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宁;周明洁
目的 探讨中国西北地区汉族人群5-羟色胺2A受体[5-HTR2A(-1438A/G)]启动区基因多态性与单项抑郁症及抗抑郁药物疗效是否关联.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技术测定136例单相抑郁症和160例正常对照的5-HTR2A(-1438A/G)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别验证各种基因型与单项抑郁症及抗抑郁药物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①病例组与对照组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患者A/G、G/G基因型和G等位基因频数均高于健康组(48.5%,40.6%;39.7%,34.4%;64.0%,54.7%;P<0.05).②5-HTR2A(-1438A/G)多态性和SSRIs类抗抑郁药物盐酸帕罗西汀疗效相关,病例组中含G等位基因组与不含该等位基因组组间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317,P=0.013),主要体现在第2周末(x2=5.878,P=0.015),AA组、AG组有效率均高于GG组,且AA组高于AG组(分别为87.8%,57.6%,53.7%).结论 5-HTR2A(-1438A/G)启动区基因多态性与单相抑郁症及抗抑郁药物疗效相关.G等位基因可能是单相抑郁症的易感基因,A等位基因可能是单相抑郁症的保护因子,且A等位基因与帕罗西汀的疗效佳相关.
作者:柳文华;张兰;殷宏;罗建勋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通过对心理应激大鼠颞下颌关节(tempommandibular joint,TMJ)的形态、生理学评估及相关炎性因子的检测,探讨心理应激对TMJ的可能致病机制.方法 采用交流箱心理应激动物模型,检测空白对照组、心理应激组(PS组)、心理应激加地西泮组(PS+DI组)大鼠血清中Cor和ACTH水平;运用RT-PCR技术检测心理应激不同时期大鼠TMJ内炎性因子IL-1和IL-6的表达变化.结果 空白对照组血清中Cor和ACTH值与PS组有显著差异(P<0.01),空白对照组血清中Cor和ACTH值与PS+DI组无显著差异(P>0.05);空白对照组IL-1(分别为(0.453±0.021)mg/L,(0.439±0.028)mg/L,0.454±0.023)mg/L、IL-6[分别为(0.525±0.028)mg/L,(0.515±0.028)mg/L,(0.518±0.022)mg/L]与PS组IL-1[分别为(0.981±0.024)mg/L,(0.746±0.017)mg/L,(0.510±0.016)mg/L]、IL-6[分别为(0.820±0.023)mg/L,(0.694±0.019)mg/L,(0.579±0.015)mg/L]有显著差异(P<0.05),与PS+DI组IL-1[分别为(0.549±0.014)mg/L,(0.498±0.014)mg/L,(0.444±0.022)mg/L]、IL-6[分别为(0.599±0.015)mg/L,(0.541±0.015)mg/L,(0.487±0.008)mg/L]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心理应激可能在TMD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吴高义;陈磊;孙晶;黄飞;朱国雄;李冬临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丁基苯酞对慢性脑缺血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以及前脑组织线粒体Na+-K+-ATP酶的影响.方法 将实验用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0)、模型组(n=15)、丁基苯酞大剂量治疗组(n=15)和小剂量治疗组(n=15).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制作慢性脑缺血模型,4周后,分别给模型组、大、小剂量丁基苯酞组大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丁基苯酞6 mg/kg和2 mg/kg,2次/d.用药4周后,利用Morris水迷宫试验测试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提取前脑组织线粒体,测定线粒体Na+-K+-ATP酶的活性.结果 较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逃避潜伏期延长[分别为(10.41±3.81)s和(25.54±9.82)s,P<0.01]线粒体ATP酶活力下降[分别为(3.73±0.32)μmol·mgprot-1·h-1和(2.81±0.40)μmol·mgprot-1·h-1,P<0.05],而丁基苯酞大、小剂量组较模型组记忆能力显著增强[分别为(11.72±5.78)s和(12.48±5.45)s,P<0.01],ATP酶活力明显增加[分别为(3.53±0.37)μmol·mgprot-1·h-1和(3.43±0.43)μmol·mgprot-1·h-1,P<0.05],不同剂量丁基苯酞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丁基苯酞注射液可增强缺血区神经元线粒体Na+-K+-ATP酶活力,改善线粒体能量代谢,提高慢性脑缺血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作者:肖向建;齐亚超;高钟生;李强;郭宗成;吕佩源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研制双相抑郁指数量表(BDIS),并考评其信度、效度.方法 通过复习文献,将双相抑郁患者的临床特征汇总,初步编制成双相抑郁指数量表(BDIS),并对连续入组46例双相抑郁(BD)、44例单相抑郁(UD)患者(诊断标准根据DSM-Ⅳ)评定,其中有42例患者进行评定者一致性信度评定.结果 实证后有11项条目被纳入BDIS.各条目与BDIS分的评定者一致性信度为0.61~0.87.BDIS各条目分与总分的相关系数为0.53~0.73.BDIS的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68.BD患者的BDIS分均值[(7.26±3.12)分]显著高于UD患者[(4.80±3.08)分,(P<0.01)].BDIS分与自评性轻躁狂量表(MDQ、HCL-32)分相关系数为0.56、0.45(均P<0.01).经ROC曲线分析,BDIS分对判别BD有显著意义(P<0.01),佳划界分为5分(敏感性0.80、特异性0.64).结论 BDIS的信度、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临床上可以作为判别双相抑郁、单相抑郁的辅助工具试用.
