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卫群;姜东林;陆伟国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A15-3、CA125和CEA水平在乳腺癌预后判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S-P)法动态监测93例乳腺癌患者的VEGF水平,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测CA15-3、CA125和CEA的水平,并与40例正常对照组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其与临床分期、治疗效果和复发转移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的VEGF随乳腺癌(Ⅰ~Ⅳ)期依次升高,有淋巴结转移者较无转移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乳腺癌患者中(Ⅲ、Ⅳ)期的CA15-3、CA125和CEA水平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Ⅰ、Ⅱ)期患者组,有淋巴结转移患者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中发现复发者各项指标均比无复发者高;VEGF、CA15-3、CA125和CEA的表达与临床分期、腋窝淋巴结状况有关(P<0.01),但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和肿瘤病理学类型无关(P>0.05).结论:VEGF、CA15-3、CA125和CEA的联检对于判断乳腺癌的分期、转移情况及治疗效果有一定意义,可以指导临床对乳腺癌的诊疗工作.
作者:凌三莲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围手术期静脉滴注乌司他丁注射液对老年人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后红细胞免疫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90例拟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分成3组:A组为青年组,B组为老年组,在手术前后均不给予任何中药治疗;C组为老年组,从术前第3d开始静脉滴注乌司他丁注射液,连用7d.分别在静脉用药前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后第1d、4d采取患者外周静脉血测定红细胞C3b受体花结率(RRCH)、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结率(RRICR)、肿瘤红细胞花结率(RTRR).结果:术前B组和C组红细胞免疫功能指标明显低于A组(P<0.05).术后3组RRCR、RRICR、RTRR均呈下降趋势,术后第1d B组和C组明显低于A组(P<0.05),但术后第4d C组与A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腹腔镜CO2气腹手术对老年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仍然有较明显的损害作用,围手术期静脉滴注乌司他丁注射液可以改善老年患者红细胞的免疫功能.
作者:江厚象;潘凯;李芳芳;芮景;朱家胜;李仁志;陈剑平;朱小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癫痫患者血清雌二醇(E2)及海马内β-雌激素受体(β-ER)对癫痫发作的影响.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测定男性、女性癫痫患者及非癫痫患者血清E2水平,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其海马内β-ER的表达水平,进行统计学对比.结果:男性和女性癫痫患者血清E2β水平与非癫痫患者均无明显差异(P>0.05),经期性癫痫患者海马内β-ER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血清E2水平对癫痫患者痫性发作无明显影响,经期性癫痫发作可能与海马内β-ER水平增高有关.
作者:牛珂;鲁永鲜;张迎辉;赵英;赵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艾滋病(AIDS)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近年来在我国有明显上升的趋势[1].已成为全球面临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女性为AIDS感染和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
作者:殷银香;罗萍;陈晓燕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浆ET-1、CMP-140和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和酶免法对96例CHD患者进行了血浆ET-1、GMP-140和血清cTnI水平的测定,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P)3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4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19例.并与35例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CHD患者血浆ET-1、GMP-140和血清cTnI水平均非常显著的高于正常人组(P<0.01),急性AMI组和UAP组又高于SAP组(P<0.05),且血清cTnI水平与血浆ET-1、GMP-140水平呈正相关.结论:检测CHD患者血浆ET-1、GMP-140和血清cTnI水平的变化对CHD的发生和发展以及疗效和预后观察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苏焱伦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我们对253例抗H-BclgM定量均为阳性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发现抗-HBcIgM定量与HBeAg定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反映患者的感染情况.HBeAg是一种可溶性蛋白抗原,一般仅见于HBsAg阳性血清中,阴性中偶见.HBeAg出现在血中同时或稍后于HBsAg.HBeAg是由HBV-DNA开放读码框前C或C区编码,与GBV的活动性复制密切相关,是HBV传染性的重要指标.HBcAg是HBV复制的标记,而HBeAg是HBV正在复制的标记.
