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卫民;王庆敏;刘秋红;陈勇;姚永杰
目的:探讨小儿深度烧伤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方案。方法对2008年至2011年收治的共20例0~6岁,烧伤面积3%~45%体表总面积的小儿深度烧伤患者,采取早期液体复苏、有效的创面处理、合理选择手术方案、全身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措施。结果20例患儿经一次手术创面完全愈合,术后4例电击伤共9只手指皮片挛缩明显,手指屈伸受限,2例髁部受皮区有瘢痕增生,皮片挛缩,余12例肢体创面皮片愈合良好。结论小儿深度烧伤患者,在积极有效的创面处理及全身营养支持基础上,手术方式以修复创面为主,可获较满意的后期功能与外形。
作者:黄国雨;王宏伟;晏鹰;陈刚;戴欣;徐纪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半夏总生物碱( TATP)对人肝癌细胞株QJY-7703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 MTT)比色法及集落形成率实验,检测不同浓度的TATP对QJY-7703细胞株的生长抑制作用;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检测TATP导致QJY-7703细胞的DNA损伤情况。结果人肝癌细胞QJY-7703经TATP处理后,其体外增殖能力明显下降,且与药物的剂量、加药时间呈正相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4 h:对照组QJY-7703细胞增殖OD490=0.486±0.037,TATP组2.5、10.0、30.0、50.0 mg/L时的OD490分别为0.475±0.026、0.377±0.029、0.286±0.026、0.242±0.023;48 h:对照组OD490=0.793±0.046,TATP组2.5、10.0、30.0、50.0 mg/L时的OD490分别为0.747±0.028、0.497±0.025、0.287±0.021、0.207±0.020)(P<0.01或P<0.05)。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中,TATP组细胞尾DNA含量:对照组为(6.92±4.85)mg/L,TATP组10.0、40.0 mg/L时分别为(17.30±5.39)mg/L、(36.52±8.67)mg/L;尾长:对照组为(16.06±9.17)μm,TATP组10.0、40.0 mg/L时分别为(29.29±13.09)μm、(65.33±17.06)μm;尾动量:对照组为(0.97±0.34)μm,TATP组10.0、40.0 mg/L时分别为(7.87±4.04)μm、(21.43±7.67)μm,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呈现浓度依赖性。结论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一定剂量的TATP能明显抑制QJY-7703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与DNA的损伤作用有关。
作者:陈雅琳;刘李娜;唐瑛;孙欢;周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总结连续多批次大面积烧伤患者集中救治的经验。方法对2009年5月26日至6月28日先后收治的4批次27例大面积烧伤患者的集中救治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27例患者全部救治成功,手、面部、关节功能部位创面得到较好的修复,功能及外观恢复较满意。结论在连续多批烧伤的集中救治中,强有力的组织协调是救治成功的重要保证;大面积烧伤休克期应强调“个体化液体复苏”;对连续多批烧伤患者在抢救生命的同时,要有恢复关节功能的理念,可以使功能部位创面得到很好的修复;维持有效的呼吸功能和加强创面处理、防治烧伤侵袭性感染是救治的重要环节。
作者:王鹏;黄勇;林立新;王学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预防神经外科择期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方法经患者知情同意和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将2011年1月至2011年5月286例在我院神经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按护理方法分为实验组(150例)和对照组(136例)。对照组按照神经外科择期手术术前常规进行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加强心理护理,并进行音乐疗法、按摩、图文示意卡和做好医护沟通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对照组和实验组焦虑值。结果实验组神经外科择期手术患者术前焦虑值(46.0±5.1)分低于对照组(61.0±7.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显著降低神经外科择期手术患者术前焦虑,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术后疾病的恢复。
