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张克勇;郭晓
目的 探讨面部病变切除或外伤造成的皮肤组织缺损(不能或不宜直接缝合者)的修复方法.方法 分析60例面部组织缺损的临床资料,根据面部组织缺损的部位、大小,灵活设计应用各种局部皮瓣修复创面.结果 60例皮瓣转移全部成活,术后随访3个月~3年,面部各个重要器官均无明显移位或者扭曲,面部形态令人满意.结论 面部组织缺损修复,宁近勿远,就近取材,局部皮瓣移位方便,手术操作简单,是理想的面部组织缺损修复方法之一.
作者:李玲巧;王德伟;王屋金;刘小舒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CP)是泌尿外科常见疾病之一,疼痛是CP患者主要的症状[1].由于CP病因复杂,治疗困难,虽已有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但至今尚无突破性进展.从疼痛机理研究入手,有望开创新的CP治疗方法.现就CP疼痛机制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王强;陈宇东;刘艳如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所致肝性脑病的疗效.方法 选择慢性肝炎肝硬化所致肝性脑病患者25例为对照组,在保肝治疗基础上予以食醋80~100 ml,稀释后灌肠,2次/d;28例为观察组,在保肝治疗基础上予以门冬氨酸鸟氨酸粉针剂(瑞甘)5~10 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点,1次/d.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10 d).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肝功能复常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 瑞甘对慢性肝炎肝硬化所致肝性脑病患者在改善症状、促进肝功能复常方面具有显著作用.
作者:袁翠云;张长青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阴道镜检查及活检联合高频电波刀治疗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120例CIN患者先后行阴道镜检查和液基细胞学检测,然后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行高频电波刀电圈切除;对照组行传统锥切术.结果 阴道镜检出率明显高于液基细胞学检测(P<0.01);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宫颈修复时间以及手术费用等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应用阴道镜检查及活检联合高频电波刀治疗CIN,可以显著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
作者:洪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依托咪酯和丙泊酚用于困难气道诱导插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将40例择期腹部手术患者(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依托咪酯组和丙泊酚组,进行诱导气管插管.记录入室后、插管前即刻、插管后1 min、插管后5 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从100%下降到90%的时间、意识消失时间和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结果 与基础值相比,依托咪酯组插管前即刻MAP的变化幅度(%)小于丙泊酚组(P<0.01).依托咪酯组SpO2从100%下降到90%的时间和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短于丙泊酚组(P<0.01).结论 在困难气道患者诱导插管中,依托咪酯对循环系统影响小,自主呼吸恢复快,安全性较好.
作者:周军;阮履强;魏林;罗林丽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宫颈炎康栓治疗盆腔炎性疾病(PID)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PID 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给予中成药宫颈炎康栓联合抗生素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抗生素治疗.观察相关的临床症状及体征,监测血常规、宫颈管分泌物涂片检查结果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但观察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中成药宫颈炎康栓治疗PID疗效肯定,与抗生素联合应用有协同增效作用.
作者:左自成;周高东;王绩业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士官药物化学是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对传统药物化学与药物分析两门课进行整合后的课程,整合后的课程仍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药物化学实验课依然是药物化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使学员通过实验课的教学既能巩固理论知识、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又能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组织训练能力,我们针对具体的实验内容实施自主授课式教学,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作者:于新蕊;胡聪;张书锋;屈磊;黄海英;郝勇;曲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硬脑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H)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随机选取经头颅CT明确诊断的80例慢性CSH患者,且均行钻孔引流术并进行相应的治疗和中医中药康复治疗,出院后随访6个月,做GOS评分.结果 随访GOS评级,优良73例(91.3%),中残7例(8.8%).结论 老年慢性硬脑膜下血肿大多临床症状不典型,易被误诊;及时诊断、手术及辅以早期中医中药康复治疗能够明显改善其预后.
