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8例护理探讨

张素香;沈桂英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并发症,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2012年4月至2013年2月于解放军第三一三医院普外科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8例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并观察效果。结果8例患者通过术前有效的心理护理、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并采用并发症的预防措施,无一例发生并发症。结论结合8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总结对患者的心理护理、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和并发症预防与观察等方面的经验,进行分析、探讨,查找不足,持续改进护理方法,杜绝了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了患者的康复,增加了疗效,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护理质量。
海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盆腔腹膜后神经鞘瘤一例

    1病例资料患者,女,57岁,2012年8月年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部疼痛,未行特殊处理,来我院前1周腹痛加剧。既往病史:2003年行腹膜后纤维瘤切除术,2006年行全子宫切除术。查体正常,下腹部压痛,无反跳痛。实验室检查:肿瘤标志物CA15-3为28.86 U/ml;白带常规:白细胞10~20个/HP,阴道清洁度3度;血常规:白细胞计数2.85×109/L;肝肾功能、空腹血糖、血脂、凝血功能、尿常规等未见异常。 CT表现为右侧附件区类椭圆形等密度影,其内不甚均匀,界限清晰,与邻近肠管分界清晰。 MRI平扫示左侧附件区见类椭圆形等T1、稍长T2信号影,其内见多处小结节状长T1、更长T2信号影,病灶周围见低信号包膜影环绕,边缘光滑、锐利,增强扫描肿块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其内更长T2信号影未见强化。诊断盆腔腹膜后神经鞘瘤。行手术切除,两侧附件未见异常,左侧腹膜后见大小约3 cm ×3 cm包块,质硬,与周围组织分界清,遂行盆腔包块和两侧附件切除术,阑尾明显增粗,变长,约8 cm,可扪及粪石嵌顿,遂行阑尾切除术。

    作者:肖承云;张传宏;熊艾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构建海军基层官兵卫生信息化系统的思考

    海军基层部队的特点是“远、小、散”,往往远离属地的医疗中心,因此海军基层官兵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就医困难。为兵服务是任何一家军队医院始终坚持的工作宗旨,但多年来仅限于执行上级机关指示,下派医疗队开展医疗巡诊活动等,与基层官兵的健康和就医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构建信息化系统,为基层官兵平时的健康就医需求服务,不仅是适应平时医疗巡诊、医疗救援的需要,也是为了适应战时卫勤保障与平时突发事件医疗救援的需求,更是海军医务工作者的使命和要求[1]。

    作者:刘勇;朱智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前筛动脉血管 CT成像分析

    目的:利用256排CT进行筛前、筛后动脉血管成像,为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 functional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 FESS)提供术前参考。方法对40例鼻炎和/或鼻窦炎患者进行256排CT头部血管成像,在工作站进行二维和三维重建分析,辨别筛前动脉和筛后动脉,统计其出处(眼动脉O1-O3段),测量筛前动脉与前鼻棘距离及其连线与鼻底的夹角。结果辨别出40例患者筛前动脉75支,辨别出24例患者筛后动脉39支;其中,有70支筛前动脉起自眼动脉O3段,占93.3%,5支起自眼动脉弯,占6.7%。有22支筛后动脉起自眼动脉弯,占56.4%,10支筛后动脉起自O2段,占25.6%,7支筛后动脉起自O3段,占17.9%;表现为同一患者双侧不一定对称;测量筛前动脉与前鼻棘距离(85.1±3.1) mm,与鼻底夹角为(49.3±0.8)°。结论用256排CT进行筛前、筛后动脉血管成像,辨识率较高,相关数据测量有助于术前了解筛动脉情况,有利于预防FESS大出血。

    作者:陈争明;叶晓丹;陈步磊;朱元奉;金国荣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噪声习服预防噪声性听力损失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噪声危害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主要的职业危害之一,噪声污染已被认为是世界七大公害之首,噪声性听力损失的防治成为各国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报道指出,噪声性听力损失的程度部分取决于受试者既往的噪声接触史,并观察到以下现象:(1)反复的中等强度噪声暴露所产生的暂时性听阈偏移(temporary threshold shift,TTS)逐渐被削弱;(2)低强度非损伤性噪声暴露可使听觉系统对其后的高强度噪声性听损害产生一定的保护作用。这两种现象统称为耳蜗韧化或噪声习服,即由于非创伤性条件化噪声的锻炼,耳蜗对噪声的损害产生了缓冲和抵抗作用。在豚鼠、沙鼠、栗鼠、小鼠以及人类等多个物种中均发现了这一现象[1]。习服现象产生的条件包括暴露方式、暴露的声强度、暴露声音的频谱以及暴露持续的时间,在不同的动物种属之间这些条件存在着差异。研究报道的实验动物习服性暴露强度大多在较窄的范围内(85~100 dB),目的使动物的听觉系统经受习服锻炼而不致听力损伤,强度越大,所保护的频率范围越宽。也有研究报道,习服暴露方式并不是习服效应产生的决定因素,无论采用哪种暴露方式,习服效应都能够在一定的条件下产生。近年来,有关噪声习服发生机制的报道较多,研究人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作者:王艳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晚期肾结核43例诊治分析

