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初始温度及培养时间对绿豆芽生长的影响

张璐瑶

关键词:温度及, 培养时间, 豆芽生长, 处理温度, 食物, 碳水化合物, 生长状况, 生长周期, 生产, 培养条件, 绿豆种子, 浸种处理, 芽苗菜, 无污染, 维生素, 绿豆芽, 豆芽机, 蛋白质, 粗纤维, 出芽率
摘要:绿豆芽是一种常见的豆类芽苗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物。豆芽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蛋白质、粗纤维和碳水化合物,且培养条件简单,生长周期短,是一种居家生产的食物。本课题通过对绿豆种子不同初始处理温度后出芽率及对不同培养时间豆芽生长状况的探讨,可以发现佳的浸种处理温度及佳培养时间,为人们日常生活提供非常有益及实用的指导,使人们在没有豆芽机的情况下,能够生产出真正绿色无污染的食物。
食品安全导刊杂志相关文献
  • 液质联用仪测定海产品中氯霉素不确定度的评定

    按国家标准测定氯霉素的含量,利用液质联用仪测定了海产品中氯霉素含量,对氯霉素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进行了分析和量化评定。水产品中氯霉素含量为5.0μ g/k g时,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58μ g/k g(k=2)。

    作者:邢华;廖建萌;罗林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食品中菌落总数测定的不确定度分析

    根据食品中菌落总数测定的原理和步骤建立数学模型,对不确定度各分量进行分析,找出影响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终得出食品中菌落总数测定的不确定度。结果表明:当检验结果以2次测量对数值的平均值表示时,其取值区间分布于±0.042之间。

    作者:陈彩彦;陈丹萍;邓健娣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流通环节的食品检测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

    近几年我国经常出现食品安全问题,食用有安全问题的食物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危害,而且大家对食品安全也会有一定的担忧,从而影响我国的食品发展,不仅如此,我国的食品安全检测部门的可信度以及信誉还有可能因此受到影响。本文主要分析在对食品进行检测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解决措施。

    作者:龙超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饮用水中抗生素污染现状及降解技术研究进展

    抗生素污染是颇受关注的一类污染类型,目前人类身体健康离不开抗生素。近几年流行疾病的暴发蔓延,以及医药工业的不断发展,更多类型更多数量的抗生素研发和生产。曾有研究证明,生物体摄入抗生素后,85%以上会以其原药或代谢物代谢产物的形式排泄到体外,进入到环境中。对业生产、生态水环境及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造成危害,对人类健康产生威胁。处理水体中的抗生素污染成为水资源重复利用所面临的直接挑战。磺胺类和四环素类抗生素属典型的广谱抗生素,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及养殖行业。此类抗生素在生态环境中不易被自然降解,且在水体环境中累积效果明显,加之该类抗生素显著的致畸、致突变作用及胚胎毒性,其产生的生态毒理效应影响颇大,因此在生态环境中抗生素污染的危害与降解处理技术是很多科研人员研究和关注的重点。

    作者:李晓明;王飞;李建勇;张苗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核酸探针和PCR技术在食品致病菌检验中的应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问题,与此同时,食品安全检验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传统的食品检验方法费时费力、繁琐、准确性低,人们开始致力于研发新的检测技术,其中核酸探针和PCR技术是近发展起来的两种食品安全检验高新生物技术,有着快速、敏感、准确的优势,具有很大的投资效益。

    作者:刘洋;李苗苗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姜精油的提取及抗氧化作用研究

    本试验以生姜为原料,采用乙醇浸取法对姜精油进行提取,以姜精油的提取率为评价指标,研究料液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姜精油提取率的影响。通过试验,确定提取的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3 h,料液比为1:25,提取温度为50℃。以猪油过氧化值(POV)为评价指标,探索姜精油对猪油和玉米油的抗氧化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姜精油对猪油和玉米油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

    作者:高珊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浅谈现代健康饮食理念的形成与变迁的影响因素

    现代社会人们对于健康饮食的理解不断加深,从被动接受到自主设计个人饮食结构,饮食理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从政治因素中的民族国家与人口健康,经济因素中的现代化背景下的现代食品工业与消费者导向,文化因素中传统饮食文化衰弱等三个方面探讨现代健康饮食理念的形成与变迁。

    作者:傅晓艺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食品理化检验标准中对荧光法的实际应用

    近些年,国内食品工业化程度日益扩大与迅猛提升,广泛应用了更多新添加剂与工业技术,导致国内屡次发生食品安全事件。食品安全已升级为现阶段全社会重点关注的重点话题。从根本上说,食品安全问题一方面与国民生命安全、身体健康有着直接相关性,另一方面还会对社会长期发展与安全产生直接性影响。荧光检测技术是以辐射跃迁原理为基础的一种特异性检测工艺,该技术的出现和原子、分子结构的相关性极强,而且具有较强的选择性、较高灵敏度以及精准定量等诸多优势,在复杂基质中分析与检测相关化合物较为适用。

    作者:邹诗婷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论加工过程对食品中农药残留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食品工业化的速度进一步加快。食品加工不仅仅可以改变食物的味道,更是可以改变食品的品质。当代农业当中,农药的使用成为农业发展的推动剂。而食品当中,如果残留大量的农药不仅仅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危害,更是容易对消费者未来的正常生产生活造成伤害。所以,加工过程中食品中农药残留的影响是人们应该重视的议题。

