LVM),左室质量指数(LVMI)变化情况.结果 收缩压和舒张压、LVM和LVMI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 福辛普利和小剂量氢氯噻嗪联用可逆转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的左心室肥厚.
作者:吕雪菲 刊期: 2009年第11期
随着近年来我国医疗纠纷发生率的不断攀升,尤其在急诊科更是如此.急诊科面对的是病情复杂多变、生命垂危、年龄不一的患者,有很大的医疗风险,一旦发生医疗纠纷,除给患者及家庭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外,还可能给医院带来一定的负面社会影响及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医疗纠纷上升的趋势已成为社会的热点和难点,各级医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分析医疗纠纷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寻找解决纠纷的措施和方法、减少纠纷发生、维护医患双方的权益,对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肖菊芳;许传金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生脉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缺血性心肌病引起心力衰竭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给予强心、利尿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静脉滴注,疗程均为14d,观察2组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心功能均有改善(P<0.05或P<0.0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脉注射液对缺血性心肌病的心功能具有明显改善作用,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武福晓;王燕舞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患者,男,62岁,2008年7月因反复发烧乏力、心慌、头晕、经常牙龈鼻出血,来我院就诊.经检查Hb 55g/L,RBC 2.13×1012,WBC 11.2×109/L,IgG 4.35g/L,r球蛋白3.1g/L,入院后经过进一步检查被诊断为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无输血史,临床申请2单位红细胞悬液送检.
作者:金仙玉 刊期: 2009年第11期
随着内镜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胃肠道息肉治疗原则一般首选内镜下电切,但对于>2cm的消化道息肉,内镜下高频电治疗常发生严重并发症如大出血、穿孔,1995年日本Hasachi开始内镜下应用金属止血夹,可预防和治疗粗蒂大息肉电切所引起出血、穿孔的并发症[1].笔者应用金属夹夹住大息肉蒂的基底部,在金属夹上方作息肉电凝切除,治疗消化道大息肉35例38枚,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丽;黄新;鲁朝学;陈祥爽 刊期: 2009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