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振勇;杨平;黄庆军
目的 探讨人际关系敏感人群初始沙盘特征,验证沙盘游戏的心理评估功能.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比较人际关系敏感人群在沙盘游戏中的特征表现.结果 在沙具使用维度:人际关系敏感人群在总数、建筑物、植物类沙具使用少于对照组[分别为(18.63±10.93)分,(29.81±12.25)分;(1.47±1.52)分,(2.39±1.68)分;(3.41 ±4.39)分,(9.72±6.67)分],在其他类沙具使用多于对照组(0.13±0.33),(0.00±0.00);在空间领域利用维度:人际关系敏感人群在除左中和中中领域外其他领域的使用均少于对照组;在沙盘操作维度:人际关系敏感人群对沙的态度以几乎不碰为主(59.4%,22.2%),多无蓝色露底(71.9%,30.6%),少使用桥(68.8%,38.9%),自我感觉不满意多(43.8%,2.8%),战争、抽象场景多[(18.8%,0%)、(21.9%,2.8%)],家与社会场景少[(12.5%,27.8%)、(25%,41.7%)];沙盘主题特征维度:人际关系敏感人群多出现混乱、空洞、分裂、限制、忽视、受伤、威胁主题[(25%,5.6%)、(37.5%,0%)、(31.3%,0%)、(40.6%,5.6%)、(37.5%,2.8%)、(15.6%,0%)、(50%,5.6%)],少出现整合、流动、能量主题[(12.5%,38.9%)、(3.1%,50%)、(28.1%,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际关系敏感人群在沙盘游戏中有特征性表现,初始沙盘具有临床心理评估的功能和价值.
作者:谭健烽;陈耀琦;黄力;杨杰霖 刊期: 2012年第10期
学业成绩的影响因素一直是教育、心理学界关注的问题,医科大学生肩负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重任,对其学业成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影响学业成绩的因素中,情绪智力和学习适应是两个重要因素.情绪智力指监控自己和他人情绪、情感,对其加以辨别并用以指导自己思维和行为的能力[1],大量研究表明情绪智力可以预测学业成绩[2].但也有不同的结论,显示了本研究领域的复杂性和探索性.学习适应性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克服困难与学习环境保持一致,取得良好学习效能的心理倾向[3],已有很多研究表明学习适应性能很好地预测学业成绩[4 ],而同时考察情绪智力和学习适应性对学业成绩的预测是国内外仍很少进行的.此外,在医学生内部由于医疗和护理人员的工作内容不同,培养时的教育策略也应不同,有必要了解不同专业情绪智力、学习适应对学业成绩的影响,这对培养合格的医学生,落实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周雪妃;高金金;陈毅文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颞叶内侧亚结构体积变化对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s disease,AD)的诊断价值.方法 依据DSM-Ⅳ标准,入组23例AD,其中男9例,女14例;入组23例正常对照老人,其中男11例,女12例.应用3D-MRI测量海马、杏仁核、内嗅皮质、旁嗅皮质等指标.在GE后处理工作站上对3D-MRI资料进行后处理及标准化,使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旁嗅皮质总体积与认知评估量表得分有显著相关性.各结构体积诊断AD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海马总体积(73.9%,97%);杏仁核总体积(39.1%,95.7%);内嗅皮质总体积(73.9%,95.7%);旁嗅皮质总体积(95.7%,87.0%);颞角总体积(34.8%,39.1%).总体判别函数为颞角总体积×3.887+旁嗅皮质总体积×5.960 -内嗅皮质总体积×0.074+杏仁体总体积×3.489+海马总体积×6.656 -22.449,总体判别正确率为91.3%,旁嗅皮质总体积的标准化系数及与函数的相关系数均大.结论 旁嗅皮质总体积在早中期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中起重要作用,可利用内侧颞叶亚结构体积变化对早中期AD进行诊断.
作者:王涛;肖世富;李霞;朱敏捷;丁蓓;凌华威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脑铁沉积与迟发性运动障碍(TD)的关系.方法 利用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测定伴TD(TD组,n=18)、不伴TD(非TD组,n=18)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基底节灰质核团的校正相位值(CP);采用异常不自主运动量表(AIMS)评定TD症状.结果 (1)调整年龄、性别、药物因素后,TD组黑质、尾状核CP值[分别(-0.194±0.040)rad,(-0.089±0.023)md]低于非TD组[分别(-0.163±0.033) rad,(-0.076 ±0.013)rad;P=0.022,0.023];(2)TD组尾状核CP值与AIMS严重程度评分负相关(r=-0.486,P=0.034);Logistic回归显示,黑质、尾状核CP值低(分别β=-72.12,- 156.43;P=0.029,0.037)、年龄高(β=0.370,P=0.042)与TD的发生有关.结论 TD患者基底节有脑铁过量沉积,并可能与TD的发生有关.
