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关于生产加工环节的食品质量安全控制研究

冷喜芳;任常菲;康文欣;王岩

关键词:生产, 加工环节, 食品质量安全, 食品市场, 市场经济改革, 安全管理工作, 市场发展, 食品领域, 食品安全, 社会主义, 社会经济, 科学技术, 科学合理, 解决方案, 国民经济, 安全问题, 推动力, 协调, 提升, 时代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日新月异,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提供巨大的推动力。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经济蓬勃发展,同时由于发展不协调,市场不甚成熟等问题导致了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和局限,尤其是在食品领域,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已经成为阻碍食品市场稳步发展的重大难关。所以,就目前来看,应当把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提升到食品市场发展首要解决的问题上来,针对现存问题及时提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为食品安全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食品安全导刊杂志相关文献
  • 猴头菌麦角甾醇高产菌株选育及深层培养条件的优化

    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猴头菌液态发酵培养的优碳源、氮源、无机盐;在此基础上,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方法,确定液态深层发酵的培养条件;采用自然选育和紫外诱变法,筛选出麦角甾醇产量较高的猴头菌株。结论表明:葡萄糖2%、酵母膏0.5%、磷酸二氢钾0.15%、硫酸镁0.075%、蛋白胨1%、起始pH值5.0、装液量80 mL、接种量6 mL,温度23℃、摇床转速150 r/min条件下,猴头菌生长情况良好;紫外线照射40 s的菌株在平板培养基上生长好,摇瓶发酵后发酵液、菌丝球、菌丝粉中麦角甾醇含量分别为:0.06225 mg/10 mL、9.6862 mg/g、18.4403 mg/g,明显高于对照组。

    作者:蔡佳佳;张岩;邢春玉;郭美;李雪莹;白芯语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农业气象灾害对江苏地区小麦生长影响的浅述

    小麦在生长期间质量极易受灾害天气影响,出现各类病虫害情况,从而造成产量、质量的下降。本文通过对气象灾害发生时,小麦出现的品质变化、蚜虫发生、白粉病及赤霉病的情况进行综合阐述,提出对小麦种植需要提倡全过程观测、监测的观点,对于病虫害要以防为主,综合防治。

    作者:耿成钢;贾卫昌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高膳食纤维面包的研究

    本文将豆渣粉和魔芋粉复合应用于面包中,研究豆渣粉和魔芋粉添加比例、酵母、奶粉、糖等因素对面包品质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L9(34)设计,同时综合其比容、保水性及感官品质等指标,得出高膳食纤维面包的佳配方为豆渣粉与魔芋粉添加比例为0.4%∶0.5%,糖添加量为12%,奶粉添加量为4%,酵母添加量为1.4%。

    作者:林志豪;刘芳;王选;苟远银;路文秀;高瑞萍;李岩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酶联免疫吸附技术在食品检测分析中的运用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以来,我国在2010年开展了一次比较全面、系统的食品化学污染的风险监测,针对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而且,一直以来食品化学污染物的安全风险监测,都是国家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同样快速高效的监测,有助于降低食品化学污染物的安全风险。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用酶联免疫法在食品化学污染物监测的应用,针对风险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安全、高效的风险监测及质量控制措施,确保食品化学污染物的风险监测结果更加安全、准确、高效及可靠。

    作者:曾剑锋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三门市售水产品铅镉污染监测分析

    了解三门市售水产品铅镉污染物状况。方法: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12)对2013-2014年三门县14个乡镇农贸市场市售水产品进行铅、镉的检测。结果:水产品中铅含量基本符合标准要求,镉的超标率为0.74%,检出软体动物中的鱿鱼镉含量偏高,均值为0.18 mg/kg。结论:水产品中的软体动物重金属含量稍有超标,建议加强海水养殖的环境监管,确保食品健康。

