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胆道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金莲顺;齐海峰

关键词:胆道疾病, 围手术期, 护理
摘要:胆道疾病是一种常见病,老年人胆道疾病的发病率高,且合并症多,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病情进展快[1].然而,老年人各脏器发生退行性变,功能减退,代偿能力和免疫能力低下,因此,老年胆道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至关重要.自2003年7月-2006年12月我院共收治60岁以上胆道手术患者152例.现将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泪道置入硬脊膜麻醉导管治疗泪道阻塞60例分析

    泪道阻塞是眼科常见病,阻塞部位可以分别或合并发生在如下4个部位[1]:(1)泪小点;(2)泪小管同泪囊的连接处;(3)泪囊和鼻泪管,特别是两者之间的连接部分;(4)鼻泪管出口处.笔者近年来应用消毒硬脊膜麻醉导管(下称导管)置入泪道治疗本病,方法简单,疗效肯定,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成武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口服甲苯磺酸索拉非尼患者的观察及护理

    甲苯磺酸索拉非尼是多种激酶抑制剂,由拜耳和ONYX公司共同研制的一种多靶点的生物靶向新药.索拉非尼具有双重抗肿瘤效应,一方面,它可以通过抑制RAF/MEK/ERK信号传导通路,直接抑制肿瘤生长;另一方面,又可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PDGFR)而阻断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间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作者:叶丽芬;张春红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体表心电图的ST-T影响

    目的 观察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体表心电图ST-T的影响.方法 选择冠心病有缺血型ST-T改变的患者124例, 每天静脉滴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注射液800mg,连用14d ,观察用药前后心电图改变 .结果 治疗后缺血型 ST-T明显改善 ,总有效率为80.95%.结论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注射液能够明显减轻冠心病患者的心肌缺血,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和运动耐量.

    作者:金诗荣;李晓红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临床标本中酵母样真菌结果分析

    近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类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的应用,留置导管和大型手术等治疗的开展,酵母样真菌感染的几率大大升高.在痰、尿、粪、血和其他标本中均检出酵母样真菌.其中以痰标本中检出率为高,笔者现就近年所检出酵母样真菌结果进行分析.

    作者:曾雪珍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内镜术疗效分析

    我科自2005~2008年共收治29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内镜术后症状仍不能改善患者,表现为仍明显头痛、鼻塞,部分流脓涕、嗅觉减退等症状,需经进一步检查治疗,现总结如下.

    作者:郝素红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目的 探讨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选择4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治疗组,血压正常的健康人30例为对照组.治疗组口服氨氯地平8周, 并在治疗前后采取静脉血测定空腹血糖及胰岛素, 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采用血管外超声法检测治疗前后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DM),并观察肱动脉内径基础值(D0)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D0、ISI、FMD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8周后患者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胰岛素水平降低,ISI升高,D0及血流介导的FDM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氨氯地平在有效降压的同时, 能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及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

    作者:刘爱军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谈院校门诊药房的管理

    药房作为门诊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直接为患者和临床服务的窗口,是药师与医师、患者联系沟通的重要途径.我院是一所部队院校,门诊部承担学员、教职员工、退休人员和家属在内的医疗服务,工作人员少、任务重.因此如何加强药房的科学管理,避免日常工作中出现差错事故,就成为药房工作人员的一项重要课题.

    作者:李雅玲;王文霞;许温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直流电铜针治疗海绵状血管瘤的护理体会

    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组常见疾病,多见于皮肤和皮下组织,其次为口腔黏膜和肌肉.常用的治疗方法有激光、放射、激素、硬化剂、平阳霉素、手术等.铜针治疗血管瘤自1992年在国内开展以来,因具有疗效好、痛苦小、方法简便易行,可少或无影响外貌和功能、出血少等优点 ,成为近十余年治疗难治性血管瘤的常用手段[1].我院是在国内较早开展铜针栓塞治疗的单位之一,自1992年以来,我科治疗海绵状血管瘤182例,均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现对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何瑞菊;郑志芳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缬沙坦联用依那普利对高血压患者心功能及左心室肥厚的影响

    目的 探讨缬沙坦联用依那普利,对高血压患者心功能及左心室肥厚的影响.方法 45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观察2组血压,采用彩色超声心动图测定治疗前及治疗12个月后左心功能及左心室参数变化,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每搏输出量(SV)、每分输出量(CO)、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左室舒张未期内径(LVDd )、左室收缩未期内径(LVSd)、左室质量指数(LVMI)均下降,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缬沙坦联用依那普利,改善高血压患者心功能及左室肥厚作用优于单独应用依那普利.