作者:陈方斌;金梅;徐乐平;周菲菲;汪莉;纪菊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七氟烷对小鼠短期内记忆能力及其对海马突触传递效能的影响.方法 昆明小鼠吸入七氟烷后12h、24h、72h,分别用Y型迷宫测试进行自发交替和活动能力,离体脑片细胞外记录技术观测海马短时程增强(STP)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吸入1.5%七氟烷后12h可使小鼠的自发交替的百分率明显降低[(54.7±1.7)%,P<0.01],活动能力明显下降(16.4±1.3,P<0.01),在海马脑片上STP诱发后群峰电位(PS)幅值明显降低[(122.3±13.9)%,P<0.05],但在吸入七氟烷后24h和72 h均无影响.在离体海马脑片直接应用七氟烷后,可使基础[(83.5±8.9)%,P<0.01)]和强直后[(116.5±14.9)%,P<0.01)]PS幅值降低,但冲洗后PS幅度可恢复.结论 七氟烷在短期内可明显抑制突触传递效能,损害记忆功能,但无远期作用.
作者:张邓新;陈莺;季永;赵志斌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与敌意归因偏向和童年创伤的关系.方法 采用修改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对13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攻击行为评估,将患者分为攻击组(58例)和非攻击组(77例),同时做中文版模棱两可、目的和敌意问卷( AIHQ-C)以及童年创伤问卷(CTQ)评估,分析童年创伤、敌意归因偏向与攻击行为间的关系.结果 攻击组患者AIHQ-C敌意偏向总分[(6.27±1.20)分]、责备偏向总分[(8.04±1.97)分]和攻击偏向总分[(6.17±1.02)分]均高于非攻击组患者[分别为:(5.90±0.97)分、(6.91±2.10)分、(5.59±1.0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相关分析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AIHQ-C评分、CTQ总分和MOAS分两两间均呈正相关(r=0.171~0.350,P<0.05~0.01);回归分析显示,敌意归因偏向可直接预测患者攻击行为(β=0.342,P<0.05),在童年创伤与攻击行为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攻击行为与童年创伤经历及归因方式相关,童年创伤通过敌意归因偏向的中介作用对患者的攻击行为产生影响.
作者:陈学全;汪凯;董毅;李文飞;夏海涛;季益富;靳胜春;白伟;曹小梅;余家快;王瑞斌 刊期: 2012年第10期
啮齿类动物个体之间正常的社会交往有利于形成稳定的社会网络,对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的繁衍有重要意义[1].有研究指出小鼠经历社会隔离后,其成年后的空间认知能力显著下降[2],与其同类的社会交往机会减少,表现出异常的攻击行为[3].气味等物质激活嗅觉系统可以引起动物产生不同的行为表现,如对捕食者的恐惧、条件性厌恶、攻击行为、社会交往行为等[4].传统的观点认为,主嗅觉系统主要探测挥发性化学物质,犁鼻系统主要探测同种动物释放的信息素.但是近来研究发现两嗅觉系统可以处理相同的气味物质,共同影响某些社会行为[5].本文主要综述啮齿类动物主嗅觉系统与犁鼻系统在其社会交往行为中的作用以及这两个嗅觉系统在社会交往行为中功能上的重叠.
