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水中4种阴离子

戴佩珍

关键词:离子色谱, 阴离子, 水
摘要:利用离子色谱建立了同时测定水中4种阴离子(SO42-、NO3-、Cl-和F-)的方法。该方法快速、高效、准确,可以适应水中阴离子的大批量检测,满足目前实验室进行水质检测的需求。
食品安全导刊杂志相关文献
  • 杂粮面点应用研究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人民从以前的粗杂粮主食转变成后来追求“口感”好的精米精面主食,并且肉类吃得过多,造成“三高”人群日渐增多,从而引起人们对食物营养与健康高度关注。如今,人们更多追求膳食平衡,讲究吃得“杂”。本文针对市面“三高”人群主食较少的情况,利用新鲜时令蔬菜杂粮作为原料,研发出一款适合“三高”人群主食的杂粮面点。

    作者:李玲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论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在食品质量管理中应用

    近些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安全有更高的要求。因为食品安全关乎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在食品质量管理中,为了确保食品安全,需要分析食品安全风险,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安全风险,不断提升食品安全系数。

    作者:杨蕴红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果糖毒性与其转运体蛋白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分析

    果糖作为葡萄糖的同分异构体,其摄入量随着现代食品的不断开发而不断增加。总体而言,逐渐增加的果糖摄入量可能超出与人类生理进化程度相适应的能力。流行病学研究提示这种趋势至今仍在持续。研究认为,持续的果糖摄入过量,即肝门静脉血中果糖浓度超过1 mmol/L,外周静脉血中果糖浓度超过0.1 mmol/L,与许多疾病和综合征的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高振宇;刘竞天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酶联免疫吸附技术在食品检测分析中的运用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以来,我国在2010年开展了一次比较全面、系统的食品化学污染的风险监测,针对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而且,一直以来食品化学污染物的安全风险监测,都是国家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同样快速高效的监测,有助于降低食品化学污染物的安全风险。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用酶联免疫法在食品化学污染物监测的应用,针对风险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安全、高效的风险监测及质量控制措施,确保食品化学污染物的风险监测结果更加安全、准确、高效及可靠。

    作者:曾剑锋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姜精油的提取及抗氧化作用研究

    本试验以生姜为原料,采用乙醇浸取法对姜精油进行提取,以姜精油的提取率为评价指标,研究料液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姜精油提取率的影响。通过试验,确定提取的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3 h,料液比为1:25,提取温度为50℃。以猪油过氧化值(POV)为评价指标,探索姜精油对猪油和玉米油的抗氧化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姜精油对猪油和玉米油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

    作者:高珊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饮用水中抗生素污染现状及降解技术研究进展

    抗生素污染是颇受关注的一类污染类型,目前人类身体健康离不开抗生素。近几年流行疾病的暴发蔓延,以及医药工业的不断发展,更多类型更多数量的抗生素研发和生产。曾有研究证明,生物体摄入抗生素后,85%以上会以其原药或代谢物代谢产物的形式排泄到体外,进入到环境中。对业生产、生态水环境及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造成危害,对人类健康产生威胁。处理水体中的抗生素污染成为水资源重复利用所面临的直接挑战。磺胺类和四环素类抗生素属典型的广谱抗生素,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及养殖行业。此类抗生素在生态环境中不易被自然降解,且在水体环境中累积效果明显,加之该类抗生素显著的致畸、致突变作用及胚胎毒性,其产生的生态毒理效应影响颇大,因此在生态环境中抗生素污染的危害与降解处理技术是很多科研人员研究和关注的重点。

    作者:李晓明;王飞;李建勇;张苗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浅析复合调味料的研发问题、建议及未来发展趋势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各个行业都快速发展,调味品行业的发展让广大消费者对调味品的种类有了更深的接触与了解。本文结合我国的市场现状,对复合调味品进行分析,其中以液体复合调味料为例,提出了复合调味品在生产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相应对策,并探讨了复合调味品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

    作者:王福玲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核酸探针和PCR技术在食品致病菌检验中的应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问题,与此同时,食品安全检验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传统的食品检验方法费时费力、繁琐、准确性低,人们开始致力于研发新的检测技术,其中核酸探针和PCR技术是近发展起来的两种食品安全检验高新生物技术,有着快速、敏感、准确的优势,具有很大的投资效益。

    作者:刘洋;李苗苗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白酒中塑化剂GC-MS检测方法的研究

    白酒在中国已有5000年的历史,期间产生了浓香型、清香型、米香型和豉香型等多种香型的白酒,这些白酒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部分。然而近年来,塑化剂在白酒中的污染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塑化剂是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其毒性是三氯氰胺的20倍,是普遍用于塑料工业的主要增塑剂和软化剂,其作用是增大塑料的可塑性和韧性,提高塑料强度。塑化剂可干扰人体内分泌系统,导致男性生殖能力减弱、引发女性性早熟,并可能通过胎盘脂质及锌代谢影响胚胎发育,导致胚胎生长缓慢,甚至具有致癌性。