作者:杨海晨;彭红军;刘铁榜;李凌江;荣晗;吴东辉;张燕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劳务工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 采用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SWBS-CC)、社会支持量表(SSRS),对1038名深圳市劳务工进行调查.结果 在主观幸福感总量表上的得分上不同性别的劳务工无显著差异[(63.51±11.03)分,(63.22±12.02)分,t=0.389,P>0.05],30~49岁组显著高于16~29岁组[(62.80±11.80)分,(64.54±11.28)分,t=2.21,P<0.05],已婚组显著高于未婚组[(62.50±12.18)分,(64.27±10.80)分,t=2.44,P<0.05].除社会支持利用度与身体健康和知足充裕相关不显著外,社会支持及其各维度与主观幸福感各维度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075~0.391,P<0.05).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和客观支持均对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其中主观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作用大(β=0.297).结论 劳务工主观幸福感与年龄和社会支持具有密切关系.加强对劳务工的情感支持,可能有助于提高劳务工的主观幸福感.
作者:唐建军;刘晋洪;张泉水;侯粤虎;袁芳;苏海云;王曼;林艳香;邓秀良;赵久波 刊期: 2011年第08期
海勤人员作为一个特殊的人群,是海军一线部队中各种高新武器装备的指挥者和操纵者,包括潜水、潜艇、战斗舰艇人员.本研究旨在分析海勤人员的疲劳状况及其与人格特征的关系,为进一步的研究积累资料.
作者:熊波;刘俊松;邵缀芬;柳甜甜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对构建的由4个因子18项特征组成的武警士官胜任特征模型进行预测效度研究.方法 整群抽样武警某部10个中队513名战士为研究对象,其中5个中队使用胜任特征A卷,另5个中队使用胜任特征B卷.评定方法是各中队2名主官采用五级等距评定法,分别对其战士的胜任特征逐条进行评定.同时收集各中队优秀士兵名单作效标.结果 (1)除责任心一项胜任特征外,优秀士兵组17项胜任特征得分均高于普通士兵组相应得分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优秀士兵组4个胜任因子得分及总分均高于普通士兵组相应得分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2)胜任特征总分对是否优秀士兵的命中率分别为72.6%(A卷)、71.3%(B卷).结论 胜任特征模型能够区分优秀士兵与普通士兵,胜任特征模型对是否优秀士兵有显著的预测效度,该模型可作武警士官选拔和培训之用.
作者:张月娟;王进礼;段力萨;孙祥;曹鹏飞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阅兵训练应激条件下,预备役女兵应对方式、人格和心理健康的关系,构建三者路径模型.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应对方式问卷对264名预备役女兵进行调查.结果 ①预备役女兵SCL-90躯体化、强迫症状、焦虑、恐怖和精神病性高于女军人常模(P<0.05).②不同健康状况预备役女兵应对方式和人格特点差异显著(P<0.05).③解决问题(路径系数=-0.168)和自责(路径系数=0.194)直接影响心理健康状况;自责(路径系数=0.230)、退避(路径系数=0.197)、幻想(路径系数=0.322)通过神经质中介对心理健康产生间接影响.结论 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有直接预测作用,神经质是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的中间变量.