作者:徐杨;曹文宇;李昌琪;张建一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自我效能感对完美主义与抑郁情绪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方便取样,选取在校大学生570名,用近乎完美主义量表(APS-R)、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及贝克抑郁问卷(BDI)进行集体施测.结果 相关分析显示,适应不良完美主义与抑郁呈正相关(r =0.47,P<0.01),与自我效能感呈负相关(r=-0.24,P<0.01);适应完美主义与自我效能感呈正相关(r=0.26,P<0.01),与抑郁不相关(r=0.05,P>0.05).层次回归分析显示,自我效能感的调节作用显著(β=-0.12,P<0.01),表现为低自我效能感条件下,适应不良完美主义与抑郁之间的联系更为密切,说明低自我效能感增强了适应不良完美主义对抑郁的影响(β=0.536,P=0.000),高自我效能感能缓冲适应不良完美主义对抑郁的影响(β =0.239,P=0.018).结论 自我效能感在适应不良完美主义与抑郁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
作者:张斌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发育期大鼠癫痫持续状态后海马内Semaphorins-3A、突触素P38的表达变化.方法 生后7d(P7)、14d(P14)、21d(P21)、28d(P28)四个日龄组SD幼鼠共320只,每个日龄组大鼠按随机数字法分模型组(SE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用戊四氮(PTZ)诱导SE,免疫组化法观察SE发作后1d、7d、14d、21d、28d五个时间点海马CA1区Semaphorins-3A及突触素P38的表达.结果 Semaphorins-3A阳性细胞在海马颗粒细胞层表达明显,阳性表达量随大鼠生理日龄的增加呈减少趋势,尤以P7组表达明显(如91 552.68 ±4664.69);不管大鼠日龄如何,SE发作后大鼠海马结构内Semaphorins-3A免疫反应产物的分布特征及表达与NS组无明显变化,但是Semaphorins-3A表达量在SE后7d减少明显(如56938.84±5688.47).生理状态下P7组日龄大鼠P38表达在1~ 14 d(5413.18 ±48.77,6223.40±29.19,6902.94 ±78.51)内存在逐渐增加的趋势,并在21 d (7523.42±62.94)逐渐稳定.其他日龄组大鼠生理状态下P38表达相对平稳在同一水平上.P7、P14、P21和P28等各日龄组SE发作后1~28d的时间点上海马CA1区P38免疫反应产物的IOD值较NS组增加(P<0.05),其中均以SE发作后14d(如8408.35±55.73)增加达高峰.结论 Semaphorins-3A和突触素P38参与了发育期及癫痫持续状态下大鼠海马突触可塑性变化.
作者:袁宝强;崔湘君;李凡;张冬丽;袁婷婷;周保健;樊秋萍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翻译和修订术后疼痛评估护理实践问卷(Postoperative Pain Assessment Nursing Practice Questionnaire,PPA-NPQ)并测试中文版的信效度.方法 通过翻译、回译、专家咨询等一系列方法翻译并修订中文版术后疼痛评估护理实践问卷,指导258名外科护士现场答卷,并应用SPSS17.0进行问卷信、效度的统计分析.结果 中文版PPA-NPQ总问卷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α系数0.889、分半系数为0.729、重测信度0.875,各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20~0.857、分半系数0.797~0.862、重测信度0.846 ~0.902;各维度与总问卷的相关系数在0.704 ~0.818之间(P<0.01).结论 中文版PPA-NPQ信效度良好,可作为我国外科护士术后疼痛评估护理实践现状调查的测量工具.
作者:叶赟;刘敏杰;张兰凤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运动训练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海马β-淀粉样多肽(Aβ)及β分泌酶(BACE)的影响.方法 将30只SD大鼠数字随机表分为运动组,模型组和假手术组,采用结扎双侧颈总动脉法制做VD大鼠模型,术后4周后行水迷宫检测评估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大鼠海马Aβ,BACE表达.结果 Morris水迷宫实验中,模型组学习记能力下降,逃避潜伏期[分别为(101.34±19.67)s,(95.42±23.89)s,(89.39±22.67)s,(90.12±19.77)s]明显长于假手术组[对应为(62.13±11.38)s,(24.84±13.69)s,(16.98±12.51)s,(11.41±8.93)s] (P<0.05),运动组较模型组学习记能力增强[对应为(80.15 ±21.56)s,(51.24±20.91)s,(43.78±22.36)s,(45.67±20.87)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组大鼠海马Aβ灰度值(130.12±19.01),模型动组为(116.77±23.67),假手术组为(148.44±17.67),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运动组大鼠海马BACE灰度值(131.21±25.25),模型组为(120.53±10.21),假手术组为(162.38 ±28.11),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动训练可下调VD大鼠海马BACE及Aβ的表达,进而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
作者:叶青;王红卫;游咏;黄海芬;廖慧颖;潘思;黄雁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齐拉西酮早期干预对改良单次延长应激(single prolonged stress and foot shock,SPS&S)模型大鼠行为的改善作用及大脑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hosphorylated 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protein kinase,pERK1/2)表达的影响.方法 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齐拉西酮组以及齐拉西酮+ U0126组,每组6只.对照组正常饲养;模型组为SPS&S处理组;齐拉西酮组为SPS&S造模结束后,每天灌胃齐拉西酮( 2.5 mg/kg),连续7d;齐拉西酮+U0126组为SPS&S造模结束后,连续7d给予齐拉西酮,并在每次齐拉西酮灌胃后0.5h,腹腔注射U0126(MEK1/2抑制剂)(0.5 mg/kg).各组在处理结束24h后,采用旷场和高架十字迷宫检测大鼠行为表现,并且在行为实验完成后处死大鼠,以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脑pERK1/2的表达水平.结果 在旷场实验中,模型组大鼠水平活动度,中央活动次数[分别为(76.23±54.76) cm,(4.60±1.14)次]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43.77±74.22) cm,(12.40±3.36)次]和齐拉西酮组[分别为(274.98±83.56) cm,(12.00±2.92)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与齐拉西酮+U0126组[分别为(138.14±41.98)cm,(5.00±1.58)次]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高架十字测试中,各处理组在大鼠开臂进入次数和停留时间上的差异性与旷场实验的结果一致.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模型组pERK1/2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和齐拉西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齐拉西酮能改善PTSD动物的焦虑样行为,而且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上调pERK1/2的表达实现的.
