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食用油在抽检中发现的问题及对策

桂才华

关键词:食用油, 监督抽检, 风险监测, 经济快速发展, 市场质量, 生活水平, 人体危害, 监测过程, 监测工作, 毒素含量, 油质量, 营养源, 消费量, 黄曲霉, 组成, 体重, 膳食, 能源, 监控, 国家
摘要:食用油是人类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体重要能源和营养源。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食用油消费量呈逐步上升的趋势。但近年来,食用油市场质量参差不齐,存在诸多问题,已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为此,国家对食用油抽检监测高度重视,通过采取抽检监测和风险监测两种方式,对食用油质量进行监控。通过开展对食用油的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工作,发现食用油中问题还是比较严重,尤其是苯并[a]芘、黄曲霉毒素含量超标,对人体危害极大,下面通过在抽检监测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逐一进行分析,研究应对对策和措施。
食品安全导刊杂志相关文献
  • 乳制品发展情况和检测问题研究

    乳制品行业是当今中国工业发展中的新兴产业,也是发展速度较快的一种产业。乳制品发展快速膨胀时期,存在着奶源管理不严格、质量控制不到位、检测手段相对落后等方面的问题,乳制品的安全和质量原因给消费者带来伤害和损失的情况时常发生。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加强行业监管,提高检测水平,用科学的检测数据说明情况,进而指导整个乳制品行业升级,保障消费者的食用安全。

    作者:谭丽红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苛刻,因此想要生产出符合人们要求的食品,那么就需要好的食品检验手段来对食品进行科学的生产与制造进行监督管理。在进行食品检验时,应当利用食品工程的专业知识,比如:运用有关于食品安全的基本理论,还要依托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等专业技术,制定专门的技术标准,对食品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和成品的质量进行高效的检验。

    作者:于海丰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低温真空油炸脆虾工艺研究

    本文研究了以南美白对虾为原料采用低温真空油炸技术制取脆虾的工艺,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来优化工艺参数。经优化后佳参数为油炸温度95℃,油炸时间50 min,真空度为-0.095 MPa,真空脱油时间为3 min。

    作者:陈祜福;陈勋弟;罗承通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关于强化食品检验监测工作的思考

    民以食为天,因此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社会公众对食品安全关注度的逐渐提高,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和提高保障水平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然而,当前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加之政府部门对食品的检验项目和食品种类监测能力有限,快速检测的结果缺乏技术可靠性和法定效力,检测的精准度不高,基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检验监测实效性不强,检测工作效率不高,对许多制约食品生产和消费安全的问题无法得出准确的结论。

    作者:张梅梅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水中4种阴离子

    利用离子色谱建立了同时测定水中4种阴离子(SO42-、NO3-、Cl-和F-)的方法。该方法快速、高效、准确,可以适应水中阴离子的大批量检测,满足目前实验室进行水质检测的需求。

    作者:戴佩珍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人参紫薯灌肠的研制

    以猪肉、人参、紫薯为主要原料,利用正交试验优化了人参紫薯肠的配方。试验结果表明:佳配方为人参粉添加量0.03%、紫薯添加量7%、卡拉胶添加量0.7%、保水剂添加量0.3%,并制得了组织均匀细腻、咸淡适中、切片性好的产品。

    作者:张隋鑫;匡明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中式烹饪方法的种类、特点以及创新研究

    烹饪就是指用温度为食物加热,将生冷的食物加工为成熟食品,烹饪不仅可以消灭食物里的细菌,还能保持原食物的色泽,让食物的口感保持至稳定程度,营养成分也能得到一定的保障。中式烹饪将颜色、香气、味道、形象、质感和养生集合,烹饪方法十分有益人体吸收,十分健康。在我国由于地区不同,对食物的理解也不同,造就了我国烹饪方法的多元化。

    作者:单桂洲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白酒中塑化剂GC-MS检测方法的研究

    白酒在中国已有5000年的历史,期间产生了浓香型、清香型、米香型和豉香型等多种香型的白酒,这些白酒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部分。然而近年来,塑化剂在白酒中的污染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塑化剂是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其毒性是三氯氰胺的20倍,是普遍用于塑料工业的主要增塑剂和软化剂,其作用是增大塑料的可塑性和韧性,提高塑料强度。塑化剂可干扰人体内分泌系统,导致男性生殖能力减弱、引发女性性早熟,并可能通过胎盘脂质及锌代谢影响胚胎发育,导致胚胎生长缓慢,甚至具有致癌性。

    作者:王飞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食品检验检测结果准确性影响因素分析

    食品检测的主要内容有食品感官检测、理化项目、微生物、农药残留、重金属及微量元素以及食品中所含的营养成分、添加剂和有害物质的检测。食品检验过程中,检验人员应该做好每一项工作来确保检验的标准化,样品的抽取、检测仪器设施和检验方法的选择、数据处理以及实验室的环境等这些工作都要提前做好。

    作者:孟诚;于波;徐强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都昌县红薯绿色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红薯是我国传统的杂粮、饲料作物,有很长的栽培历史,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它是人类理想的抗癌食物,其作用居蔬菜之首。随着人们对食物的保物健意识的提高,红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和重视。都昌县地处鄱阳湖北岸丘陵地带,土壤、气候条件非常适合红薯绿色栽培,常年种植面在3333.33公顷左右,本文主要总结了都昌县红薯绿色高产栽培用地选择、栽培方法、科学施肥、病虫草害防治等技术要点。