    作者:蒋虹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提升食品安全监督执法效能的几点建议

    随着我国食品产业发展迅速,食品安全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各界高度重视的问题,因其与人们身体健康、生命安全之间息息相关。对于彰武县而言,食品安全监督部门人员虽然明确监督执法工作的重要性,但其执法效能相对较低,对彰武县食品安全监督执法工作有不良影响。食品安全属于公共安全范畴,其影响因素相对较多,为重要的因素是监督执法效能。近年来,随着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增多,引起彰武县食品安全监督执法部门人员的高度重视,并积极开展监督执法工作,对区域内食品产业加强正确引导,但其总体执法效能不高,难以充分发挥积极作用。对此,有关人员有必要研究执法问题,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以期提升执法效能,为全县人民营造安全的饮食环境。

    作者:包慧颖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进出口食品监管工作研究

    当前我国进出口食品安全与监管工作出现了一系列新形势、新问题,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进出口食品安全事故频发、国际贸易技术壁垒问题日益突出、全球经济大环境不景气、日益增加的贸易量与薄弱的监管力量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监管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困难,需要从法律法规、标准、进口风险管理和出口采信等方面进行改进。

    作者:宋华;孙凤英;何适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气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山梨酸钾及注意事项

    食品试样酸化后,利用苯甲酸、山梨酸易溶于乙醚的性质,用乙醚将食品中的苯甲酸、山梨酸提取出来,在气相色谱仪上进行分离测定,根据标准曲线求出食品中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和山梨酸钾的含量。

    作者:吴惠丽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两片罐二重卷封评估及设备维护

    二重卷边法是金属罐典型的封口方法,它是指罐身的翻边和罐盖的圆边在封口机中进行卷封,使罐身和罐盖相互卷合并压紧形成紧密重叠的卷边。二重卷封技术在把罐盖与罐身连接起来的同时形成不透气的密封状态和光滑的卷边,提高金属罐的外观质量,延长产品的货架寿命。

    作者:张轲;吴光旭;吴光旭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芦荟苷方法的建立

    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芦荟苷的方法,采用ESI负离子模式,多反应监测测定芦荟苷的分子离子峰为417.2,定量离子为297.2,定性离子为268.2和250.2;对方法进行验证,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芦荟苷的线性R=0.9994,出限为1.0 nμg/L,精密度RSD≤3%,是一种理想的检测方法,为芦荟制品质量检测、食品风险评估、合成分析研究、代谢研究提供数据及技术手段。

    作者:郑钰;廖建萌;黄国方;邢华;罗林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食用油在抽检中发现的问题及对策

    食用油是人类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体重要能源和营养源。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食用油消费量呈逐步上升的趋势。但近年来,食用油市场质量参差不齐,存在诸多问题,已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为此,国家对食用油抽检监测高度重视,通过采取抽检监测和风险监测两种方式,对食用油质量进行监控。通过开展对食用油的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工作,发现食用油中问题还是比较严重,尤其是苯并[a]芘、黄曲霉毒素含量超标,对人体危害极大,下面通过在抽检监测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逐一进行分析,研究应对对策和措施。

    作者:桂才华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行业

    现代牧业7月13日晚发布盈利警告,预计2016年上半年总营业额将比去年同期减少10%,综合净亏损不少于4亿元。这是现代牧业首次出现净亏损。现代牧业将业绩下滑原因归结为进口大包粉及复原乳的冲击,导致国内原料奶销售量价齐跌。复原乳又称还原奶,通俗地讲就是用奶粉勾兑还原而成的牛奶。截至昨日收盘,现代牧业股份报跌6.2%。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关于生产加工环节的食品质量安全控制研究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日新月异,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提供巨大的推动力。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经济蓬勃发展,同时由于发展不协调,市场不甚成熟等问题导致了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和局限,尤其是在食品领域,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已经成为阻碍食品市场稳步发展的重大难关。所以,就目前来看,应当把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提升到食品市场发展首要解决的问题上来,针对现存问题及时提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为食品安全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作者:冷喜芳;任常菲;康文欣;王岩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不锈钢餐具有害元素迁移规律的研究

