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肿瘤标志物在宫颈癌的诊治及预后中的价值(文献综述)

袁媛;孙伟莉;李卫鹏

关键词:肿瘤标志物, 宫颈癌, 诊治, 预后, 价值, 子宫颈鳞癌, SCC, 治疗效果, 升高, 检测, 病人, 淋巴结转移, 病理学分级, CA125, CYFRA21-1, 肿瘤分期, 预测指标, 血清, 宫颈腺癌, 显著相关
摘要:有28%~88%的子宫颈鳞癌病人治疗前的血清SCC水平是升高的,SCC与肿瘤分期、瘤的大小、侵袭程度以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密切相关.血清SCC检测在临床上仍然有争议.有人认为它是-个独立预测指标,也有人持反对意见.通过动态监测SCC可以得知肿瘤的治疗效果.46%~92%的复发病人,在(2~8)个月之前即可检测到SCC水平的升高.对于宫颈鳞癌,SCC较CYFRA21-1有更高的敏感性.有25%~75%的未经治疗的宫颈腺癌病人CA125水平是升高的,且与其分级分期、瘤体大小、病理学分级、侵袭程度显著相关.CA125在宫颈鳞癌也可以检测到,但阳性率不及腺癌.
放射免疫学杂志相关文献
  • 初诊DM2患者脂联素、炎性因子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分析

    目的:分析初诊2型糖尿病(Din)患者脂联素、IL-6、TNF-α水平变化及其与胰岛素抵抗(IR)、肥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初诊DM2 92例,分为肥胖组(体重指数BMI≥25kg/m2)42例、非肥胖组(BMI<25kg/m2)50例、正常对照组40例,测定血清脂联素、IL-6、TNF-α、体重、身高、血脂、空腹血糖(fPC)、餐后2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h胰岛素(2b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做相关性分析.结果:肥胖组脂联素低于非肥胖组(P<0.05)及正常对照组(P<0.01),非肥胖组又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肥胖组IL-6、TNF-α高于非肥胖组(P<0.05)及正常对照组(P<0.01),非肥胖组又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脂联素与BMI、HOMA-IR呈负相关,IL-6、TNF-α与BMI、HOMA-IR呈正相关.结论:脂联素、IL-6、TNF-α与IR密切相关,参与了糖脂代谢紊乱.

    作者:冯琨;王丹;段滨红;杨玉芝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全血HbA1C测定在CHD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水平(HbA1C)在冠心病(CH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95例单纯CHD患者、102例2型糖尿病(DM2)合并CHD患者及41例正常对照者,所有对象均测定HbA1C、fBG、2hPG并组间进行比较.结果:CHD合并DM组患者的HbA1C水平明显高于单纯CHD组和正常对照组(t=14.95,P<0.01),CHD组患者HbA1C高于正常对照组(t=9.45,P<0.05).结论:HbA1C在CHD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全血中的HbA1C水平对判断CHD有一定预测价值.

    作者:曹艳;李云霞;瞿卫;王自正;闫春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甲亢和甲减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GF-I、hs-CRP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了甲亢和甲减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GF-I、ks-CRP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和免疫比浊法对36例甲亢和30例甲减患者进行了治疗前后血清IGF-I、ks-CRP测定.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在治疗前甲亢患者血清IGF-I、ks-CRP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而甲减患者除hs-CRP水平高于正常人组外(P<0.01),血清IGF-I水平则显著地低于正常人组(P<0.01),经3个月治疗后,除hs-CRP水平与正常人组比较无显著差异外(P>0.05),血清IGF-I水平与正常人组比较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检测甲亢和甲减患者血清IGF-I和ks-CRP水平的变化对了解病情、观察预后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朱从刚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AP患者外周血IL-6、IL-8、ET检测的临床分析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具有起病急,病情发展快,病死率高的特点.迄今为止其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的研究表明[1],AP病程中存在微循环障碍,而炎症性细胞介质在AP的发生、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刘霖敏;季国增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IMA、Hcy和hs-CRP在ACS患者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缺血修饰性白蛋白(iachemia modi-fled albnmln,IMA)、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和高敏C反应蛋白(his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在ACS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择73例在胸痛3h内就诊的ACS患者,即时抽血检测IMA、Hcy和hs-CRP,与40例体检健康者进行对照比较,计算单项或联检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绘制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结果:单指标检测,IMA对ACS的敏感性为87.67%,特异性为100%,高于Hcy和hs-CRP.IMA的ROC曲线下面积大(面积:0.985;95%可信区间0.969~1.001),临床诊断效能高于Hcy和hs-CRP.多指标联检,三指标联检敏感性可提高至97.26%,且敏感性和特异性之和大.结论:IMA为一高度敏感的ACS诊断血清学标志物,其与Hcy和hs-CRP联检,有助于ACS的风险评估及早期诊断.

