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鲁豫
目的调查医学生镇静催眠药使用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以自编镇静催眠药使用状况调查表、SAS、SDS、应对方式调查表调查了784名医科大学生.结果医学生镇静催眠药使用率为7.8%,年龄、年级、来自农村或城市对使用率有一定影响;配对研究发现,服镇静催眠药的医学生SAS、SDS、消极应对方式得分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医学生使用镇静催眠药有自身特点,应引起重视.
作者:崔明;敖翔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人格与抑郁症之间有很复杂的相关性,有许多的研究文献报告了人格障碍和抑郁症之间的关系.本文从人格维度和人格特质两个角度来阐述人格在抑郁症的病因学和症状持续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在理论研究中,人们更多地用人格维度而不是人格特质来描述人格和抑郁症之间的关系.按照艾森克(Eysenck1978)[1]的人格结构理论,维度比特质更为概括,范围更广,它属于型的水平;而特质水平被包括在型的水平内,例如外倾维度包括了冲动性、活动性、社会性、易激惹性等特质.维度水平是高阶人格(higher-order),而特质水平属于低阶人格(low-order).
作者:陈朝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复杂,以往采用一元分析方法研究其影响因素,难以排除混杂因素的干扰.本文主要针对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的挫折因素,探讨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程度.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对象与方法一、对象以作者所在的两所大学新生427人为研究对象,男233人,女194人.
作者:杜文东;臧文静;任君红;戴梅竞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已有研究表明[1~2],糖尿病患者血液粘滞度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受损,易诱发各种并发症.我们于1999年10月以来对在我院疗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运动疗法,以探讨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对象与方法一、对象选择我院疗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共51例,随机分为下列两组:实验组26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3例;年龄60~78岁,平均66.9岁.
作者:汪涛;张胜兰;程薇莉;柳士秀;王青;韩文章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儿童误服中毒是临床常见急症之一.由于儿童年龄小,好奇心强,易产生触摸与品尝欲望,导致儿童被动误服中毒,学龄儿童因误听传言及教育方式不当等原因而产生主动误服中毒.在抢救误服中毒儿童过程中,我们体会到及时正确地彻底洗胃,是抢救成功与否的关键.现将我院1985年6月~2000年6月间收治的误服中毒儿童372例的临床资料做一回顾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朱尚友;庞红霞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可卡因是一种从古柯叶中提取的生物碱,是一种强效的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也是已知的易成瘾的物质之一.必须要有快速有效的方案来治疗这种强效毒品的成瘾者.行为学观察证实,在戒毒后的头十周内是一个窗口期,在这段时间内复发的可能性大,因此,寻找一些能帮助成瘾者度过戒断初期的药物来使他们成功戒毒是很有必要的.
作者:周燕萍;白海燕;钱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一、引言自闭症是一种由大脑病变所引起的综合症.其主要症状可包括人际关系的隔离,语言的困难,及行为障碍等等[1].自1943年美国的凯那医生首次对自闭症作出经典性的临床描述以来[2],自闭症的发病率呈快速发展趋势.如在作者所工作的美国加州,自闭症的发病率在过去的11年中增长了210%[3].在一些对自闭症的研究治疗起步较早的国家如美国,自闭症的现患率为千分之一左右[4].
作者:黄伟合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正畸病人接受正畸治疗时所产生的牙周疼痛的基本规律及患者牙周疼痛与性别、年龄、心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50例患者放置0.012英寸NiTi弓丝后一周内在自然状态下对疼痛的自觉症状,按0、1、2、3分标准计分,观察牙周疼痛的变化规律.结果牙周疼痛发生时间戴矫治器后1小时至12小时不等,平均时间为5小时,正畸患者牙周疼痛高峰期在24~48小时,此后疼痛逐渐减轻,至第7天,大多数的患者无明显的疼痛.牙周疼痛与性别无关,年龄越大,疼痛程度愈重,持续时间愈长;教育干预能降低患者的牙周疼痛程度.结论固定正畸治疗时,牙周疼痛预防及治疗前教育干预有重要作用.
作者:郑衍亮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心身疾病,心理因素可以诱发或加剧哮喘,同时哮喘患者心理障碍的发生率也较高,其中以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表现尤为多见[1].为此作者对在我院疗养的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了心理状况调查及分析,并实施了心理干预.
作者:王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观念的改变,近年来酒依赖的发病率急剧上升.Tinlenberg报道:汽车交通事故、自杀、强奸、杀人者一半与饮酒有关[1],不适当饮酒对身心、家庭和社会可造成严重后果.我们对50例酒依赖病人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秋英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调查了解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recurrent vaginal candidasis,RVC)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其婚姻质量问题.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Olson婚姻质量问卷对72例RVC患者和72例正常对照者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RVC患者在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性、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在婚姻满意度、性格相容性、夫妻交流、业余活动、性生活、与亲友关系等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RVC患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卫生问题,其婚姻生活质量欠佳.