    目的:总结43例中晚期肾结核的诊治经验,以提高中晚期肾结核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2年1月我科收治的43例中晚期肾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膀胱刺激症状、肉眼血尿、腰痛为中晚期肾结核常见临床症状,发生率分别为81.4%、65.1%、44.2%。实验室检查中,尿常规异常阳性率达90.7%,尿沉渣查抗酸杆菌有一定诊断价值。影像学检查中,CT诊断符合率高(81.4%),同B超或泌尿系平片+静脉肾盂造影(KUB+IVU)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同磁共振水成像(MRU)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抗痨治疗者5例,其中2例用药期间病情好转,但停药后加重,1例肾自截,2例无效。38例行手术治疗,其中肾切除术34例,肾及输尿管全长切除术4例;开放手术32例,腹腔镜手术6例。38例均治愈。结论泌尿系CT检查对中晚期肾结核具有较高诊断价值。中晚期肾结核大多需要手术治疗方能治愈,如对侧肾功能良好,建议切除患肾,不提倡施行肾部分切除术或脓肿穿刺引流术。

    作者:欧阳昀;刘萃龙;关维民;赵豫波;高雪松;徐衍盛;吴意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

    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 disease ,AD)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其治疗手段尚无突破性进展,但对其采取的护理干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稳定患者的情绪,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综述近几年有关AD的国内文献,归纳了一些针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而为护理人员的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作者:章芳芳;谷威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ICU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敷料更换原因及护理方法的探讨

    目的:观察ICU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敷料的更换原因,探讨改进ICU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敷料护理方法。方法对常规组299例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患者敷料更换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运用整体护理方法设计并实施针对中心静脉导管敷料更换的套餐护理措施,选择次年同期采用该护理措施的289例患者为套餐组进行比较。结果 ICU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敷料更换的原因有贴膜松脱、渗血、渗液;常规组敷料维持天数为(2.35±0.89)d,低于套餐组的(3.43±0.52)d(P<0.05);常规组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率为13.0%,高于套餐组的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确的护理措施可以切实提高中心静脉患者敷料维持天数,降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率。

    作者:刘静;邵小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枸橼酸铋雷尼替丁治疗老年人胃溃疡53例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枸酸铋雷尼替丁治疗老年人胃溃疡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示胃溃疡的老年患者53例,给予枸橼酸铋雷尼替丁治疗,0.35 g/次,2次/d,疗程为6周,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枸橼酸铋雷尼替丁疗程结束后复查上消化道内镜,其中胃溃疡治愈45例,好转及缓解6例,未见明显变化2例,此2例后复查病理提示胃癌,观察53例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对于老年胃溃疡患者,枸橼酸铋雷尼替丁疗效明显,倘若正规治疗效果不明显,要警惕胃癌的发生。

    作者:刘聚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华裔人群和拉美三国人群拔牙手术时间的对比分析

    目的:了解华裔人群和拉美三国人群在拔牙手术中的难易度,以便于更好地开展涉外口腔医疗服务。方法以上述2组人群拔牙耗时作为观察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拔除同类型患牙如残冠根、上颌智齿、下颌智齿和多生牙,拉美三国人群耗时比华裔人群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拔除松动Ⅱ度以上的患牙则无明显差别。结论拔除同类型患牙拉美三国人群比华裔人群更难。

    作者:徐逸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一例骨折外固定术后骨髓炎患者的抗感染药物分析及药学监护

    目的:探讨骨折外固定术后骨髓炎患者的抗感染药物分析与药学监护方法。方法由临床药师对1例右胫腓骨双骨折外固定术后骨髓炎患者的抗感染药物和镇痛药物应用进行药学监护,参与医生诊疗过程,寻找切入点进行药学监护,协助医生进行个性化抗感染药物治疗。结果针对患者不同时期的状况,合理选用抗感染药物,有效提高了疗效,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必须根据感染灶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选择抗菌药物,同时根据药物代谢动力学特点,考虑药物到达骨组织的能力,以达到抗感染药物的佳使用效果。

