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娜;黄庆军;甘露;居桂平;姜虹;王憬;刘惠敏
我科1995~2002年对78例低位复杂性肛瘘瘘管采用切除一期缝合与传统的切除或切开术进行疗效对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袁勋佇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如何建立慢性应激性高血压动物模型.方法采用刺激脉冲随机变动的足底电击结合噪声的复合刺激为应激源,对大鼠实施刺激,同时记录其血压和心率变化.结果实验用17只大鼠与对照组动物比较,除1例血压未见明显变化外,16只在实施应激刺激的6 d内迅速升高,应激性高血压的发病率为94%.结论本室研制的应激刺激系统在诱导慢性应激动物模型的过程中是有效的.
作者:王秀卿;高贞;郭红;程琰;金玉祥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erious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作为本世纪一种新型的传染病,来势凶猛,传染性较强,病死率较高.如何搞好部队SARS预防工作,成为摆在全军医务工作者特别是卫生防疫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部队防疫保障模块>软件的开发与研制,旨在以模块的形式为部队防疫工作提供保障方案、技术指导及相关的技术支持、基本知识及法规标准的快速查询.课题组以<部队防疫保障模块>为技术支持,将该模块的内容在部队SARS预防中进行了试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常有;于瑞敏 刊期: 2003年第04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26岁.因唇、舌及颏部多处青紫色肿物10余年入院.缘于出生后不久,患者家属即发现其唇及舌部有一约黄豆大小的青紫色肿物,因无其他症状,未予重视.之后肿物逐渐增大,以致下唇及颏部出现畸形,影响美观.曾于其他医院行局部注射硬化剂和冷冻治疗,无明显效果,遂于2002年3月18日来我院就诊.
作者:陈仁物;吴寒冰;牛建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我院1998年1月~2000年12月收治缺血性脑梗死患者50例,应用尼莫地平加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戴新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腹腔注射细菌脂多糖对大鼠应激性抑郁症的影响.方法制备大鼠应激性抑郁症模型,采用开场实验检测大鼠的行为性抑郁,用MTT法测定淋巴细胞转化.结果慢性应激16 d,大鼠出现自主活动时间和中区逗留时间缩短、活动路程减少等抑郁性行为.腹腔注射细菌脂多糖加重大鼠的行为性抑郁,并加强应激大鼠血清对正常淋巴细胞转化的抑制作用.结论腹腔注射细菌脂多糖加重大鼠的行为性抑郁,其原因可能与脂多糖引起的脑内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有关.
作者:王晓娜;黄庆军;甘露;居桂平;姜虹;王憬;刘惠敏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学员循证医学的知晓度和信息需求,总结循证医学教育的经验.方法采用单盲问卷调查法,调查与讲座同步进行,讲座结束后收回问卷.结果在被调查的437名学员中,95%以上的学员对循证医学不了解或略有了解,并表示愿意继续深入学习有关知识.90%以上的学员认为讲座对他们有帮助.结论循证医学讲座得到了学员的肯定性评价.传播循证医学知识应把握好时机,教育途径应多渠道、全方位.
作者:李娜;贾向春;戎文慧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折返现象是临床心脏电生理学常见的心电现象之一,一般认为折返的产生及维持均系动作电位0位相去极化电流沿折返环路传导所致,相毗邻心肌细胞的去极化亦只能由0相电流介导产生,即为去极化电流所形成的0相折返[1].近年来Krishnan等[2]发现动作电位2相平台期也可引起折返激动,因此提出了2相折返的概念.随着研究的深入发展,进一步证实2相折返与折返性心律失常关系密切,2相折返成为当今临床心电生理学的研究热点之一.
作者:齐书英;何振山;崔俊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肝动脉缓冲效应产生机制.方法 20只猪麻醉后,肝门静脉(PV)和肝动脉放置超声时差血流表后,对实验组12只猪先行缩窄PV直接减少PV血流再缩窄肠系膜上动脉间接减少PV血流,对照组8只猪同期测定肝动脉和PV血流.结果直接缩窄PV组的PV血流由(811.30±212.44)ml/min下降为(228.46±87.32)ml/min(P<0.01),肝动脉血流由(131.89±48.52) ml/min增加为(247.48±52.89)ml/min(P<0.05).缩窄肠系膜上动脉间接减少PV血流,由(810.57±218.47)ml/min下降为(213.74±63.29)ml/min(P<0.05).肝动脉血流由(143.61±64.63) ml/min增加为(257.43±75.38) ml/min(P<0.05).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基础期PV血流和肝动脉血流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在基础期和实验期的PV血流和肝动脉血流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无论通过直接缩窄PV还是缩窄肠系膜上动脉间接降低PV血流50%以上,肝动脉缓冲效应都存在.