作者:黄敏;李厚成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作者论述了外科手术学第二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外科手术学第二课堂的具体实施内容,以及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作者认为,在外科手术学教学过程中开设第二课堂教学,能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外科手术学基本操作技术,全面提高学员的临床能力,增长知识,为将来的临床实践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经纬;陈樱;沈洪兴;赵志青;卓冬兰;徐逸萍;李丽;刘佳;袁鹏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利用256排CT进行筛前、筛后动脉血管成像,为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 functional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 FESS)提供术前参考。方法对40例鼻炎和/或鼻窦炎患者进行256排CT头部血管成像,在工作站进行二维和三维重建分析,辨别筛前动脉和筛后动脉,统计其出处(眼动脉O1-O3段),测量筛前动脉与前鼻棘距离及其连线与鼻底的夹角。结果辨别出40例患者筛前动脉75支,辨别出24例患者筛后动脉39支;其中,有70支筛前动脉起自眼动脉O3段,占93.3%,5支起自眼动脉弯,占6.7%。有22支筛后动脉起自眼动脉弯,占56.4%,10支筛后动脉起自O2段,占25.6%,7支筛后动脉起自O3段,占17.9%;表现为同一患者双侧不一定对称;测量筛前动脉与前鼻棘距离(85.1±3.1) mm,与鼻底夹角为(49.3±0.8)°。结论用256排CT进行筛前、筛后动脉血管成像,辨识率较高,相关数据测量有助于术前了解筛动脉情况,有利于预防FESS大出血。
作者:陈争明;叶晓丹;陈步磊;朱元奉;金国荣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加强医院医疗设备的优化管理,防止交叉感染,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规范设备管理,优化工作流程,落实规章制度和具体措施,以实施医疗设备的优化管理,并通过加强对医护人员及患者的院感防控意识普及,优化培训管理方式,积极开展院感防控工作。结果医疗设备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确保了医疗设备的佳使用状态及发挥其佳功效,从而提高了医疗质量,明显降低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结论医疗设备的优化管理可以有效降低因医疗设备质量、使用不当或管理监测疏忽等引起的医院感染,从而提高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
作者:侯正松;李应堃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 LC)中转开腹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607例接受LC患者中中转开腹手术23例(3.79%)的临床资料、中转开腹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中转开腹的原因为胆囊周围粘连11例、胆囊三角解剖结构不清5例、胆囊动脉出血2例、胆管损伤2例、解剖变异2例、胆囊癌1例,开腹手术均获成功。结论熟悉各种肝胆管解剖变异、严格掌握适应证、规范操作、熟练操作技术是减少LC中转开腹手术的关键。
作者:吴桂荣;庄永敬;卢良声;邓群峰;彭燕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噪声危害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主要的职业危害之一,噪声污染已被认为是世界七大公害之首,噪声性听力损失的防治成为各国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报道指出,噪声性听力损失的程度部分取决于受试者既往的噪声接触史,并观察到以下现象:(1)反复的中等强度噪声暴露所产生的暂时性听阈偏移(temporary threshold shift,TTS)逐渐被削弱;(2)低强度非损伤性噪声暴露可使听觉系统对其后的高强度噪声性听损害产生一定的保护作用。这两种现象统称为耳蜗韧化或噪声习服,即由于非创伤性条件化噪声的锻炼,耳蜗对噪声的损害产生了缓冲和抵抗作用。在豚鼠、沙鼠、栗鼠、小鼠以及人类等多个物种中均发现了这一现象[1]。习服现象产生的条件包括暴露方式、暴露的声强度、暴露声音的频谱以及暴露持续的时间,在不同的动物种属之间这些条件存在着差异。研究报道的实验动物习服性暴露强度大多在较窄的范围内(85~100 dB),目的使动物的听觉系统经受习服锻炼而不致听力损伤,强度越大,所保护的频率范围越宽。也有研究报道,习服暴露方式并不是习服效应产生的决定因素,无论采用哪种暴露方式,习服效应都能够在一定的条件下产生。近年来,有关噪声习服发生机制的报道较多,研究人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作者:王艳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1病例资料患者,女,57岁,2012年8月年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部疼痛,未行特殊处理,来我院前1周腹痛加剧。既往病史:2003年行腹膜后纤维瘤切除术,2006年行全子宫切除术。查体正常,下腹部压痛,无反跳痛。实验室检查:肿瘤标志物CA15-3为28.86 U/ml;白带常规:白细胞10~20个/HP,阴道清洁度3度;血常规:白细胞计数2.85×109/L;肝肾功能、空腹血糖、血脂、凝血功能、尿常规等未见异常。 CT表现为右侧附件区类椭圆形等密度影,其内不甚均匀,界限清晰,与邻近肠管分界清晰。 MRI平扫示左侧附件区见类椭圆形等T1、稍长T2信号影,其内见多处小结节状长T1、更长T2信号影,病灶周围见低信号包膜影环绕,边缘光滑、锐利,增强扫描肿块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其内更长T2信号影未见强化。诊断盆腔腹膜后神经鞘瘤。行手术切除,两侧附件未见异常,左侧腹膜后见大小约3 cm ×3 cm包块,质硬,与周围组织分界清,遂行盆腔包块和两侧附件切除术,阑尾明显增粗,变长,约8 cm,可扪及粪石嵌顿,遂行阑尾切除术。
