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立成;王小寒;张海燕;杨安强;匡雨琴;左昕
目的:探讨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对焦虑障碍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焦虑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观察组采取无抽搐电休克(MECT)+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对照组单纯采取 MECT 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2周、4周的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焦虑自评量表(SA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分的差异,并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 d 及治疗后4周末的韦氏记忆量表(WMS)4项指标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2周、4周的 BPRS、SAS、SDSS 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 <0.05);治疗后2周、4周同期比较,观察组 BPRS、SAS、SDS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1)。治疗后1 d 两组患者 WMS 4项指标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 <0.05),尚未恢复至原有水平,但观察组恢复水平要比对照组稍快(P <0.01)。结论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应用于 MECT 治疗患者中,可通过减少患者产生负性情绪以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龚世灵;岑洪舟;罗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子痫前期并发胎盘早剥的诊断、早期处理及其预后。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子痫前期患者100例,其中并发胎盘早剥23例,作为观察组;未发生胎盘早剥77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妊娠结局优于观察组(P <0.05或 P <0.01);距离胎盘早剥发生<8 h 结束分娩患者的死胎、凝血功能障碍、新生儿窒息以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均低于≥8 h 的患者(P <0.05)。结论在子痫前期中胎盘早剥是主要的并发症之一,要想对母婴结局进行有效改善就需要给予早期预防和处理。
作者:冯永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降低抗菌药物使用率,提高治疗性抗菌药物使用前临床微生物标本送检率。方法建立细菌耐药三级防控体系,整改标准操作规程(SOP)、修订制度、完善基础硬件建设和人员配置、进行考核、督导反馈以及加强培训。以开展管理前为对照组(2014年),开展管理后为干预组(2015年),采用χ2检验,比较干预前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及治疗性抗菌药物使用前临床微生物标本送检情况。结果外科系统抗菌药物使用率较高,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患者微生物标本送检率逐渐上升,其中接受治疗用药和接受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应用前微生物标本送检率干预前后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细菌耐药三级防控体系的使用可以提高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前临床微生物标本送检率。
作者:殷黎;王赛君;赵志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近期有不法机构、网站和个人冒用本刊特约编辑等名义,征集稿件,私刻我刊编辑部公章,向投稿作者发送录用通知,骗取钱财,给本刊造成了严重影响。在此,提醒广大作者提高警惕,以防上当受骗,并郑重声明:1.本刊编辑部不设特约编辑,不与任何单位或个人就征集稿件进行中介合作。2.本刊审稿周期为一个月左右,投稿一个月后,假如您的稿件被我刊录用,会给您发送电子版的录用通知,如有疑问请电话查询。如没有收到任何通知也可联系编辑部进行询问。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栓塞微粒球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8例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表柔比星和适量超液化碘油的混悬液进行 TACE 治疗,而观察组则给予加载表柔比星的栓塞微粒球进行 TACE 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生活质量评分以及6、12个月的生存率,同时检测治疗前后血清血胎蛋白(AFP)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获益率为76.4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2.94%,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 AFP 和 VEGF 水平分别为(412.38±11.48)和(365.83±61.2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84.25±12.96)和(424.62±70.54),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的生存率为91.18%,高于对照组的82.3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12个月的生存率为85.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76%,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以及社会功能等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的转氨酶升高、栓塞综合征、恶心呕吐、过敏反应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栓塞微粒球联合 TACE 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且能降低血清 AFP、VEGF 的水平,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铂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烟龄与老年脑卒中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10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吸烟指数分为不吸烟组20例、轻度吸烟组23例、中度吸烟组38例及重度吸烟组19例,采用血管内中膜分析技术(QIMT)和动脉僵硬度分析技术(QAS)比较四组研究对象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僵硬度系数(β)及顺应性系数(CC),再采用无创型动脉硬化诊断仪测定四组吸烟患者肱动脉到踝部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和踝臂指数(ABI),分析烟龄与老年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结果重度吸烟组患者颈动脉狭窄发生率为26.32%,显著高于其他三组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重度吸烟组患者β和 PWV 分别为(10.30±1.52)和(1652.74±305.70)cm/s,显著高于其他三组,ABI 为(0.48±0.14),显著低于其他三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提示吸烟可能增加动脉硬化风险。重度吸烟组患者 TG 和 LDL 显著高于其他三组,HDL 显著低于其他三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提示吸烟可能通过引起血脂水平异常,增加动脉硬化发生率。结论烟龄与老年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呈正相关性,PWV 和 ABI 可作为评价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参考指标,对判断预后和指导临床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小云;主有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早产筛查及黄体酮用于治疗早产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00例28~34孕周有先兆早产征象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选取中、高危孕妇共162例进入临床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1例。对照组给予盐酸利托君静脉输注治疗,观察组采用盐酸利托君联合黄体酮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清孕酮水平、妊娠期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延迟早产时间长于对照组(P <0.01),应用宫缩抑制剂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1);观察组新生儿体重大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早产发生率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孕酮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 <0.01)。结论早产筛查及黄体酮应用于早产治疗,安全有效,可显著改善新生儿的结局。