作者:王磊;杨帆;陈怡环;白渊翰;乔昱婷;彭正午;谭庆荣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侧脑室体积、角度形态学变化,并分别对其简明智能状态检查表(MMSE)、Fuld物体记忆测验(FOM)与MRI测量指标行相关性分析.方法 应用3.0T磁共振对20例AD症患者和2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轴位全脑MRI扫描,分析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侧脑室体积大小、角度变化及其与病情程度相关性.结果 AD组侧脑室总体积、左侧侧脑室体积、右侧侧脑室体积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体积:AD组(71.53±3.25)cm3,对照组(65.39±4.59) cm3,t=-4.88,P<0.01),左侧侧脑室体积AD组(36.14±1.75) cm3,对照组(31.88±3.24)cm3],t=-5.16,P<0.00,右侧侧脑室体积AD组(35.42±2.8)cm3,对照组(33.22±2.48 )cm3,t=-2.58,P<0.01].AD左前角角度、右前角角度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右前角角度(22.05±6.79)°,t=- 3.972,P<0.01].AD组左右侧颞角宽度于对照组左右侧颞角宽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D组左右侧颞角宽度与MMSE及FOM均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侧脑室的体积及角度发生的此种改变或许成为评测阿尔茨海默病的参照指标.
作者:徐敏;王冬青;李月峰;殷瑞根;赵亮;赵天;王铮超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北京版在沈阳市社区老年人群中应用的可行性以及量表的不足之处.方法 于2011年在沈阳市4个社区采用MoCA北京版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对258例社区老年人进行认知功能测评.结果 MoCA北京版的Cronbach's α为0.836,MoCA北京版与M MSE评定结果高度相关(r=0.623,P<0.01).受访者受教育程度>12年者仅占15.1%,≤6年者占26.3%,若以受教育程度≤6年分界,仅有命名狮子、顺背数字、回忆菊花3个题目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北京版MoCA量表对社区老年人认知功能的筛查是简便可行的,建议将加分教育程度界点调整为≤6年;“总分26 ~30分为正常”的评判标准过高.
作者:孙宇任;安畅;何伟;朱宇章;刘盈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小学生冲动行为与述情障碍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Barratt冲动性量表( BIS-11)和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对702名小学生进行测评,分别评估他们的冲动行为和述情障碍.结果 (1)男生在无计划因子和冲动总分的得分上高于女生[(24.47±5.30)分,(23.40±5.59)分,P<0.05;(62.25±9.46)分,(60.35±9.91)分,P<0.05].高年龄组仅在冲动总分上的得分均高于低年龄组[(62.36±9.69)分,(60.29±9.68)分,P<0.01].(2)高冲动者在述情障碍总分及各因子上的得分均高于低冲动者[述情障碍总分(57.43±10.16)分,(46.55 ±8.77)分,P<0.01];BIS总分与述情障碍量表总分存在正相关( r=0.40,P<0.01);BIS总分与述情障碍各因子亦有正相关(r=0.25~0.33,均P<0.01);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辨别情感障碍、外向性思维、描述情感障碍对冲动总分均有显著的回归效应,可以解释18%的冲动总分变异.结论 8~ 13岁儿童的冲动行为存在一定的性别和年龄差异;儿童的冲动行为与述情障碍存在低至中度相关.