    作者:吕卫群;姜东林;陆伟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男性CHD患者血清脱氢表雄酮、游离睾酮浓度的分析

    目的:观察血清雄激素水平与男性冠心病(CHD)的相关性.方法:CHD诊断和狭窄程度判断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冠状动脉至少有一处内径狭窄≥50%为诊断标准;冠状动脉狭窄评分标准:主要冠脉即左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右冠脉,狭窄程度计分如下:无狭窄为0分,狭窄≤25%为1分,狭窄26%~50%为2分,狭窄51%~75%为3分,狭窄76%~100%为4分.若单支血管有多处病变,则以狭窄病变的分数作为该支血管狭窄分数;若多支血管有狭窄,则将各支血管狭窄分数相加,即为该患者冠脉病变评分;左主干病变计分加倍.血清雄激素检测脱氢表雄酮和游离睾酮两个指标.脱氢表雄酮和游离睾酮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并同时检测空腹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等生化指标.结果:CHD组血清脱氢表雄酮、游离睾酮水平显著低于无CHD组(P<0.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脱氢表雄酮(OR=0.526;95%CI:0.361~0.768;P<0.01)、游离睾酮(OR=0.995;95%CI:0.991~0.999;P<0.05)为CHD独立危险因素;血清脱氢表雄酮(t=3.424,P<0.01,r=-0.415)、游离睾酮(t=2.763,P<0.01,r=-0.359)与CHD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负相关.结论:血清雄激素水平的降低可能是导致男性CHD发病率升高的重要因素,监测血清雄激素水平有助于判断CHD病变的程度.

    作者:俞根龙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肿瘤预定位反义显像的应用研究和进展(文献综述)

    放射性核素标记抗肿瘤单抗的放射免疫显像(Radioim-munoimaging,RII)和治疗(Badioimmunotherapy,BIT)是当今肿瘤核医学研究热门领域之一.近年来,随着高亲和力单抗的问世,核素标记技术的改进,显像技术的发展等,该领域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亦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突出的问题是:①标记抗体进入肿瘤内部的数量甚少;②肿瘤/非肿瘤(T/NT)比值,即标记抗体浓聚于肿瘤部位与肿瘤周围正常组织或循环血液问的比值太低,使得体积较小或位于某些特殊脏器的肿瘤显像以及治疗时投入的有效剂量受到限制;此外,药代动力学研究还表明,标记抗体在肿瘤内定位和从正常组织脏器(本底)清除相对缓慢,不利于短半衰期核素的应用.

    作者:李贵平;陈旭坚;黄凯;池晓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重点人群HlV/TP/HBV感染情况分析

    艾滋病(AIDS)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近年来在我国有明显上升的趋势[1].已成为全球面临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女性为AIDS感染和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

    作者:殷银香;罗萍;陈晓燕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HHcy患者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变化

    目的:观察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ey)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Hey)水平与血栓前状态(prethrom-botic state,ITS)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检测70例HHcy患者的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P-选择素(P-Selectin)、血栓前体蛋白(Thrombus precur-sor protein,TpP)含量,并与70例健康人进行比较.结果:HHcy患者的血浆vWF、P-Selectin、TpP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在Hcy轻、中与重度升高的患者中,血浆vWF、P-Selectin、TpP水平均具有明显差异(P<0.05).HHey患者的vWF、P-Selectin、TpP水平与Hcy水平之间,均呈明显的正相关(P<0.01).结论:HHcy患者存在明显的血栓前状态,表现为继发性纤溶亢进,血小板活性增加及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作者:张祖平;张德忠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两种瓜氨酸化蛋白抗体检测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常见的以关节慢性炎症为主的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2年后即可出现不可逆的骨关节破坏,致残率相当高,所以临床上及早的准确诊断及早期介入治疗就显得非常重要[1].近些年来,研究发现一组以瓜氨酸化的蛋白为底物的抗体对RA有较高特异性.

    作者:陈子松;胡江飚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尿轻链

    免疫球蛋白(Ig)是血清中重要的蛋白质,尿液中也有微量存在.免疫球蛋白由二条重链和二条轻链组成,重链有γ、α、μ、δ、ε五种,分别对应于igG、IgA、IgM、IgD、:IgE,轻链有二种,每个免疫球蛋白分子或含kappa轻链,或含lambda轻链,不会同时存在kappa轻链和lambda轻链.