作者:张家喜;朱霞;石蕊;苗丹民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腹腔注射氯化锂对根性神经痛模型大鼠痛行为的影响.方法 制作注射式背根神经节压迫的根性神经痛模型.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假手术组(S组,n=12),模型组进一步随机分为溶剂对照组(C组,n=12)、早期治疗组(E组,n=8)、晚期治疗组(L组,n=8).S组和C组在制模后第2,3,4,12,13,14天腹腔给予生理盐水;E组于制模后第2,3,4天给予氯化锂,第12,13,14天给予生理盐水;L组于制模后第2,3,4天给予生理盐水,第12,13,14天给予氯化锂.所有的实验大鼠在制模前1天、制模后第1,4,7,10,14,17,21天检测痛行为指标,包括机械缩足阈值(Paw withdrawal mechanical threshold,PWMT)和热缩足潜伏期(Paw withdrawal thermal latency,PWTL).结果 制模后1dC组PWMT、PWTL值较S组和基础值明显缩短,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腹腔注射氯化锂后,在制模后第4天,E组大鼠PWMT[(14.607:±0,280)g]、PWTL[(19.940±0.933)s]较C组PWMT[(7.712±0.237)g]、PWTL[(8.190±0.382)s]显著增高(P<0.05);制模后第14天,L组大鼠PWMT[(11.700±0.379)g]、PWTL[(18.524±1.060)s]较C组PWMT[(6.788±0.331)g]、PWTL[(7.301±0.481)s]显著增高(P<0.05),这种痛行为学的改善均持续到制模后第21天,但均未能恢复到假手术组水平(P<0.05).结论 腹腔注射氯化锂可以有效改善慢性背根神经节压迫的根性神经痛大鼠的痛行为反应.
作者:朱蓓蓓;顾小萍;彭良玉;马擎;宋丽华;孙晓凤;马正良 刊期: 2011年第08期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常见的儿童时期起病的神经精神疾病,主要临床特征为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度和行为冲动.ADHD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仍未明确,目前认为其发病与遗传因素、生物化学因素、免疫因素、环境因素和心理因素等多种因素有关.本文谨以近年来ADHD的免疫学方面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陈虹;彭向东;康晶晶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考察大学生儿童期虐待、大五人格与焦虑症状的关系,为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对江苏省某3所高校237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使用儿童期虐待史自评量表(PRCA)、焦虑自评量表(SAS)、简式大五人格问卷(NEO-FFI-R)等问卷进行现场测试,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软件Amos7.0作路径分析.结果 路径分析结果显示,儿童期虐待对神经质有直接正向性影响(Sβ=0.309,P<0.01),对外向性、友善性和谨慎性有直接负向性影响(Sβ=-0.216~-0.248,P<0.01);儿童期虐待对焦虑有直接正向性影响(Sβ=0.123,P<0.01);神经质对焦虑有直接正向性影响(Sβ=0.525,P<0.01),友善性和谨慎性对焦虑有直接负向性影响(Sβ=-0.045~-0.052,P<0.05);神经质、友善性和谨慎性作为中介变量调节儿童期虐待对焦虑症状的影响.模型的拟合指数为x2/df=0.546<3.000,P=0.460>0.050,RMSEA=0.001<0.050,GFI=1.000,AGFI=0.998,NFI=1.000,RFI=0.998,IFI=1.000,TLI=1.002,CFI=1.000,模型拟合良好.结论 大五人格作为中介变量,调节着儿童期虐待对大学生焦虑症状的影响作用.
作者:李娇;朱相华;陶敏;赵后锋;王成东;梁光利;杨永杰;耿德勤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调查广泛性焦虑症(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GAD)患者苯二氮卓类药物(benzodiazepine,BZD)使用情况及和首诊处方的关系.方法 对70例门诊GAD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按照首诊处方是否包含BZD类药物分为研究组(首诊处方包含此类药物,共54例,男21例,女33例,年龄18~73岁)、对照组(首诊处方不包含此类药物,共16例,男7例,女9例,年龄18~53岁).结果 研究组BZD类药物使用时间、药物剂量[分别为(9.7±4.4)月、(1.6±0.7)mg/d]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3±2.4)月、(0.9±0.9)mg/d,P<0.01];多元回归分析发现,BZD类药物长期使用和首诊处方包含BZD类药物、首诊时伴有失眠、门诊随诊时间、BZD药物剂量呈正相关,P<0.05;研究组BZD类药物长期使用标准化率和药物依赖标准化率分别为92%、48%,高于对照组的27%、4%,P<0.01.结论 首诊处方给予BZD类药物是GAD患者长期使用该类药物的原因之一,建议首诊处方时慎重考虑.
作者:王继辉;吴小立;魏钦令;韩自力 刊期: 2011年第08期
心理疲劳是办公室工作人员以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题[1-3].心理疲劳是指心理疲乏、心理耗竭状态,可导致躯体疾病[4-5]、过劳死[6-7],并使绩效受损[7-10],甚至是现代社会严重事故(交通事故、外科意外)的重要原因之一[10-12],所以监测心理疲劳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意在提供辨识心理疲劳的指标,以期能预警和管理心理疲劳.
