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饮食行为与前列腺癌相关性病例对照分析

刘琥;毛庆波;仇成轩;隋桂英

关键词:饮食, 前列腺癌, 病因, 病例对照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食物的食用频度或习惯与前列腺癌发生的相关关系.方法设计饮食频度调查表,并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频数配比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186例经组织病理学或细胞学检查确诊的前列腺癌患者及按频数配比要求选配的236例对照者的饮食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主食大米、喝牛奶、猪肉、禽肉、蛋类、萝卜、青绿菜及豆类食品等与前列腺癌发病危险性的高低有统计学关联(P<0.05);将饮食因素同时引入模型进行多因素逐步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喝牛奶、猪肉、蛋类的食用频度与前列腺癌危险性的增加有关(P<0.05);水果、青绿菜、豆类食品的食用频度则与前列腺癌危险性的降低有关联(P<0.05);未发现鱼类、动物肝脏、牛羊肉、喜食咸、喜食辛辣食物等食物的食用频度或习惯与前列腺癌有关.结论不同食物或其营养成分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可卡因滥用的多巴胺能药物治疗

    可卡因是一种从古柯叶中提取的生物碱,是一种强效的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也是已知的易成瘾的物质之一.必须要有快速有效的方案来治疗这种强效毒品的成瘾者.行为学观察证实,在戒毒后的头十周内是一个窗口期,在这段时间内复发的可能性大,因此,寻找一些能帮助成瘾者度过戒断初期的药物来使他们成功戒毒是很有必要的.

    作者:周燕萍;白海燕;钱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医学生镇静催眠药使用状况及影响因素

    目的调查医学生镇静催眠药使用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以自编镇静催眠药使用状况调查表、SAS、SDS、应对方式调查表调查了784名医科大学生.结果医学生镇静催眠药使用率为7.8%,年龄、年级、来自农村或城市对使用率有一定影响;配对研究发现,服镇静催眠药的医学生SAS、SDS、消极应对方式得分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医学生使用镇静催眠药有自身特点,应引起重视.

    作者:崔明;敖翔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肾病综合征患者焦虑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患者焦虑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方法应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生活事件量表(LES)等对8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进行测查.结果肾病综合征患者状态焦虑问卷(SAI)分值明显高于正常人群(49.55±8.18Vs39.31±8.66)(P<0.01).逐步回归分析发现,患者焦虑的主要因素为性格内向、社会支持状况差、负性生活事件多、担心治疗效果不好、担心医生治疗水平不高等.结论肾病综合征患者有明显的焦虑情绪,受多种因素影响,加强心理干预,配合药物治疗,能收到较好效果.

    作者:李兆良;朱卫东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吗氯贝胺与丙咪嗪治疗抑郁症双盲对照研究

    抑郁症是精神科常见的一种精神疾病,其治疗药物主要为三环类抗抑郁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等.吗氯贝胺(Moclobemide,MCL)是近年来开发出来的具有选择性、可逆性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由于它克服了非选择性、非可逆性MAOI的高血压危象,肝脏毒性及体位性低血压的缺点,抗抑郁疗效肯定,且抗胆碱能副作用少,是一种较有前途的抗抑郁剂[1].本文通过双盲对照研究,以丙咪嗪(Imipramine,IMI)为对照组评价国产新药MCL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作者:陈佐明;梁炜;李占文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颅脑损伤对患者心理卫生状况的影响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对患者心理卫生状况的影响及其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60例颅脑损伤后患者于保守治疗第二周末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1]评定,并与常模比较.结果颅脑损伤患者的SCL-90总分、阳性项目数及各项因子分均高于常模,总分、躯体化、强迫状态、抑郁、焦虑、敌对因子分的升高有统计学意义.SCL-90总分及阳性项目数与患者的受伤部位、受伤方式、损伤性质及是否伴有颅神经损伤相关.结论颅脑损伤对患者的心理卫生状况有一定的影响,提示对于颅脑损伤患者应在治疗躯体疾病的同时,重视其心理卫生状况的变化,及时给予适当的心理干预.