    作者:杜珍;戴璐萍;于春令;张沂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视觉跟踪技术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本文回顾了视觉跟踪技术的历史、发展,介绍了多种视觉跟踪技术的概念、测量参数及原理,并对各种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随后讨论了视觉跟踪技术在各研究领域中的应用进展。后,对视觉跟踪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作者:史卫民;王庆敏;刘秋红;陈勇;姚永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应用复尔凯螺旋型鼻肠管肠内营养危重患者的临床价值及护理

    患者因突发危重疾病而入住重症监护室时,机体往往处于高代谢状态,全身代谢平衡严重紊乱,多存在全部或者部分胃肠功能障碍。传统观念多强调肠外营养支持,但是肠外营养一般采用深静脉插管,长期的肠外营养费用高,所致的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达17%[1]。近年来,随着营养支持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危重病患者由于血流动力学改变导致肠道的低灌注状态,损害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导致肠道细菌移位,易引起内源性感染[2]。早期肠内营养有利于胃肠道形态功能的恢复,肠内营养开始越早,合成代谢恢复就越早,就能更好地防止肠黏膜萎缩,降低感染率。近年来,我科注重危重患者肠道功能的早期启用和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杨爱波;罗利华;毛艳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军港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针对研制开发军港海水冲厕一体化膜法生活污水处理装置运行的自动控制问题,通过合理选择运行条件和控制参数,对可编程序控制器(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PLC)进行设计,实现了该处理装置进水、曝气、沉淀、排放、休眠等工况的自动控制,该处理装置成功应用于某军港,得到了军港管理部门及验收专家组的一致认可,表明PLC系统设计是合理的,满足工程实践需要。

    作者:殷峰;喻锡成;季乐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妊娠晚期不同促宫颈成熟方式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妊娠晚期不同促宫颈成熟方式的临床效果,提高引产成功率,从而降低剖宫产率。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我院住院待产的初产孕妇120例,均为足月妊娠,无阴道分娩禁忌,具有引产指征,且宫颈评分≤4分,详细向其介绍不同的促宫颈成熟方式,其中66例自愿选择应用库克医疗公司促宫颈成熟球囊( Cook Medical′s Cervical Ripening Balloon ,简称Cook球囊),作为球囊组;54例自愿选择单纯催产素静脉点滴,作为催产素组。观察2组促宫颈成熟前后的宫颈Bishop评分、剖宫产率及感染风险。结果球囊组与催产素组在宫颈评分、剖宫产率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1),在感染风险方面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宫颈扩张球囊促宫颈成熟效果比单纯催产素静脉点滴明显,提高了引产成功率,有效降低剖宫产率,而感染风险并无增加。

    作者:贾晓宁;王蔼明;姜文;王巍;钱桂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关于《海军医学杂志》正式启用在线稿件处理系统的通知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海军医学杂志》投稿须知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美国立克次体病的研究现状

    立克次体病属人兽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在人类历史上,立克次体曾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目前该病在发达国家已基本得到了控制。然而,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热带、亚热带某些国家,立克次体病仍然存在一定规模的流行。文章概述了美国当前立克次体病的新研究情况,包括疫苗的研究、疾病的诊断分析、立克次体的流行病学情况等。

    作者:林永丽;李旭霞;方旭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救护艇医疗队工作探讨

    救护艇吨位小、航速快,艇上医疗装备较齐全,有“海上救护车”的称号,负责对海上伤员进行紧急救治及后送等任务。本文对救护艇医疗队加强人装结合训练、抗晕训练和改进携行药材装箱方法等方面的工作进行了探讨。

    作者:斯清庆;吴杲;许恒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中转开腹手术23例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 LC)中转开腹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607例接受LC患者中中转开腹手术23例(3.79%)的临床资料、中转开腹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中转开腹的原因为胆囊周围粘连11例、胆囊三角解剖结构不清5例、胆囊动脉出血2例、胆管损伤2例、解剖变异2例、胆囊癌1例,开腹手术均获成功。结论熟悉各种肝胆管解剖变异、严格掌握适应证、规范操作、熟练操作技术是减少LC中转开腹手术的关键。

    作者:吴桂荣;庄永敬;卢良声;邓群峰;彭燕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海军医院参加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实践与思考

    在2005年,胡主席提出,军队要“提高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并在十七大报告中作了全面阐述,因此,非战争军事行动是我军当前面临的一项重大现实任务。美军非战争军事行动也是其战略使命任务之一[1]。我国海军正在经历从“近海防御”到“远海防卫”战略的转变,作为和平时期国家软实力的表现形式,海军医院参加非战争军事行动,提高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在反对海洋霸权、处理海上危机和争端等维护国家安全和海洋权益方面具有特殊意义;在执行维和任务、打击恐怖势力、抗击重大自然灾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影响,对于全面建设现代海军后勤也起着推动作用。

    作者:林庆贤;李婷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海军医学杂志

海军医学杂志

主管:海军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海军医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