    作者:门玉峰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食品检验检测机构人员管理探析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食品的要求已经从过去的“吃得饱”转向了“吃得安全”,食品质量指标不仅要涵盖营养指标,更要涵盖安全指标,作为保障食品安全的一个重要监管环节,食品检验工作就愈发显得突出。习近平总书记对食品安全工作提出了“四个严”的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尤其重视食品检验工作。那么如何做好食品检验工作,提高食品检验的能力建设是摆在每一个食品检验检测机构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作者:李景权;李景霞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瘦肉精在肉类食品中的残留问题及检测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食品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肉类食品中,人们普遍偏爱瘦肉食品,许多养殖企业为了谋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往往会在饲料里面添加许多瘦肉精。瘦肉精属于一种不合法的饲料添加剂,倘若人食用的肉制品中含有超标的瘦肉精,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本文对瘦肉精的药理作用和理化性质进行了介绍,同时对瘦肉精残留于肉类食品中的危害进行了分析,另外还对检测瘦肉精的办法进行了探讨。

    作者:孙莉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三门市售水产品铅镉污染监测分析

    了解三门市售水产品铅镉污染物状况。方法: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12)对2013-2014年三门县14个乡镇农贸市场市售水产品进行铅、镉的检测。结果:水产品中铅含量基本符合标准要求,镉的超标率为0.74%,检出软体动物中的鱿鱼镉含量偏高,均值为0.18 mg/kg。结论:水产品中的软体动物重金属含量稍有超标,建议加强海水养殖的环境监管,确保食品健康。

    作者:蒋虹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苛刻,因此想要生产出符合人们要求的食品,那么就需要好的食品检验手段来对食品进行科学的生产与制造进行监督管理。在进行食品检验时,应当利用食品工程的专业知识,比如:运用有关于食品安全的基本理论,还要依托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等专业技术,制定专门的技术标准,对食品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和成品的质量进行高效的检验。

    作者:于海丰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农业气象灾害对江苏地区小麦生长影响的浅述

    小麦在生长期间质量极易受灾害天气影响,出现各类病虫害情况,从而造成产量、质量的下降。本文通过对气象灾害发生时,小麦出现的品质变化、蚜虫发生、白粉病及赤霉病的情况进行综合阐述,提出对小麦种植需要提倡全过程观测、监测的观点,对于病虫害要以防为主,综合防治。

    作者:耿成钢;贾卫昌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食品检测工作的意义及措施分析

    从目前我国现阶段的食品情况来看,由于食品检测不规范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健康。针对这一问题,相关部门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充分地认识到食品检测的重要意义,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食品检测的质量。

    作者:张兰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食用油在抽检中发现的问题及对策

    食用油是人类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体重要能源和营养源。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食用油消费量呈逐步上升的趋势。但近年来,食用油市场质量参差不齐,存在诸多问题,已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为此,国家对食用油抽检监测高度重视,通过采取抽检监测和风险监测两种方式,对食用油质量进行监控。通过开展对食用油的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工作,发现食用油中问题还是比较严重,尤其是苯并[a]芘、黄曲霉毒素含量超标,对人体危害极大,下面通过在抽检监测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逐一进行分析,研究应对对策和措施。

    作者:桂才华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进出口食品监管工作研究

    当前我国进出口食品安全与监管工作出现了一系列新形势、新问题,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进出口食品安全事故频发、国际贸易技术壁垒问题日益突出、全球经济大环境不景气、日益增加的贸易量与薄弱的监管力量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监管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困难,需要从法律法规、标准、进口风险管理和出口采信等方面进行改进。

    作者:宋华;孙凤英;何适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低温真空油炸脆虾工艺研究

    本文研究了以南美白对虾为原料采用低温真空油炸技术制取脆虾的工艺,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来优化工艺参数。经优化后佳参数为油炸温度95℃,油炸时间50 min,真空度为-0.095 MPa,真空脱油时间为3 min。

    作者:陈祜福;陈勋弟;罗承通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面粉中过氧化苯甲酰及其代谢产物的相关研究与检验

    过氧化苯甲酰(C14H10O4)可于甲醇与水中微溶,可溶于氯仿、丙酮、乙醚及乙醇等,在撞击、加热后会发生爆炸,常混配稀释于淀粉、明矾、碳酸镁、碳酸钙和惰性填充剂等物。20世纪80年代广泛推广应用于我国,但2011年时被禁止添加至面粉中。

    作者:蒋雁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分析影响食品理化检测准确性的因素

    由于食品检测不过关导致的食品安全事故在过去几年频频发生,给许多人和家庭带来伤害,比如2008年三聚氰胺奶粉造成的大头娃娃事件。因此,只有检测部门严格控制检测技术,减少误差,才能给人们一个安全的餐桌。难点是在食品检测中有许多难以控制的因素干扰准确性,所以食品检测的一大任务是尽量减少其他因素给食品理化检测带来的干扰。

    作者:杨青青 刊期: 2016年第21期

食品安全导刊杂志

食品安全导刊杂志

主管:中国商业联合会

主办:商业科技质量中心 北京肉类食品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