作者:张俐;刘波;张夔 刊期: 2011年第08期
使用氯氮平时有一项严重甚至致命的药物副作用就是可能诱发粒细胞减少甚至粒细胞缺乏,发生率为0.6%~3.9%[1].氯氮平所致的粒细胞减少症是遗传因素和药物免疫毒性作用的结果[2].
作者:陆小兵;李冰;杨东英;彭燕;蒲绮霞;张敏玲;沐楠;杨梦心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探究情绪的唤醒度在情绪Stroop效应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网上发帖的形式招募27名在校大学生,比较不同情绪条件下,被试对图片的颜色判别任务的反应时和正确率.结果 ①被试在不同图片内容条件下反应时的主效应达到显著(F(5.130)=5.90,P<0.01),正性图片[(893±36)ms]和负性图片[(866±36)ms]条件下的反应时都比中性[(828±43)ms]条件下长;②被试在不同图片内容条件下正确率的主效应达到临界显著(F(5.130)=2.63,P=0.05),负性高唤醒图片条件下的正确率(0.92±0.03)低于颜色方块条件下的正确率(0.95±0.02);③愉悦度的主效应在反应时上显著(F(1.26)=7.03,P=0.013),正性图片的反应时[(893±36)ms]大于负性图片的反应时[(866±36)ms];④唤醒度的主效应在正确率上显著(F(1.26)=5.63,P=0.025),高唤醒图片的正确率(0.93±0.17)小于低唤醒图片的正确率(0.95±0.09).结论 情绪Stroop效应可能更多地受到情绪刺激的唤醒度的影响.
作者:封春亮;马伟维;王优;罗跃嘉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通过研究消幻汤对精神分裂症模型自主活动、空间学习记忆及纹状体内五羟色胺水平的影响,探讨消幻汤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可能机制.方法 雌性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消幻汤组,利培酮组.按照0.1 mg/kg给予地卓西平马来酸盐(MK-801)连续腹腔注射两周,刻板行为、旷场实验及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价大鼠行为的改变.消幻汤组给予消幻汤12g/4ml/kg,利培酮组给予利培酮0.2mg/kg之后,余两组灌服等量生理盐水.4周后观察大鼠行为改变,并使用库仑阵列电化学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纹状体内神经递质含量的变化.结果 模型组的大鼠刻板行为评分[(2.54±0.52)分,(2.42±0.51)分,(2.30±0.48)分],高于正常组评分[(1.08±0.28)分],符合模型制备成功标准.经药物干预后,消幻汤组、利培酮组大鼠自主活动[(780.57±248.99)分,(819.76±267.21)分]低于模型组[(1204.15±344.25)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消幻汤组逃避潜伏期[(30.25±13.67)s]较模型组[(44.72±19.88)s]缩短,穿台次数[(5.67±1.44)次]多于模型组[(3.08±1.44)次],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消幻汤组及利培酮组纹状体内五羟色胺(5TH)含量[(0.08±0.26)μg/g,(0.11±0.07)μg/g]较模型组[(0.25±0.14)μg/g]降低(P<0.05),消幻汤组五羟吲哚乙酸(5HIAA)含量[(0.28±0.36)μg/g]较模型组[(0.27±0.09)μg/g]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消幻汤改善了精神分裂症模型大鼠刻板行为、自主活动和学习记忆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参与了纹状体内的五羟色胺含量的调节有关.
作者:刘祥芹;师建国;田玉梅;刘飞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网络暴力游戏成瘾初中生人格特点及其社会属性.方法 于2008年8~12月整群随机抽取大连8所初中生6000人,采用自制网络游戏调查表和陈氏网络成瘾量表(CLAS)筛查网络游戏成瘾者,同时采用网络成瘾诊断标准对阳性者进行复核确认,筛出149名(2.5%)网络游戏成瘾者,按性别和年龄被分成两组,即暴力游戏和娱乐游戏成瘾两组,(各组66名,男性55名,女性11名),平均年龄(14.36±0.81)岁;按性别和年龄匹配,抽出66名不玩游戏初中生作对照.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MMPI-AF评估成瘾青少年人格特质及人格社会属性.结果 三组初中生在精神病质和神经质方面差异显著(P<0.05),网络暴力游戏成瘾初中生组的精神病质[(50.60±5.10)分;(50.40±6.30)分;(46.81±4.62)分;F=10.32,P=0.000]和神经质都高于娱乐游戏成瘾和非游戏组[(51.74±5.70)分;(49.03±6.85)分;(4 9.25±6.09)分,F=3.83,P=0.023];外显焦虑[(55.29±9.58)分;(45.11±8.31)分;(43.24±8.32)分]、依赖性[(58.90±9.09)分;(55.97±8.63)分;(54.05±11.39)分]、社会责任感[(37.47±12.4I)分;(43.25±11.24)分;(46.34±14.37)分]在三组之间差异显著(F1-3=36.17,4.11,8.23;P<0.05);外显焦虑和依赖性在暴力成瘾组显著高于娱乐成瘾组(P<0.05),社会责任感分值在暴力游戏成瘾组显著低于不玩游戏组(P<0.05).结论 暴力游戏成瘾的初中生具有精神病质和神经质的人格特质;暴力网络游戏成瘾组的外显焦虑和依赖性强,而责任感差.