作者:刘西;刘光炉;邓明文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临床教学是培养学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临床操作技能的佳途径之一[1].而手术室实习又是临床实习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手术室具有专业性强、无菌要求严格、突发事件多等特点,对在手术室护理专业实习学生(简称护生)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对护生实习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王彩萍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绝经前后诸证西医称之为围绝经期综合征.女性一生从性成熟至老年期的过渡期,由于生理改变,机体一时不适应,从而出现一系列综合症状.主要表现为精神抑郁、烦躁不宁、心悸、失眠、疲劳乏力、焦虑、性欲改变等.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日渐升高,围绝经期女性的数量急剧增加,并有提前的趋势.我科自2009年1月~2010年12月,对年龄在45~55岁出现更年期症状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通过关注饮食,调节情志,改善健康状况来减轻这一时期的不适症状,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邢栗菸;黄权;陈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公安院校学员是我国学生队伍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具有独特的思想和心理特征,学员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关系着警察队伍的整体素质以及国家的稳定安宁、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分析影响学员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探讨学员的心理健康管理,才能有效预防和消除学员的心理问题及心理疾病.
作者:孙奇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某医校学员面部螨虫感染状况.方法 采用透明胶纸粘贴法检查学员面部螨虫感染情况,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122人(30.7%)面部检出螨虫;皮脂腺螨感染率高于毛囊形螨(P<0.01);痤疮等面部皮肤疾患学员蠕形螨感染率高于正常皮肤者的感染率(P<0.01);来自南方学员感染率高于北方学员(P<0.05).结论 螨虫感染在人群中普遍存在,地域气候、生活卫生习惯、皮肤类型与感染率有关.
作者:杨新华;冯俊贤;王沛;邓淑凤;孙晓丽;傅占江;王红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时机选择及安全性.方法 对38例急诊L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5例患者顺利切除胆囊,3例中转开腹,所有病例均痊愈出院.结论 在术前准备充分、术者操作熟练细致的前提下积极对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患者采取急诊LC的安全性值得肯定.
作者:杨锋荣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人工造口术是通过外科手术将病变的肠段切除,将一段肠管拉出,翻转缝于腹壁,用于排泄粪便.尤其是老年患者,由于各种原因无法行肠道吻合,为了提高生活质量,多行人工造口术.该方法是应变救急的治疗措施,但患者多缺少相应的自我保护知识,给生活、精神上带来了诸多不便和负担.
作者:余文侠;杨文坤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结肠癌并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收治的结肠癌并肠梗阻患者分为对照组(行结肠次全切除术)和观察组(行左半结肠切除一期吻合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切口感染率高于观察组(P<0.01).结论 左半结肠切除一期吻合术治疗结肠癌并肠梗阻临床疗效明显,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展福;王方;聂斌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大学英语考试中听力理解部分的目的是测试学生获取口头信息的能力,是一种对人的听力水平和整体语言能力的综合性技能测试[1].大学英语四级考试(CET-4)听力理解部分涉及语言、认知、文化、社会知识等各种因素[2],位于试卷二的前面,其完成的程度和质量都直接影响考生的心理,甚至关系到考生的成绩,因此听力理解部分是CET-4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作者:王立民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咪喹莫特乳膏联合匹多莫德散治疗扁平疣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收治的139例扁平疣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咪喹莫特乳膏联合匹多莫德散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用咪奎莫特乳膏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咪喹莫特乳膏联合匹多莫德散治疗扁平疣可提高疗效,减少复发率.
作者:缪亚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急性阑尾炎是常见的急腹症.美国每年有超过25万阑尾炎患者.到目前为止,急性阑尾炎仍有0.1%~0.5%的病死率.急性阑尾炎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以青壮年多见.本文对5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分型并与手术后病理分型相对照,探讨超声检查(联合使用高、低频探头)分型在急性阑尾炎诊疗中的作用.
作者:孙金凤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单纯性肾囊肿是一种常见的肾脏囊性病变,由于较小的囊肿一般不引起异常的临床表现,因此多在健康体检中被发现.随着B超检查在健康体检中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单纯性肾囊肿的检出率也大大提高.为进一步探讨单纯性肾囊肿的发生率与年龄和性别的关系,现将近两年来我们在健康体检中经B超检出的3198例单纯性肾囊肿分析如下.
作者:王蕾;周静杰;梅红云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妊娠期血小板减少是由内科疾病或妊娠合并症引起血小板破坏、消耗增多或生成障碍等而引发的一种疾病.是围生期常见的一种疾病,其发生率占妊娠总数的3.7%[1].常见的有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妊娠血小板减少症、重症子前期及子、弥漫性血管内溶血、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作者:周爱玲;赵金荣;孟宪涛;逯彩虹;李萍 刊期: 201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