作者:陈俊;余斐斐;傅爱清;俞虹;朱秋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了急性肾炎患儿治疗前后血清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超敏C-反应蛋白(hB-CRP)和IL-8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和免疫比浊法对31例急性肾炎患儿进行了血清GM-CSF、hs-CRP和IL-8测定,并与30名正常健康儿作比较.结果:急性肾炎患儿在治疗前血清GM-CSF、hs-CRP和IL-8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儿组(P<0.01),经治疗6个月后则与正常儿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检测血清GM-CSF、hs-CRP和IL-8水平的变化对观察病情和预后判定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吕达嵘;鲁科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初诊2型糖尿病(Din)患者脂联素、IL-6、TNF-α水平变化及其与胰岛素抵抗(IR)、肥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初诊DM2 92例,分为肥胖组(体重指数BMI≥25kg/m2)42例、非肥胖组(BMI<25kg/m2)50例、正常对照组40例,测定血清脂联素、IL-6、TNF-α、体重、身高、血脂、空腹血糖(fPC)、餐后2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h胰岛素(2b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做相关性分析.结果:肥胖组脂联素低于非肥胖组(P<0.05)及正常对照组(P<0.01),非肥胖组又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肥胖组IL-6、TNF-α高于非肥胖组(P<0.05)及正常对照组(P<0.01),非肥胖组又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脂联素与BMI、HOMA-IR呈负相关,IL-6、TNF-α与BMI、HOMA-IR呈正相关.结论:脂联素、IL-6、TNF-α与IR密切相关,参与了糖脂代谢紊乱.
作者:冯琨;王丹;段滨红;杨玉芝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了甲亢和甲减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GF-I、ks-CRP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和免疫比浊法对36例甲亢和30例甲减患者进行了治疗前后血清IGF-I、ks-CRP测定.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在治疗前甲亢患者血清IGF-I、ks-CRP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而甲减患者除hs-CRP水平高于正常人组外(P<0.01),血清IGF-I水平则显著地低于正常人组(P<0.01),经3个月治疗后,除hs-CRP水平与正常人组比较无显著差异外(P>0.05),血清IGF-I水平与正常人组比较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检测甲亢和甲减患者血清IGF-I和ks-CRP水平的变化对了解病情、观察预后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朱从刚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了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NO、NOS和hs-CR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生化法和免疫比浊法对33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进行了血清NO、NOS和hs-CRP测定,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在治疗前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中NO水平非常显著地低于正常人组(P<0.01),而NOS、hs-CRP水平则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经治疗一个月后则与正常人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观察血清中NO、NOS和hs-CRP水平的变化对研究急性早期颅脑损伤的病理生理变化,判断疗效及观察预后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洪书;王恩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水平(HbA1C)在冠心病(CH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95例单纯CHD患者、102例2型糖尿病(DM2)合并CHD患者及41例正常对照者,所有对象均测定HbA1C、fBG、2hPG并组间进行比较.结果:CHD合并DM组患者的HbA1C水平明显高于单纯CHD组和正常对照组(t=14.95,P<0.01),CHD组患者HbA1C高于正常对照组(t=9.45,P<0.05).结论:HbA1C在CHD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全血中的HbA1C水平对判断CHD有一定预测价值.
作者:曹艳;李云霞;瞿卫;王自正;闫春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乙肝病毒HBV是我国流行广泛的病毒之一,目前临床主要依靠乙肝血清免疫检测手段来判断病毒的传染性和预后,PreS1在急性乙肝病毒中早期出现,而HBV-DNA是检测HBV感染及复制的金标准,联合探讨乙肝病毒标志物PreS1与HBV-DNA对乙肝病毒的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有指导意义.
作者:沈涌海;谢琦;陈岳明;余道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文献证实[1],糖尿病肾病(DN)为糖尿病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也是造成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糖尿病的近年研究表明,它是一种慢性的炎症性疾病,多种炎症因子参与了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本文观察了2型糖尿病(DM2)患者血清hs-CRP、TNF-α、M-CSF和HbA1c水平的变化并就临床价值作初步分析.