作者:董颖;孙月吉;林媛;阎楠;王娜;徐福山;郑亚;李娜;王昭;吴新玲;朱程清 刊期: 2011年第08期
酒精的有害使用在全球都是对健康为严重的问题之一[1].60%的酒精所致精神障碍出现妄想,以嫉妒妄想、关系妄想、被害妄想为主[2],是造成疾病负担的根源.1998年资料显示,酒精滥用是全球疾病负担前10位的5种精神障碍之一,它的DAIYs比例为1.3.酒相关的问题可造成经济上的损失,在1995年,美国因酒精滥用、酒精依赖及其他相关障碍而花费达1665亿美元.
作者:韦盛中;张玲;唐全胜;杨丽;陈光;陆冰;李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医学生社交焦虑与父母权威、心理控制以及依恋的关系,为更好的解决医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社交恐怖症量表(SPIN)、父母权威问卷(PAQ)、父母心理控制量表以及父母依恋量表(IPA)对某医学院校大一、大二全体2105医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被试医学生SPIN得分为(17.75±10.47)分,女生得分高于男生,但无统计学意义[(17.97±10.44)分,(17.29±10.52)分,t=-1.305,P=0.192],生长地为农村的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城市学生[(19.47±10.60)分,(15.85±10.01)分,t=-7.478,P<0.01];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父亲沟通和母亲权威是城市医学生社交焦虑的保护因素,父亲情感回应不当、母亲疏远、父亲不正确教育观点、母亲沟通是危险因素;而对农村医学生,父亲沟通为保护因素,母亲疏远和母亲专制是危险因素.结论 医学生社交焦虑受父母权威和心理控制及依恋等因素的影响,但城乡间影响因素不尽相同,所以在对家长开展健康教育时需要考虑这些因素.
作者:陈雪;王忆军;王国华;葛万龙;刘迪;王燕;陈素芬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军事演习应激对野战部队官兵心理的影响,探索应激情况下血清和肽素(copeptin)水平的变化.方法 军事演习前对294名军人采用军人心理应激自评问卷(Psychological stress self evaluation test,PSET)筛选T<70得分者于演习前用自编一般情况量表进行测量,演习后用PSET及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测量,根据演习后PSET得分,将T≥70得分者确定为高应激组,T<70为低应激组.于演习前后均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和肽素、皮质醇和醛固酮水平.结果 (1)根据演习前PSET测评筛选出263名T<70得分者作为终研究对象,演习后104名(39.5%)军人出现高应激状态,主要表现为焦虑、睡眠及饮食欠佳及敌对;(2)高应激组年龄[(21.51±3.13)分]明显小于低应激组[(24.09±4.16)分,P<0.01],曾参加军事演习的比例(37.50%)明显低于低应激组(57.23%;P<0.01),士兵比例(68.27%)较低应激组高(54.09%;P<0.01);(3)高应激组EPQ-N得分[(10.43±1.78)分]明显高于低应激组[(8.77±1.67)分,P<0.01];(4)军事演习后263名军人的血清和素肽、皮质醇和醛固酮浓度均明显升高(P<0.01),且高应激组军人的血清和肽素浓度[(11.36±2.21)pmol/L]明显高于低应激组[(9.43±2.34)pmol/L,P<0.01];(8)由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得到:PSET得分=27.909+3.669X(X为演习后和肽素水平),演习后和肽素水平≥11.472 pmol/L即为高应激心理状态的预警值.结论 军事演习应激条件下野战部队军人心理及相关激素均有明显变化,血清和肽素水平可以作为判断应激程度的灵敏指标.
作者:李玲;王延江;张猛;邓娟;李静;周华东 刊期: 2011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