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以皮肤光过敏为主要表现的药物不良反应2例

陈盛鹏

关键词:药物不良反应, 皮肤光过敏
摘要:例1.男,80岁,以肝炎肝硬化收住院.入院当天查尿常规镜检提示红细胞9个/μl、白细胞48个/μl,补充诊断:泌尿系感染.因患者肝功能仅轻度异常,肾功能正常,CT扫描提示有少量腹水,加用注射用氟罗沙星0.2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抗感染治疗.次日始患者诉皮肤瘙痒,户外活动时尤甚(每天输液后外出散步).第3天患者仍诉皮肤瘙痒,且睡眠不佳.第4大因复查尿常规正常,停用氟罗沙星抗感染治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西医病理基础分析

    反流性食管炎是较常见的食管疾病.主要是由于胃内容物反流人食管,刺激食管黏膜而引起的炎症;正常人食管下段括约肌在不进行吞咽活动的时候是紧闭的,防止胃内容物向食管反流,但在一定诱因的作用下,此处括约肌不能正常地关闭,从而导致酸性的胃液或碱性的肠液反流入食管,并刺激、腐蚀食管黏膜,引起反流性食管炎.

    作者:安永亮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基层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存在问题分析与改进探讨

    医院感染不仅是一个医学问题,而且已成为一个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因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现将对于基层医院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方法的体会与思考总结如下.

    作者:尹冬梅;薛梅彦;王娟;郭春雷;姚桂琴;桑翠玲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绷带固定技术在小儿头皮输液中应用

    婴幼儿因其年龄小,自制力差,语言表达能力欠缺,进行静脉穿刺时往往不能主动配合操作者,又由于其血管分布特点是头皮静脉较手足静脉清晰易寻找,相对好看护,所以操作者为婴幼儿进行静脉穿刺时首选头皮静脉,但需要家属协助按压才能完成操作.因患儿心理恐惧,往往哭闹不止,致使穿刺成功后患儿头部大汗淋漓,胶贴粘贴不牢固,易造成脱针、渗液,不能保持输液通畅.

    作者:黄燕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缓慢心率伴心律失常40例疗效研究

    目的 观察参松养心胶囊对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在原有疾病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参松养心胶囊每次4粒,每天3次;对照组加用复方丹参片,每次3片,每天3次,观察3个月.结果 治疗组心率提高幅度较对照组高,早搏及阵发性房颤再发次数较对照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律失常控制情况及症状改善情况均较对照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律失常,尤其是缓慢心率伴心律失常,安全有效.

    作者:朱玉芳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鸦胆子油乳腹腔灌注治疗恶性腹水32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鸦胆子油乳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6例恶性腹水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治疗组腹腔注射鸦胆子油乳60ml+顺铂40mg+生理盐水20ml;对照组腹腔注射顺铂40mg+生理盐水20ml,每周1次,3周为1个疗程,1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CR+PR)为78.12%高于对照组的51.72%,KPS评分治疗组有效率为81.25%高于对照组的55.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鸦胆子油乳与顺铂合用治疗恶性腹水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轻,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蔡建;丁荣杰;刘华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吗啡/芬太尼一次性硬膜镇痛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芬太尼在硬膜外腔一次注药后的镇痛作用和用药后尿潴留并发症.方法 (1)371例硬膜外腔穿刺节段为T8~T10的患者随机分为A(芬太尼)组、B(吗啡)组和C(无镇痛)组;(2)521例硬膜外腔穿刺节段为T12~T3的患者分为a(芬太尼)组、b(吗啡)组和c(无镇痛)组.于术后4.5h、6.5h分别比较疼痛程度,术后6.5h比较尿潴留情况.结果 3组(A、B、C组或a、b、c组)疼痛、尿潴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在4h时A、B组(或a、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尿潴留在6.5h时A组与B组(或a组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苏太尼、吗啡在4.5h内时镇痛无差异,随着时间延长,芬太尼镇痛作与吗啡相比镇痛作用减弱,在6.5h时芬太尼的尿潴留发生率少于吗啡,在临床镇痛时要辩证镇痛时间和尿潴留统一.

    作者:彭丽;封在李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综合疗法治疗脑梗死30例疗效观察

    2005年4月-2008年12月,我院运用综合疗法治疗脑梗死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作者:马克军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整体护理中的人文精神与服务理念

    整体护理是以现代化理论为指导,运用护理程序,根据患者身体、心理、社会、精神等方面状况,提供适合个体健康需要的身心护理.人文精神源于人文主义,人文主义的内涵:尊重人的价值,尊重人的尊严与人格,实现人性的彻底解放和人生价值的大体现,充分调动人的内在潜能和积极性,体现以人为本的目标.