作者:冯岩;邓云龙;管冰清;唐秋萍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是一种前炎性细胞因子,中枢IL-1β参与很多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谷氨酸( glutamic acid,Glu)是神经系统中主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在大脑发育、神经细胞迁移、神经元分化、轴突发生和神经元的存活中起着重要作用.而IL-1β可能在谷氨酸能反应中起神经调质的作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IL-1β和谷氨酸受体中的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之间存在功能性的相互作用.这些研究结果可能与脑内IL-1β高表达所致的各种神经损伤直接相关,如脑缺血、脑损伤和阿尔兹海默病等,在这些病变过程中增高的内源性IL-1β明显促进了损伤的发展[1].本文就中枢IL-1β在其所致各种神经损伤中与NMDA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高振勇;杨平;黄庆军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交通事故幸存者人群中急性应激障碍(Acute Stress Disorders,ASD)的流行情况,并分析相关的预测因素.方法 采用急性应激障碍量表(Acute Stress Disorders Scale,ASDS)对206名交通事故幸存者的急性应激症状进行评估,临床评估距离被试经历车祸时间为2 ~23d.结果 206名中国交通事故幸存者中共有61人为可能的ASD患者,发生率为29.6%;女性较男性ASD症状严重[(男(36.70±11.42)分;女(41.18±12.58)分;t=-2.14,P<0.05],已婚者较单身者ASD症状严重[已婚(38.37±11.94)分;未婚/丧偶/离异(30.86±8.37)分;t=5.22,P<0.01],文化程度低者较文化程度高者ASD症状严重[初中及以下(38.74±11.73)分;高中及以上(34.76±11.64)分;t=2.18,P<0.05];年龄(r=0.43,P<0.01)、车祸时是否有害怕/无助/惊恐经历(r=0.21,P<0.01)与ASD的症状表现严重程度相关,且年龄能正向预测ASD严重程度(β=0.29,P<0.01).结论 ASD在交通事故幸存者中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患,其主要的预测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车祸时害怕/无助/惊恐的程度.
作者:李秀丽;王力;孙鲁毅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大学新生心理韧性与归因、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心理韧性量表、多维度归因因果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977名大学新生进行调查,比较不同人口学变量大学新生心理韧性、归因、应对方式的差异并作相关分析.结果 城镇大学新生心理韧性[(68.88±10.57)分]、学业外归因[ (21.14±6.01)分]及人际外归因[(22.87±6.42)分]高于农村学生[(67.51±10.43)分,(19.81±5.88)分,(21.86±5.88)分,t=2.03,3.48,2.57],高职学生学业内归因[(28.68±5.30)分]和人际内归因[(26.81 ±5.82)分]高于本科学生[(27.61±5.47)分,(25.53±5.92)分,t=3.00,3.30],独生子女心理韧性[(68.88±10.81)分]和学业失败运气[(4.37±2.21)分]高于非独生子女[(67.44±10.18)分,(3.96±2.12)分,t=2.15,3.02];积极应对、消极应对、学业失败外归因、学业成功内归因、家庭住地、学业失败内归因对心理韧性有预测力(β=16.435,-4.919,-0.344,0.308,1.396,-0.182).结论 能够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与合理学业归因的大学生的心理韧性会更好.
作者:李丽;梅松丽;张立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索Connor-Davidson心理复原力量表(CD-RISC)中文版在大学生中的因素结构.方法 采用修订的CD-RISC简体中文版,对1534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经项目分析后,随机选取一半样本使用SPSS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对另一半样本用Amos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 修订后的CD-RISC量表共19项目,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出三因素结构,命名为顺应性、坚韧性、自主性,累积解释率为53.20%.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x2/df=3.83,RMSEA=0.06,GFI=0.92,AGFI=0.90,CFI=0.92,NFI=0.89.结论 CD-RISC中文修订版的三因素结构在我国大学生人群中更合理.
作者:陈瑜;裴涛;张宁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童年创伤经历及其与眼区情绪识别能力的关系.方法 采用童年创伤经历问卷(CTQ)对7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评估,同时作眼区基本情绪识别任务(EBEDT)测试,与52例健康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 患者组CTQ总分[(47.86±13.26)分]高于对照组[(34.27±7.27)分],情感虐待、躯体虐待、性虐待、情感忽视和躯体忽视分量表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组EBEDT总正确率[(73.42±11.86)%]低于对照组[(86.74±6.16)%],总平均反应时[ (4321.40±1956.83) ms]高于对照组[(2776.75±703.42) ms],喜、惊、恐、悲、厌和怒六种情绪的正确率和平均反应时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组CTQ总分与EBEDT总正确率及喜、惊、悲和怒眼区情绪识别的正确率呈负相关(分别为r=-0.390,r=-0.419,r=-0.451,r=-0.391,r=-0.344,P<0.01);正常对照者CTQ总分与EBEDT总分呈负相关.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童年创伤水平与眼区情绪认知能力存在相关,提示早年的创伤经历可能会影响患者的社会认知功能.
作者:赵子丛;董毅;汪凯;朱春燕;谢雯;程赓;张爱国;李倩倩 刊期: 201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