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立缔
为减轻或消除手术损伤造成的疼痛,使产妇较舒适地渡过术后疼痛关,剖宫产术后使用自控硬膜外镇痛泵疼痛干预,受到了产妇及护士的欢迎,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现将我院剖宫产术后应用镇痛泵对产妇的影响观察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陈辉;游琨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比较琥珀酰明胶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复合瑞芬太尼与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在脊柱手术中应用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将26例ASA Ⅰ~Ⅱ级腰椎爆裂骨折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例.2组切皮前按15ml/kg,50ml/min静脉内快速输注琥珀酰明胶行AHH.观察组以瑞芬太尼0.2μg/kg静脉沣射,0.05~0.5μg·kg-1·min-1维持.对照组以硝酸甘油2μ/kg静脉注射,0.5~3μg·kg-1·min-1维持.平均动脉压(MAP)维持在60~65mm Hg(1mm Hg=0.133kPa),至手术骨质操作完成.观测AHH前、AHH后降压前、停止降压即刻、手术结束时动脉血凝(APTT、PT)、MAP、中心静脉压(CVP)、失血量及清醒拔管时间.结果 2组AHH后降压前、停止降压即刎及手术结束时APTT和PT与AHH前比较无差异(P>0.05);控制降压期间观察组的心率(HR)显著低于降压前(P<0.05),而对照组高于降压前(P<0.05),对照组CVP显著低于降压前(P<0.05),观察组与降压前相比无筹异(P>0.05);观察组失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患者清醒拔管时间2组无差异(P>0.05).结论 琥珀酰明胶AHH复合瑞芬太尼降压用于脊柱手术安全有效.与硝酸甘油相比,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压具有减慢心率、降压平稳、对中心静脉压影响小、失血量少等优点.
作者:侯明勇;魏江涛;何斌;陈勇;王两中;罗燕;董理 刊期: 2009年第12期
急性心肌梗死被误诊为心力衰竭、消化系统疾病、颅脑疾病、肺部感染、不稳定型心绞痛及咽炎.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误诊的分析,提示临床医师应提高责任心,详细询问病史,仔细观察病情变化,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作者:冉启军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有效降低外科ICU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方法 对外科ICU医院感染各重点环节进行监控,实施早期控制措施.结果 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控制措施,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得到不断提高.医院感染率由2008年上半年的20.41%降至下半年的15.22%.结论 及时分析医院感染发生原因,早期实施干预措施是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的有效可行的手段.
作者:杜瑞玲;肖春燕;司娟娟;张宇峰;董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患者,女性,45岁,因体检发现血脂异常4月余,于2008年11月29日入院.患者4月前因单位组织体检发现血脂异常:总胆固醇(TC)9.89mmoL/L(正常值:2.8~5.9mmol/L),三酰甘油(TG)3.34mmol/L(正常值:0.56~1.69mmol/L),低密度脂蛋白(LDL-C)5.87mmoL/L(正常值<3.12mmol/L).同时发现血压增高[BP∶160/100mm Hg(1mm Hg=0.133kPa)].
作者:唐民 刊期: 2009年第12期
骨组织是恶性肿瘤远处转移的第3好发器官,仅次于肺和肝,骨转移瘤的发生率比原发性骨肿瘤高,且多为多发性骨转移.恶性肿瘤骨转移(骨转移瘤)多发生的50~80岁,40岁以下少见.转移瘤可累及全身骨骼,多在脊柱的胸腰段,胸骨、肋骨和股骨上段也是好发部位,而下颌骨、膝和肘的远侧骨骼很少被累及.骨转移瘤大多为多发性,少数为单发病变(9%),前者骨破坏广泛,引起血清碱性磷酸酶和血钙增高;如同时有酸性磷酸酶升高则提示前列腺癌伴发骨转移.
作者:范晓莉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SAP的治疗情况.结果 60例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中转手术12例占20.0%,死亡7例占11.7%,其中近期保守治疗死亡2例,均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手术死亡5例,其中2例死于严重腹腔感染,1例死于心功能不全,1例死于胰瘘,1例死于胰床出血.结论 以非手术治疗为主的个体化综合治疗是目前治疗SAP的主要方法,把握手术时机是降低SAP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李建刚 刊期: 2009年第12期
母乳喂养是儿童健康生存的保证,是人类繁衍旺盛的重要环节.母乳喂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祖国的明天与未来.早期加强乳房的保健护理会为以后孕育婴儿、产后哺乳奠定良好的基础,也为乳房保健,预防乳房疾病提供了便利[1].急性乳房炎是指乳腺组织的急性化性感染,好发于产后3~4周,刚好是母乳喂养早期,以初产妇多见,由于乳腺皲裂,乳腺导管开口阻塞,引起乳汁壅积而致.