    作者:杨蓓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痔上黏膜环切除术治疗重度痔病疗效观察

    痔上黏膜环切除术,肛垫复位固定术,于2006在我科开展至今,10例重度内痔患者应用此方法,疗效良好,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作者:任华丁;叶惠雅;王对对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我院门诊急诊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 对我院门诊急诊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门诊急诊处方15827张对抗菌药物的药物种类及其使用频率、药物品种使用频率及联合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合理评价.结果 抗菌药物使用率13.11%,合理用药占76.64%.结论 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欠合理,仍需进一步规范.

    作者:黄宇;雷艳青;祝燕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青年胃癌21例误诊分析

    胃癌以55-70岁为高发年龄段,35岁以下发病率较低.我院近10年来共收治青年人胃癌49例,误诊21例(42.9%).其中男9例,女12例.发病年龄23-32岁,中位年龄26.5岁.确诊时均为进展期胃癌,误诊时间平均为2.9个月.误诊疾病:慢性胃炎6例,消化性溃疡5例,胆道感染2例,缺铁性贫血3例,急性胃黏膜病变3例,结核性腹膜炎及神经性呕吐各1例.现就上述典型病例进行误诊原因分析.

    作者:赵金良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248例头位分娩产程异常处理分析

    分娩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产程观察和处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剖宫产率上升较快,试产机会减少,产程观察和处理日渐不被重视,为探讨产程处理措施,把握试产程度,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48例头位分娩产程式异常的处理方法和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罗文英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肿瘤血管的CT灌注成像及其临床价值

    CT灌注成像可以反映肿瘤的血流特点,从而为肿瘤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以及预后评估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手段.本文对肿瘤血管的CT灌注成像基本原理、CT灌注与肿瘤血管的关系、CT灌注在肿瘤诊断中的价值、评价预后这4个方面进行综述,以了解目前CT灌注成像的研究现状.

    作者:牛玉英;渠海增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三维超声重建在颈动脉斑块致颈动脉狭窄程度中的应用

    颈动脉斑块、动脉狭窄性病变中影响动脉内压力的主要因素是管腔的缩小,血管狭窄的影响随血流量的增加而变得更为显著,而三维超声成像,能测量颈动脉的面积和颈动脉狭窄对脑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对血流动力学的评价敏感.颈动脉斑块及狭窄的分析中,颈动脉狭窄在脑的血流动力学参数评价是合适的指标,特别是70%以上的ICPSV/CCPEDV(颈内动脉收缩期峰值速度/颈总动脉舒张期峰值速度)对>70%的狭窄的定量分级也有很好的准确性.

    作者:柯绍兴;李爱国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围绝经期女性心理干预初探

    女性围绝经期是一生中变化比较剧烈的时期,易合并心身疾病,此时虽然有器质性病变的表现或确定的病理生理过程,但社会心理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治疗和预后中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玉平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腭裂100例术后并发症的分析与预防

    先天性腭裂是儿童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以往手术治疗术后并发症难以避免,时有发生,影响术后患者的发音质量及生活质量.本科室通过腭裂术式的改进、麻醉水平的提高、术后护理水平的提高,使腭裂患者术后并发症大为降低,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腊忠;刘运桂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预防门诊配发药品差错提高服务质量

    门诊药房是各医疗单位的窗口单元,它的工作虽被大多数患者所忽视,但它是医疗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用药安全.2008年我院<门诊药房差错登记簿>登记在案的差错共74例,笔者对此进行了分类、分析和总结.

    作者:严桂仙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脾脏外伤40例超声造影检查及回顾分析

    目的 评价超声造影诊断脾脏外伤的准确性.方法 对40例经CT和(或)手术证实为脾外伤患者的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40例脾外伤常规超声共检出27例(67.5%),漏诊13例(32.5%);超声造影共检出38例(95.0%),漏诊2例(5.0%),超声造影与常规超声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40例脾外伤程度分级诊断中,常规超声组存在明显级别低估者10例;超声造影组漏诊1例,2例发生级别低估.结论 超声造影在脾脏损伤的检出率和分级方面明显优于常规超声检查,基本与CT检出率和评估结果一致.超声造影与常规超声诊断脾外伤相比是一项新的技术突破,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康健;杨舒萍;陈红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围生期心肌病2l例的临床特征分析与预后转归

    围生期心肌病(peripartum cardiomyopathy,PPCM)是一种在既往无心脏病妇女围生期发生的原冈不明的心肌病,相对罕见[1].本文收集自1997年以来我院经治、资料齐全的PPCM患者21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张翠荣;杨玉恒;李更新;冯立军;唐红侠;管艳芹;宫进亮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生大黄及芒硝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护理

    1 临床资料本院2006年12月-2007年12月共收治重症急性胰腺炎45例,男27例,女18例,年龄25-84岁,中位年龄55.5岁,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5例,治疗组20例.对照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包括禁食、胃肠减压、抑制胃酸分泌、抑制胰酶分泌、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抗感染、营养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生大黄胃管内灌注和芒硝腹部外敷.

    作者:黄英;王晓于 刊期: 2009年第2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