    作者:骆艳丽;吴文源;蔡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城乡社区自杀死亡率前瞻性观察

    目的研究城乡社区人群的自杀死亡率及其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特征,探讨自杀死亡原因和自杀方式.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择城乡8个观察区,自1988年至1992年对其自杀死亡状况进行5年前瞻性观察.结果观察区5年间≥15岁人群中共自杀死亡423例,5年的逐年自杀死亡率分别为10万分之17.75、27.29、25.26、18.31和22.96.年平均自杀死亡率为10万分之22.32.主要自杀原因为家庭纠纷、失恋和精神疾病,主要自杀方式为服毒和自缢.结论本观察区中的自杀死亡率、自杀原因和自杀方式与国内同类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与国外资料相比本观察区自杀死亡率处于中等或中等以上水平.

    作者:张敬悬;翁正;秦启亮;马登岱;柴新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与飞行员经济安排质量相关的心理社会因素研究

    飞行员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但不是一个孤立的群体,在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飞行员的生活也必然受到经济方面的干扰.本研究旨在探讨飞行员经济安排质量与个性、心理健康、社会支持、生活事件的相关性.为开展飞行员心理咨询和治疗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杨海;娄振山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肺癌化疗患者焦虑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与肺癌化疗患者焦虑的相关性,为帮助患者获得广泛的社会支持、减轻其焦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便利抽样法,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社会支持量表(SSRS)对50例肺癌化疗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组患者的SAS、SSRS评定均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焦虑与社会支持有显著负相关性(r=-0.459,P<0.001).结论社会支持可作为护理干预的手段之一,帮助患者降低焦虑情绪,增强其对化疗毒副反应的承受力,以提高疗效和生命质量.

    作者:李慧莉;贾晓燕;王荃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50例酒依赖住院病人的护理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观念的改变,近年来酒依赖的发病率急剧上升.Tinlenberg报道:汽车交通事故、自杀、强奸、杀人者一半与饮酒有关[1],不适当饮酒对身心、家庭和社会可造成严重后果.我们对50例酒依赖病人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秋英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综合性医院门诊中抑郁症的诊断与漏诊分析

    综合性医院就诊患者中,抑郁症的患者有逐年增高的趋势,仅重性抑郁即高达4.8%~9.2%.但在内科门诊中,抑郁症状能被内科医师识别者仅占14[1].为了提高内外各科医师对抑郁症的识别能力,减少误诊,我们从1996年1月1日~1999年12月31日对我院综合性门诊病人具有抑郁症状者进行了筛查,并与精神科医师合作,就其诊断问题进行了探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马丽新;徐兰;张志华;张玉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急性白血病病人心理状态调查

    目的调查急性白血病病人的心理健康状态和可能影响白血病发生发展的心理社会因素.方法采用SCL-90等心理量表对急性白血病病人和健康人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急性白血病病人存在明显的心理障碍,心理健康状态较差,存在人格的缺陷,常常采用不成熟的应付方式,起病前所经历的负性生活事件数明显增多.结论提示病人的心理健康状态可能对白血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起重要作用,因此心理干预对白血病的防治可能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晋碚;周英;关念红;易欢琼;陶炯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慢性束缚应激的中枢介质-促皮质释放激素

    应激引发机体的非特异适应机制,引起自稳状态的改变,甚至导致疾病.应激反应的中枢效应主要发生在HPA轴,而核心是CRH的神经内分泌反应,特别是慢性应激时的大量增加造成适应机制的障碍.

    作者:唐已婷;陈家旭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饮茶与抗癌研究进展

    茶是人们喜爱的保健饮料之一,与人类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1,2].茶叶根据其加工工艺特点分为绿茶,红茶和乌龙茶.绿茶加工工艺的主要特点是茶多酚成分没被氧化,因而其成分与新鲜茶叶相似,主要含有茶多酚,占茶叶干重的30%左右.而茶多酚主要由儿茶素组成.除茶多酚外,还有咖啡因、可可(豆)碱和茶碱.这些主要的生物碱大约占茶叶干重的4%.红茶的加工工艺特点是经过了氧化发酵过程,大多数儿茶素氧化形成醌类化合物,因此红茶中茶多酚含量明显减少;乌龙茶由茶叶部分发酵而成,儿茶素含量在绿茶和红茶之间[7,8].近年来的研究证明,茶叶具有抗突变、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癌、抗菌、抗病毒及降低血脂等作用[3,4],特别是茶叶的抗癌功能,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进行了实验研究[5,6].本文复习国内外有关文献,对饮茶与抗癌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杨会利;艾宪淮;张一鸣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舍曲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对照研究