    作者:余进;童晖;黄湖萍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食品中铝的检测及对人体的危害

    在人们身体的运行过程中,需要不断的摄入一定的微量元素,但是铝元素不是人体摄入的必需品,相反过量的摄入还会严重影响到人体的健康。尤其是在食品的加工过程中,铝盐等铝含量较高的添加剂被广泛的应用,并且许多铝制品的餐饮器具也被大量的使用,同时还用到一些食品包装物中,无形中增加了人体摄入铝元素的渠道。铝元素在人体内大量聚集,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的威胁。例如破坏人体的中枢神经,影响人体的消化系统,以至于引发多种慢性疾病。据统计表明,我国居民的铝元素摄入量远高于其他发达国家,已严重威胁到人们的安全。因此加大食品中铝元素的检测力度,提高食品市场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韩健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流通环节的食品检测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

    近几年我国经常出现食品安全问题,食用有安全问题的食物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危害,而且大家对食品安全也会有一定的担忧,从而影响我国的食品发展,不仅如此,我国的食品安全检测部门的可信度以及信誉还有可能因此受到影响。本文主要分析在对食品进行检测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解决措施。

    作者:龙超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鸡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

    建立一种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鸡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方法,并对广州市售11种鸡饲料进行了分析。试样经70%甲醇-水溶液超声提取,黄曲霉毒素B1免疫亲和柱净化;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BEH C18柱(2.1 mm×50 mm ×1.7μm)色谱柱分离,电喷雾正离子模式进行质谱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的黄曲霉毒素B1检出限为0.5 ng/ mL,线性范围为0.5000~50.00 ng/ mL,相关系数为0.9937,以空白样品为基质3个加标水平下黄曲霉毒素B1的平均回收率为88.8%~93.5%,RSD<5.0%。该方法准确高效,重现性好,可实现鸡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的测定。

    作者:叶日金;冯志强;庄俊钰;陈茹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现代技术在食品添加剂检测中的应用与研究

    食品添加剂类别众多,种类繁杂,不同类型的食品添加剂物性差异较大,并且食品添加剂在不同食品中使用要求有所差别。因此,需要发展多种食品添加剂的检测技术,满足不同检测要求。

    作者:朱婕妤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HACCP在粉剂保健食品生产中的应用实践

    本文以紫花苜蓿粉、抺茶、大豆粉末磷脂、磷脂和红曲米为主要原料的一款具有辅助降血脂功能的保健食品生产为例,对粉剂生产中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的应用实践进行了分析和介绍。在粉剂类保健食品的生产过程中主要包括物理性危害、化学性危害、生物性危害等主要危害,其质量的关键控制点主要包括:接收原料的环节、原辅预处理环节、配料环节。在生产过程中应用HACCP管理体系能够有效地提升粉剂保健食品的安全性。

    作者:赵军;房克敏;陈向科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酶联免疫吸附技术在食品检测分析中的运用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以来,我国在2010年开展了一次比较全面、系统的食品化学污染的风险监测,针对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而且,一直以来食品化学污染物的安全风险监测,都是国家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同样快速高效的监测,有助于降低食品化学污染物的安全风险。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用酶联免疫法在食品化学污染物监测的应用,针对风险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安全、高效的风险监测及质量控制措施,确保食品化学污染物的风险监测结果更加安全、准确、高效及可靠。

    作者:曾剑锋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饮用水中抗生素污染现状及降解技术研究进展

    抗生素污染是颇受关注的一类污染类型,目前人类身体健康离不开抗生素。近几年流行疾病的暴发蔓延,以及医药工业的不断发展,更多类型更多数量的抗生素研发和生产。曾有研究证明,生物体摄入抗生素后,85%以上会以其原药或代谢物代谢产物的形式排泄到体外,进入到环境中。对业生产、生态水环境及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造成危害,对人类健康产生威胁。处理水体中的抗生素污染成为水资源重复利用所面临的直接挑战。磺胺类和四环素类抗生素属典型的广谱抗生素,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及养殖行业。此类抗生素在生态环境中不易被自然降解,且在水体环境中累积效果明显,加之该类抗生素显著的致畸、致突变作用及胚胎毒性,其产生的生态毒理效应影响颇大,因此在生态环境中抗生素污染的危害与降解处理技术是很多科研人员研究和关注的重点。

    作者:李晓明;王飞;李建勇;张苗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蔬菜中狄氏剂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本文分析了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蔬菜中狄氏剂的影响因素,根据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对模型中的各个参数进行不确定度来源分析,并对其测量不确定度进行合理评定。通过检测实例,依据检验方法,提出了气相色谱仪-质谱联用仪测定蔬菜中狄氏剂的不确定度,为广大食品检测检测工作者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作者:刘娟娟;安瑜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气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山梨酸钾及注意事项

    食品试样酸化后,利用苯甲酸、山梨酸易溶于乙醚的性质,用乙醚将食品中的苯甲酸、山梨酸提取出来,在气相色谱仪上进行分离测定,根据标准曲线求出食品中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和山梨酸钾的含量。

    作者:吴惠丽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食品标签和日常食品加工或烹饪常识认识的问卷调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和接受丰富知识的同时,一方面了解更多的科学知识;另一方面,也会受到更多错误或不科学知识的干扰。人们如何获取科学知识,理性认识事物面临着严峻考验。针对这些情况,本调查研究就食品科学领域中两个与生活直接相关的方面:食品标签和日常食品加工和烹饪常识,从另一个角度对某市市民进行了随机调查和分析,了解市民目前的知识现状和不足,为推进市民走向科学的健康之路提供一些基础的参考数据。

    作者:张孝刚;付於;刘胡;曾嵘;尚蓉林 刊期: 2016年第21期

食品安全导刊杂志

食品安全导刊杂志

主管:中国商业联合会

主办:商业科技质量中心 北京肉类食品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