作者:肖承云;张传宏;熊艾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鳃裂囊肿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学特点,为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鳃裂囊肿10例病例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表现,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10例鳃裂囊肿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为囊性包块9例,不均匀实性低回声结节1例,超声诊断与手术病理结果符合率为70%。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鳃裂囊肿较准确、可靠,可明确包块内部回声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是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及手术切除的重要辅助检查,对瘘管的走行方向也有重要提示作用,可为保证手术切除范围的精准提供依据。
作者:邱璇;张云山;贺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近期,有很多作者反映,有人以《海军医学杂志》编辑部人员名义,要求作者把稿件投到hjyxzz@126.com邮箱,并收取审稿费、版面费的手机短信。鉴于此,编辑部提醒广大作者,《海军医学杂志》编辑部无此邮箱,一般也不会用手机短信通知将费用汇至非本杂志公布的地址,更不会通知以银行转账形式缴费。请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必要时请电活咨询杂志编辑部,联系电话:021-81883316(地方线)或0531-883316(军线)找郑老师。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固定资产是医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固定资产管理是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环。如何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有效提升资产管理效率是医院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问题。该文从从固定资产的概况入手,总结海军总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难点,提出医院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相关做法。
作者:刘震宇;钱阳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舰船噪声岗位作业人员听力保护理论,为噪声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声学理论和声能量等效原理研究岗位噪声暴露量。结果导出了噪声暴露量解析式,发现降低环境噪声、选择隔声较好的护听器、坚持佩戴护听器、减少每天噪声暴露时间、完善噪声防护法规五项措施是控制噪声暴露量的技术途径。结论噪声暴露量解析式构成了噪声防护措施的完备集。
作者:李中付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海军基层部队的特点是“远、小、散”,往往远离属地的医疗中心,因此海军基层官兵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就医困难。为兵服务是任何一家军队医院始终坚持的工作宗旨,但多年来仅限于执行上级机关指示,下派医疗队开展医疗巡诊活动等,与基层官兵的健康和就医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构建信息化系统,为基层官兵平时的健康就医需求服务,不仅是适应平时医疗巡诊、医疗救援的需要,也是为了适应战时卫勤保障与平时突发事件医疗救援的需求,更是海军医务工作者的使命和要求[1]。
作者:刘勇;朱智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孕期呼吸道异物防范知识宣教的重要性。方法选择500例门诊孕期父母作为研究对象接受呼吸道异物相关知识教育(病因、防范措施、症状、紧急情况下的自我救治、发生后的就诊程序等),3年内进行电话回访。结果失访110例,剩余390例中有191例(占49%)对疾病的认知程度高,防范意识强,处理方法恰当,3年内390例中仅发生1例气管异物,误吸异物后立即就诊,经支气管镜取出异物,顺利康复出院。结论加强孕期父母呼吸道异物防范知识宣教,可避免婴幼儿发生呼吸道阻塞。
作者:孙孝红;姜静;林荣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妊娠晚期不同促宫颈成熟方式的临床效果,提高引产成功率,从而降低剖宫产率。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我院住院待产的初产孕妇120例,均为足月妊娠,无阴道分娩禁忌,具有引产指征,且宫颈评分≤4分,详细向其介绍不同的促宫颈成熟方式,其中66例自愿选择应用库克医疗公司促宫颈成熟球囊( Cook Medical′s Cervical Ripening Balloon ,简称Cook球囊),作为球囊组;54例自愿选择单纯催产素静脉点滴,作为催产素组。观察2组促宫颈成熟前后的宫颈Bishop评分、剖宫产率及感染风险。结果球囊组与催产素组在宫颈评分、剖宫产率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1),在感染风险方面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宫颈扩张球囊促宫颈成熟效果比单纯催产素静脉点滴明显,提高了引产成功率,有效降低剖宫产率,而感染风险并无增加。
作者:贾晓宁;王蔼明;姜文;王巍;钱桂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本文回顾了视觉跟踪技术的历史、发展,介绍了多种视觉跟踪技术的概念、测量参数及原理,并对各种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随后讨论了视觉跟踪技术在各研究领域中的应用进展。后,对视觉跟踪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作者:史卫民;王庆敏;刘秋红;陈勇;姚永杰 刊期: 2014年第01期