    作者:石开玖;马志刚;何文富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盐酸纳洛酮治疗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分析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指的是因种种原因使颅内动脉血流量减少,脑组织缺血坏死而产生的症状.如果供血量低至30ml时,即达到危险的边缘,供血量低于18ml时则大脑的神经细胞产生不可恢复的损害,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占全部脑血管疾病的70%左右.因缺血的部位和程度不同而有多种表现,有些中老年人在白天突然感觉半身麻木或者四肢无力,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又消失了,以后又反复发作,在临床上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盐酸纳洛酮为人工合成的阿片受体拮抗剂,笔者用静脉滴注盐酸纳洛酮治疗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吕二保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二甲双胍应用探讨

    二甲双胍作为临床使用多年的降糖药物,由于不良反应和乳酸酸中毒而限制了其应用,近年,随着大量基础研究和循证医学的大规模的试验而重新评价其在临床上的应用.2型糖尿病的治疗多年以来一直以降低血糖为终目标,直到近年众多内分泌专家和学者发现,糖尿病是一种以肥胖为中心的胰岛素抵抗,人们才开始关注肥胖及胰岛素抵抗等因素.2001年美国著名的麦卡瑞教授提出了导致2型糖尿病和大血管病变发生是由于游离脂肪酸的脂毒性,其终会产生胰岛素抵抗和代谢紊乱的概念.从根本上树立了糖尿病治疗不仅仅是控制血糖升高,而且需要控制代谢紊乱的全新概念.

    作者:宋长江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45岁以下人群心脑血管疾病4 288例高危因素的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山东省德州市45岁以下市直城镇职工健康状况及心脑血管事件致病高危因素.方法 采用普查方法对45岁以下市直城镇职工共4 288例进行健康体检.结果 受检人群基本健康者占47.1%,高血压占35.3%,高血脂占48.1%,高血糖占23.0%.结论 德州市45岁以下市直城镇职工普遍存在心脑血管事件致病高危因素,应加强健康教育,提高保健意识,认识到社区教育对卒中预防的重要性,加强根本性预防及一级预防.

    作者:陈芳;王文瑞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血清TNF-α、IL-6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探讨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对92例ICVD患者进行血清TNF-α和IL-6检测,同时与33例正常人比较.结果 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脑梗死后遗症(SCI)、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和脑动脉硬化(CA)患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低于急性脑梗死组,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TNF-α和IL-6参与了急性脑血管病病理生理过程,并且TNF-α和IL-6的含量与病情轻重呈正相关.

    作者:刘延丽;于福英;李召晨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前列康贴治疗早泄1例

    早泄是男科常见疾病之一,发病原因主要是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生殖器官的炎症、前列腺疾病等,其发病率为35%~50%[1].现今,由于性传播疾病的增加导致前列腺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伴随而来的早泄问题也呈不断上升趋势.运用前列康贴治疗前列腺炎引起早泄患者98例现将治疗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李聪华;杨彩风;柳美玲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MPCNL治疗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

    我科自2007年8月-2009年10月对45例肾结石和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采取微通道经皮肾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MPCNL)治疗,临床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锋;谢永煌;唐山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临床输注血小板体会

    血小板是人体血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影响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因素不容忽视,为进一步及时合理地进行血小板输注,现将我院临床应用血小板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战春燕;刘双寿;完燕华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冠心病的常规药物治疗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器质性病变或功能性改变,引起冠状动脉血流和心肌需求之间的不平衡,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疾病.包括急性、一过性和慢性病变,又称缺血性心脏病.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为常见,还包括冠状动脉畸形、痉挛、栓塞,结缔组织疾病,炎性病变(风湿性、梅毒性和血管闭塞性脉管炎等),创伤等引起的心肌损害.

    作者:王仁健;李瑛春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护理程序在手术室带教中的应用

    护理程序是一种系统的、科学的确定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包括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五个步骤,是一种持续的、循环的、动态的过程[1],护理程序作为一种工作方法,不仅用于临床护理,也可用于教学管理工作.我科室于2004年8月-2008年5月,在对112名中专护生和24名大专护生的带教工作中,以护理程序为框架,在促进护生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和能力的培养方面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学明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足背动脉血气分析标本采集方法

    血气分析对了解患者病情,决定治疗方式是必不可少的.对于病情不稳定,需要加强医疗监护的危重患者,动脉取血进行血气分析和应用监测仪两者结合,可提高动脉血气分析应用的合理性.现将足背动脉血气分析标本的采集方法报道如下.

    作者:张俊丽;郭柏聪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糖尿病与高眼压及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相关性探讨

    目的 探讨糖尿病与高眼压及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关系.方法 对64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及60例血糖正常眼病患者(对照组)的眼压及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的发生率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糖尿病组高眼压发生率为32.8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糖尿病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与高眼压及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有着密切的关系.

    作者:邢淑华;贾志义 刊期: 2009年第2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