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理工中专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李福球;蓝瑞琼;赵林林

关键词:中专生, 理工学校, 心理健康, 应对方式
摘要:目的 探讨理工中专生应对方式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 对整体随机抽取的理工中专生,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理工中专生SCL-90各因子评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1和P<0.05),而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均分明显低于全国常模(P<0.05和P<0.01).积极应对方式与SCL-90强迫症状、敌对和精神病性呈负相关,与其余6个因子呈正相关.消极应对方式与SCL-90各因子呈正相关,除强迫症状外,消极应对方式与SCL-90其他8个因子呈显著正相关(P<0.01和P<0.05).结论 理工中专生的应激水平低于全国常模,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应加强对学生应对方式的指导,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农村贫困孕产妇住院分娩费用探讨

    目的 探讨影响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费用产生的因素及与国家贫困救助之间关系.方法 对353例接受国家贫困救助的农村孕产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农村贫困孕产妇人均住院分娩费用为1 006.88元,在县级医院住院分娩人均花费为1 381.99元,县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人均费用为1 049.89元,在乡(镇)卫生院住院分娩人均费用为685.78元;剖宫产率县级医院明显高于乡(镇)级卫生院,国家救助人均金额占人均住院分娩费用的20.74%.结论 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费用的发生受住院分娩地点及分娩方式的影响,国家关于对农村贫困孕产妇住院分娩实施救助有助于提高住院分娩率,降低孕产妇病死率,减轻贫困孕产妇家庭经济压力.

    作者:邢利霞;李中秋;阎承生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护理体会

    不稳定型心绞痛(UA)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一种,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AS)与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短暂而危险的一个阶段,病情不稳定.为预防UA进展,护士应及时观察病情变化,努力使患者的病情趋于稳定,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阎喜荣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刺五加皂甙对青霉素致痫后大鼠海马LTP的影响

    目的 研究刺五加皂甙(ASS)对青霉素致痫后大鼠海马长时程增强(LTP)的影响.方法 实验分为侧脑室注射(icv)和腹腔注射(ip)两部分,每部分有NS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青霉素致痫组)、ASS小、中、大剂量组.观察不同组别海马CA1区群峰电位(PS)幅度的差异,以此探讨ASS对癫痫大鼠海马LTP的作用.结果 模型对照组海马PS幅度显著小于NS对照组(P<0.01或P<0.05);ASS侧脑室及腹腔注射组PS幅度显著大于模型对照组(P<0.05或P<0.01);ASS(icv)中剂量组PS幅度比小﹑大剂量组大(P<0.01),小﹑大剂量组之间无差异;ASS(ip)小、大剂量组之间无差异.结论 ASS(icv)对青霉素致痫大鼠海马LTP抑制有明显改善作用,但大剂量ASS改善作用减弱;ASS(ip)对大鼠海马LTP抑制有改善作用,但可能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无量效关系.

    作者:杨旭;蔡新杰;骆铃;林青;胡祁生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合理应用抗生素

    合理应用抗生素以当代药物学和疾病的系统知识和理论为基础,使药物治疗符合有效、安全、经济3个目标.对滥用抗生素所导致的各种危害性,各地的医学、药学专家、临床医务工作者,通过专题报道、学术会议、论文从各层次、多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述.

    作者:王仁建;李瑛春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前体位护理体会

    2000年以来,我们通过加强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患者术前体位的护理,使视网膜下液明显减少,脱离范围大大减少,手术成功率明显提高,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万惠玲;张琴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及报告分析

    药物不良反应[1](ADR)是指正常剂量的药物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时出现的有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

    作者:刘丽华;陶素梅;贺克;冯梅梅;龚静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发热门诊的应急管理

    目的 总结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发热门诊的管理经验.方法 加强组织管理、人员培训,做好患者管理及密切接触者管理,强化医务人员个人防护及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结果 收治全国内地首例确诊甲型H1N1流感患者1例,排查疑似患者35例.与患者密切接触者和医务人员未发生感染,及时有效地阻止了疫情的扩散和蔓延.结论 健全的应急管理和完善的应急预案及工作流程是防控甲型H1N1流感流行的关键.

