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清刚
目的 研究武警部队新兵的自我隐瞒水平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 采用自我隐瞒量表(SC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891名新兵进行测评.结果 武警新兵的SCS总均分为(26.43±7.97)分.南方来源新兵SCS总均分[(27.05±8.02)分]高于北方来源新兵[(25.22±7.74)分],P<0.01;大专及以上组新兵SCS总均分[(22.11±8.08)分]低于初中及以下组[(27.19±7.70)分]和高中组[(26.22±8.03)分]新兵,P<0.05;年龄≤19岁组SCS总均分[(26.72±8.05)分]高于年龄≥20岁组的新兵[(25.22±7.40)分],P<0.05.SCS与SCL-90各因子之间有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01,0.278,0.302,0.278,0.273,0.252,0.232,0.304,0.268,0.273(P<0.01).高自我隐瞒组SCL-90各因子分高于低自我隐瞒组(P<0.01).结论 武警新兵自我隐瞒水平与心理健康状况密切相关.
作者:李赢;蔡太生;王晓丽;阳锡洲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运用对心率变异性的时域分析,初步探讨焦虑症患者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特点.方法 通过对30名焦虑症患者进行24h的动态心电图监测,并与32名正常健康者进行心率变异性(HRV)时域指标对比分析.结果 静息状态下,焦虑症患者组平均心率(80.27±6.03)次/min,高于正常对照组(73.43±5.57)次/min(t=4.56,P<0.01),SDNN、rMSSD、PNN50、SDANN、HRVI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焦虑症组以及正常对照组不同性别间各项指标的比较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正常对照组平均心率与SDNN,PNN50,HRVI均呈显著负相关(r=-0.54;-0.46;-0.48,P<0.05),而焦虑症组平均心率与时域各指标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焦虑症患者自主神经功能下降,以迷走神经张力下降为主,交感神经活动相对亢进.
作者:杨会芹;杨丽;陈君 刊期: 2006年第11期
护士工作是一项具有特殊职业特点的工作,工作在临床的第一线,除须有精练的技术外,还必须有很好的服务技巧.由于护士工作的这些特殊性,对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研究表明,良好的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具有显著的影响,社会支持水平越高,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就越高.为此,本研究对综合医院的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及社会支持水平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鲁青;张巧云;孙瑞芝 刊期: 2006年第11期
为引起医师和家长重视青少年鼻部疾病的诊治,本研究采用临床记忆量表进行记忆商的测试,以了解鼻腔鼻窦疾病对中学生学习记忆的影响.
作者:王天友;王秋萍;江满杰;李泽卿;薜飞;汤健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应激导致大鼠行为和血清皮质酮浓度的改变以及噻奈普汀的抗抑郁机理.方法 将24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4周应激组、4周应激给水组和4周应激给药组,各应激组大鼠连续给予强迫游泳试验4周,每天持续15min.游泳后给予灌胃,4周应激给药组按50mg/kg给予噻奈普汀生理盐水溶液灌胃,4周应激给水组按相同比例给予生理盐水灌胃,采用Open-Field法评定行为,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血清皮质酮水平.结果 应激后对照组爬格数明显高于4周应激组和4周应激给水组(47.50±29.66)次,(12.67±11.38)次,P<0.05;(47.50±29.66)次,(7.67±3.01)次,P<0.05),而与4周应激给药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大鼠修饰次数明显高于4周应激组和4周应激给水组[(7.00±1.79)次,(2.50±2.35)次,P<0.05;(7.00±1.79)次,(3.17±3.19)次,P<0.05],而与4周应激给药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血清皮质酮明显低于其他3组(P<0.01).结论 应激可以导致大鼠焦虑样行为增加和皮质酮激素水平升高,噻奈普汀可以有效减少应激所致焦虑样行为.
作者:张强;柳威;郑伟武;陈夫银;赵虎 刊期: 2006年第11期
近年来,青少年特别是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国内的研究者们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不少研究[1-3].本研究对在本院实习的157名护士进行调查,旨在研究实习护士心理健康状况与青少年应激事件和防御方式的相关关系.
