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种检测动物组织中呋喃西林代谢物快速检测检测卡的研制

扶胜;杨梅;邓传玉;罗雪粤

关键词:呋喃西林代谢物, 快速检测, 胶体金检测卡, 动物组织
摘要:利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研制一种快速检测动物组织中呋喃西林代谢物的胶体金试纸卡,检测卡包含了胶体金标记物的制备,样品垫和反应膜的制备,检测卡的组装等研究步骤,所研制出的呋喃西林代谢物胶体金快速检测卡,对动物组织的检出限达到0.5μg/kg,检测时间为10 min,假阳性率小于5%,假阴性率为0%,该试纸卡能够准确、可靠。简便地检测动物组织中呋喃西林代谢物,适合大量样品的现场检测。
食品安全导刊杂志相关文献
  •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蔬菜中狄氏剂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本文分析了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蔬菜中狄氏剂的影响因素,根据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对模型中的各个参数进行不确定度来源分析,并对其测量不确定度进行合理评定。通过检测实例,依据检验方法,提出了气相色谱仪-质谱联用仪测定蔬菜中狄氏剂的不确定度,为广大食品检测检测工作者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作者:刘娟娟;安瑜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转基因食品检测技术的进展研究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转基因检测技术在农业中的运用范围也在逐步加强。转基因食品为我国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收益,提高了农业发展空间。近几年来,我国转基因食品检测技术在不断发展,逐渐成熟,然而很多人也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表示质疑。

    作者:程相玲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食品和营养的表观遗传观点和展望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改变,人们对食品与营养更加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营养均衡和食品安全。而对于表观遗传观点来说,食品与营养并不仅存在于均衡和安全的局限面中,也存在于遗传学这个生物大范围中,影响着生物的生理、病理以及各种负面内容的形成。其作用可以防止人们产生过度营养,避免代谢疾病的发生等,由此可见,对食品和营养的表观遗传观点进行分析和展望,能够为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带来保障。

    作者:李潇卓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乳制品发展情况和检测问题研究

    乳制品行业是当今中国工业发展中的新兴产业,也是发展速度较快的一种产业。乳制品发展快速膨胀时期,存在着奶源管理不严格、质量控制不到位、检测手段相对落后等方面的问题,乳制品的安全和质量原因给消费者带来伤害和损失的情况时常发生。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加强行业监管,提高检测水平,用科学的检测数据说明情况,进而指导整个乳制品行业升级,保障消费者的食用安全。

    作者:谭丽红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应用HACCP原理优化进口台湾食品检验监管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对外开放已由出口为主转向进出口并重。在确保出口稳定增长的同时,积极扩大进口,调整进出口结构,促进贸易平衡发展。在国家政策鼓舞下,华侨海峡两岸商贸示范区注册了数十家贸易公司,经营进口中国台湾优质农产品、食品等消费品,进口中国台湾食品逐年增长。

    作者:郑光华;邱伟正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不锈钢餐具有害元素迁移规律的研究

    在流通领域进行抽样,设定两种浸泡条件,对不同材质的不锈钢餐具的重金属迁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相同条件下,奥氏体型不锈钢的重金属铅铬镍迁移的检出率及超标率均低于铁素体型不锈钢和马氏体型不锈钢;而在相同材质下,于4%乙酸浸泡溶液中加入300 mg/L氯化钠,会使镍、铬迁移的检出率和超标率大大增大。

    作者:邓金伟;郭培春;叶凌聪;赖红娟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浅析复合调味料的研发问题、建议及未来发展趋势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各个行业都快速发展,调味品行业的发展让广大消费者对调味品的种类有了更深的接触与了解。本文结合我国的市场现状,对复合调味品进行分析,其中以液体复合调味料为例,提出了复合调味品在生产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相应对策,并探讨了复合调味品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

    作者:王福玲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论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在食品质量管理中应用

    近些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安全有更高的要求。因为食品安全关乎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在食品质量管理中,为了确保食品安全,需要分析食品安全风险,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安全风险,不断提升食品安全系数。

    作者:杨蕴红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白酒中塑化剂含量

    本试验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白酒中的DEHP含量。方法:在测定仪器条件一致,试剂达到测定标准的情况下,进行相关检测,其中流速为0.40 mL/min,波长是224 nm。结果:发现用于检测的5种白酒里都含有一定的DEHP,其方法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小于15%,加标回收率在90.08%~103.32%,低检测限定是1μg/mL。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简单、快捷的适用于白酒中塑化剂含量检测的方法。

    作者:刘琦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食品中苯甲酸和山梨酸萃取方法的优化分析

    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地牵扯着人们的心弦,也使食品检验部门越来越重视对食品中防腐剂用量的检测。食品防腐剂的主要功能是保持食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质量,通过杀菌或是抑制有害菌生长的方式来防止食品的腐败变质,目前苯甲酸和山梨酸是市面上常用的食品防腐剂,因此快速、精确地检测食品中苯甲酸和山梨酸的含量对实际工作意义重大。防腐剂含量检测一般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检测前的样品萃取,另一部分是对目标物进行色谱检测,多年的研究发展,使在这两方面涌现出很多使用的方法,不断地对其优化并选择优的方法组合是提高检测速度和精度的有效措施。