    作者:王飞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酱油种曲制备工艺的研究

    酱油酿造所用的种曲,是曲菌经纯粹培养,并使之产生大量繁殖力强的孢子。下面从纯种三角瓶扩大培养开始,介绍种曲的制备方法。

    作者:高丽;沈艾彬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食品安全检(监)测能力建设对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食品质量安全是重要的民生问题,目前我国的食品企业众多,规模参差不齐,特别是小作坊还占很大一部分,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提出更高要求,这就要求监督管理部门严格执行检验标准,保证食品质量安全。

    作者:王红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糕点中丙酸钠、丙酸钙的不确定度评定

    (1)检验依据:《食品中丙酸钠、丙酸钙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GB/T 23382-2009)。

    作者:吴佳佳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与标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与标准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重要基础课程。本文通过新常态下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与标准教学内容更新,结合近年来的食品安全案例剖析,组织学生参与相关的社会普法活动等,对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与标准教学改革进行了一些探讨。

    作者:沈晓芳;庞月红;钱和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蔬菜中狄氏剂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本文分析了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蔬菜中狄氏剂的影响因素,根据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对模型中的各个参数进行不确定度来源分析,并对其测量不确定度进行合理评定。通过检测实例,依据检验方法,提出了气相色谱仪-质谱联用仪测定蔬菜中狄氏剂的不确定度,为广大食品检测检测工作者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作者:刘娟娟;安瑜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两片罐二重卷封评估及设备维护

    二重卷边法是金属罐典型的封口方法,它是指罐身的翻边和罐盖的圆边在封口机中进行卷封,使罐身和罐盖相互卷合并压紧形成紧密重叠的卷边。二重卷封技术在把罐盖与罐身连接起来的同时形成不透气的密封状态和光滑的卷边,提高金属罐的外观质量,延长产品的货架寿命。

    作者:张轲;吴光旭;吴光旭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关于生产加工环节的食品质量安全控制研究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日新月异,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提供巨大的推动力。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经济蓬勃发展,同时由于发展不协调,市场不甚成熟等问题导致了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和局限,尤其是在食品领域,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已经成为阻碍食品市场稳步发展的重大难关。所以,就目前来看,应当把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提升到食品市场发展首要解决的问题上来,针对现存问题及时提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为食品安全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作者:冷喜芳;任常菲;康文欣;王岩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液质联用仪测定海产品中氯霉素不确定度的评定

    按国家标准测定氯霉素的含量,利用液质联用仪测定了海产品中氯霉素含量,对氯霉素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进行了分析和量化评定。水产品中氯霉素含量为5.0μ g/k g时,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58μ g/k g(k=2)。

    作者:邢华;廖建萌;罗林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进出口食品监管工作研究

    当前我国进出口食品安全与监管工作出现了一系列新形势、新问题,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进出口食品安全事故频发、国际贸易技术壁垒问题日益突出、全球经济大环境不景气、日益增加的贸易量与薄弱的监管力量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监管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困难,需要从法律法规、标准、进口风险管理和出口采信等方面进行改进。

    作者:宋华;孙凤英;何适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农业气象灾害对江苏地区小麦生长影响的浅述

    小麦在生长期间质量极易受灾害天气影响,出现各类病虫害情况,从而造成产量、质量的下降。本文通过对气象灾害发生时,小麦出现的品质变化、蚜虫发生、白粉病及赤霉病的情况进行综合阐述,提出对小麦种植需要提倡全过程观测、监测的观点,对于病虫害要以防为主,综合防治。

    作者:耿成钢;贾卫昌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液相色谱法检测农药残留的研究进展

    在农作物的预防害虫和去除杂草方面,农药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但同时农药在农作物中的残余量也严重威胁着广大消费者的生命安全。现在社会中消费者越来越担心食品的安全问题,各个国家也进一步加强了对农药残留量的监督,对农作物产品在农药的残留和农药残留量限制标准的测试方法标准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少耗时的操作,强烈的敏感性和样本使用数量少等优点,在农作物农药残留量的检测中有很大的比例,被广泛应用于农药残留量的检测分析中。农作物产品对人类的生存至关重要,故对农药残留量进行严格的控制以及对农产品中农药的剩余量进行快速的检测很关键。

    作者:段林 刊期: 2016年第21期

食品安全导刊杂志

食品安全导刊杂志

主管:中国商业联合会

主办:商业科技质量中心 北京肉类食品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