作者:俞杰;季诚;徐美玉;姜琴;周辉;沈红五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抑郁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指标的影响,及常见合并症与抑郁症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内科住院的年龄大于65岁的高血压患者,抑郁症和非抑郁症各46例,对2组的临床资料和生化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抑郁症组患者的心率较快[(77.74±5.62)次/min vs(71.23±8.36)次/min,P=0.041],血清纤维蛋白原含量较高[(3.55±0.59)g/L vs(2.95±0.67)g/L,P=0.028],心脏舒张末期内径较大[(56.31±2.31)mm vs(53.26±2.83)mm,P=0.012],而高密度脂蛋白较低[(1.11±0.17)mmol/L vs(1.36±0.35)mmol/L,P=0.025],心输出量较低[(5.90±0.96)L/min vs(7.42±1.64)L/min,P=0.038];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和脑梗死与抑郁症发生明显相关,偏相关系数分别为10.63和3.79,P<0.01.结论 患抑郁症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心功能降低,且有形成血栓的倾向;合并糖尿病和脑梗死是抑郁症的促发因素.
作者:苏海霞;成静;蔡文玮;杜勤;盛净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不同时段的强迫游泳应激对海马依赖性空间学习记忆和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的选择性作用.方法 实验动物为成年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应激1次组、应激1周组、应激2周组和应激4周组,每组动物12只.应激模型为强迫游泳.应用Morris水迷宫(MWM)测试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情况.采用改良Nissl染色方法 观察海马CA1区和CA3区锥体细胞的存活情况.结果MWM定位航行实验中,前6个和后4个实验各组的逃避潜伏期(EL)各组比较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第7和第8个实验应激1周的大鼠EL[分别为(9.80±2.84)s和(9.78±4.64)s]显著少于其他4组[分别为(48.08±16.95)s和(42.65±19.22)s,(40.54±14.23)s和(29.44±14.36)s,(45.64±17.61)s和(45.28±15.07)s,(41.59±16.07)s和(37.77±13.14)s,P<0.05],后4组的EL相互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记忆保留实验中,应激1次[三次成绩分别为(37.86±24.82),(20.22±13.83),(18.95±14.77)]、1周[三次成绩分别为(19.26±15.74),(13.51±6.15),(11.16±6.70)]及2周[三次成绩分别为(48.39±16.96),(34.49±17.01),(33.26±23.42)]的大鼠E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应激4周的大鼠EL[三次成绩分别为(55.43±7.10),(44.03±13.58),(36.01±9.19)]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空间探索实验中,应激1周(3.22±1.17)的大鼠60s内穿越原平台位置的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1.78±0.5)(P<0.05),其他各应激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各组大鼠海马CA1区的锥体细胞计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应激4周的大鼠海马CA3区锥体细胞数量(34.00±5.77)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1).结论 不同时段的应激对大鼠海马依赖性空间学习记忆具有选择性作用,慢性应激选择性损害海马CA3区神经元.
作者:郑晖;马光瑜;许崇涛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慢性束缚应激下小鼠胸腺病理改变及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活性,探讨应激对小鼠免疫器官的损害作用及途径.方法 动物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应激组.应激组小鼠给予慢性束缚应激,每天1次,每次8 h,持续2周.应激后处死小鼠,制作胸腺HE片、免疫组化Caspase-3片,在显微镜下进行免疫阳性细胞记数并显微拍照.结果 应激后小鼠胸腺组织形态改变重量下降[NC组(0.1000±0.0193)g vs SS组(0.0703±0.0205)g,P<0.01],胸腺指数下降[NC组(0.0034±0.0003)vs SS组(0.0028±0.0007),P<0.05],同时应激组胸腺Caspase-3阳性细胞率增加[NC组(15.6±3.91)%vs SS组(55.2±7.12)%,P<0.01].结论 慢性心理应激能造成胸腺损伤,Caspase-3参与了应激状态下胸腺免疫细胞损伤.
作者:杨宁波;吴爱勤;陈文;贺丹军;李洁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葛根素对糖尿病大鼠血脂和主动脉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mRNA表达的调控.方法 利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法诱导建立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实验用SD大鼠随机分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葛根素治疗组.治疗16周,观察治疗期间及治疗后大鼠的一般状况、血糖(BS)、甘油三脂(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糖化血红蛋白(HbA1c)、糖化低密度脂蛋白(G-LDL),分离主动脉,HE染色及原位杂交检测主动脉内膜ICAM-1mRNA表达.结果 ①造模2组大鼠均出现血脂异常[TC(0.73±0.24)mmol/L vs(5.73±0.21)mmol/L,P<0.05);TG(1.58±0.04)mmol/L vs(4.45±0.14)mmol/L,P<0.05);LDL(0.70±0.23)mmol/L vs(1.53±0.17)mmol/L,P<0.05);HDL(1.58±0.04)mmol/L vs(0.45±0.14)mmol/L,P<0.05)]及主动脉损害.②葛根素能改善基本状况,葛根素能降低糖尿病大鼠的甘油三脂[(1.61±0.14)mmol/L vs(4.45±0.14)mmol/L,P<0.05]、胆固醇[(1.15±0.24)mmol/L vs(5.73±0.21)mmol/L,P<0.05]、低密度脂蛋白[(0.95±0.14)mmol/L vs(1.53±0.17)mmol/L,P<0.05]、糖化血红蛋白[(7.11±0.24)%vs(13.73±1.21)%,P<0.05]、糖化低密度脂蛋白[(477.44±70.15)mmol/L vs(900.28±66.64)mmol/L,P<0.05],升高高密度脂蛋白[(1.55±0.25)mmol/L vs(0.45±0.14)mmol/L,P<0.05];葛根素降低主动脉ICAM-1基因[(51.32±8.75)mmol/L vs(85.65±9.65)mmol/L,P<0.05]表达.结论 葛根素具有确切的主动脉保护作用.