    作者:田丰;张轩;丁蕾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磷霉素联合小檗碱保留灌肠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磷霉素联合小檗碱保留灌肠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急性细菌性痢疾患儿6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给予静脉滴注磷霉素钠治疗,治疗组3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小檗碱保留灌肠.观察2组患儿症状改善情况和疗效.结果 磷霉素联合小檗碱保留灌肠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疗效优于单用磷霉素治疗(P<0.05),且临床症状改善亦优于单用磷霉素组(P<0.05).结论 磷霉素联合小檗碱保留灌肠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任春霞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从临床药学角度谈处方分析

    药物的安全、有效、合理、经济一直是药学人员需要关注的问题,促进合理用药,不仅要合理使用有限的医药卫生资源,更要大限度地维护患者利益.

    作者:唐崑;施慧;丁庆明;常明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无痛结肠镜检查195例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结肠镜是诊断结肠疾病常见的方法.因检查时有一定的痛苦,目前无痛技术已广泛用于内镜检查技术.我院采用丙泊酚加芬太尼联合麻醉下行结肠镜检查术[1],现将检查过程中全程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春红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2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2次,共14d.观察2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及伤后3个月格拉斯哥预后分级评分(GOS)情况.结果 2组治疗14d后的GC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3个月后恢复良好率为61.3%明显高于对照组3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安全有效,能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作者:庄汉森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外科患者围手术期健康教育的体会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技术的发展,运用护理心理学进行健康教育,使护患关系达到相互配合的心理效果,提高护理质量,已被医护人员所接受和认同.

    作者:石丽英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雷贝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雷贝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消化性溃疡并发疼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0例给予雷贝拉唑10mg,每天1次口服;对照组40例给予奥美拉唑20mg,每天1次口服,疗程均为7d.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评价短期应用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作用,并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上腹痛消失率用药后第1天为67.5%,第4天为95.0%,第7天为97.5%;对照组上腹痛消失率用药第1天为17.5%,第4天为67.5%,第7天为9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均为强效、安全的抑酸药物,但雷贝拉唑起效更快.

    作者:张钰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自拟参蒲益胃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胃黏膜糜烂性溃疡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自拟参蒲益胃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胃黏膜糜烂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急性胃黏膜糜烂性溃疡患者12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8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给予自拟参蒲益胃汤联合西药口服治疗,对照组仅采用西药口服治疗,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自拟参蒲益胃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胃黏膜糜烂性溃疡,疗效显著,值得临床研究和应用.

    作者:吴荣庆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120例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12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很少有典型结核中毒症状,其X线表现为大片状或多发性小片状阴影,病灶中心密度浓密,周围淡而模糊,尤其以多发小片状阴影为典型,有些表现为厚壁、薄壁、无壁空洞,病灶分布在一般肺结核常见部位(80%),有20%发生在少见部位:右中叶、左舌叶、上叶前段、下叶基底段.血糖控制程度明显影响结核病灶的愈合.结论 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时,两病宜同步治疗.治疗糖尿病时适当放宽饮食限制,以满足肺结核治疗的营养要求,积极控制血糖,早期合理抗结核治疗,能提高肺结核的治愈率.

    作者:郎松梅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阴道镜检结合宫颈细胞学对早期宫颈癌诊断临床价值

    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发病人群趋于年轻化.但从宫颈癌前病变发展成宫颈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能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对阻断其癌变具有明显临床价值.

    作者:王会玲;吴雨芳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波立维)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远期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方法 将出现症状后24h内就诊的16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84例在服用阿司匹林100mg,每天1次的基础上给予波立维即刻300mg,随后75mg,每天1次;对照组84例单用阿司匹林,治疗持续均9~12个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95%高于对照组的6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观察组9.52%、对照组13.10%.观察组发生出血的患者占3.6%略多于对照组2.4%,但未出现危及生命的出血.结论 新型抗血小板药物波立维和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可明显地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症状及预后,优于单独应用阿司匹林的效果.

    作者:冉启军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麻疹286例临床分析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口腔黏膜有科普利克斑、皮肤出现斑丘疹等,常并发支气管肺炎或其他并发症而危及患者生命[1].

    作者:黄文平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心肺复苏成功救护5例体会

    心跳骤停是心脏泵血功能突然停止,全身血液循环中断,导致呼吸停止,脑功能丧失的一种濒临死亡状态.心跳骤停常见的心电异常是室颤(VF),及时有效的进行心肺复苏(CPR)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李海霞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心脏起搏器植入诱发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分析

    心脏起搏治疗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虽然植入技术日趋成熟,但并发症难以避免,常见有囊袋血肿、导线脱位、囊袋感染、气胸等[1].

    作者:李开来;顼国华 刊期: 2009年第15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