作者:冯洪强;刘天鹏;王满;王振权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用牛的髓鞘碱性蛋白(MBP)诱导Wistar大鼠发生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方法一次性给Wistar大鼠双后腿足垫皮内注射牛MBP-福氏完全佐剂(CFA)混合乳剂,同时辅以百日咳杆菌.结果实验组大鼠全部发病,对照组无一发病.结论用牛脊髓MBP的粗提品可成功地诱导Wistar大鼠发生EAE.
作者:赵亚朴;黄庆军;王沛;刘颖;王憬;郝新玲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军队医学院校的计算机课,是一门基础应用技术文化课,有着很强的自身特点:学科涉及的知识面宽、应用领域广、相关软件种类繁多.目前市场流行的、常用的软件智能化程度非常高,就其操作而言,简单易学.因此,作为计算机教学,不能把重点仅仅限制在软件的简单使用和操作上,重要的是把它作为一种工具,培养学员利用所学知识熟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作者:冯帆;戚红军;刘印祥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肾上腺髓质素(ADM)是一种首先从嗜铬细胞癌中分离出的强效血管舒张肽,其在心血管组织,如心房和心室肌中有表达.细胞培养实验证实,新生大鼠的心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可合成、分泌ADM.
作者:马斌;刘亮;杜军英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第一例SARS病人报道时间是2003年3月13日,根据WHO的诊断标准,所有确诊或疑似病人应转送至定点医院.但目前SARS还没有可靠的实验室诊断标准.
作者:王惠萍;甘露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据报道,我国黄花蒿中挥发油含量平均在0.3%~0.5%之间,成为其开发利用的制约因素之一.为探讨黄花蒿挥发油提取产业化的可行性,我们对开封市野生黄花蒿进行了挥发油含量测定,对其开发利用有所帮助,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满书文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我院采用无张力疝修补(PMHR)手术对12例腹股沟嵌顿疝病人施行急诊手术,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冯庆;陈振生;蔡建荣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是一种由165个氨基酸组成的糖蛋白,成人90%的EPO由肾脏皮质和髓质外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生成,其次在肝脏生成,胎儿期EPO主要由肝脏生成.1948年EPO首先被Bonsdor与Jalsvisto发现,1983年人体EPO基因被分离克隆成功,随后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获得了基因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1989年正式应用于临床.EPO对红细胞生成有特异性刺激作用,可用于治疗多种类型的贫血,并已成为治疗肾性贫血的首选药物和标准替代疗法.一般情况下,EPO耐受性良好,较常见的副作用为高血压,多见于肾衰患者,部分可发生脑血栓.其他不良反应包括癫痫、血液凝固性升高、高钾血症、畏寒、发热、皮疹、头痛、头胀及不适等症状,但一般不影响治疗.为了提高EPO的治疗效果和降低副作用,近年来人们在不断探讨药物对EPO疗效的影响.本文就铁剂、雄激素、谷胱甘肽、环孢菌素A和叶酸对改善EPO治疗贫血的效果进行简要综述.
作者:王永艳;王忠良 刊期: 2003年第04期
1 临床资料2002年度新兵集训期间,我院共收治投弹训练致肩关节脱位4例.4例均为右肩关节脱位,男,年龄18~20岁.主要表现为患处疼痛,活动受限,方肩畸形等.X线片显示4例喙突下脱位.经询问病史均为首次脱位.入院后给予手法复位,复位前在患肢肩关节腔内注射2%普鲁卡因10~20 ml,10~15 min疼痛消失后,牵引伤侧上肢,以足蹬腋窝法复位.复位后用三角巾悬吊伤肢贴胸前固定制动,期间做手腕和手指的活动.3周后解除固定,主动锻炼肩关节向各个方向的活动,配合热敷、理疗等,4周后恢复正常训练.随访2个月无复发.
作者:李新奇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传染性极强,且不为人所完全认知,给部队应急防疫体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疫情发生后,为有效防止SARS的大范围流行,充分发挥应急防疫体系的作用,我院结合医院实际迅速组建了一支应急防疫队.主要任务是完成SARS及发热病人转运,配合部队实施封锁控制,进行疫区及营区消毒.我们的做法是:
作者:匡继红;史长生;王力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护理管理是以提高服务质量为主要目标的工作过程,良好的工作环境及满意的人际关系能加强管理系统内的组织凝聚力,从而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因此,护士长与护士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护理单元内部保持良好的团结状态,是顺利完成护理工作任务的重要前提.
作者:李领香;胡建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为进一步证实非类固醇类抗炎药阿司匹林对结直肠腺瘤的预防作用,研究人员将1 121例经组织学检查证实有腺瘤病史的病人随机分为三组,进行随机双盲对照性临床实验.
作者:田漫丽;何卫民 刊期: 200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