    在流通领域进行抽样,设定两种浸泡条件,对不同材质的不锈钢餐具的重金属迁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相同条件下,奥氏体型不锈钢的重金属铅铬镍迁移的检出率及超标率均低于铁素体型不锈钢和马氏体型不锈钢;而在相同材质下,于4%乙酸浸泡溶液中加入300 mg/L氯化钠,会使镍、铬迁移的检出率和超标率大大增大。

    作者:邓金伟;郭培春;叶凌聪;赖红娟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新疆肉类食品安全现状及质量管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思想观念的转变,人们普遍更加重视食品安全,追求健康、营养的生活方式,注重食品对营养和保健的作用。然而,出现的有害食品严重损害人们健康,“红心鸭蛋”“三聚氰胺”等给人们留下了恐怖的阴影,动物性食品的安全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新疆肉类食品安全也存在着自己的问题。吃饭问题是老百姓关心的问题,食品安全问题是吃饭问题的重中之重。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对食肉类食品安全进行监管,完善管理体制,提高肉类食品质量,保证肉类安全,对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静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原子吸收光谱法在水质检验中的应用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工厂的建立,有些工厂所排出的污水未达到排放标准就将其排放到江河湖海中,造成水质的严重污染。而现代人们对水质的要求标准很高,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们身体的健康。所以,水质的检测不容忽视。近年来,原子吸收光谱法在水质检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其特有的方便快捷、检测准确等特点受到专业人士的一致肯定,给水质检测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作者:李莹辉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转基因食品检测技术的进展研究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转基因检测技术在农业中的运用范围也在逐步加强。转基因食品为我国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收益,提高了农业发展空间。近几年来,我国转基因食品检测技术在不断发展,逐渐成熟,然而很多人也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表示质疑。

    作者:程相玲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食品中苯甲酸和山梨酸萃取方法的优化分析

    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地牵扯着人们的心弦,也使食品检验部门越来越重视对食品中防腐剂用量的检测。食品防腐剂的主要功能是保持食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质量,通过杀菌或是抑制有害菌生长的方式来防止食品的腐败变质,目前苯甲酸和山梨酸是市面上常用的食品防腐剂,因此快速、精确地检测食品中苯甲酸和山梨酸的含量对实际工作意义重大。防腐剂含量检测一般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检测前的样品萃取,另一部分是对目标物进行色谱检测,多年的研究发展,使在这两方面涌现出很多使用的方法,不断地对其优化并选择优的方法组合是提高检测速度和精度的有效措施。

    作者:田杰;王熙茹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不同初始温度及培养时间对绿豆芽生长的影响

    绿豆芽是一种常见的豆类芽苗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物。豆芽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蛋白质、粗纤维和碳水化合物,且培养条件简单,生长周期短,是一种居家生产的食物。本课题通过对绿豆种子不同初始处理温度后出芽率及对不同培养时间豆芽生长状况的探讨,可以发现佳的浸种处理温度及佳培养时间,为人们日常生活提供非常有益及实用的指导,使人们在没有豆芽机的情况下,能够生产出真正绿色无污染的食物。

    作者:张璐瑶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乳制品发展情况和检测问题研究

    乳制品行业是当今中国工业发展中的新兴产业,也是发展速度较快的一种产业。乳制品发展快速膨胀时期,存在着奶源管理不严格、质量控制不到位、检测手段相对落后等方面的问题,乳制品的安全和质量原因给消费者带来伤害和损失的情况时常发生。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加强行业监管,提高检测水平,用科学的检测数据说明情况,进而指导整个乳制品行业升级,保障消费者的食用安全。

    作者:谭丽红 刊期: 2016年第21期

食品安全导刊杂志

食品安全导刊杂志

主管:中国商业联合会

主办:商业科技质量中心 北京肉类食品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