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颖丽
癌性疼痛是中晚期癌症患者常见症状之一,由于疼痛的加剧和强烈刺激,直接影响患者的食欲、睡眠、心理状况和治疗效果,并且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存质量.近年来,中药外治法治疗癌性疼痛显示了较好效果.其机制为药物通过皮肤吸收渗透至肿瘤表面血管,改善肿瘤组织中的微循环,溶解和破坏肿瘤组织周围及瘤内纤维蛋白凝聚,缓解肿瘤对患者痛觉神经化学性刺激或物理性压迫,使刺激的信息减弱,疼痛缓解.中药外治为体表直接给药,经皮肤黏膜,腧穴、孔窍等部门直接吸收,发挥整体和局部镇痛作用.
作者:成西霞;王金;许艳华 刊期: 2009年第12期
为减轻或消除手术损伤造成的疼痛,使产妇较舒适地渡过术后疼痛关,剖宫产术后使用自控硬膜外镇痛泵疼痛干预,受到了产妇及护士的欢迎,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现将我院剖宫产术后应用镇痛泵对产妇的影响观察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陈辉;游琨 刊期: 2009年第12期
例1.患儿,5岁,不慎误食氟哌啶醇30min送入院.患儿30min前误食氟啶醇,量不详,当时即被家长发现,未见抽搐,无嗜睡,予催吐后入院.
作者:蔡绵碧 刊期: 2009年第12期
新生儿气漏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肺泡过度通气,肺泡腔压力增高或肺泡腔之间产生压力阶差及邻近组织压迫导致肺泡壁破裂而产生[1].临床上新生儿气漏大多由于肺源性和医源性因素引起,其中肺透明膜病占27%,窒息占25%,胎粪吸入综合征占41%,湿肺占10%[1].急救措施为轻度少量积气可自行吸收或胸腔穿刺排气,而重症气漏则以胸腔闭式引流排气,同时辅以支持疗法.本文采用静脉留置针穿刺引流,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程美兰 刊期: 2009年第12期
肾病综合征是小儿时期泌尿系统的常见病,据国内统计,在因泌尿系统疾病住院的患儿中,本症仅次于急性肾炎,且部分患儿多次反复,病程迁延,严重影响小儿健康[1].肾上腺皮质激素目前仍是肾病治疗首选药物,但在治疗过程中引起的不良反应明显,如肥胖、柯兴征、高血糖、高血压、精神症状、易发生感染、骨质稀疏等,有时因其严重不良反应而不得不暂时停用,既对患儿病情的转归不利,又对患儿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加重患儿及家长的心理负担和经济承受能力,单纯用西药去纠正和弥补这些不良反应,效果往往很差.
作者:王世华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比较喹硫平和氟哌啶醇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分别单用喹硫平和氟哌啶醇进行8周治疗,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不良反应量表(TESS)于治疗前、治疗2周、4周和8周末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2组治疗后2周、4周、8周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第8周末喹硫平组PANSS总分及阴性症状因子分较氟哌啶醇组显著降低(P<0.05或P<0.01).喹硫平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氟哌啶醇组(P<0.01).结论 喹硫平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疗效优于氟哌啶醇,且不良反应较轻.
作者:刘俊彪;吴靖华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血浆脑利钠肽(BNP)在心力衰竭患者体内的变化规律以及对心功能评估的价值.方法 用免疫荧光法测定110例心力衰竭患者(HF组)及2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浆BNP浓度;行超声心动图仪检查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HF组BNP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HF组随NYHA分级增高其BNP水平越高;心功能Ⅰ级,Ⅱ级,Ⅲ级、Ⅳ级比较,BNP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1周BNP值同治疗前有显著降低(P<0.01);LVEF与BNP水平成负相关,血浆BNP水平较高者病死率增加.结论 监测BNP水平可作为心力衰竭诊断、心功能评估以及疗效及预后的指导指标.
作者:梁孙英;邓珍 刊期: 2009年第12期
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高度相关,幽门螺杆菌从发现至今已有27年.27年来,Hp的研究一直是胃肠疾病研究的重点,其感染和治疗也是Hp研究领域中的热点.近有研究对其根除难度、耐药株的形成、与胃癌和胃黏膜相关性,与淋巴样组织淋巴瘤(MALT)关系、基因相关性、与胃肠外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原发性雷诺现象、胆道感染、糖尿病、斑秃等)进行了探讨[1].
作者:胡俊霞;武京学;赵哲平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神经根型颈椎病为颈椎病中常见的类型,发病率占颈椎病的50%~60%,临床主要表现为颈肩痛并向上肢放射,上肢活动受限、肌力减退、感觉障碍,手指活动不灵活,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1].我院通过采用牵引、硬膜外注射、血管活性药物静脉注射等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93例,并配合全程的系统护理,效果明显,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王志群;许传金;刘廷亮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胶乳凝集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lc)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利用胶乳凝集反应法测定120例健康人及95例糖尿病患者及高危人群糖化血红蛋白,并对精密度、线性范围、准确度进行分析.结果 健康人群HbAlc参考范围为(5.0±1.2)%,糖尿病及高危人群HbAlc均值为(7.30±2.30)%,线性范围3%~14%,准确度:相对偏差≤±15%,精密度:批内CV 2.50%~3.98%,批间CV3.60%~4.88%.结论 该法特异性好,精密度高,结果准确.