作者:姚宝娥 刊期: 2009年第12期
外伤性鼓膜穿孔是耳鼻喉科常见病之一,传统方法常行保守治疗,但多数患者因局部因素或继发感染而成为永久性鼓膜穿孔,因此多需手术修补.目前临床治疗鼓膜穿孔方法很多,但效果不一.我科于2005年6月-2008年12月,采用海粤口腔修复膜治疗外伤性鼓膜穿孔6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彦哲;梁兰平;赵力学;王满 刊期: 2009年第12期
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高度相关,幽门螺杆菌从发现至今已有27年.27年来,Hp的研究一直是胃肠疾病研究的重点,其感染和治疗也是Hp研究领域中的热点.近有研究对其根除难度、耐药株的形成、与胃癌和胃黏膜相关性,与淋巴样组织淋巴瘤(MALT)关系、基因相关性、与胃肠外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原发性雷诺现象、胆道感染、糖尿病、斑秃等)进行了探讨[1].
作者:胡俊霞;武京学;赵哲平 刊期: 2009年第12期
患者女性,60岁,因突发胸闷胸痛30min伴恶心呕吐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无胸闷胸痛发作史,此次发病前有长时间乘车史,在进食时发病.入院后立即出现意识丧失,心电监护先后出现室性逸搏,室速,室颤.经积极抢救约40min后出现窦性心律,查心电图示胸前V1~V4导联Q波形成,T波倒置(图1).
作者:吴再涛;李玲;袁春花 刊期: 2009年第12期
1999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并从2000年1月1日开始实施,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制度从此进入了实施阶段.2001修订的<药品管理法>将我国实施药品分类管理以法律形式做出了明确规定.从<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的实施到现在也经历了8年的历程,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和问题,现就目前我国药品分类管理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以及对策做如下探讨.
作者:张颖丽 刊期: 2009年第12期
在临床用药中,用药剂量合理是保证临床用药治疗效果、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一个重要因素.用药剂量不合理,不仅可能延误患者治疗,还可能使患者受到药物的伤害,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造成临床用药剂量不合理的原因主要有:医师处方中用药剂量不合理、患者未能很好地遵从医嘱擅自加减药物剂量、护士给患者用药时操作不规范等.笔者对以上原因作浅显的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刘国强 刊期: 2009年第12期
例1.患儿,5岁,不慎误食氟哌啶醇30min送入院.患儿30min前误食氟啶醇,量不详,当时即被家长发现,未见抽搐,无嗜睡,予催吐后入院.
作者:蔡绵碧 刊期: 2009年第12期
患者,女,70岁,第1次因突发左侧腰部剧痛继而意识模糊1h来我院就诊.查体:T 36℃,P 126次/min,R 26次/min,BP 80/40mm Hg(1mm Hg=0.133kPa).贫血貌,烦躁不安,意识模糊,腹部平坦、肌卫征(+),左上腹轻压痛,反跳痛明显,肝脾未触及,墨菲征(-),肠鸣音弱,左肾区稍隆起,叩击痛阳性,左侧沿输尿管走形区压痛,耻骨上可及充盈膀胱.
作者:宋芝兰 刊期: 2009年第12期
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是腹膜透析的一种方法.利用人体腹膜这一天然半透膜作为透析膜,将适量透析液引入腹腔并停留一段时间,使腹膜毛细血管内血液和腹膜透析液之间进行水和溶质交换的过程.腹膜透析液主要含钠、氯、钙、乳酸盐以及维持渗透压必需的高浓度葡萄糖;而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中含有大量的肌酐、尿素氮、磷等,利用腹膜的半透膜性质进行物质交换,以达到清除体内代谢废物或其他毒性物质,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代谢性酸中毒的治疗目的 .我院开展此项目较早,现就我院近年来对118例腹膜透析患者的观察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和海霞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睑部动力性皱纹是面部老化早出现的一部分,随着无创、微创技术进入整形美容外科领域,A型肉毒毒素注射除皱法日趋应用广泛,我科自2008年3月-2009年3月应用该法治疗睑部动力性皱纹18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亚兰;赵力学;李倩;祁丽;张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头孢哌酮/舒巴坦钠(优普同)对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疗效.方法 80例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应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2.0g,静脉滴注,每天2次;对照组应用头孢曲松钠2.0g,静脉滴注,每天1次.疗程均为7~14d.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85.0%高于对照组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对医院获得性肺炎有良好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焦小玉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比较喹硫平和氟哌啶醇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分别单用喹硫平和氟哌啶醇进行8周治疗,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不良反应量表(TESS)于治疗前、治疗2周、4周和8周末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2组治疗后2周、4周、8周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第8周末喹硫平组PANSS总分及阴性症状因子分较氟哌啶醇组显著降低(P<0.05或P<0.01).喹硫平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氟哌啶醇组(P<0.01).结论 喹硫平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疗效优于氟哌啶醇,且不良反应较轻.
作者:刘俊彪;吴靖华 刊期: 2009年第12期
慢性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终转归[1],同时亦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病死率较高[2],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人们一直在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拟就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柳克述;钟丽明 刊期: 2009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