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起胜;龚宗跃;徐筱红;刘怀;曹寅生
目的 探究对布拉氏酵母菌散剂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6例急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补液、蒙脱石散等常规治疗方式,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用布拉氏酵母菌散剂治疗.对比不同组别患儿腹泻时间与大便次数变化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儿腹泻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0.01).治疗后两组患儿大便次数均逐渐减少(P<0.01),但研究组患儿比对照组减少更明显(P<0.01).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布拉氏酵母菌散剂治疗小儿急性腹泻能够提升治疗效果,缩短腹泻时间,具有临床上广泛使用的必要.
作者:孙倩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改良Epley复位法联合盐酸氟桂利嗪对耳石症患者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耳石症眩晕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改良Epley复位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随访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4周后,观察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3个月,观察组总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复位手法联合西药治疗对耳石症眩晕的疗效满意,临床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丹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恩替卡韦联合水飞蓟宾治疗乙肝肝硬化的效果及对肝纤维化和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7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联合组给予恩替卡韦联合水飞蓟宾治疗,对照组给予水飞蓟宾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8周.结果 经48周治疗,联合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III型前胶原(PC III)及IV型胶原(IV-C)治疗48周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脾脏厚度、门静脉内径治疗48周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C反应蛋白(CRP)含量治疗48周较治疗前下降(P<0.01),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1);联合组HBV-DNA转阴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恩替卡韦联合水飞蓟宾治疗乙肝肝硬化效果显著,且能有效改善肝纤维化和微炎症状态.
作者:苏正昌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术对胫骨骨折患者术后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76例胫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行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行LISS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优良率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关节功能评分显著低于观察组(P<0.01);观察组患者在躯体活动功能、躯体功能对角色功能的影响、疼痛、活力及社会功能评分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LISS钢板内固定与解剖钢板内固定术疗效相当,但LISS术对患者关节功能的早期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具有显著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轩中勋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经阴道分娩及剖宫产分娩对产后妇女盆底肌力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经阴道分娩51例顺产产妇(顺产组)和45例剖宫产产妇(剖宫组)资料,比较两组产妇产后6周及12周盆底肌力情况及功能结构情况.结果两组产妇产后6周盆底肌力评分显著低于产前及产后12周(P<0.05),产前及产后12周差异不显著(P<0.05),顺产组产后6周显著低于剖宫组(P<0.05);顺产组产后6周膀胱颈角度异常率及旋转角度异常率均显著高于产前、产后12周及剖宫组产后6周(P<0.05).结论 经剖宫产术分娩的产妇,其近期盆底肌力及盆底结构功能的损伤显著轻于经阴道分娩的产妇,但远期优势并不显著.
作者:何紫常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针灸配合电磁波联合盐酸氨基葡萄糖片加注射玻璃酸钠治疗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05例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针电组、注射组和联合组,各35例.对比三组Mcgil评分、Neer评分及治疗效果.结果 三组治疗后,联合组Mcgill评分各项数据均低于针电组和注射组(P<0.05);Neer评分均高于针电组和注射组(P<0.05).三组治疗效果比较,联合组均高于针电组和注射组(P<0.05或P<0.01).结论 针灸配合电磁波联合盐酸氨基葡萄糖片加注射玻璃酸钠治疗关节炎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瑞国;王占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流式细胞仪检测HLA-B27抗原对强直性脊柱炎(AS)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对我院215例疑似AS患者进行HLA-B27抗原检测,分析其检测结果.结果 215例患者中,HLA-B27抗原阳性检出59例,检出率27.44%,其中91.53%HLA-B27抗原阳性患者确诊为AS;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HLA-B27抗原的灵敏度为96.43%(54/56)、特异度为96.86%(154/159).结论 流式细胞术检测HLA-B27抗原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可成为AS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主要检测手段.
作者:王妍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标准化皮肤护理对乳腺癌放疗后皮损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患者行传统乳腺癌护理干预,研究组50例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加行标准化皮肤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生存质量评分及皮损症状评分.结果 护理干预后,两组生存质量评分均有明显升高(P<0.01);研究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护理后两组皮肤瘙痒、皮肤灼烧感、皮肤溃烂、皮肤渗脓等皮损症状评分均较护理前显著降低(P<0.01);且研究组各项皮损症状评分均远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患者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可以更好地改善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的皮肤损伤及生活质量.
作者:陈丽嫚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PIWIL4在肝门部胆管癌(HCCA)中的mRNA及蛋白表达.方法 收集经我院病理学检查确诊为HCCA的癌组织及癌旁(>1 cm)组织手术切除标本40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Western-blot印迹检测PIWIL4 mR-NA和蛋白在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相对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结果 ①40例样本中26例癌组织的PIWIL4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6例癌组织与癌旁组织差异不明显,8例癌组织中PIWIL4的表达低于癌旁组织.癌组织中PIWIL4的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P<0.05).②40例样本中26例患者肿瘤中的PIWIL4蛋白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14例患者肿瘤中的PIWIL4蛋白表达水平与癌旁组织差异不明显.③PIWIL4蛋白表达水平与肿瘤分化程度、肝内转移及门静脉癌栓有关(P<0.05).结论 HCCA癌组织中PIWIL4基因处于激活状态,可将其作为一个诊治HCCA的新的靶点,且PIWIL4蛋白表达水平的增加可能与HCCA肿瘤恶性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刘起胜;龚宗跃;徐筱红;刘怀;曹寅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改良式泪道探通术对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17例(156眼)新生儿泪囊炎采用改良式泪道探通术治疗,并进行术后3个月随访,观察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156眼中,一次性治愈147眼,一次成功率为94.23%,8眼经二次探通后治愈,1眼经二次探通后无效.结论 改良式泪道探通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操作简便,治愈率高,并发症少,并可极大地降低患者治疗成本.