作者:刘素涵;谢凤云;程安一;侯朝霞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造成心肌急剧的暂时缺血缺氧引起胸痛或胸部不适的临床综合征.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可因劳累、情绪激动、焦虑、吸烟、饱食等诱因而发作[1~2].本文研究了药物治疗心绞痛的同时,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收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袁素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对急性脑卒中的焦虑情绪进行测查,并探讨焦虑症状与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的关系.方法选择100例急性脑卒中病人作为研究对象,用汉密顿焦虑量表、焦虑自评量表、社会支持量表作探测,并以焦虑复合指数为应变量,以性别、神经功能缺损分等23个因素为因变量,按前、后、左、右四个病灶部位不同分别进行非条件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1.焦虑症状发生率为62%.2.皮层和前部病灶焦虑分显著高于皮层下后部.3.多元回归分析发现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对急性脑卒中的焦虑情绪均有影响.结论急性脑卒中的焦虑情绪的产生及其严重程度与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关系密切.
作者:尹梅祥;卢奕南;李月清;梁惠连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拒食是精神科病人常见的症状,由于大多数精神药物必须在保证足够饮食量的基础上才能应用,如果进食量不足,必须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延误治疗,甚至出现意外.我科自1998年元月至1999年12月共收治精神病人450人,其中有拒食情况的120人,占26.7%.提高对拒食病人的护理质量,促使病人尽快主动进食,十分重要.
作者:王焕芹;赵永红;刘翠英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由于吞咽障碍,进食困难不但可引起脱水及营养不良,而且易造成误吸,诱发吸人性肺炎,严重者可因窒息而危及生命.因此,提高对吞咽障碍患者的护理水平,协助康复是十分必要的.一年来,作者对54例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患者施行医疗手段的同时,较系统地进行基础训练的摄食训练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刘红霞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抑郁症是精神科常见的一种精神疾病,其治疗药物主要为三环类抗抑郁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等.吗氯贝胺(Moclobemide,MCL)是近年来开发出来的具有选择性、可逆性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由于它克服了非选择性、非可逆性MAOI的高血压危象,肝脏毒性及体位性低血压的缺点,抗抑郁疗效肯定,且抗胆碱能副作用少,是一种较有前途的抗抑郁剂[1].本文通过双盲对照研究,以丙咪嗪(Imipramine,IMI)为对照组评价国产新药MCL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作者:陈佐明;梁炜;李占文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应激引发机体的非特异适应机制,引起自稳状态的改变,甚至导致疾病.应激反应的中枢效应主要发生在HPA轴,而核心是CRH的神经内分泌反应,特别是慢性应激时的大量增加造成适应机制的障碍.
作者:唐已婷;陈家旭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了解离异家庭初中生心理、人格、社交、学习等状况,探讨影响他们再适应的主要因素.方法对110例研究对象作SCL-90、EPQ、社交回避苦恼量表、学习成绩以及相关因素调查,对适应良好和不良组作特质应对、父母养育方式以及精神卫生、离异时间、抚养对象、亲子关系等对照研究.结果 SCL-90大多数因子分显著高于常模(P<0.01,P<0.05),有自杀观念占23%,人格问卷中P、N、E,一个或多个因子高于常模占56%,社交困难占40%,成绩显著低于平均分(P<0.05).适应不良组的消极应对分、父母严厉惩罚、拒绝否认、干涉过度、母亲偏爱分显著高于适应良好组(P<0.01,P<0.05),成绩以及与非监护人关系差(P<0.05),监护人心理卫生问题多(P<0.05).而离异时间、抚养对象、人口学指标等无显著差异(P>0.05),男生个性问题发生率高,成绩差,较女生适应困难.结论研究对象不良心理、社会交往及学习困难发生率高,影响他们再适应的主要因素有:应对方式、父母养育方式和监护人心理状况以及能否获得非监护人的关爱.
作者:周敏娟;姚立旗;江力勤;王力健;姚瑶;王韵芬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精神运动性癫痫儿童的生活质量.方法对50例精神运动性癫痫儿童进行研究.结果精神运动性癫痫儿童生活质量低于正常儿童(P<0.01),并受减药与否、病程、发作频率及学习成绩的影响.结论对精神运动性癫痫儿童在药物控制癫痫发作同时应积极防治心理障碍.
作者:何任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应对方式和社会交往及两者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医学应对问卷(MCMQ)和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对91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评定.结果①精神分裂症患者MCMQ的回避、屈服因子分及SAD评分明显偏高,而面对因子分明显偏低;②MCMQ面对因子分与SAD评分呈明显的负相关,而回避、屈服因子分与SAD评分呈明显的正相关.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应对方式偏向以消极的回避、屈服为主,且存在一定程度的社交困难,心理行为指导和应激干预工作应予重视.
作者:胡号应;吴福喜;陈艳;钟潇琦 刊期: 200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