    作者:卢琦;李雪芬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DM2合并慢性并发症患者与TH水平的探讨

    甲状腺激素对胰岛素的作用已经有文献说明[1],但2型糖尿病(DM2)合并慢性并发症对甲状腺激素(TH)分泌影响的相关资料较少报道.本文通过对43例DM2合并慢性并发症患者空腹血清TH水平的测定,并与正常对照组做比较,了解DM2合并慢性并发症患者TH的分泌情况,并探讨测定DM2患者TH水平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磊;张元英;阎宝鑫;罗梅;董林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前后血清IL-2、IL-6和GM-CSF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了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前后血清IL-2、IL-6和GM-CSF含量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对3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进行治疗前后血清IL-2、IL-6和GM-CSF测定,并与30名正常健康儿做比较.结果:在治疗前血清IL-6和GM-CSF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儿组(P<0.01),而IL-2水平又非常显著地低于正常儿组(P<0.01),经治疗一个月后则与正常儿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血清IL-2、IL-6和GM-CSF水平呈明显负相关(r=-0.5846、-0.6018,P<0.01).结论:血清IL-2、IL-6和GM-CSF在支气管哮喘患儿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相互作用,观察其浓度的变化对探讨其发病机理及指导用药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茁;孙瑾;姚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CP患者前列腺按摩液中细胞因子及相关酶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慢性前列腺炎(CP)患者前列腺液(EPS)中炎性细胞因子及相关酶学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32例CP患者按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分类法分为三组:即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CBP)组,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炎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PPS ⅢA)组和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炎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PPS ⅢB)组.EPS IL-1β、IL-2、IL-10水平均采用放射免疫分析(RIA)测定;LDH5/LDH1测定采用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法.结果:本文三组患者测定结果显示,CBP组EPS IL-1β、IL-2及LDH5/LDH1三项测定数值与对照组比较升高均非常显著(P均<0.01);IL-10水平与对照组比较降低非常显著(P<0.01);CPPSⅢA组IL-1β、IL-2及LDH5/LDH1水平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IL-10水平与对照组比较降低非常显著(P<0.01);CPPSⅢB组则IL-1β、IL-2及LDH5/LDH1三项测定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IL-10水平与对照组比较降低仍显著(P<0.05).结论:CP患者EPS中炎性细胞因子及相关酶学指标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其测定对于CP的诊断及两种前列腺炎的分型有一定帮助.

    作者:陈永昌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不同营养方案支持免疫学指标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经精氨酸强化后肠外+肠内营养(PN+EN)与全肠外营养(TPN)支持,对重症脑外伤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4例ICU救治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分为两组,30例试验组接受PN+EN;对照组34例接受TPN,两组等氮、等热量供给.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转铁蛋白,均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法;血清IgA、IgG和IgM采用免疫比浊法.IL-2、IL-6和TNF-α采用放射免疫分析.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种营养支持前、后及两组营养支持后总蛋白(TP)和Alb测定结果均无显著的变化(P均>0.05).而Hb和转铁蛋白(TF)水平两组患者营养支持前、后及两组营养支持后比较均明显升高(P均<0.05).IgG水平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营养支持前、后及两组营养支持后比较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其余免疫学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均>0.05).IL-2、IL-6和TNF-α三种细胞因子试验组经用PN+EN营养支持后水平恢复情况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PN+EN较TPN改善脑外伤患者的免疫学功能更为明显.

    作者:马骏;钱全安;马云宝;张晓懿;朱静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血清酶、甘胆酸指标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诊断中的应用

    在妊娠中、晚期孕妇可能会出现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J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临床上以皮肤瘙痒和黄疸为特征,可发生早产儿、胎儿窘迫、死胎及新生儿窒息,是危害围产期母婴的健康、危及胎儿生命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张雅琴;邢建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DM2患者血清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结果与临床的关系

    为了进一步了解糖尿病患者胰岛13细胞分泌特点,本文对2008年1月份以来178例2型糖尿病(DM2)患者血清进行了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对数据进行了归类、对比和分析,其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胡若愚;王兴木;孙荷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血清HA、PC Ⅲ、CIV、LN联检对肝硬化的诊断意义

    本文以急慢性肝炎为对照,观察了血清HA、PCⅢ、CⅣ和LN等四项指标联检对肝硬化的诊断意义,现报告如下.

    作者:叶振斌;王晓明;李彬;吴丹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L-Selectin、SICAM-Ⅰ水平与肝功能损伤的相关性探讨

    L-选择素(L-selectin)和细胞黏附分子-Ⅰ(SICAM-Ⅰ)均属于细胞黏附分子(cell adhesion molecule.CAM)家族,在机体受到炎症刺激时,L-selectin介导白细胞沿血管内皮缓慢滚动,SICAM-Ⅰ主要参与白细胞沿血管内皮结合和炎性细胞在炎性病灶中游走,并参与肝病的发生与发展[1].

    作者:冯晓鸿;郝建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急性肾炎患儿治疗前后血清GM-CSF、hs-CRP和IL-8联检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了急性肾炎患儿治疗前后血清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超敏C-反应蛋白(hB-CRP)和IL-8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和免疫比浊法对31例急性肾炎患儿进行了血清GM-CSF、hs-CRP和IL-8测定,并与30名正常健康儿作比较.结果:急性肾炎患儿在治疗前血清GM-CSF、hs-CRP和IL-8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儿组(P<0.01),经治疗6个月后则与正常儿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检测血清GM-CSF、hs-CRP和IL-8水平的变化对观察病情和预后判定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吕达嵘;鲁科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放射免疫学杂志

放射免疫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同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