    脑卒中不仅可表现为各种躯体症状,精神症状也极为常见,其中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率可高达50%~60%,可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疾病预后.作者以抗抑郁新药舍曲林与阿米替林作双盲对照治疗62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增;马洪霞;徐会池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社会肇事行为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探讨精神发育迟滞病人社会肇事行为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并应用精神卫生筛查表及各类社会危害调查表对病人的社会危害行为进行评定.结果病人总的社会危害率为22.3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离婚、家庭关系差者和小学文化程度的病人社会危害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各自对照组.多因素结果表明,影响精神发育迟滞病人社会危害行为产生的因素,依次为经济活动、社会责任感、劳动能力、劳动技能、生活自理能力、家庭经济情况及母孕期异常情况.结论精神发育迟滞程度较轻,具有一定经济社会活动能力并掌握一定劳动技能的病人社会危害行为发生的可能性较大.

    作者:接明祥;刘萍;张梅;姜翕球;宫玉柱;张同文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精神分裂症模型大鼠伏核和纹状体多巴胺含量的检测及氟哌啶醇的影响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模型大鼠在氟哌啶醇治疗前后伏核和纹状体内多巴胺(DA)及其代谢产物含量的变化.方法经腹腔给大鼠注射苯环己哌啶(PCP)制作精神分裂症动物模型,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高体测定模型大鼠伏核和纹状体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含量的变化.结果 PCP模型大鼠伏核和纹状体多巴胺含量[(7.84±1.15,10.68±1.20(ng/mg脑组织湿重]明显高于对照组[(2.17±0.43,1.80±0.32)ng/mg脑组织湿重](P<0.001);经氟哌啶醇长期治疗后模型大鼠伏核和纹状体多巴胺含量[(1.84±0.36,9.43±0.78)ng/mg脑组织湿重]较治疗前[(8.39±1.29,12.54±1.04)ng/mg脑组织湿重]有显著降低(P<0.01).结论 PCP精神分裂症模型大鼠伏核和纹状体DA功能亢进,抗精神病药物氟哌啶醇能有效地降低DA含量.

    作者:刘春文;谢俊霞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老年心身疾病患者生活质量指数对照研究

    目的了解老年心身疾病患者生活质量.方法采用生活质量指数问卷(QL-INDEX)评定54例老年心身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指数,与54例老年非心身疾病患者和健康老人对照.结果老年心身疾病患者的活动、日常生活、健康、近期支持、总体精神状况和总指数均差于两个对照组.老年心身疾病患者所患疾病越严重,生活质量越差.结论良好的病情控制,进行心理干预是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的主要途径.

    作者:关念红;张晋碚;易欢琼;唐济湘;陶炯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传导性失语患者复述行为的分析

    语言是人类进行思想和感情交流独有的高级心理活动,常用的形式为口语和文字,复述是口语表达的基本功能之一.不同类型的失语症,语言损害的表现亦不相同.传导性失语(conduction Aphasia,CA)以其复述功能严重障碍,而自发谈话、口语理解、命名以及朗读等其他语言功能障碍较轻,与复述功能不成比例的受损为特征.我们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对10例CA患者汉语复述行为及其特征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分析.

    作者:单培彦;毕建忠;高庆利;王淑贞;谭东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人格因素与抑郁症

    人格与抑郁症之间有很复杂的相关性,有许多的研究文献报告了人格障碍和抑郁症之间的关系.本文从人格维度和人格特质两个角度来阐述人格在抑郁症的病因学和症状持续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在理论研究中,人们更多地用人格维度而不是人格特质来描述人格和抑郁症之间的关系.按照艾森克(Eysenck1978)[1]的人格结构理论,维度比特质更为概括,范围更广,它属于型的水平;而特质水平被包括在型的水平内,例如外倾维度包括了冲动性、活动性、社会性、易激惹性等特质.维度水平是高阶人格(higher-order),而特质水平属于低阶人格(low-order).

    作者:陈朝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372例儿童误服中毒临床分析

    儿童误服中毒是临床常见急症之一.由于儿童年龄小,好奇心强,易产生触摸与品尝欲望,导致儿童被动误服中毒,学龄儿童因误听传言及教育方式不当等原因而产生主动误服中毒.在抢救误服中毒儿童过程中,我们体会到及时正确地彻底洗胃,是抢救成功与否的关键.现将我院1985年6月~2000年6月间收治的误服中毒儿童372例的临床资料做一回顾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朱尚友;庞红霞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济宁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