    作者:田杰;王熙茹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液相色谱法检测农药残留的研究进展

    在农作物的预防害虫和去除杂草方面,农药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但同时农药在农作物中的残余量也严重威胁着广大消费者的生命安全。现在社会中消费者越来越担心食品的安全问题,各个国家也进一步加强了对农药残留量的监督,对农作物产品在农药的残留和农药残留量限制标准的测试方法标准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少耗时的操作,强烈的敏感性和样本使用数量少等优点,在农作物农药残留量的检测中有很大的比例,被广泛应用于农药残留量的检测分析中。农作物产品对人类的生存至关重要,故对农药残留量进行严格的控制以及对农产品中农药的剩余量进行快速的检测很关键。

    作者:段林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食品样品检验流程优化技术研究

    经过调查发现,当前我国的食品样品检验机构的运作方式存在着许多不足和值得改进的地方。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原因是食品检验流程中采用的强制性运作机制,无法适应目前食品检验行业发展的品种多、批量小的需求。本文主要研究促进食品样品检验机构成组运行以及如何改善平衡生产与检验之间的关系,对检验效率的提高提供了新的思路,使用理论方法为实际的食品检验操作带来优化和质的改善。

    作者:王萍萍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食用油在抽检中发现的问题及对策

    食用油是人类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体重要能源和营养源。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食用油消费量呈逐步上升的趋势。但近年来,食用油市场质量参差不齐,存在诸多问题,已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为此,国家对食用油抽检监测高度重视,通过采取抽检监测和风险监测两种方式,对食用油质量进行监控。通过开展对食用油的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工作,发现食用油中问题还是比较严重,尤其是苯并[a]芘、黄曲霉毒素含量超标,对人体危害极大,下面通过在抽检监测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逐一进行分析,研究应对对策和措施。

    作者:桂才华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浅析食品微生物检验方法与质量控制

    影响食品安全为主要的因素应当是致病菌及微生物。根据数据调查显示,我国的食物中毒事例达到了每年200万起以上,造成食物中毒频发的原因,大多数是因为食物不干净,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原料本身不符合国家制定的标准。

    作者:王瑞芳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食品检测工作的意义及措施分析

    从目前我国现阶段的食品情况来看,由于食品检测不规范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健康。针对这一问题,相关部门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充分地认识到食品检测的重要意义,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食品检测的质量。

    作者:张兰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内审在食品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作用

    内部审核是食品检测实验室体系运行过程中一种重要的管理活动,是其自我改进、自我完善的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其功效,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才能切实有效的运行和持续发展。在食品检测实验室中内部审核环节是其体系运行、实验室正常运转的重要部分。通过内审有效开展工作来保证实验室管理工作有效进行。正确认识和理解内部审核的目的及意义,将有助于食品检测实验室内部审核顺利实施,发挥其在质管体系中监督管理作用,切实可行的做好食品检测实验室内审尤为重要。

    作者:商莹;张禹;李政良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高校食堂社会化的经营模式反思

    社会化经营,代表的绝不只是经营方自身,而是代表了一种新文化思维,即经营过程中,一切皆内容、渠道皆信息、人人在传播和时时有互动。体现在任何经营需要解放思想,锐意进取,从市场产生的各个环节均实现全面社会化。后勤服务“排头兵”的食堂服务工作更应如此,才能实现服务工作的与时俱进,才能“用炒青菜的火候烧排骨,用烧排骨的心态炒青菜”。

    作者:王鑫;吴成群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核桃肽酶解条件的研究

    以核桃仁为原料,提取核桃油后,采用酶法制备核桃多肽,试验过程根据核桃蛋白及所使用酶的特性,研究了酶反应时底物浓度、酶添加量、反应前的液体的杀菌温度和杀菌时间,以及阻止核桃蛋白热凝聚的辅料对酶反应的DH和得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底物浓度为6%,添加0.3%卡拉胶,杀菌温度120℃,时间15 min,再添加复合酶10000 U/g,反应温度58℃, pH值9.0,反应时间3.5 h,得到核桃肽DH为31.11%,核桃肽得率为60.75%。

    作者:付慧彦;刘新旗;郭际;胡永生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三门市售水产品铅镉污染监测分析

    了解三门市售水产品铅镉污染物状况。方法: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12)对2013-2014年三门县14个乡镇农贸市场市售水产品进行铅、镉的检测。结果:水产品中铅含量基本符合标准要求,镉的超标率为0.74%,检出软体动物中的鱿鱼镉含量偏高,均值为0.18 mg/kg。结论:水产品中的软体动物重金属含量稍有超标,建议加强海水养殖的环境监管,确保食品健康。

    作者:蒋虹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食品中胆固醇含量的研究

    胆固醇作为人体中维持个人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须的重要物质,而人体内所需的胆固醇含量约为140 g,若人体每天摄入胆固醇的量过高则会形成高脂血症,从而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进而诱发冠心病、高血压等一系列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措施是适度控制外源性胆固醇摄入。

    作者:董晓尉 刊期: 2016年第21期

食品安全导刊杂志

食品安全导刊杂志

主管:中国商业联合会

主办:商业科技质量中心 北京肉类食品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