作者:杨恒;赵红阳;苏贞文;胡敏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采用经腹超声和经阴道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60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与超声检查相关资料,根据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稳定组、不稳定组;稳定组患者腹痛轻微、无血容量下降,不稳定组患者腹痛持续性剧烈或存在血容量下降表现;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分别实施经腹超声、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的阳性率情况。结果稳定组患者经腹超声检测阳性率83.6%明显低于经阴道超声检测阳性率94.5%,不稳定组患者经腹超声检测阳性率94.0%明显高于经阴道超声检测阳性率7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选择合适的检查方式,必要时联合二者提高诊断率对于临床确定正确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张宗芬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中重型颅脑损伤出院患者接受延续性护理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患者出院后仅接受门诊随访;观察组出院后给予延续性护理指导,对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Karnofsky 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进行观察。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 Karnofsky 评分无明显差异,干预后6个月、12个月 Karnofsky 评分,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前两组患者 ADL 评分无显著差异,干预后6个月、12个月时,观察组患者 ADL 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出院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与对照组33.33%相比,差异显著(P <0.05)。结论中重型颅脑损伤出院患者接受延续性护理可利于日常生活能力提高,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作者:何书萍;蒲亨萍;李颖;郭建选;郭晓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与比较免疫荧光法与免疫层析法检测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就诊疑为泌尿生殖道感染的患者385例,其中男109例,女276例;采用免疫荧光法与免疫层析法检测患者尿道标本沙眼衣原体,比较两种检测方法检出阳性标本情况,并以聚合酶链反应(PCR 法)作为金标准,分析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性能。结果两种方法对女性患者检出阳性率比较,免疫荧光法检出阳性率20.29%,高于免疫层析法的13.77%(P <0.05)。两种方法对男性患者检出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以 PCR 法作为诊断标准,免疫荧光法灵敏度为89.36%,特异度为98.63%,诊断符合率为96.36%;免疫层析法灵敏度为53.19%,特异度为97.25%,诊断符合率为86.49%。免疫荧光法灵敏度及诊断符合率均高于免疫层析法(P <0.01)。结论免疫荧光法对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检测性能较免疫层析法更优,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刘伟才;李婉媚;张巧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预防深静脉置管感染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我院自2015年1月对来我院行深静脉置管血液透析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分别随机选取2014年1~12月来我院行深静脉置管血液透析的患者90例(对照组)和2015年1~12月的患者90例(观察组)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预防感染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为3.3%,低于对照组的12.2%(P <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82.2%(P <0.05)。结论通过对血液透析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控制患者深静脉置管的感染,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陈少梅;刘倩雯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期危险因素与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相关性,为其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确诊的160例儿童支气管哮喘患儿,并选取同期200例正常儿童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找出与儿童支气管哮喘相关的新生儿期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儿童在出生时性别、胎数以及体表缺陷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 >0.05),而在出生体重、胎龄、是否剖宫产、胎盘是否粗糙、出生1 min Apgar 评分等方面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经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胎龄<37周、剖宫产以及胎盘粗糙是引起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新生儿期胎龄<37周、剖宫产以及胎盘粗糙等是引起儿童支气管哮喘的重要危险因素,针对此类儿童应提前采用针对性干预措施,从而降低支气管哮喘发病率。
作者:利燕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对671例脊柱转移性肿瘤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为临床制定脊柱转移性肿瘤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月~2014年3月脊柱转移性肿瘤住院病历和李嘉诚基金会宁养院随访治疗病例671例,使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了解脊椎转移性肿瘤的现况及城乡分布。结果脊柱转移性肿瘤的发病高峰是40~70岁,男女比例为1∶0.69,原发病灶从高到低依次为:肺癌、鼻咽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乳腺癌、前列腺癌、食管癌。对研究对象的性别进行了城乡分布的分析。其中乡村占比显著高于城市,这与我国城乡经济发展失衡的状况相一致。结论脊柱转移肿瘤患者发病高峰年龄较前提前;肺癌、鼻咽癌、前列腺癌、乳腺癌是脊柱转移性肿瘤的主要来源肿瘤,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几种主要肿瘤的早诊治和防控措施。