作者:李强翔;钟惠菊;周敏;贺金莲;李玮;吴群;李果;张颖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发生率一般为正常人群的20倍,大约10%的精神分裂症病人死于自杀[1],而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因得不到长期有效的治疗,病情迁延不愈,致残率高,自杀、伤人、肇事等常有发生,给家庭、社会带来较大压力.为了解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杀情况,建立更有效的社区精神疾病防治康复工作,本研究从精神症状、社会支持等方面,对自杀未遂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平周;陈幼然;刘少文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调查自考生社会支持水平的差异,探讨其依恋类型与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 采用两种成人依恋问卷(关系问卷RQ和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以及社会支持量表,对419名自考生进行测试.结果 (1)自考生总的社会支持为(37.06±6.40)分,客观社会支持(8.86±2.47)分,主观社会支持(20.59±3.99)分,社会支持的利用度(7.63±1.81)分;(2)依恋回避与社会支持各指标之间都呈显著负相关[与总的社会支持的相关系数是-0.327,客观支持-0.254,主观支持-0.243,支持利用度-0.284],P<0.01;自考生的依恋焦虑与社会支持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结论 依恋类型影响自考生的社会支持水平,包括对社会支持的主观理解和利用.
作者:李同归;何吉波;郭晓飞;路新明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抗抑郁剂噻奈普汀对慢性应激大鼠海马CA3区锥体细胞顶树突形态的效应.方法 将45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2月龄),随机分为对照组、应激组及应激给药组,每组15只.高尔基(Golgi)镀染法测定海马CA3区锥体细胞顶树突分支及一级树突直径,常规透射电镜观察树突细胞骨架特别是微管的改变.结果 应激给药组大鼠海马CA3区锥体细胞顶树突分支数目[(15.37±1.54)支]较应激组的分支数目[(13.06±1.28)支]明显增多,与对照组[(16.29±1.95)支]差异无显著性;一级树突直径[(5.74±0.87)μm]较应激组[(6.41±0.94)μm]明显变小,与对照组(5.67±0.83)μm无明显差别;与应激组比较,应激给药组树突骨架基本完整.结论 噻奈普汀可抑制慢性应激导致的大鼠海马CA3区锥体细胞顶树突可塑性的改变.
作者:金海燕;刘少文;杨权 刊期: 2006年第11期
为了解兴化市农村儿童智力残疾的患病率、主要危险因素,笔者于2006年4月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朱杰;李鼎生;吴庆玉;沈汉慧;蔡国栋;叶萍贞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和评估驾驶疲劳前后的P300变化.方法 测量20名健康男性白班出租车司机驾驶前后的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成分,并对被试的主观疲劳感做出评价.以同一批司机在休息日的同时段测量结果作为对照.结果 驾驶疲劳组P300波幅变化在驾驶疲劳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Z点的P300平均波幅在驾驶前后分别为(8.0±2.8)μV和(6.2±2.1)μV,P<0.05],而在对照组中差异无显著性[对照组PZ点前后的平均波幅分别为(7.9±2.3)μV和(8.6±3.8)μV].结论 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波幅差值能够为驾驶疲劳的评估提供神经电生理证据.