作者:赵春柳;周晶晶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急性药物性间质性肾炎患者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合甲泼尼龙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80例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甲泼尼龙治疗;观察组给予甲泼尼龙联合EPO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肾功能指标、症状消失时间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肾功能指标,包括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U-NAG)、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等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血尿、蛋白尿、少尿期、多年期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急性间质性肾炎应用EPO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患者症状和肾功能均得到改善,值得推广.
作者:汤日祥;叶庆邦;何敏锋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溶栓治疗时间对住院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接受溶栓治疗的STEMI患者866例.根据溶通与否分为溶通组(639例)和未溶通组(227例).对比两组患者行多因素调整前后不同溶栓时间内MACE发生率、再梗死发生率以及病死率.结果 两组患者MACE、再梗死发生率及病死率随溶栓时间的延迟而逐渐增加;并且6 h内溶栓者溶通组的MACE、再梗死发生率及病死率均低于未溶通组(P<0.05);≥6 h溶栓者溶通组的MACE及病死率均低于未溶通组(P<0.05或P<0.01).结论 临床治疗STEMI患者应争取在6 h内进行溶栓治疗,有利于降低MACE发生率,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徐桂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子宫动脉栓塞术后清宫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本院接诊的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给予开腹病灶清除术或宫腔镜下刮宫术治疗,观察组(41例)给予子宫动脉栓塞术后病灶清除或清宫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血清中β-HGG指标水平值降至正常范围内所需的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1),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β-HGG降至正常值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子宫动脉栓塞术后清宫术应用于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妇女,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使患者的不适感减轻,且术后血清中β-HGG恢复正常水平较快,该微创治疗方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张洪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深圳市多所医院临床分离金葡菌中杀白细胞毒素(PVL)分布特征及与临床疾病的关系.方法 对深圳市14所医院临床分离的724株金葡菌进行PCR检测PVL基因,纸片扩散法检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表型,mecA~femB双重PCR确证MRSA基因型,并对PVL阳性的MRSA进行葡萄球菌染色体盒子(SCCmec)分型.结果 724株金葡菌中49株(49/724,6.8%)携带PVL基因;PVL阳性门诊菌株7.1%(4/56),住院6.7%(45/6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VL阳性的MRSA经SCCmec分型,Ⅱ型6.7%(3/45),III型4.2%(9/215),未分型1.9%(2/1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携带PVL的金葡菌可引起严重侵蚀性感染,及时检测并做同源性分析,利于控制医院感染暴发.
作者:周小海;龚文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不同类型灌肠液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就诊的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各40例.研究组患者行中药汤剂保留灌肠,参照组患者行甲硝唑保留灌肠处理.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并总结护理措施.结果 经过治疗和护理,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好于参照组(P<0.01).结论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使用中药保留灌肠的治疗效果更加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清丽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附着龈重建在口腔种植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20例口腔种植修复患者作为对象,依据处理方法不同分传统牙龈缝合组、附着龈重建组两组,各60例.比较两组口腔种植修复总有效率;治疗前后附着龈粘膜宽度、牙龈出血指数、探诊深度、菌斑指数;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各个因子评分.结果 附着龈重建组口腔种植修复效果高于传统牙龈缝合组(P<0.01);治疗后附着龈重建组附着龈粘膜宽度、牙龈出血指数、探诊深度、菌斑指数优于传统牙龈缝合组(P<0.01).治疗后附着龈重建组生活质量各个因子评分高于传统牙龈缝合组(P<0.01).结论 附着龈重建在口腔种植修复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可更好增加附着龈宽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蒋雨露;王菲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0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给予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脂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血小板凝聚率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下降(P<0.01),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效果显著,对于改善血脂指标、血小板凝聚状态及神经功能损伤均有显著性临床价值.
作者:黄琼霞;林涛;晏昆;江丽敏;蒙凌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在小儿腭裂手术中应用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小儿唇腭裂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A组麻醉药物为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B组麻醉用药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 两组T0时间点HR、MAP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T1~T3时刻A组MAP明显高于B组(P<0.05或P<0.01),HR明显低于B组(P<0.05或P<0.01);A组患儿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B组(P<0.05),首次静脉穿刺成功率高于B组(P<0.05).A组诱导时间短于B组(P<0.01).结论 在小儿唇腭裂手术中应用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效果优良,更有利于稳定患儿MAP与HR,减少不良反应,提高穿刺成功率,值得推广.
作者:陈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水平联合检测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诊断价值的影响.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04例,依照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未合并肾病组46例、合并肾病组58例,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8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比较三组血清β2-MG、γ-GT水平及阳性检出率,并对比上述血清指标单独与联合诊断2型糖尿病肾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肾病组患者血清β2-MG、γ-GT水平均高于未合并肾病组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型糖尿病合并肾病组患者血清β2-MG、γ-GT阳性检出率均高于未合并肾病组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β2-MG、γ-GT联合诊断2型糖尿病肾病的敏感性94.83%(55/58)、准确性89.47%(136/152)均高于单一指标,且特异性86.17%(81/94)高于血清γ-GT的55.32%(52/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血清β2-MG、γ-GT与2型糖尿病肾病发生、进展密切相关,两者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作者:纪小霞;林元峰;吴阿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对妇科肿瘤术后静脉留置针患者实施强化护理干预对降低静脉炎发生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使用静脉留置针的妇科肿瘤手术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强化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留置针留置时间及静脉炎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为(96.7±10.6)h,对照组为(73.8±12.2)h,观察组长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为5.88%,对照组为26.47%,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妇科肿瘤手术患者治疗期间,给予患者强化护理干预,能够延长留置针使用时间,降低静脉炎发生率.
作者:叶萍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