作者:席新华;吴强;胡孔和;钟学仁;何小龙;朱文刚;包拥政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强化作业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2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20例为对照组。两组40例患者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包括:物理治疗、传统疗法、运动治疗、作业治疗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康复训练方法的基础上,延长作业治疗时间、增加训练项目并对其内容进行强化训练,如:感觉功能、认知功能、职业能力、心理社会调适能力训练及自我保健、自我康复技能的培训。评估两组患者作业治疗前、2月末的 Barthel 指数评分、出院后功能活动调查(FAQ)评分,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强化作业治疗后 Barthel 评分比较:观察组患者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两组患者出院后 FAQ 评分比较:观察组患者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1)。结论强化作业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提升具有显著效果。
作者:刘涓;谢瑞娟;石翠霞;邓赟;陈璐;赵改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索海军陆勤官兵的心理应激与自我和谐、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方法使用幸福感指数量表、自我和谐量表和军人心理应激自评问卷(PSET)对610名某海军陆勤部队军人进行整群抽样评估。结果陆勤官兵低心理应激组的幸福感指数及两分量表得分显著高于高心理应激组(P <0.01)。PSET 与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P <0.01)、自我的刻板性(P <0.01)显著正相关,与自我和谐总分、幸福感指数各因子及总分(P <0.01)显著负相关;情感内涵因子、幸福感指数与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显著负相关(P <0.01或 P <0.05),幸福感指数各因子及总分与自我和谐总分显著正相关(P <0.01)。心理应激与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幸福感指数、自我刻板性呈线性相关,这三者能解释心理应激的26%。结论海军陆勤官兵自我和谐、幸福感与心理应激密切相关。
作者:汪立成;王小寒;张海燕;杨安强;匡雨琴;左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反复发作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反复发作 HSP 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抗感染、抗过敏、卧床休息等基础治疗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尿免疫球蛋白 G(IgG)、微量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RF)、β2微球蛋白(β2 M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1),血清白细胞介素(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P <0.05);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复发率为11.67%,低于对照组的26.67%(P <0.05)。结论孟鲁司特钠结合常规疗法治疗小儿反复发作 HSP 效果显著,可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复发率。
作者:王爱红;白翠芬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综合性康复治疗对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患者生存质量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入院后均进行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采用综合性康复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 GQOLI-74评分较治疗前增加(P <0.01),且观察组增加幅度大于对照组(P <0.01);治疗3个月和6个月,两组 SSPI 评分均较治疗前减少(P <0.01),且观察组减少幅度大于对照组(P <0.01)。结论综合性康复治疗可提高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患者生存质量及社会功能。
作者:吴启姣;肖爱祥;黎丽燕;谭丽芬;李日照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普芦卡必利与莫沙必利治疗老年慢性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老年慢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普芦卡必利组口服普芦卡必利治疗,莫沙必利组口服莫沙必利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排便次数、粪便性状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 <0.01),排便困难程度评分较治疗前下降(P <0.01);普芦卡必利组治疗后排便次数、粪便性状及排便困难程度评分改善程度均优于莫沙必利组(P <0.01);普芦卡必利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莫沙必利组的80.00%(P <0.05)。结论普芦卡必利治疗老年慢性便秘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胡健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呼吸机在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昏迷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科2013年10月~2014年12月收治的44例 AOPP 昏迷患者为研究组,另选2012年6月~2013年9月收治的49例 AOPP 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辅以面罩吸氧帮助呼吸,并进行东茛菪碱刺激呼吸中枢避免呼吸肌麻痹。观察组进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辅助疗法,分析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周后 PaO2、PaCO2、全血胆碱酯酶(ChE)含量,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1周后,观察组的 PaO2、ChE 含量分别为(85.28±15.61)mmHg、(2049.73±284.33)U /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78.42±14.55)mmHg、(1822.35±247.98)U /L,PaCO2为(40.72±5.46)mmHg,显著低于对照组(45.76±6.23)mmHg (P <0.01);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8.75±2.06)h、(9.43±3.52)h、(10.27±1.98)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12.13±3.55)h、(14.59±4.31)h、(12.84±2.49)d(P <0.01),治疗5 d 后 GCS 评分为(12.15±1.1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11.38±0.87)分(P <0.01);观察组发生呼吸机麻痹、肺水肿、呼吸衰竭三种并发症的比例仅为6.82%,显著少于对照组28.57%(P <0.01)。结论对 AOPP 昏迷患者进行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可显著提升患者康复效果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率,是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
作者:余文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莫匹罗星与肝素预防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观察组32例,对照组单纯使用肝素溶液封管,观察组使用莫匹罗星乳膏联合肝素溶液封管,观察患者预防导管相关性感染等并发症的效果。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导管感染率分别为29.41%和9.38%,观察组的导管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导管堵塞、局部皮肤反应、置管部位渗血和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导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P <0.01)。结论莫匹罗星软膏外涂可有效预防中心静脉置管感染,延长导管留置时间。
作者:杨新霞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