作者:宋健;苗丹民;李婧;刘练红;刘敏 刊期: 2006年第11期
反复注射精神兴奋剂如可卡因(cocaine,COC)、安非他明(amphetamine,AMPH),会引起部分由药物导致的行为的逐渐增加,这不是由运动中枢直接激发的简单运动,而是由精神或心理因素诱发,对环境刺激进行感知运动整合后产生的,被称为精神运动(psychomotor)[1].中枢神经抑制剂如吗啡(morphine,MOR)等,也具精神运动的兴奋效应,但其药效的发挥是双阶段的(biphasic):在低剂量时刺激精神运动;而在高剂量,当药物尚未被完全吸收时,也表现出刺激效应,完全吸收后则抑制精神运动[2,3].
作者:李幼虹;郑希耕 刊期: 2006年第11期
为了解山东省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对艾滋病(AIDS)病人或感染者的态度、行为及中学生获取艾滋病知识的来源、需求,中学健康教育的现状等情况,为今后中学阶段确定开展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形式、内容、方法提供依据,本研究于2004年对山东省4市16所中学共3360名中学生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留臣;闫静弋;魏霞 刊期: 2006年第11期
苯二氮(卄卓)类药物(benzodiazepine drugs,BZD)广泛应用治疗失眠症已有40多年历史,而长期使用对睡眠质量影响的报告甚少.本研究对长期应用BZD的老年失眠症患者的多导睡眠图特征做了分析探讨.
作者:李冲;李东亮;郑华;杜好瑞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编制儿童期虐待史自评量表(PRCA),并对它进行初步的信度、效度分析.方法 对179例小学生进行了PRCA测试,分析PRCA的内部一致性,重测信度,内容效度及校标效度,并分析小学生的受虐待情况.结果 PRCA的虐待总分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7,躯体虐待因子为0.85,情感虐待因子为0.73,性虐待因子为0.99,忽视因子为0.89.PRCA的重测信度为0.68,躯体虐待因子为0.46,情感虐待因子为0.56,性虐待因子为0.70,忽视因子为0.54.各因子之间相关系数为0.24~0.52,各因子与总分相关系数为0.53~0.77,与抑郁自评量表相关系数为0.35~0.77.受虐待组学生症自评量表总均分及各因子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总均分:(1.84±0.61)分vs(1.59±0.57)分,t=2.84,P<0.01].与女生相比,男生的受虐待程度较重,一年内受虐待次数较多[总分:(12.87±16.46)分vs(8.49±12.31)分,t=2.00,P<0.05;频度:(1.72±1.71)分vs(1.16±1.16)分,t=2.53,P<0.05].绝大部分虐待行为始发于10岁之前.结论 儿童期虐待史自评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可作为对儿童进行受虐待情况调查的自评工具.
作者:朱相华;李娇;杨永杰;魏贤玉;田玉湘;乔娟;左晓伟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脑内注射白介素-1β(IL-1β)对大鼠行为的影响,并分析IL-1β与脑内去甲肾上腺素(NA)、5-羟色胺(5-HT)和多巴胺(DA)的相互关系与机制.方法 雄性成年SD大鼠侧脑室注射IL-1β(60ng/kg),注射后1.5 h,用计算机控制的自主行为检测系统检测并分析大鼠5min内的自主活动行为.行为学实验结束后立即处死大鼠,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下丘脑、海马和纹状体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分光光度法检测单胺氧化酶的活性.结果 大鼠的活动总路程、中央活动路程和活动时间:生理盐水对照组分别为(15.13±1.91)m、(6.47±0.93)m和(249.12±24.31)s;脑室注射IL-1β组分别为(5.84±0.97)m、(1.87±0.21)m和(119.42±20.67)s.脑室注射IL-1β后大鼠的活动总路程、中央活动路程和活动时间显著减少,提示IL-1β可导致大鼠的抑郁样行为.同时,下丘脑去甲肾上腺素含量由对照组的(1.41±0.24)ng/mg组织显著升高到(2.57±0.19)ng/mg组织;5-HT含量由对照组的(1.97±0.17)ng/mg组织显著降低到(1.23±0.19)ng/mg组织;海马内5-HT含量由对照组的(1.82±0.15)ng/mg组织显著降低到(1.04±0.11)ng/mg组织.各个部位的DA均无显著性变化,表明脑室注射IL-1β可导致不同脑区单胺神经递质含量的改变.上述脑区B型单胺氧化酶活性出现不同程度升高(与NS组比较,P<0.05,ANOVA),海马内A型单胺氧化酶活性有增高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脑内IL-1β可诱导大鼠的抑郁样行为,不同脑区NA和5-HT水平的改变,可能是IL-1β所致的大鼠抑郁行为的直接或间接原因.
作者:黄庆军;赵魏峰;刘少文;李莹莹;刘慧敏;勾玲燕 刊期: 200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