作者:梁宁;郑青;陈夏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了血清腺苷脱氨酶(ADA)与HA、PⅢP联检乙型肝炎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生化法和放射免疫分析对102例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了血清ADA和HA、PⅢP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乙型肝炎患者血清ADA、HA、PⅢP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尤以肝硬化为甚(P<0.01).结论:检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ADA和HA、PⅢP水平的变化,对了解病情、观察预后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晓燕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为初步了解浦江县乙型肝炎流行情况,我们对2001年~2008年参加高考学生HBsAg感染情况进行调查.
作者:周燕珍;王平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红细胞天然免疫能力与红细胞趋化因子受体(EcKR)结合活性的变化.方法:在新鲜血中加入一定量癌细胞,计算花环率,反映红细胞天然免疫能力;分离一定量的红细胞与IL-8结合,离心后取上清液用ELISA测IL-8含量,反映红细胞趋化因子受体结合活性.结果:肝癌患者红细胞天然免疫能力与红细胞趋化因子受体结合活性均比正常人低(P<0.01),而血清IL-8的含量比正常人高(P<0.01).结论:红细胞参与趋化因子的调控,在肝癌的发病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临床上检测红细胞天然免疫能力与ECKR结合活性,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冯晓鸿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常见的以关节慢性炎症为主的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2年后即可出现不可逆的骨关节破坏,致残率相当高,所以临床上及早的准确诊断及早期介入治疗就显得非常重要[1].近些年来,研究发现一组以瓜氨酸化的蛋白为底物的抗体对RA有较高特异性.
作者:陈子松;胡江飚 刊期: 2009年第03期
Bio-rad脑膜炎乳胶凝集试验盒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分发给流脑防控重点地区,用于检测本地区细菌性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血清、尿液、血培养物等标本的可溶性抗原.
作者:陈如昌;王利健;吴健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了尖锐湿疣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ha-CRP和GM-CSF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和免疫比浊法对62例尖锐湿疣患者进行了血清TNF-α、hs-CRP和GM-CSF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在治疗前尖锐湿疣患者TNF-α、hs-CRP和GM-CSF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经3个月治疗后血清TNF-α、hs-CRP和GM-CSF水平与正常人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组治疗前后血清TNF-α、hs-CRP和GM-CSF水平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检测尖锐湿疣患者血清TNF-α、hs-CRP和GM-CSF水平的变化对疾病的治疗、预后观察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牟勖东;任虹;解春桃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运用一种高效、快速检测呼吸道病毒抗原的方法,为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的诊断提供帮助,指导合理用药,并了解呼吸道病毒流行情况.方法: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利用抗病毒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快速检测497名儿童呼吸道分泌物中的呼吸道合胞病毒(BSV)、流感病毒A型(FA)、流感病毒B型(FB)、副流感病毒1型(PIV1)、副流感病毒2型(PIV2)、副流感病毒3型(PIV3)和腺病毒(ADV)等7种呼吸道常见病毒,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497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检出病毒感染106例,检出率为21.33%.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多,为63例,占阳性病例的59.43%;腺病毒8例,阳性率为7.55%;副流感病毒3型7例,阳性率为6.61%;流感病毒A型5例,阳性率为4.71%;流感病毒B型2例,阳性率为1.89%;副流感病毒1型2例,阳性率为1.89%;副流感病毒2型1例,阳性率为0.94%;混合型18例,阳性率为16.98%.随着患儿年龄的增长,呼吸道病毒的感染率逐步下降,1岁以内的患儿病毒感染率达23.99%,(1~12)岁患儿病毒感染率为15.23%,差异有显著性(P<0.05).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以冬、春两季好发,检出率达27.31%,夏、秋两季检出率为14.16%,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直接免疫荧光法同时检测多种呼吸道病毒抗原具有经济、高效、简便、快速、直观、特异等优点,是一种对呼吸道病毒感染早期诊断和指导合理用药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潘秀军;吕婕;沈立松 刊期: 200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