作者:王长海 刊期: 2009年第12期
患者,女性,45岁,因体检发现血脂异常4月余,于2008年11月29日入院.患者4月前因单位组织体检发现血脂异常:总胆固醇(TC)9.89mmoL/L(正常值:2.8~5.9mmol/L),三酰甘油(TG)3.34mmol/L(正常值:0.56~1.69mmol/L),低密度脂蛋白(LDL-C)5.87mmoL/L(正常值<3.12mmol/L).同时发现血压增高[BP∶160/100mm Hg(1mm Hg=0.133kPa)].
作者:唐民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早期采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术后鼻饲中药、针灸及耳穴贴压,后期进行康复锻炼.随访8~12个月.结果 本组恢复良好14例,中残8例,重残7例,死亡9例.结论 小骨窗开颅减压迅速,止血可靠,方法简单.术后早期使用中药、针灸、耳穴贴压能通窍止血.后期康复锻炼,能大限度恢复肢体功能,且费用低,临床效果良好.
作者:苏爱缨;王贤初;陈笑辉;陈玉明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围术期应用磷酸肌酸对改善心脏手术患者的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状态的作用.方法 选择围术期心脏病患者73例,分为试验组24例和对照组49例.试验组术前3d及术后5d,使用磷酸肌酸(CP)1g静脉滴注,每天2次,术前及术后第10天彩超心脏指数评估心功能.结果 试验组心脏自动复跳率、室性心律失常及心功能明显改善、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左室舒张末直径,左室舒张末容积、左室收缩末容积均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左室短轴缩短率和左室射血分数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术期应用外源性CP可以改善心脏手术患者的心功能,促进术后心功能恢复.
作者:高志敏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妊娠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早期误诊原因.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9例妊娠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误诊为妊娠合并心肌炎心力衰竭1例,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2例,重度子痫前期2例,病毒性脑炎1例,阑尾炎1例,肾结石1例,产后出血1例.结论 应加强对妊娠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学习,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有利于临床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作者:刘民甫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头孢哌酮/舒巴坦钠(优普同)对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疗效.方法 80例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应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2.0g,静脉滴注,每天2次;对照组应用头孢曲松钠2.0g,静脉滴注,每天1次.疗程均为7~14d.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85.0%高于对照组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对医院获得性肺炎有良好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焦小玉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人参总皂苷(TSPG)对人红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信号转导与转录因子5(STAT5)表达的影响.方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血红蛋白含量及Wrisht's染色法检测TSPG诱导K562细胞向红系细胞分化的变化;免疫细胞化学观察TSPG作用前后K562细胞STATS表达的变化;以ELISA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TSPG处理前后K562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中STATS含量的变化.结果 TSPG(200mg/L)诱导K562细胞6h、12h、24h后,随着TSPG作用K562细胞时间的延长,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含量逐渐增加;而加入AG490(40μmol/L)部分抑制了K562细胞中血红蛋白含量的增加.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可见对照组K562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着色浅淡;经TSPG 200mg/L作用12h后,K562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着色明显加深,表达增强,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SPG(200mg/L)诱导K562细胞6h、12h、24h后,随着TSPG作用K562细胞时间的延长,细胞质和细胞核中STAT5的表达逐渐增强.结论 TSPG能增强K562细胞STATS的表达,这可能是TSPG诱导K562细胞向红系细胞分化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龙轩;罗春燕;姜蓉;华自森;王建伟 刊期: 2009年第12期
颈动脉粥样硬化(CAS)导致的血管狭窄在中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与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CAS与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及梗死的部位关系密切[1~4].对CAS导致血管狭窄的治疗,中医有其独特之处,现将近年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王志强;张学平;张怀印 刊期: 2009年第12期
例1.男,38岁,于3个月前在炼金工作中吸入大量汞蒸气后,胸闷、气短、头痛、头晕、乏力、四肢酸痛,即到当地县医院就医,检查胸部X线片未见异常,化验血常规未见异常,给予开胸顺气中药及索米痛片(去痛片)等对症治疗,病情无好转,并且逐渐加重,行走困难,并出现全身不自主震颤,每小时达十余次,在3d后夜间睡眠中突然惊叫,四肢抽搐,口吐白沫,双眼上翻,头向后仰,双上肢屈曲,双下肢直伸,约15min后自动缓解,抽搐时伴意识丧失,小便失禁及舌唇咬伤.
作者:王沫初;蒋伟捷;王维谦 刊期: 2009年第12期
骨组织是恶性肿瘤远处转移的第3好发器官,仅次于肺和肝,骨转移瘤的发生率比原发性骨肿瘤高,且多为多发性骨转移.恶性肿瘤骨转移(骨转移瘤)多发生的50~80岁,40岁以下少见.转移瘤可累及全身骨骼,多在脊柱的胸腰段,胸骨、肋骨和股骨上段也是好发部位,而下颌骨、膝和肘的远侧骨骼很少被累及.骨转移瘤大多为多发性,少数为单发病变(9%),前者骨破坏广泛,引起血清碱性磷酸酶和血钙增高;如同时有酸性磷酸酶升高则提示前列腺癌伴发骨转移.
作者:范晓莉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验证一种小儿七星茶颗粒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方法.方法 采用常规法检验,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收载的方法进行验证.结果 5种菌株的回收率均高于70%,且控制菌检查具有专属性.结论 采用常规法检查小儿七星茶颗粒微生物限度可行.
作者:李煜明;高茂国;杨广榆 刊期: 2009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